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大樹

仰望大樹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詩人惠特曼就曾經這麼寫:「老樹本身就是地球的殿堂,無須人為的修飾,老樹就是廟宇。

詩人惠特曼就曾經這麼寫:「老樹本身就是地球的殿堂,無須人為的修飾,老樹就是廟宇。

每當我仰望一顆巨大的老樹時,心中總會充滿莫名的感動,想到那麼悠久且堅勒的生命,以及庇蔭了多少的生物在此綿延,就會對老樹充滿感激之情。

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就曾經這麼寫:「老樹本身就是地球的殿堂,無須人為的修飾,老樹就是廟宇。」

也有一位作家說:「世人所遺棄的角落,常常是上帝的意旨盛行之處。」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我們為上帝保留的空間實在太有限了,因此,在社區公園或街頭巷尾保留下的老樹,就更顯得珍貴了。

很多人以為,台灣是一個島,四面環海,所以我們是個海洋民族,其實,台灣應該算是一座山從海面上浮起,除了百分之六、七十的面積都是山林地之外,絕大部份的民眾住家都是與山為伴,所以我們更可以說是山的子民。

也因為地形、緯度及季風氣候的關係,台灣溫熱多雨,非常適合樹木生長,再加上海拔高度落差非常大,以及位於陸地與海洋的交界,所以台灣的樹木種類非常多,除了來自大陸北方,也有來自南洋各群島,同時也有屬於寒帶的樹木,也有屬於熱帶赤道地區的樹種。住在台灣的這麼小小的島嶼,就像在逛座大型的樹木博物館一樣紛繽有趣。

而且樹木除了可以提供我們果實木材使用之外,森林在穩定氣候清淨空氣,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還會防止土石流,山洪爆發,一方面使人類免於水災,一方面也使我們免於乾旱之苦,一棵樹木等於一個小小的生態系統,有許多藤蔓、蕨類與蕈類都依賴著樹存活,還有數不盡的微生物、昆蟲、鳥類與哺乳類也都棲息在樹上,我們可以說,森林是生物多樣性的根源,也是人類生存的命脈。

同時,大樹自古以來就和我們每個人的生活起居密不可分,老樹也像是時光機一樣,讓我們回到往日時光。許多社區或我們的老家旁邊,目前都還有著像令人懷念的老樹,其實一棵樹就代表著一個小小的生態系,從高高的樹冠、樹幹到土壤裏延伸面積廣大的樹根,有成千上萬的物種依靠著樹而生存。社區裏一棵生長了五百年的大樹,代表著這片土地,這個環境,這小小的生態系在五百年裏都沒有任何改變,大樹是台灣土地與生命真正的守護者。

可惜的是,現代人忙碌的為生活奔走,為了方便開車以及停車,往往把樹毫不留情地砍除了,少數剩下的樹木也被水泥建築給包圍住,我們在街上來來往往,卻常視而不見。

在社區裏能留下一棵老樹,就有機會讓人重新感受到人與大自然之間的互動關係,真的是非常珍貴的遺產。

一個地方會不會形成我們精神上的故鄉,很大一部份是來自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環境是否充滿了與自然生命的互動,因此,都市裏的老樹,不儘對當時的生活品質有助益,長期上也可以凝聚愛鄉土的情懷。

記得有一年生日時邀請了一些朋友聚一聚,當時大家依例要我吹蠟蠋講願望,其實我心底真正的願望很簡單,我希望我居住的那個故鄉,那個我們每天生活的城市是一個可以散步,可以沉思,可以坐在樹下讀書或曬太陽的地方。

總覺得台灣社會最缺乏的就是『從容』與『有情』。因為空間規劃失當,我們無法悠閒的停留,於是整天在街道上來來回回的奔走,同時,我們為了鼓勵消費,不斷蓋大賣場大百貨公司,一棟棟建築物將自然生命趕出了我們的視野,一旦被慾望塞滿的心靈也就失去了柔軟的情感。

讓我們重新看見老樹,也找回屬於自己的鄉愁與人生。



avatar-img
李偉文的沙龍
1.5K會員
2.2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
 不管過多少年,當我們見到荒野老伙伴,不管他是頭禿了還是身材臃腫,大家記得的仍會是當初彼此的原貌。真的是如此,一起在荒野為理想為公益一起努力,一起流汗也一起流淚,當然我們也一起大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大伙就像是同門師兄弟姊妹,即使過了很多年,大家都已練成各門各派的掌門人,但是在彼此眼中,還是那最初相識
前些天老婆大人上網填了一些資料後,隔天就有汽車回收廠到家裡來把車子開走,全部過程我們不用付錢還可以收到八千元。 老婆的車子車齡已經二十多年,這幾個月常出狀況,這個地方修好沒多久另一個地方又有問題,再加上退休這五年,車子沒有經常開,更容易有問題,與其常為了車子操心,乾脆就處理掉,無車一身輕。
有時候在家沒事的時候,會到已離巢的AB寶房間,隨意翻閱房間裡面兩面書牆裡的書。 這些書有七成是我沒看過的,有三成是我看過推薦給她們看或者暫時借擺放在她們的書櫃裡的書。 今天隨手翻閱盧建彰導演寫的「感動,才有影響力」居然看到他寫到他們全家都喜歡看球賽的故事裡有提到我:「我以前不懂,以為只是爸爸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