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人類學──甚麼是文化?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化,一個常見於各領域的名詞,但定義過於模糊,以至於要形容甚麼是文化,覺得甚麼都是文化,可是細究起來,又充滿不確定。

文化,就是形塑你我認知的元素,從我們的穿著、言語、使用的器物、生活模式、思考邏輯到社會型態,它無處不在。

人類學家葛茲(Cliggord Geertz)把文化定義為:植基於文化學習與象徵的一些概念。把文化描寫成許多「控制機制」──計畫、秘訣、規則、步驟──所構成的組合。

所有的動物都能從經驗學習,在經由訓練後,狗也能聽從指令。但人類與眾物種不同的是,我們能憑藉「象徵」(註1)的能力學習文化,並透過濡化(註2)來吸收各種計劃、秘訣、規則跟步驟。在徹底瞭解了一套前人已樹立好的意義與象徵體系後,人們運用這套文化體系作為評判標準、定義世界觀和表達情感。

象徵能力是人類文化發展的基礎,關於象徵能力表示甚麼,人類學家懷特提出了解釋:對一件事物或事件,產生並賦予意義;且相對應地掌握與理解這些意義。象徵就是某種口語地或非口語地事務,在一個特定的語言化文化中,用以代表某些其他事情。

我們經由觀察和被教導來學習文化,在有意識無意識間,觀察他人的行為動作和思考模式來意識自身所處的文化所認定的是非對錯。

「人類的心智同一性 the psychic unity of man」:即使存在個體差異(如情緒和智力方面),但所有人類"群體"(populations)都有同等的文化能力,人們可學會任何一種文化傳統。如同現代美國,由來自世界各地移民的後代組成,如今共同擁有一個國家文化。

我們共享文化──「共享的信念、價值、記憶和期望,連結了在同一個文化中成長的人群。」人們藉由互動、觀察、交談和傾聽來學習文化,「濡化過程藉由提供我們許共同經驗,使人們具有一致性。」這個特性有利於文化的傳播,縮小範圍來表示的話,就是看到有人吃火鍋加芋頭後,我吃火鍋也加芋頭了。

生物本能與文化──吃是生物本能,但吃甚麼、怎麼吃則由文化決定。你的早餐是吐司還是蛋餅?天氣冷時,吃薑母鴨、喝補氣的中藥嗎?文化決定了我們在面對生理需求時選擇的物品種類。

包羅萬象的文化──不只侷限在精緻文化,文化包含了許多常被視為不重要或不值得審慎研究的特徵,如通俗文化。但在人類學裡面,流行文化和古典文化一樣重要,人類學家蒐集精緻文化的資訊,也不會放過研究電視、流行音樂、運動和賭博。

文化是一體的──文化是一個有模式可循的體系,如果某個部份發生變遷,其他部分也會改變。牽一髮動全身,當女性就業率升高,晚婚、「同居」和離婚也越來越常見。

文化是工具性的──文化適應手段,發明科技來適應生存環境。我們不像動物一樣有厚厚的毛皮或油脂來抵禦寒冬,但能獵捕耐寒動物,用牠們的毛皮做成外衣防寒。當然,在現代,人工皮草是更友善環境的選擇。

生活隨處可見文化的脈絡,從觀察自己每天的飲食和使用的物品來了解自己所身處的文化吧!



