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始講故事之前,我想先給您看幾幅(一百多年前的)肖像畫。她們要是還活著,至少有 150 歲了⋯⋯ 但這些「百歲老人」身上有種穿越時空的魔力,讓我很好奇她們究竟是誰?
有一個現代詞語可以解釋這種神奇的現象──「美肌」。這些19世紀的畫作全都出自同一人之手,他就是號稱「人類『美肌』天花板」的約翰‧辛格‧薩金特。這是一個「眼球自帶『美肌』功能」的畫家,但這並不是天生的技能。我們這位「天花板先生」的故事,要從他父母開始說起。
這對 19 世紀的夫妻,即使放到 21 世紀也算是很前衛的──他們是對「美籍」、「旅歐」、「背包客」夫妻。
薩金特的父母菲茲威廉‧薩金特(Fitz William)先生和瑪麗‧紐博爾德‧薩金特(Mary Newbold)夫人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但婚後基本就沒在美國待⋯⋯而是在歐洲過著居無定所、四處漂泊的生活──春天在德國的森林裡散步,夏天在義大利的海灘上曬日光浴,秋天漫步於巴黎的梧桐樹下,冬天在瑞士滑雪⋯⋯對他們來說,彷彿生活的意義就是「一直在路上」。
當他們玩到佛羅倫斯的時候,他們忽然「漂」不動了──兒子出生了⋯⋯
畫畫和音樂是薩金特母親的愛好,她送給兒子一本速寫本──大概也是想訓練他靜下心來。她對兒子只有一個要求: 「只要開始畫,就一定要畫完。」
沒想到薩金特對畫畫特別感興趣,沒事就喜歡臨摹《倫敦畫報》上的插圖。
不過幸好薩金特遺傳了母親的智商,母親也很快注意到了兒子的繪畫天賦。
1870 年至 1900 年這三十年,大洋彼岸的美國開始經濟騰飛,這個時代在歷史上被稱為「鍍金時代」(Gilded Age)。大量美國「暴發戶」成批成批地「殺」到歐洲掃購奢侈品──和半個世紀後的日本人、一個世紀後的中國人差不多。19 世紀還不流行名牌包、手錶,奢侈品,主要就是珠寶、肖像畫。
正好薩金特在藝術學院的老師卡羅勒斯‧杜蘭 (Carolus Duran)是一個特別會賺錢的肖像畫家,他的客戶正是那些「人傻錢多」的美國佬,他們願意為一幅私人訂製的肖像畫,付幾千甚至上萬法郎。
幾千法郎一幅畫是什麼概念?
我總喜歡用梵谷來做對比──他和高更在亞爾(Arles)一個月的生活費才三百法郎左右,人家一幅畫就是他們一年的生活費。
號稱「肖像畫之神」的委拉斯蓋茲是所有肖像畫家入行前必拜的「碼頭」(老師杜蘭也是學他的)。於是薩金特專門去了一次西班牙,在委拉斯蓋茲的神作《侍女》前頂禮膜 拜了好幾個月,回來後就完成了一件「野心值」拉滿的作品:《博伊特家的女兒們》。
這幅畫,畫的是薩金特朋友的四個女兒:Florence(弗洛倫絲)、Jane(簡)、Mary Louisa(瑪麗‧路易莎) 和 Julia(茱莉婭)。但詭異的是,一眼看過去並不知道誰是主角。
這似乎不只是一個女孩的成長過程,而更像是一個女孩隨著年齡增長,逐 漸失去天真的過程。而隨著她逐漸步入成年,迎接她的將是未知的黑暗⋯⋯那 陽光明媚的童年,終將成為回憶。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很有道理?許多年後,人們發現這其實是一幅受到詛咒的畫──畫中的四個女孩都沒過上幸福的生活,其中兩個成年後還精神失常了。
好了好了,我不想再往下說了。
或許這些都是巧合,或許這不過就是薩金特根據《侍女》的構圖畫了朋友的四個女兒。但這也足以讓我們感受到「捕風捉影」和「過度解讀」的威力。
總之,像這種挑戰「殿堂級」的作品,向來都會像一顆炸彈一樣,「炸」 出兩極分化、褒貶不一的回響;但無論是在向偶像致敬,還是在向肖像畫之神宣戰,薩金特期待的效果都已經達到了──巴黎畫壇開始注意到這個 26 歲的小子⋯⋯
不得不承認,薩金特這個人真的很會「混」,也不知道是跟他師父學 的還是無師自通,反正他是真的很懂上流社會那些人的心態和需求。
請他畫肖像畫,雖然貴(通常在五千美元左右),但會覺得很值。
他會先到客戶家,實地考察將來這幅畫會被掛在哪兒,根據家居風格和牆壁尺寸決定畫的尺寸和風格,還會專門為客戶搭配衣服。
繪畫過程也不是一氣呵成的,雖然他一次就能精準畫出模特兒的臉,但客戶一共要去他的工作室八至十次才能完成。創作過程是在歡快的聊天中度過的,肖像完成後,客戶會發現這個人知識淵博,音樂、文學⋯⋯好像就沒有他不精通的領域。
而業務功力方面就更不用提了,為了配合英國人的喜好,他將構圖從全身像改成了半身像。
他研究了英國最受歡迎的肖像畫家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的作品。
他不光能把女人畫美,還開發出一套「男士美肌濾鏡」。他能畫出權力、智慧、冷靜⋯⋯只要錢到位, 還能來個全方位套餐。
從此以後,「你排到薩金特的檔期了嗎?」成了英國上流社交晚宴的共同話題。這股風很快就吹到了美國,許多美國富豪甚至自付旅費專程來英國找他畫肖像⋯⋯
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家裡能掛一幅薩金特畫的訂製肖像,那就是身分地位的象徵,是花錢也買不到的。他的客戶都是美國總統、親王、猶太巨富家族⋯⋯而且這門營生會越老越吃香,因為富豪會不停迭代,薩金特卻只有一個。
成功=1% 的天賦+99% 的努力,這種蠢話會導致無數人往錯誤的方向、 用一輩子力也成功不了。
夢想家都希望改變世界,而聰明人,會在這個世界尋找自己的定位。
但找到定位這種事簡直就相當於特異功能,一般人只能憑運氣瞎撞,真的撞到的人,會轉過頭來用「天賦+努力=成功」的鬼話教育別人。
所以說到底,最重要的其實不是尋找定位,而是看清自己究竟是天才還是蠢貨,然後再去考慮尋找定位還是躺平。而「人類美肌專家」薩金特,就是準確分析時代並將天賦最大化的經典案例。
(本文摘錄自原點出版,顧爺 《這些魔王級藝術家,太有梗:7位圈粉藝術IP,跳出框架&流派,自帶話題和流量!》)
(圖/原點出版《這些魔王級藝術家,太有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