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5|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

    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 心得
    本書共有七章,從政治、宗教、經濟等等層面,來形塑東正教世界的形成;還有做為東正教正統的拜占庭帝國的延續過程。
    第一章是法律層面,第二章是經濟與宗教,第三章是軍事(戰爭),第四章是經濟與社會,第五章是意識形態,第六章是第四次十字軍後帶來的影響,最後是拜占庭的衰落以及巴爾幹各國(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還有自詡為第三羅馬的俄羅斯,它們各自的情況。
    地方鄉紳的衰落與其說是中央政權造成的,其真正原因乃是:
    來自經濟與社會:新權貴的強權政治及農民對自己財產自由支配程度的不斷增加,加速了鄉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動過程,頻繁的戰爭和外則入侵,加劇了人口流動;541年的瘟疫使許多的市政議員家族完全消失,城市也由於人口密度,損失比鄉村嚴重,而失去的人口則由鄉村填補,但也使城市失去了原有的統治與管理機能[1]
    而第二個使鄉村重要性開始超越城市的原因則體現在:土地貴族難以維持對土地的控制,國家通過直接減免稅收或增強間接保護而鼓勵小農發展[2]
    但這一切在八世紀末有了轉變:社會對立重新加劇,而小農相較貴族階層,更加無法抵抗稅務壓力;只能以逃離住所作為逃稅的手段,但壓力落至鄰居,鄰居也出走;這樣的惡性循環使稅收一點點地消失;而帝國做出的因應就是:允許鄰居購買破產者的土地,並禁止有權勢的人在非他所在的村莊購買土地,但並沒有甚麼實際成效[3]
    而在宗教上逐漸使東正教與西方漸行漸遠的原因則體現在對儀式次數的不同:
    節日不在同一日慶祝,不在同一天禮拜;祈禱形式不同:西方只受一次洗禮,但東正教有三次;東正教在洗禮後即獲得肯定,並歸屬於教會,而西方要等到孩子大一些之後,才能贖罪懺悔;婚姻觀念上,東正教教士可以結婚,但西方必須發誓獨身[4]
    但諷刺的是,在宗教上,東西方相互對立;但在軍事上,隨著帝國的衰落,不得不開始依賴威尼斯、熱那亞這樣的海上強權,甚至讓出貿易利益。安得歐尼克二世取消了拜占庭船隊,把君士坦丁堡的防衛交給了熱那亞人[5],在1261年和1453年期間,很少有西方民族還在付拜占庭的關稅;甚至希臘人自己還在以10%的利率支付[6]
    拜占庭商人的經營被限制在黑海和愛琴海的一些地區,只涉及到原材料,豪華高檔品由義大利商人壟斷[7]。當然還有為人熟知的十字軍東征,東西方在宗教上互相仇視,但在政治上與地理上卻是唇亡齒寒的關係。
    從書裡我們可以看到:拜占庭的衰落不僅僅是瘟疫造成人口減少,進而導致阿拉伯人更易於侵入帝國;帝國社會階層的崩壞與重組,也影響了帝國的穩定。而帝國的總督制使得他們獨立於中央之外,帝國強盛時並無大礙,但當中央控制力低落時,帝國就彷彿被分割成數個小國;更遑論塞爾維亞與保加利亞的自主,使得帝國在阿拉伯人入侵後,在巴爾幹地區的掌控僅限於君士坦丁堡沿岸,與克里特諸島。
    而我認為拜占庭能延續這麼久的原因,除了絕對的中央集權,還有使東正教深入巴爾幹地區;帝國後期,塞與保兩國雖都獨立於帝國之外,但由於宗教上的統一,時而為帝國領土,時而做為獨立王國;並且在帝國危難之時,仍會出人出力。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宗教對人的影響有時甚至超越實質統治;帝國能以一小片領土卻仍然佇立於世界上,宗教功不可沒。
    [1] 《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Par Alain DUCELLIER著,劉增泉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5),71。
    [2] 《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Par Alain DUCELLIER著,劉增泉譯,106。
    [3] 《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Par Alain DUCELLIER著,劉增泉譯,182-183。
    [4] 《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Par Alain DUCELLIER著,劉增泉譯,254-255。
    [5] 《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Par Alain DUCELLIER著,劉增泉譯,323。
    [6] 《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Par Alain DUCELLIER著,劉增泉譯,372。
    [7] 《拜占庭帝國與東正教世界》,Par Alain DUCELLIER著,劉增泉譯,418。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一個文筆很爛的文學院畢業生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