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體生命探見宏大歷史:電影《茲山魚譜》(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茲山魚譜》上篇中,多從歷史背景切入,考察電影主角丁若銓所處之時代,及其前後的朝鮮王朝發展史。概述了朱子學在朝鮮境內的開展與延續,還有朝鮮中、後期對西學和天主教的打壓及迫害。並且,以出世入世對照丁若銓和其弟子張昌大在思想、理念上的迥異。
下篇中,將從《茲山魚譜》裡丁若銓和丁若鏞的兄弟情誼出發,並接續上篇所談及的朱子、孔孟之道,再從《大學》之道往下討論;以及李濬益導演在影像上絕美的山水畫風,又是如何展示這般詩意的東方美學。
圖片來源:《茲山魚譜》劇照

千里共嬋娟

辛酉邪獄以後,二哥丁若鍾被殺,大哥丁若銓和三弟丁若鏞分別被流放至黑山島與康津。丁若銓與丁若鏞在羅州栗亭店離別的那日,丁若鏞賦詩寄情:「茅店曉燈青欲滅,起視明星慘將別。脈脈嘿嘿兩無言,強欲轉喉成嗚咽。黑山超超海連空,君胡為乎入此中。」其中的「脈脈嘿嘿兩無言,強欲轉喉成嗚咽」不禁使人想起宋代柳永的《雨霖鈴》:「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一句。足見兄弟倆之間深厚真摯的感情。
後來,丁若銓在黑山島的一天夜裡,幾杯黃湯下肚後,眼看明月高掛,遂思念起遠在康津的胞弟。此時,望著月色襯著影像,兄弟倆彼此以詩唱和的聲音也默默在耳畔響起:
北風驅我來,行行遇海止。我兄風力猛,乃入滄溟裡。
留妻作寡婦,別兒為孤子。方其入海時,曠然若自喜。
傑氣在胸中,百壓猶百起。何來兩盂飯,欻然來養己。
皇帝雖巨富,如斯而已矣。赤縣本絕島,目短迷涯涘。
豪門盡顛覆,其間僅五祀。
此首五言古詩之情韻,確實頗具漢樂府詩風。語句中有憤怒亦有柔情,如此兄弟之情教人動容。七百餘年前,當時正任職密州之州的蘇軾,也因月賦詞遙寄遠方的胞弟蘇轍,而這首詞作便是鼎鼎有名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同遭貶謫流放、仕途皆不順;但卻都能在相隔千里之遠的兩地,共賞明月。蘇家與丁家兄弟的境遇如此相似,著實令人不勝唏噓。
圖片來源:《茲山魚譜》劇照

大學之道

片中,昌大新得《大學》一書,對於開篇第一句的「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反覆誦讀,卻仍不解其中寓意。後來,在丁若銓的解釋之下,方才知曉其中道理。然而,昌大想繼續通曉《大學》的念頭卻被丁若銓阻止了。丁若銓告訴昌大,在讀《大學》以前,應該先讀《論語》,因為《論語》才是儒家之根本。
其實朱熹在注解此句話時,卻恐有錯漏,特別是「在親民」一句。明代大儒王陽明曾解釋「親民」該包含兩種意思:一為親民、二為民親。親民即親近仁愛,同時飽富教化之義,讓人民百姓也能彼此親近,是為民親。如此說法,似乎更加貼合孔子以「仁」為本的中心思想。反觀朱熹在《大學章句》中,將「親民」作「新民」解,反倒有些背離仁愛之心。朱熹注曰:「『親,當作新。』⋯⋯新者,革其舊之謂也」亦即要人民將舊有思想革除,才能使之自新。然而,何者謂之舊?何者又謂之新呢?
真正的大學之道,「明明德」方是根本,是要人民彰顯本自具足的光明德性,再推己及人。既然人人生來便有光明德性,又何來的捨舊逐新呢?自朱熹以降,性理學的興盛,擴大禮教規範的重要性,反倒為後世錨定更多道德框架。再傳到朝鮮,其對孔孟之學原意的歪曲必然是更為嚴重了,而這亦是丁若銓所擔心的事情。也因此,他才會有感而發地詰問昌大:「這個國家的主人是理學嗎?還是人民?」傳統儒學之道可用,但絕非誤用或是濫用,而該是回歸儒學本質,才是好的。
圖片來源:《茲山魚譜》劇照

山水畫裡的各色人物

世宗大學繪畫系東洋畫專業(輟學)出身的李濬益,相信在影像處理上,也受其學習專業影響甚深。《茲山魚譜》的呈現手法,絕對是他東方詩意美學的集大成之作。黑白色調下的山水,一葉扁舟和遺世獨立的士人,構成了一幅幅景致美麗的水墨畫。畫面大量的留白,保存了南宋以來的留白繪畫典範,極致空靈的妙境,也滿足了人對古典時代的神往。而電影最後,昌大辭官返鄉,當他望向家鄉黑山島時,畫面瞬間從黑白轉為彩色,也象徵了昌大豁然清朗的心境,意蘊悠長。
本片除了丁家三兄弟、昌大和黑山島上的可愛居民以外,還提到了不少韓國史上重要的名字,如黃嗣永(在辛酉邪獄期間試圖向北京教區主教發送求救信之人)、許蘭雪軒(許楚姬,號蘭雪軒,是朝鮮王朝中期的著名女詩人)即是。《茲山魚譜》雖不予以宏大的歷史敘事,但卻從其中各色人物揭示了朝鮮王朝後期的盛衰興替,以及對歷史的理解和闡述,用心之至,令人驚嘆!
圖片來源:《茲山魚譜》劇照

