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打造庭園的你,是不是只對庭園設計師說:「就交給你安排了。」但如果造園設計師對於屋主如何使用庭院毫無概念,很快地庭院就會變得難以整理維護,也可能跟你想像的相距甚遠。
想在戶外空間添加什麼?包括讓小朋友在草地上玩耍、裝設鞦韆等遊具、種植會結果的植物期待收成、希望庭院裡有塊家庭菜園......這些構想都應該在建築計畫討論時涵蓋, 將概略的造景計畫一併列入商談。但非專業的我們該怎麼有效地和設計師溝通呢?又或是想要自己打造庭園的人該從何開始下手呢?
先建立與樹木的關係
種植在庭院的每株植物都扮演著各自的角色。在設計庭院時,從主角到配角,都需要立體地掌握樹木的配置,讓枝葉遮住想隱藏的部分、讓樹幹與綠蔭成為散步道或迴遊動線的重心等,賦予它們各種各樣的角色。
賦予樹木角色似乎並不困難,當產生「該從哪裡開始栽種好呢?」的念頭時,就可以開始著手評估。比如,「如果這裡有綠意,應該會讓人心情很好」;「若能從窗口看到枝葉伸展的樣態,應該會是很美的景象」;或者「跟鄰家距離太近了,想要遮蔽視線增加隱私性」等。就以這些想法作為起點,來安排每一棵樹木。
如果在窗口或門口前,賦予樹木「用來觀賞」的角色也不錯。如種植從二樓望出去,樹冠枝葉特別漂亮的樹木;或如果家中有大片窗口,就可以種植能看到整體樹 形的樹等等,手法也很多樣化。如果是在狹窄路徑上的植栽,就可以利用植栽「帶來前後空間層次」的功能,緩和狹隘的感覺;光是將樹木安排在前方或後方,就能產生遠近感。如果讓植栽的枝葉遮覆在路徑上方,就能營造出彷彿在林間散步的體驗。植栽也可以「遮蔽」與鄰地相接的界線。利用灌木形成的圍籬,就能賦予植栽隔絕視線的作用。
當然,在賦予角色前,也必須考量樹木是否適合在這個場合生長。為了襯托空間,規劃雖然重要,但是樹木的功能是否必要,最後仍要由居住者決定。賦予角色其實是讓樹木與屋主「建立關係」的第一步,如果順利建立關係的話,庭院也會得到更好的照顧與維護。
選擇樹木的方法
舉例來說,即使是相同品種的楓樹,如附圖所示,也有各種各樣的樹形。選擇適合庭院環境的樹形與規模,是景觀設計不可或缺的一環。
牆附近的樹形:如果要在建築或牆壁旁邊種樹時,適合選擇B或E的樹形。B是朝單側生長的樹形,可以選有明顯脊梁的樹形。而隨著牆壁高度不同,也可以選擇A或E的樹形,有效地點綴庭院內外空間,豐富景色。
廣場空間的樹形:像是在廣場上,從周遭360 度都可以看見的位置,最適合像D這樣的樹種。
混植的樹形:也可以在樹下搭配其他樹木。
坡地的樹形:像C這樣枝幹彎曲、形狀特殊的樹形可以運用在坡地,也能跟其他的樹木搭配。
帶來遮覆感的樹形:種植在通道旁,讓人走在樹下。可以像A、B、F只種植一株,或是種植兩株,效果也很好。
狹長的樹形:E這樣的狹長樹形適合較窄的場所。
挑選展現個性的素材
如果已經決定高大樹木的位置,就可以選擇在周遭添加點綴性的灌木或低矮植物;就跟樹木一樣,除了考量植物原本生長的環境,還要跟建築的概念、屋主的喜好相符。跟選擇主樹最大的不同考量是,灌木與低矮植物可以藉由不同組合來創造出多樣變化。譬如簡單地密集種植單一植物,或是讓多種植物混植在一起,或是在統一的花色中搭配二∼三種植物;也可以在突顯場所特性的前提下,從無限的選擇中挑出符合場所特性的植栽。組合上可考慮到葉片的形狀與大小,包括細長葉、圓形葉、大葉片、小葉片等形成的質感,以及植栽究竟是深綠色、明亮的綠色,或是與紅、黃、紫、銀等彩葉混色,都會形成截然不同的印象。隨著植物的型態不同,呈現的表情也會隨之變化。
