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美軍的戰略意圖,遠遠超過俄國的理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來美軍的戰略意圖,遠遠超過俄國的理解。
在烏克蘭戰爭當中,本質上是美軍與俄軍在打架,只不過是在別人的土地上打架而已。實際上在掌控戰場情勢的,一直就是美國,而不是烏克蘭。
到了今天,俄國人總算看懂了,原來烏克蘭只是美國的代理人,這一場俄國入侵烏克蘭的戰爭,其實已經明朗化,本質是俄國在與美國打一場代理人戰爭。
美國派國務卿與國防部長去基輔,見過烏克蘭的澤倫斯基總統,就表示不演了,原來美國所謂的不出兵,只出手,就是有實質介入,但不需要派出正規部隊,就這麼簡單,戰場還是歸我美國在主導。
然後,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與國防部長在德國的一個美軍基地,聯手召開40個國家的軍事將領的會議,協調各國如何支援烏克蘭,等於在展現實質介入的決心,也是不演了。
這樣的發展,要如何解讀呢?
既然美國證明他所掌握到的情報得到事後的驗證,那麼,合理推測美國也早在事前就已在準備應對方案。
我的推測如下:美方知道自己有足夠的實力,乾脆利用俄國想要發動對烏克蘭的戰爭,先解決掉俄國,之後再來處理中共也還不遲。
美國要解決俄國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不能讓最終的輸家明白自己會輸,恰恰相反,而是要讓最終的輸家覺得自己有機會贏,於是決定要軍事冒險。
要讓輸家一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不會輸,那當然就是要對這個輸家兵不厭詐了。
戰爭開打之後,他會受到挫折,這時候美國最怕的是他反悔,怕他看懂了,會認慫了,會認賠停損,所以要刺激他羞辱他,要逼他憤怒加碼,要他硬著頭皮耗下去,不給他下台階。
在這個過程中,還會讓對方看到一些希望,以為有人會私下配合他,例如德國、印度,會暗中幫助他,例如中共,以為事情還沒到絕望的地步,還有反撲的機會。於是,繼續耗下去。
估計以上才是美國的計劃。最近美國終於講出他想實現的作戰目標。一開始,普丁說出他的作戰目標是兩個:
攻下基輔;
趕走澤倫斯基,成立親俄的政府。
過一陣子之後,美國說出他的目標,也是兩個:
普丁下台;
烏克蘭收回烏東地區與克里米亞半島,恢復領土與主權的完整。
現在,美國有額外的目標,就是要削弱俄國的軍事力量,讓俄國以後再也不能侵略烏克蘭,而且也不能重建軍事力量!
簡單講,美國要實現的作戰目標,居然是把俄國「去軍事化」!果然有霸氣啊!
這就說明了為什麼美國一直在採取的作戰策略,就是「消耗戰」,就是要讓俄國把軍事力量源源不絕投入烏克蘭戰場上,然後被美國與其代理人所獵殺。為了實現這個戰略,美國會「誘敵深入」,也就是挖坑給你跳,並且,讓一些盟友出來放軟,搞曖昧,目的可能就是要「引蛇出洞」,也是要讓俄國覺得有人會配合,有人會暗助,所以事情還沒有到絕望的地步,還有機會。
以上的解讀對照於實際的戰場發展,還算合理與精確。
那麼,一個合理的弦外之音,就是中共要看懂,不要傻傻的去幫助一定會輸的俄羅斯,而是趕快對美國服軟,趕快捅俄羅斯一刀,對美國戰前立功,才能趕快重建中美關係。一旦重建中美關係,那麼華爾街資本肯定會想幫助習近平連任,讓習近平這邊也可以悶聲發大財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4K會員
943內容數
吳嘉隆的經濟與投資思考——培養更全面的投資思維,行情會有波動,只有你的獨立思考能力會不斷累積下去。帶你從零開始,一步步學習「像經濟學者一樣思考」的秘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嘉隆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海的封城表面上是對抗疫情,但是這件事情絕對有政治考量,而不是單純要對抗疫情。我在4月12日年代電視台(50台)的《突發琪想》節目上,提出了五種可能性,讓你也來燒腦一下:
香港給台灣的啟示:一旦沒有自己的武力,那麼繁榮與財富就等著被別人來共產!香港把自己打造成貿易、金融與情報的中心,一直希望創造自己被中國利用的價值,以為中國需要香港時,就不至於對香港亂來。現在證明這個想法很危險。
這次烏克蘭戰爭算是普丁的誤判與失算,這樣說應該是沒有問題了。總之,俄國已經不可能贏了。我不知道普丁會如何被收拾,他這次錯得太嚴重了。所以,接下來一個詭譎的問題是,普丁會出大殺招嗎?會將戰爭升級為核子戰與生化戰嗎?美國已經在為這個可能的演變做準備。 美國已經在為這個可能的演變做準備。
制裁中國是美國遲早要做的事,只是要先脫鉤,剩下的只是找好理由而已。但是因為中國經濟原先有很高程度的全球化,所以美國要先推動脫鉤。脫鉤當然需要一個過程與時間,以便轉移供應鏈,重新安排中國之外的生產基地。一旦透鉤完成到相當程度,那之後的制裁就絕不手軟了!
