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2/04/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13年07月水社大山搜救

日月潭地區有一座被稱為大學登山社學弟妹肌耐力測試場域山頭-水社大山。水社大山主要有三個登山口,第一個是大多數人會從伊達邵的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登山口入山,第二個是潭南社區登山口稱為潭南線,第三個則是九族文化村登山口稱為北陵線。水社大山標高2059M,為台灣小百岳之一。
我們被派遣的路線是距離最長的北稜線,一路推進到水社大山約4公里,登山口高度約750M到三角點2059M,共要上升約1300M....這絕對會是一場硬仗。
北稜線到水社大山三角點長度幾乎跟日月潭一樣長
北稜線到水社大山三角點長度幾乎跟日月潭一樣長
基本上台灣低海拔山頭絕大多數是由雜林與竹林組成,除非是海岸山脈不然大多數都是風吹不太進去的密林裡,海拔高於2000M後林相才會逐漸改變成較通風的闊葉林,再加上地勢陡峭還要加上背負設備,攀登這種中級山幾乎都非常悶熱,如果還有藤蔓等難纏植物攪局心情更會大受影響。
這次共約十名人員參加本次任務,我們因為走錯路花費了一些時間才抵達正確的登山口後,攜帶好裝備就匆匆跟上出發了。一出發就是先一面約30度的"綠牆",然後在竹林裡面穿梭逐漸往上,直到約跟九族文化村裡的"笑傲飛鷹"同高度再轉向往南繼續上升。
北稜線登山口,道路左側小徑基本上就是一條採筍路 @google maps
十人在路徑上基本就只能排成一隊的人龍,在單一路線上搜索效能其實不高(但相對來說路徑也限縮了失蹤者往其他方向的可能)以較開闊的區域由三人小組進行搜索作業,一人於前方擔任導航並負責前方約135度區域,後方兩人負責一左一右做單一方向的45度角區域視覺搜索,基本上能夠涵蓋了至少180度的搜索角度;如果後面兩個人或十個人都只是盯著上一個人的後腦跟著走,那這一隊的搜索結果就其實只有侷限在第一人的前方135度區域而已。
三人小組搜索負責角度
整路在林間穿梭爬升,此時直升機也在附近來回搜索,茂密的植披我們並無法看到天空,但螺旋槳的聲響可以聽得出來幾乎在我們隊伍上方,無線電傳來空勤直升機呼叫指揮所的訊息,這是我個人第一次在頻道中直接聽到空勤與地面的直接通話;不過呼叫了兩次地面都沒有回應,也沒聽見其他守聽單位的傳遞中繼。
用餐後一行人繼續往前,遇到了一位下山的某民間單位搜救員,說上面他都搜過了沒有發現,現在他收到單位的訊息說在山的另一側有聽到失蹤者的呼叫,所以要下撤趕過去。本隊帶隊人員評估後認為既然已經有人搜索過該區無所獲便決定下撤,跟隨其腳步往該區移動,就這樣我們還沒抵達目標區就一路飛奔下山了。
隊伍移動軌跡,下撤後繞到東側溪谷
一行人分別搭上兩台接駁車,隨著車隊浩浩蕩蕩地抵達山的東側,聳立在眼前的是從溪谷一路延伸到兩千多呎的山谷....整個傻眼到不行,怎麼想都不可能在這個地方能與在接近三角點迷途的失蹤者對到話;但下撤決定已成定局或許搜救現場真的沒有所謂的不可能,就姑且一信吧。
轉入東側溪谷前,聳立在正前方的山頭就是水社大山 @google map
官方指揮官也抵達了現場與幕僚討論可能性與下一階段可進行的作業,整個溪谷塞滿的前來支援的人車,一團一團的各自聚集討論,還有隊伍已經進行著裝準備強攻。此時我的電話響起,在指揮所協助的學長來電,一接起來就說人找到了,要我請指揮官回指揮所;我拿著電話望看向這一大群人思考著要如何開口。
報告指揮官,指揮所來電說已經找到人了,要請您回指揮所
我走向討論中的人群,直接對著穿著紅色制服的指揮官傳遞了這個訊息,眾人不可置信的看著我,只好再補一句"義消找到的,在三角點附近",指揮官便匆匆搭上車離去,現場眾人在短暫喧嘩後也逐漸驅車撤離了溪谷。我們這組人上去又下來後體力盡失已經無法再支援了,便再次回到登山口取車返回台中。
回到台中後收到人員尚未脫困的消息,原來是另外一側的人員呼喊失蹤者回應才尋獲,但人員受困在岩壁下方無法脫困,所以又在派了人員趕上去支援,一直到夜間才順利將失蹤者帶下山。
後續新聞請參閱連結:淨山迷路2天 落單男找到了
看完新聞後又是一整個大傻眼,原來我們碰到的那位搜救員說在山另一側聽到呼叫是真的,但是在前方三角點附近靠東側下方500M岩壁,並不需要下山後再從東側上去....如果我們沒有跟著下撤或許失蹤者可以更早脫離,不用又等山下人員上去協助。雖然人平安尋獲了,但現場訊息混亂加上通訊不良無法與指揮所直接溝通而匆匆決定下撤,變成了這場捨近求遠的尷尬窘境。
我抬著腳排乳酸,思考著今天到底為何而戰....可惡,沒撿到三角點!!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