Cat 6網路接頭DIY製作

Cat 6網路接頭DIY製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網路,是現代人不可或缺的存在,有好的Wifi訊號,比有電話訊號來得更加重要,雖然如果遇到昨天的全台大停電,就是在多裝備也沒用就是。

  然而要能夠讓Wifi 分享器能夠發揮其真正的實力,連接的網路線也是需要留意用的是甚麼線,不同世代的線會有顯著的差異,現在最普遍的網路線就是Cat5e和Cat6,都是要接上RJ45的水晶接頭,到底有甚麼差?

Cat 5e的線,內含四對絞線,有顏色區別

Cat 5e的線,內含四對絞線,有顏色區別

  

  最大的差別在於傳輸速度頻寬、跟裏頭的結構。Cat 5e雖然理論上可以達到1000Mbs的傳輸速度(在100m內),基本上是品質好的線才能達到的水準,但坊間能買到的線普遍材質沒有那麼好,加上cat5e的線普遍比較軟,容易受損,大概都要打個七折。


Cat 6的線一樣包含四對絞線,但多了中間的十字隔層及白色細線(防拉扯)

Cat 6的線一樣包含四對絞線,但多了中間的十字隔層及白色細線(防拉扯)


所以如果在現代要更換設備,有重新佈線的需求的話,一般都要直接改用Cat 6來佈線,Cat6在線芯中有個十字型的隔離,在其他設備支援的狀態下,在其他設備支援下,可以達到10Gbps的傳輸速度,雖然現在大多地方的網路用cat 5e就夠的,但終究會需要升級。

線的塑膠外皮會標示線的名稱

線的塑膠外皮會標示線的名稱

   所以最近因為家中路由器故障的緣故,將原本AC1200的 wifi分享器,升級到Wifi 6的AX1800分享器,也順便將原本的cat5e線換成Cat6,也直接買了305m的線來自己拉線,但自己拉線最重要的一件是就是買一隻好用的「壓接鉗」,

壓線鉗很多種,而Cat 6的線需要可以壓穿透線的

壓線鉗很多種,而Cat 6的線需要可以壓穿透線的

打線刀進行剝線,夾進去後轉一圈即可

打線刀進行剝線,夾進去後轉一圈即可


  預備了壓接鉗後,拿起網路線第一件事,就是剝線,就是將塑膠外皮去除,讓裏面線芯露出來,讓我們可以製作接頭。

  可以拿壓接鉗進行剝線,或是用一個小巧方便又便宜的「打線刀」,我記得我買這支才15元,為什麼叫做打線刀,因為製作資訊插座時會需要「打線」,至於甚麼是「打線」之後有空再說,拿打線刀進行剝線也是十分便利,所以其實我大多時候都是拿打線刀來剝線,要壓接頭的時後才拿壓接鉗。


把線分清楚,才能好排順序

把線分清楚,才能好排順序


  剝好線後,記得要先幫接頭保護套放進去,不然接好接頭就無法裝了。

  把裏面的四對線解開來,才好排順序,畢竟網路接頭的做法,並不是完全按照同一種色系製作。


網路接頭的線需按照顏色排序,兩種排序選其中一種即可(圖片參考網路)

網路接頭的線需按照顏色排序,兩種排序選其中一種即可(圖片參考網路)

按照線芯排序,我這邊用的是T568B的排法

按照線芯排序,我這邊用的是T568B的排法

按照水晶頭的孔隙,把排好的線穿進去

按照水晶頭的孔隙,把排好的線穿進去

再將保護套裝好,再壓接前記得再確認一次線的排法

再將保護套裝好,再壓接前記得再確認一次線的排法

好的壓接頭,就是一次壓完,順利上網

好的壓接頭,就是一次壓完,順利上網

完成的網路接頭,插入電腦便能見真章。雖然通常如果是廠商施做的話,會拿網路檢測器接再兩側檢測,但直接聯網也是可以

完成的網路接頭,插入電腦便能見真章。雖然通常如果是廠商施做的話,會拿網路檢測器接再兩側檢測,但直接聯網也是可以

  試著自己拉線DIY網路接頭,其實也是滿有意思的,當然不是說要壓接個幾十個,可能也會覺得很崩潰XD但自己做真的會節省很多金錢成本,但時間成本就是勢必要付上的代價,但做完讓網路順利運作,就會有滿滿的成就感。

avatar-img
秦郅煜的沙龍
10會員
3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秦郅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記得第一次拿起數位單眼的那天,所留下拍下的照片中的第一張,模糊、沒有對到焦,不知道在拍些甚麼(笑)但記得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那時候的學長,拿了他的CANON 40D借我,說隔天他畢業交給我拍,前一晚先練習一下~ 隔天一整天的畢業禮拜、晚會,大概拍了上千張吧,應該算是拿起數位單眼相機拍照的開端。
親子的互動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尤其是在要一起經歷一段冒險的時候。 親子攀樹不是第一次的經驗了,但每次都覺得很精彩,在過程中不斷讓孩子與家人有更多的互動機會,是然後一起得到那樣的共同經驗~ 這次全人療育系統的「家庭享攀樹」試圖想要談論家庭議題,試圖融入更多的元素,我印象滿深刻的一段,就是當期昇帶著參與
  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概念: 「若今天的我被石頭絆倒,我就要抓起地上的砂石,看到底是誰讓我跌倒,而明天我能把這件事變成故事分享給別人並警惕自己」   犯錯不可恥,而是不斷歷經向前跌倒的狀態下,讓自己短時間內可以強壯起來,這也是我能有感而發: 「過往在學校當老師,還真的很安逸~」 #中華職培會
記得第一次拿起數位單眼的那天,所留下拍下的照片中的第一張,模糊、沒有對到焦,不知道在拍些甚麼(笑)但記得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那時候的學長,拿了他的CANON 40D借我,說隔天他畢業交給我拍,前一晚先練習一下~ 隔天一整天的畢業禮拜、晚會,大概拍了上千張吧,應該算是拿起數位單眼相機拍照的開端。
親子的互動是一件很美好的事,尤其是在要一起經歷一段冒險的時候。 親子攀樹不是第一次的經驗了,但每次都覺得很精彩,在過程中不斷讓孩子與家人有更多的互動機會,是然後一起得到那樣的共同經驗~ 這次全人療育系統的「家庭享攀樹」試圖想要談論家庭議題,試圖融入更多的元素,我印象滿深刻的一段,就是當期昇帶著參與
  我個人很喜歡的一個概念: 「若今天的我被石頭絆倒,我就要抓起地上的砂石,看到底是誰讓我跌倒,而明天我能把這件事變成故事分享給別人並警惕自己」   犯錯不可恥,而是不斷歷經向前跌倒的狀態下,讓自己短時間內可以強壯起來,這也是我能有感而發: 「過往在學校當老師,還真的很安逸~」 #中華職培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