所謂烏克蘭與台灣的連動性,就是說普丁在烏克蘭的蠢動可能會引誘習近平在台灣也蠢動。其實這樣的連動性並不成立。我現在發現新的局勢,是另一種連動性,就是說烏克蘭戰爭一旦開打,台灣這邊反而就安全了!打不起來了!
如果烏克蘭與台灣只能有一個開戰,那美國顯然寧可讓戰爭發生在烏克蘭,而不是在台灣!我這樣說,當然是一個假設性的命題,但是,這可以講出為什麼許多西方媒體一直在講,烏克蘭戰爭的連動性,是連到台灣來,下一場戰爭可能在台灣發生。
上海的封城表面上是對抗疫情,但是這件事情絕對有政治考量,而不是單純要對抗疫情。我在4月12日年代電視台(50台)的《突發琪想》節目上,提出了五種可能性,讓你也來燒腦一下:
香港給台灣的啟示:一旦沒有自己的武力,那麼繁榮與財富就等著被別人來共產!香港把自己打造成貿易、金融與情報的中心,一直希望創造自己被中國利用的價值,以為中國需要香港時,就不至於對香港亂來。現在證明這個想法很危險。
這次烏克蘭戰爭算是普丁的誤判與失算,這樣說應該是沒有問題了。總之,俄國已經不可能贏了。我不知道普丁會如何被收拾,他這次錯得太嚴重了。所以,接下來一個詭譎的問題是,普丁會出大殺招嗎?會將戰爭升級為核子戰與生化戰嗎?美國已經在為這個可能的演變做準備。 美國已經在為這個可能的演變做準備。
制裁中國是美國遲早要做的事,只是要先脫鉤,剩下的只是找好理由而已。但是因為中國經濟原先有很高程度的全球化,所以美國要先推動脫鉤。脫鉤當然需要一個過程與時間,以便轉移供應鏈,重新安排中國之外的生產基地。一旦透鉤完成到相當程度,那之後的制裁就絕不手軟了!
所謂烏克蘭與台灣的連動性,就是說普丁在烏克蘭的蠢動可能會引誘習近平在台灣也蠢動。其實這樣的連動性並不成立。我現在發現新的局勢,是另一種連動性,就是說烏克蘭戰爭一旦開打,台灣這邊反而就安全了!打不起來了!
如果烏克蘭與台灣只能有一個開戰,那美國顯然寧可讓戰爭發生在烏克蘭,而不是在台灣!我這樣說,當然是一個假設性的命題,但是,這可以講出為什麼許多西方媒體一直在講,烏克蘭戰爭的連動性,是連到台灣來,下一場戰爭可能在台灣發生。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一手核威脅、一手西戰線,滿嘴外交解決侵略烏克蘭?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金正恩不想打仗,但是中國想要逼他打仗。 由於中國的戰爭策略已經轉變成「要成為最後一個打美國勢力」的新軸心國。因此刺激與支持世界其他地方先對美國勢力,特別是北韓對第一島鏈先開戰恐怕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目標之一。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
Thumbnail
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實施特別軍事行動,全面入侵烏克蘭國境。烏克蘭頑強抵抗,面對大國入侵積極捍衛自己的主權。 兩岸關係與中烏關係極為相似。大國皆欲透過各種方式統一小國。中國雖然目前沒有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但也透過文攻武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習近平跟美國失敗的關係策略,現在已經是個遙遠的記憶。他於二○一三年提出這個宏圖大略時相對只是個新手領導人,初任共產黨總書記未滿一年,而如今,習近平已深信美國要往死裡打壓中國。先是歐巴馬的轉向亞洲政策,緊隨著是川普的貿易和科技戰,要和敵意如此之重的國家重新建構一段新關係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Thumbnail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一手核威脅、一手西戰線,滿嘴外交解決侵略烏克蘭?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1/6/4 拜登「更深層、更廣泛、更精準、更有系統」的對華競爭,尤其表現在量力而為用於焦點。美國形勢天成的離岸地位,正好有助於進行重點的輪替。「再平衡」與「印太」完全是邏輯一脈相承。在地緣政治上就是抓大放小,需謀求與俄國改善關係。雖然拜登、布林肯等必須靦腆說是「追求對俄可預期、穩定的關係」?
Thumbnail
金正恩不想打仗,但是中國想要逼他打仗。 由於中國的戰爭策略已經轉變成「要成為最後一個打美國勢力」的新軸心國。因此刺激與支持世界其他地方先對美國勢力,特別是北韓對第一島鏈先開戰恐怕已經成為了中國的目標之一。
Thumbnail
烏克蘭目前面臨著與俄羅斯的消耗戰,西方國家對其提供援助,但烏克蘭很難戰勝這場戰爭。雖然俄羅斯受到西方制裁,但對其能源出口仍有保障。俄羅斯有望在與西方的鬥爭中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