茲山魚譜・序

最後附上丁若銓《茲山魚譜・序》,以供參照:
茲山者,黑山也。余謫黑山,黑山之名,幽晦可怖,家人書輒稱茲山,茲亦黑也。茲山海中,魚族極繁,而知名者鮮,博物者所宜察也。余乃博訪於島人,意欲成譜,而人各異言,莫可適從。島中有張德順昌大者,杜門謝客,篤好古書,顧家貧少書,手不釋卷,而所見者不能博。然性恬靜精密,凡草木鳥魚接於耳目者,皆細察而沉思得其性理,故其言為可信。余遂邀而館之,與之講究,序次成編,名之曰《茲山魚譜》。
旁及於海禽、海菜,以資後人之考驗。顧余固陋,或已見本草而不聞其名,或舊無其名而無所可考者,太半也。只憑俗呼,俚不堪讀者,輒敢創立其名。後之君子因是而修潤之,則是書也,於治病、利用、理財、數家固應有資,而亦以補詩人博依之所不及爾。嘉慶甲戌,冽水丁若銓書。
《茲山魚譜・序》
本專題以分享「NFT」和區塊鏈相關之觀察筆記與創作心得分享。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韓國導演李濬益的新作《茲山魚譜》,是一部集結了薛耿求、卞約漢、李姃垠和柳承龍等實力演員,改編自朝鮮王朝後期文臣丁若銓真實人生故事的電影,該片亦是根據《茲山魚譜・序》開展而成的。電影講述丁若銓流放黑山島期間,在當地漁民張昌大的幫助之下,完成編纂魚類書籍《茲山魚譜》的過程。 朱子的力量 丁酉邪獄及其後
阿莫多瓦與潘妮洛普克魯茲合作的新電影《平行母親》,在歷史的潛行軌跡中,通過兩位母親與嬰孩間的血緣關係;不僅表述史觀,更同時回溯、展望生命的原初與未來,著實令人驚豔。一貫俗套的情節,卻總是能在荒謬的表現裡,給予觀者一記重擊,這便是阿莫多瓦令人著迷的魅力所在。​
1943年11月,被稱作「上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家」,同時也是《天地》月刊主辦人的蘇青,在《天地》第二期上,刊出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此篇小說輕巧精緻,可以說是盡顯張愛玲創作才華的名作之一。〈封鎖〉不僅故事本身寫得精彩,張愛玲的初戀也與它息息相關。
當我身旁已經有幾年收藏經驗的友人,劈頭問我「你想收藏什麼樣的NFT」時,我便立馬脫口而出:「當然是可愛醜圖啊!」有鑒於以太鏈已超越一介小資老百姓能夠負擔的範圍,在友人的建議之下,我轉而投入了Tezos鏈,展開我的NFT探索之旅。
我想,如若能跳離這種單純的指稱關係,那肯定能豐富《春光乍洩》的解讀可能。如此,我們便會立刻察覺,「探戈舞」和「廚房」在電影裡,皆成了獨特的展演符號。​​
《櫻櫻大日本》不僅只是集結各式爆笑情節和體現東西文化差異,電影亦不乏有深入的思考,著實令人激賞!
韓國導演李濬益的新作《茲山魚譜》,是一部集結了薛耿求、卞約漢、李姃垠和柳承龍等實力演員,改編自朝鮮王朝後期文臣丁若銓真實人生故事的電影,該片亦是根據《茲山魚譜・序》開展而成的。電影講述丁若銓流放黑山島期間,在當地漁民張昌大的幫助之下,完成編纂魚類書籍《茲山魚譜》的過程。 朱子的力量 丁酉邪獄及其後
阿莫多瓦與潘妮洛普克魯茲合作的新電影《平行母親》,在歷史的潛行軌跡中,通過兩位母親與嬰孩間的血緣關係;不僅表述史觀,更同時回溯、展望生命的原初與未來,著實令人驚豔。一貫俗套的情節,卻總是能在荒謬的表現裡,給予觀者一記重擊,這便是阿莫多瓦令人著迷的魅力所在。​
1943年11月,被稱作「上海文壇最負盛譽的女作家」,同時也是《天地》月刊主辦人的蘇青,在《天地》第二期上,刊出了張愛玲的短篇小說〈封鎖〉。此篇小說輕巧精緻,可以說是盡顯張愛玲創作才華的名作之一。〈封鎖〉不僅故事本身寫得精彩,張愛玲的初戀也與它息息相關。
當我身旁已經有幾年收藏經驗的友人,劈頭問我「你想收藏什麼樣的NFT」時,我便立馬脫口而出:「當然是可愛醜圖啊!」有鑒於以太鏈已超越一介小資老百姓能夠負擔的範圍,在友人的建議之下,我轉而投入了Tezos鏈,展開我的NFT探索之旅。
我想,如若能跳離這種單純的指稱關係,那肯定能豐富《春光乍洩》的解讀可能。如此,我們便會立刻察覺,「探戈舞」和「廚房」在電影裡,皆成了獨特的展演符號。​​
《櫻櫻大日本》不僅只是集結各式爆笑情節和體現東西文化差異,電影亦不乏有深入的思考,著實令人激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Thumbnail