像是若有金絲梅這類植物,就可以欣賞帶有圓弧的立體形狀;有著許多不同顏色種類的紐西蘭麻,則能活用其直線伸展的葉片形狀來整片種植,或是與其他植物混植帶來變化,能勝任各種不同角色功能。
為了增加造景時的配植想法,涉獵這類安排技巧很重要。除了閱讀專門的造園設計書籍,仔細觀察日常的街景,其實也隱藏了許多靈感。
石頭學問大
石材是庭院不可或缺的重要項目之一,具有各種各樣的用途。
造景石
所謂的造景石,就是為了打造景觀、個別放置的石頭。在日本庭院中將安排得很協調的造景石稱為「石組」;藉由石頭的大小與高低,展現強弱,取得空間的平衡感。海石與川石由於長時間受水切蝕,邊角多半已經磨圓,山石則通常有稜有角。
砌石
在高度有落差的地方堆砌石塊擋土,稱為石砌牆。如果是形狀不規則但帶有平面的石塊,就適合用「自然堆砌」;另外還有堆積表面不規則石片的「亂砌」、將板狀石橫切面對齊的「層砌」等砌法。只要依照石塊的特徵改變堆砌方式,就會大幅改變印象。
表面對齊的自然石堆砌,可以打造出直線,給人整齊的印象。亂砌可以展現石塊粗獷的樣貌,層砌則能細細地調節每塊石頭的大小,可堆疊出直線,也可以砌出弧度。
石板地面
運用石材鋪設地面稱為石板地面。隨著使用的石材種類與鋪設方式不同,給人的印象也大異其趣。包括將形狀不規則的石板如拼圖般鑲嵌,或是將加工成正方形與長方形的石板互相搭配,或是縝密地鋪滿小石頭等。隨著石鋪面縫隙寬度不同,也會影響視覺效果,所以在鋪設時要留意間隔。譬如當間隔比較寬大時,就會展現石材的厚度,也會凸顯出石材的陰影。相反地,如果是間隔較窄小的石鋪面,看起來就會比較柔和。由於石材的色澤、質感、鋪設的方法也很多樣化,所以必須配合個案的地面條件來選擇。
踏腳石
將表面平坦的石材配合步伐寬度鋪設,在庭院裡埋入、打造出人行走動線的手法。可以鋪設不規則自然石,也有方形加工的石材。方形石材通常呈直線排列,如果是不規則自然石,則可以塑造出曲折的動線,引導通行者的步伐。踏腳石高出地面的部分越多,越能展現石材的厚度,突顯存在感。
植物以外的地面覆蓋物
除了植物以外,地面的覆蓋物還有鋪礫石、木屑等,有時也會刻意露出土壤。在鋪礫石時,必須特別注意石粒的尺寸與色澤等,礫石如果太小,有可能會被寵物誤認為貓砂;如果太大,雖然可以表現石塊的肌理,但是相對地會變得不好走。較大的礫石中,可以細細玩味肌理的代表石材是小塊岩石。礫石的色系大致上分成灰、藍、褐等,雖然也有白色系的礫石,但是純白色的礫石很容易髒,所以要特別注意。在土壤表面鋪上礫石或木屑,會使雜草不易生長,同時也可以避免地表乾燥,有助於庭園景致的維護。
庭院設計的計劃,可以從解讀基地既有各種條件的關係性著手。因為在思考庭院對於建築、街道可以達成什麼貢獻、特別應該作什麼時,其中必然潛藏著計劃的靈感與創意。
包括屋主的期望、建築與室內設計的風格、立地條件、氣候條件、當地的風土與歷史等,有著各種各樣的線索。如果擴展視野再規劃,庭院將不只能帶來美麗的 景觀而已,還能充分展現出建地的土地與各種條件所具有的可能性。
不過也必須提醒大家,維護庭院需要成本與費工夫照顧。如果討厭雜草、厭惡昆蟲、不喜歡掃落葉,也無法每天澆水,最好慎重考慮,因為維持庭院就等於是在照顧活生生的、每天變化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