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法式點心你會想到什麼 ? 我會說慕斯、塔和馬卡龍,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像是達克瓦茲、瑪德蓮、費南雪、閃電泡芙、聖多諾黑、水果軟糖(BonBon)等等,也都是法式點心喔。
Day 41. 法式點心概論 早上會簡單介紹接下來一周會實作的法式點心,而今日會練習伯爵牛奶糖、煙捲與杏仁酥餅。
杏仁酥餅(Cookies with Almond / Florentins)
這是一款傳統的法式餅乾,特色是基底使用糖油法製成的餅皮,烤至中間色澤呈現金黃定型後,再抹上焦糖杏仁進行二次烘烤。
伯爵牛奶糖(Caramel Mou aux Earl Grey)
主要是利用焦糖帶出濃郁奶香味的糖果,煮糖漿的溫度點是影響牛奶糖的口感關鍵,溫度越高牛奶糖越硬。(溫度範圍約在115~120度區間,可自行做調整)
這款是由蛋白與麵粉製作而成的餅乾,有點類似貓舌餅乾。在確認餅乾烘烤四周呈現金黃後出爐,但不關烤箱,以維持熱度和餅乾的柔軟,快速捲起(但很燙)即可。需特別留心的是,黑色麵糊較多的地方容易裂開,因黑麵糊添加了動鮮和巧克力,韌性材料減少的緣故。
Day 42. 馬卡龍與瑪德蓮 馬卡龍(Macaron)起源於義大利的Amaretti,16世紀中由法國皇后的義大利廚師帶入法國,直到20世紀初法國糕點店Laduree發明了巴黎式的馬卡龍,也就是我們現在常見有夾內餡色彩繽紛的馬卡龍。
馬卡龍以蛋白打發為主體,其他原料包括杏仁粉、糖粉與細砂糖,烤馬卡龍時控溫與烘烤後的烘乾是最重要的兩個環節。
今天會練習法式與義式兩種不同的馬卡龍,法式馬卡龍氣孔較大;義式馬卡龍因打發時間較長,表面可見氣孔較小、口感較濕潤。
下圖可觀察到,法式馬卡龍(黃色)外觀較粗糙(氣孔大)但膨脹程度較好,義式馬卡龍(粉色)表面較亮(氣孔小)但膨脹程度明顯不足。
製作馬卡龍失敗可能會遇到的幾種原因(參考下圖範例) :
過稀的麵糊因水分多、結皮少,所以飽含的氣體量少不易膨脹,而造成表皮破裂(左下粉色馬卡龍);反之氣體量過多,雖然發得比較高,但表面較粗糙。而麵糊過稀同樣也會造成馬卡龍表面顏色深淺不一,因下方包覆不均等的大空氣,從切面可看得更清楚(右下剖面)。
而攪拌不均會讓馬卡龍高低不一、變型、裂痕或一邊有群邊一邊沒有。
馬卡龍的保存方式 : 若無夾餡可冷凍保存,夾餡需冷藏;若用事先做好的馬卡龍再夾餡,需先冷藏結合一晚。
瑪德蓮(Madeleine)起源於18世紀法國的洛琳區,由公爵的女廚師瑪德蓮發明。特色為使用傑諾瓦士麵糊,以貝殼形狀呈現,是一款非常家常的甜點。 瑪德蓮通常會前一天製作,隔天烘烤,回潮兩天後食用,口感較濕潤、較佳。
判斷瑪德蓮出爐時機為 : 離模且輕壓肚臍(凸起處)會回彈。
下圖為使用中部機電(層爐)與旋風烤箱的差異,使用旋風烤箱烤溫不需太高、表面顏色較淡,成品較蓬鬆(剖面空洞明顯),烤時也較短;中部機電烤時較長,上色較深且內部組織扎實。
Day 43. 塔類 塔類依糖油比例可分三種,糖多於油的為甜塔皮,油多於糖的為油酥塔皮,糖油一比一的為鹹塔皮。
塔皮製作多使用低粉與粉油拌合法,製作過程中會盡量減少空氣的拌入,使塔皮的口感可以維持硬脆。
今日練習 : 檸檬塔、洋梨塔與克其塔。
Day 44. & 45.法式鬆餅練習與實作 週四課程會先做好千層的派皮,鬆弛一晚後,週五才進行製作,練習的項目:千層派、國王派與蘋果派。
千層派(Millefeuill) 傳統上是由三層餅皮和兩層餡料,加上表面撒上糖粉所組成;法式蘋果派(Chausson aux Pommes) 是17世紀法國Saint-Calais發生疫病時,當地城堡主人發放大量麵粉與蘋果來救助受苦的人民,而發明出來的,以千層酥皮及蘋果內餡為其特色;國王派(Galette des Rois) 是慶祝主顯節,又稱三王節的特色點心,內餡為杏仁奶油餡,因繼承羅馬帝國的習俗,在吃國王派時若吃到瓷偶,將會帶來一整年的好運。
今日會練習法式包油法2.0與蘇格蘭簡易法製作千層派皮。
下圖最前方的國王派,因雕刻時切太深導致表面裂開,後方兩個麵團接合時沒有黏緊或是上方氣孔被堵住,導致烘烤時內餡外露。
表面氣孔打通,才不會造成皮餡分開膨脹不一或漏餡。
保存方式 : 國王派冷藏/冷凍都可以;蘋果派則需冷藏;皆可復熱食用,復熱方法為以10秒為單位微波至內餡溫熱,切忌溫度要低才能回復外層的酥鬆口感;拿破崙千層派冷藏即可。保存期限冷藏皆為兩到三天。
總結 : 這周確實體會到法式甜點的繁雜,經常是耗時又耗工,在製作時會有許多影響成品的小細節需注意,對裝飾也尤其重視,視覺效果滿分,當然在販售價錢上也是翻倍跳。而本周課程建議全程錄影,回家自己練習時才不會少注意到某些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