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苦於沒有實踐場地,我的家就是我的展示場~
一個長期在專業職場忙到昏頭的工作者,搖身一變成為在家洗衣拖地煮飯照顧三個小孩的全職媽媽,中間的心境轉折、酸甜苦辣,在品嚐了七年之後累積了一些心得(污垢)。也因為在照顧家庭的同時,進入學校進修,卻發現學術環境裡除了理論的講述傳授之外,也十分重視個人知識的分享和實踐場域,然而學術人士面對一個全心活在家庭裡的主婦常常不知所措(面露鄙夷),「家管」就成了絕佳的「句點后」。
歷經了三年的不知如何在學術圈子自處的情境後,在某天的國際學術論壇中,聽著台上老師、專業人士的一場又一場的侃侃而談,內心突然大爆炸,迸出「那是你的場子,我無需跟隨,我的場子在家裡,我又何必苦苦覺得缺乏實踐的場域,我的家就是我的實踐場、我的修煉場,也是我的展示場」的秀逗想法。家庭,雖然是不具公共性的私領域,卻是每個人最開始、最直接的接觸點,有著最深的影響,為何要避免去談論?為何要羞於提及?
家裡的每個主婦,哪個不是每天活生生地面對環保議題、永續發展議題、展現手工藝(清潔、烹飪、修補、縫紉等)、身心照顧(三餐飲食營養均衡、生活作息、空間與物品打理)、孩童教育、親職、生活美學、老年長期照顧、財經管理議題......,種種有形與無形的照顧與創造,每個主婦在每天的實實在在的三餐料理、家務生活中,展現個人信仰、個人生活美學,進而潛移默化影響了家中的每個成員,每個媽媽都是美感教育的種子教師、理財培育員、食安宣導大使......。
透過媽媽的家庭照料、引導,孩子在家得到潛移默化的學習,我的願望,是每個人可以好好的在家學,是個比在地學更小、更重要的學習單位,更具潛力的一門學問--在家學。
這是我個人的故事,我的碎碎念,我在家庭中學習的故事、我從我媽媽身上學到的故事、我看見我婆婆努力與悲傷的故事,如果可以,我想寫出女人進入家庭之後的故事,以及每個人可以好好的在家學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