第五十一回: 童林見擂臺人多,不好說話,就與大漢一同去飯館邊吃邊談。童林說出恩師名諱,大漢果然是與童林同門,外號「叱海金牛」名叫于寶元。當年尚道明和何道源路過安徽遇上大雨,正用「登萍渡水」的功夫渡河,遇到于寶元竟自熟悉水性,不下於「登萍渡水」。二道人問過于寶元的身世,決定收他為徒。于寶元生性愚笨,
Thumbnail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  孔子多次將智與仁並論,如『擇不處仁,焉得知?』(裡仁第四)。這裡講智者和仁者的一些不同特質。  三句話,三個層次。首先是表像,智者喜愛如水一樣,仁者喜愛如山一樣。樂水樂山,並不是說智
Thumbnail
小時候字還沒識得幾個,就在武俠小說上看過「五丁開山」掌了。 現在認得字了,就知道意思是五個男生開通山道。 跟丁丁沒關係,當然你要覺得有關係那就有關係。 認真說起來,這是個跟秦國滅蜀有關係的三個故事。
Thumbnail
《左傳》開篇記述注解的第一件大事,叫『鄭伯克段于鄢』  。這則故事,曾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比較有名。記述了鄭莊公與母親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情節曲折,『微言大義』  ,蘊含及傳遞了豐富的價值理念,有許多『彎彎繞』。其中『掘地見母』的情節尤其經典,成為了成語,鄭莊公挖地道與母親相見,被認為
Thumbnail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
孫慎行再論方從哲和黃克纘的疏辯。最終的廷議結果和熹宗的裁決。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這是介紹知名大學裡的熱門課程,包括文學、詩歌和傳統文化,張一南以中國古代文學和熱門文學術語扣合,用「巫師」/「麻瓜」的概念來解釋中國古代的貴族士大夫以及寒素的關係。介紹中國文學的主題設定是按照最能和我們產生共鳴的「主題」進行分類,分別是「夫婦(愛情)、父子、情商、文藝、見識」。
Thumbnail
第五十一回: 童林見擂臺人多,不好說話,就與大漢一同去飯館邊吃邊談。童林說出恩師名諱,大漢果然是與童林同門,外號「叱海金牛」名叫于寶元。當年尚道明和何道源路過安徽遇上大雨,正用「登萍渡水」的功夫渡河,遇到于寶元竟自熟悉水性,不下於「登萍渡水」。二道人問過于寶元的身世,決定收他為徒。于寶元生性愚笨,
Thumbnail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雍也第六)。  孔子多次將智與仁並論,如『擇不處仁,焉得知?』(裡仁第四)。這裡講智者和仁者的一些不同特質。  三句話,三個層次。首先是表像,智者喜愛如水一樣,仁者喜愛如山一樣。樂水樂山,並不是說智
Thumbnail
小時候字還沒識得幾個,就在武俠小說上看過「五丁開山」掌了。 現在認得字了,就知道意思是五個男生開通山道。 跟丁丁沒關係,當然你要覺得有關係那就有關係。 認真說起來,這是個跟秦國滅蜀有關係的三個故事。
Thumbnail
《左傳》開篇記述注解的第一件大事,叫『鄭伯克段于鄢』  。這則故事,曾選入中學語文課本,比較有名。記述了鄭莊公與母親武姜和弟弟共叔段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情節曲折,『微言大義』  ,蘊含及傳遞了豐富的價值理念,有許多『彎彎繞』。其中『掘地見母』的情節尤其經典,成為了成語,鄭莊公挖地道與母親相見,被認為
Thumbnail
《曲江陪鄭八丈南史飲》(758年) 唐 · 杜甫 引用典故:傍青門 雀啄江頭楊柳花hua,鵁鶄鸂鶒滿晴沙sa。 自知白髮非春事,且盡芳尊戀物華hua5。 近侍即今難浪迹,此身那得更無家ka。 丈人才力猶強健,豈傍青門學種瓜kua。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 如今的
孫慎行再論方從哲和黃克纘的疏辯。最終的廷議結果和熹宗的裁決。
前首輔方從哲否定弒君,左都御史鄒元標聲援孫慎行,以及兵部尚書黃克纘聲援舊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