註1 象徵:某個口語或非口語的事物,代表著另一件事物。
註2 濡化:文化跨越世代而被學習與傳承的過程。


參考書目:Conrad Phillip Kottak(2013)《文化人類學》徐雨村譯。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avatar-img
6會員
28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舒雅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被踐踏的尊嚴
在人們的記憶中,穿著一身紅衣、挺著大肚腩,在聖誕夜用魔法送禮物給’‘全部’‘的乖小孩的神秘老人,究竟是怎麼從十九世紀橫空出世,變成全球最受小孩歡迎的節慶人物?
簡單的雜記
聊聊人類學第二章,人是如何會「說話」的?
究竟貓貓大人為什麼這麼高傲呢? 所以說,帶寵物回家三天,會樂見父母接受寵物;寵物待家一年,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
被踐踏的尊嚴
在人們的記憶中,穿著一身紅衣、挺著大肚腩,在聖誕夜用魔法送禮物給’‘全部’‘的乖小孩的神秘老人,究竟是怎麼從十九世紀橫空出世,變成全球最受小孩歡迎的節慶人物?
簡單的雜記
聊聊人類學第二章,人是如何會「說話」的?
究竟貓貓大人為什麼這麼高傲呢? 所以說,帶寵物回家三天,會樂見父母接受寵物;寵物待家一年,會懷疑自己是不是親生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為什麼本書主張語言是否為人類的本能呢?作者一步步提出精彩的案例與論述,並探討語言的演化與發展。語言的能力對於人類,是非常重大的演化突破,也因此才有現今的文明,讓我們來了解史帝芬˙平克這本語言學的經典著作吧!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本文探討文學作為人類撇除生存問題,尋求精神滿足的行為。文學將人為中心,探索人類精神的可能性,是人類行為觀察室的衍生地。
Thumbnail
六、文化資產的結構   筆者從事文化資產修復工作,透過調查研究、規劃設計、修復工程到重新賦予文化資產生命的過程,何謂文化資產的結構?   第一,何謂文化資產之象徵?文化資產不管有形或無形,都具有有形、實在、物理的部分,如:聲音透過空氣振動傳遞。都具有想像的部分,如:成雙法則,一方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動物世界所沒有的,正是利用不同符號(形式)表達同樣願望和思想的能力,即掌握原初表達或意義的特定功能,並將文化視為對象。符號是意義與知覺的圖示性結合;透過符號的抽象化、象徵作用,區分了真實與可能,為可能性創造空間,並指向物理之外的意義。人類透過行動,在文化的兩面性中,成為真正意
Thumbnail
自然生態和動植物在人類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不僅是文化的構成要素,還影響著人類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包括其符號象徵意義、對人類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的塑造影響,以及對經濟生活和文化創作的重要性。對於維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永續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為什麼本書主張語言是否為人類的本能呢?作者一步步提出精彩的案例與論述,並探討語言的演化與發展。語言的能力對於人類,是非常重大的演化突破,也因此才有現今的文明,讓我們來了解史帝芬˙平克這本語言學的經典著作吧!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人類文明的演進與軌跡 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最初是由打獵和採集開始。隨著人群的聚集,人們逐漸開始「定居」,建立部落。社會學在日本稱為「群學」。人類文化的傳承主要來自於文字的發明和書寫的開始。在歐洲,城邦逐漸興起。隨後,隨著人類資源的有限性,大航海時代開啟了第二次文明的高峰期。這主要歸因於國際貿易
Thumbnail
本文探討文學作為人類撇除生存問題,尋求精神滿足的行為。文學將人為中心,探索人類精神的可能性,是人類行為觀察室的衍生地。
Thumbnail
六、文化資產的結構   筆者從事文化資產修復工作,透過調查研究、規劃設計、修復工程到重新賦予文化資產生命的過程,何謂文化資產的結構?   第一,何謂文化資產之象徵?文化資產不管有形或無形,都具有有形、實在、物理的部分,如:聲音透過空氣振動傳遞。都具有想像的部分,如:成雙法則,一方
Thumbnail
  上一篇提到,動物世界所沒有的,正是利用不同符號(形式)表達同樣願望和思想的能力,即掌握原初表達或意義的特定功能,並將文化視為對象。符號是意義與知覺的圖示性結合;透過符號的抽象化、象徵作用,區分了真實與可能,為可能性創造空間,並指向物理之外的意義。人類透過行動,在文化的兩面性中,成為真正意
Thumbnail
自然生態和動植物在人類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不僅是文化的構成要素,還影響著人類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包括其符號象徵意義、對人類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的塑造影響,以及對經濟生活和文化創作的重要性。對於維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永續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