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共有二十四章,共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為亞琛戰役、許特根森林,第二部分則是突出部自十二月十六日自二十六日止的戰鬥過程;最後則是結語。
摘要:
二戰的曠日持久讓德國人民生出希望盟軍前來結束一切的想法,但美國對戰爭結束後的打算卻也成為德國鼓動人民與軍隊繼續戰爭的理由:財政部長亨利.摩根索宣布,計劃把德國改造成一個以「以農業與畜牧業為主的國家」,使戈培爾
[1]得以宣稱「每個美國大兵的行囊都裝著摩根索跟他同行」,而德國將四分五裂
[2]。
而在此書的重點:阿登攻勢發起前,德軍和盟軍呈現兩種不同的景象,德軍信心滿滿,如129頁:光是迪特里希的第六裝甲軍團就擁有超過十二萬大軍、將近五千輛坦克和突擊炮,以及一千門大砲。盟軍的將領一無所知,他們將在兵力最薄弱的地區,遭遇怎樣無情的打擊
[3]。;但盟軍將領卻漠視與自己假設不同的情報:認為阿登只是德軍集結或重新編隊的地方
[4],即使消息早就傳開
[5]。
但盟軍對情報的不重視,很快就顯示在戰況上:在南方的西尼艾菲爾山區,甫上戰場、甚至更沒有經驗的第一零六步兵師,接下來三天即將被德軍打得落花流水。當駐守洛西姆裂口、負責掩護九十九師與一零六師中間地帶的第十四騎兵隊無預警撤離,第一零六師一下子就遭到德軍包圍
[6]。
但隨著戰役的推進,德軍的短處也暴露了出來,就是後勤。
在桑姆瑞和鐸尚姆兩座小鎮的戰役中,雖然豹式戰車成功擊毀十多輛美軍坦克,但他們極度缺乏燃油,以至於友軍的炮兵與偵察營不得不停下前進的腳步。而作為援軍的黨衛軍第二裝甲師也由於交通與燃料缺乏,使得等待的帝國師怒火中燒
[7]。
第二是隨著戰事的不利,德軍許多部隊已無兵力補充,但希特勒依然組織「呂特維茨集團軍」,下轄許多精銳裝甲師,但事實上許多師的兵力所剩無幾
[8]。在兵力與後勤的弱點愈發明顯後,也注定了突出部的先勝後敗。
而突出部之一的另一個重要意義,就是讓我們看到了人性殘酷的一面:戰役後盟軍所發現的屍體不但有多處彈孔,有些甚至沒有眼睛
[9];美軍也會殺害比利時或盧森堡平民,因為懷疑其是第五縱隊
[10]成員。
心得
從書中的描述,我們可以看到,即使在德國頹勢已經無法挽回的情況下,依然利用精銳裝甲師對盟軍造成了不小的傷害,延續了第三德國。
但德國以一國對抗多國,兵力與資源只會越打越少,即使資源能靠戰鬥繳獲來補充;但人力卻是無法,在突出部的後期,德軍雖然還能補充不少師級部隊,但並非經驗豐富的老兵,或充分訓練的適齡青年,而大多是幾個月就倉促成軍的青年以及中年警察等等。
德國能在二戰初期占盡上風,靠的就是軍備先進以及軍官到士兵,由上到下都擁有高度的軍事素養,甚至在美軍參戰初期,依然討不到便宜。
希特勒在阿登的攻勢雖然成功的造成了盟軍不小的傷亡,但對戰局的扭轉依然無濟於事,德國的人力物力已經枯竭是不爭的事實。
就如同結語,作者引述裝甲教導師的拜爾萊因:「部隊苦苦等候並持續鎮守突出部的一天,就意味著進一步損失與突出部對德軍高層的戰略意義不成比例的人力物力
[11]。」
所以突出部的失敗除了人力物力耗不起外,還有就是希特勒對戰局的執迷不悟,不禁讓我猜想:如果沒有突出部的發生,德軍將人力物力用於柏林戰役,即使結局已經注定,但是否能讓德國在戰後談判上不至於任人宰割?
[2] 安東尼.畢佛《解密突出部之役英國權威軍事史家帶你實境穿越 1944 年阿登戰場,見證希特勒敗亡最後一里路》,(台北:麥田出版,2009),60。
[3] 《解密突出部之役英國權威軍事史家帶你實境穿越 1944 年阿登戰場,見證希特勒敗亡最後一里路》,129。
[4] 《解密突出部之役英國權威軍事史家帶你實境穿越 1944 年阿登戰場,見證希特勒敗亡最後一里路》,137。
[5] 136頁:英軍戰俘營的德國高階軍官都在流傳德軍即將攻擊的風聲。
[6] 《解密突出部之役英國權威軍事史家帶你實境穿越 1944 年阿登戰場,見證希特勒敗亡最後一里路》,157。
[7] 《解密突出部之役英國權威軍事史家帶你實境穿越 1944 年阿登戰場,見證希特勒敗亡最後一里路》,291。
[8] 《解密突出部之役英國權威軍事史家帶你實境穿越 1944 年阿登戰場,見證希特勒敗亡最後一里路》,392。
[9] 《解密突出部之役英國權威軍事史家帶你實境穿越 1944 年阿登戰場,見證希特勒敗亡最後一里路》,459。
[10] 第五縱隊是德軍組建用來擾亂盟軍後方的部隊,成員需會說英文,操美國口音;另外著美軍制服。
[11] 《解密突出部之役英國權威軍事史家帶你實境穿越 1944 年阿登戰場,見證希特勒敗亡最後一里路》,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