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0|閱讀時間 ‧ 約 11 分鐘

古代建築營造尺寸論吉凶

    僅提供分享參考 ,使用論吉凶,可要好好斟酌各時代 一尺長度不同,故1尺= 10寸,1寸= 10分,就不同了。
    陽宅建築整體長寬、門窗大小、家什高低等尺寸都是要講究吉凶數據的。裁定此類吉凶尺寸方法大致有三種:步法、壓白、門光尺。這三種方法涉及到三種度量工具,①營造尺、②壓白尺(即曲尺)、③門光尺。三種度量工具的長度單位都是有所不同的。

    一、 步法

    中國傳統單體建築的橫向距離稱為「面寬」,縱向距離稱為「進深」。過去的建築面寬和進深尺寸都是根據大小式建築不同的營造法式和建築模數來確定的,如宋代的「材契」制度和。與建築法式同步進行確定長寬吉凶的還有一套步法,我們可以把它看作是以步代尺的量度行為。
    按清工部營造尺計,四尺五寸為一步,九尺為二步。清營造尺每尺等於現代公尺的31.96CM(通常取整數為32CM)。那麼一步就相當於現代的(32x4.5144CM)。
    確定建築面寬和進深距離吉凶的方法就是把建築長寬步數與傳統黃道十二建星聯繫起來看它的步數是在十二建的黑道還是黃道上面,以此判定建築長寬的吉凶。
    十二個黑黃道分別為:建、除、滿、平、定、執、破、成、危、收、開、閉。
    一步起為建,二步為除,三步為滿,四步為平,五步為定,六步為執,七步為破,八步為危,九步為成,十步為收,十一步為開,十二步為閉,十三步為建,十四為步為除,以此類推。
    其中,建、滿、平、收、破、敗為黑道,是不可用之數
    除、危、定 執、成、開為黃道,是可用之數。
    凡宅寬或每進院子的前後距離,例如前屋後牆後屋前檐滴水的距離等都以步量定吉凶。

    二、 壓白

    壓白法也叫「飛白尺」,是以木工所使用的曲尺與九星相聯繫判定吉凶的方法。曲尺與門光尺一樣,都屬於中國營造用尺的占筮尺體系,是在營造建築,製作器物時用來度量、掐定屋宇、庭院、門戶乃至床龕尺寸吉凶的專用工具
    曲尺為L形尺,有兩種進位,一為九進位,一為十進位,寸單位以洛書九宮和天文九星為依據,以星序定寸位。要理解壓「白」法,必須先要明白九星是什麼。
    在古代,人們利用天空中的星體來決定方位和時間的,尤以北極星確定方位和時間為主要方法。在北極星的外圍,有一個由七顆星連成斗柄狀的星座,這就是人們熟知的北斗七星。
    北斗的第一顆星叫天樞,第二顆叫天璇,第三顆叫天璣,第四顆叫天權
    這四顆星連成一個方形的斗,【統稱為魁。】
    第五顆叫玉衡,第六顆叫開陽,第七顆叫搖光,這三顆星連成一條象柄的線,【統稱為構。】
    在開陽、搖光的旁邊還有兩顆小星,左邊的叫,右邊的叫弼,這樣,北斗七星加上輔弼二星,共是九顆星。
    堪輿家根據北斗七星和輔弼二星,將之演變出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左輔、右弼九個堪輿星,並根據其所在方位配以洛書之數及顏色和所屬五行。例如,第一貪狼星,色白,五行屬水,故稱之為「一白水」。第二巨門星,色黑,五行屬土,故稱之為「二黑土」,以此類推,繼而有三碧木(祿存星)、四綠木(文曲星)、五黃土(廉貞星)、六白金(武曲星)、七赤金(破軍星)、八白土(左輔星)、九紫火(右弼星)。
    知道了九星的名稱使用如下:
    【在使用九進位的木工曲尺時,直接把九寸單位替換為九星的名稱即可】。
    【如果十寸進位的曲尺,第十寸仍定為一白。】
    九星占九寸,分別簡稱為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九紫。量尺順序按九星之自然順序,從一寸白星起量,其中量到三白(一白水、六白金、八白土)為吉,其尺法故稱之為「壓白」尺法。又因第九紫火星之尺寸數亦作吉看,故又有「紫白」尺法之說。(1 6 8 9 數吉)
    壓白尺法分為「尺白」和「寸白」。尺白是決定尺單位的方法;寸白是決定寸單位的方法。
    二者均為建築工匠決定房屋整體空間尺度,如高度、面寬、進深等確定具體尺度的方法。一般說來,佛寺道觀及大型民居設計中尺白、寸白都用,而普通民居設計只講求寸白,這與建築規模大小有關。如無尺白或尺度較小的地方便使用單位寸的壓白吉利尺度。無論尺白或寸白,總的原則就是要把尺寸壓在「白」星上才是吉利數。
    為了醒示對壓白尺的重視,有曲尺詩說:一白惟如六白良,若與八白亦為昌。不將般尺來相湊,吉少凶多必主殃。
    壓白尺之度量單位同營造盡。

    三、 門光尺

    門光尺也就是平時人們常說的魯班尺,因用其尺量門可「光大門庭」故稱為門光尺。
    本人很早就注意到了,國內現流行的魯班尺主要有兩種,一種是42.9厘米的,另一種是50.4厘米,這兩種魯班尺和古代的魯班尺長度都不一樣,因此都是不準確的!
    魯班尺有多長?古人使用的魯班尺和時下流行的魯班尺有何區別?其實這個問題很容易弄明白。
    凡了解古建法式的人都知道,真正的魯班尺比清工部法定的營造尺要大,一魯班尺等於官式營造尺一尺四寸四分。同時,我們還知道清朝1營造尺等於現在公尺的31.96CM。讓我們換算一下:
    1門光尺(魯班尺)=1.44營造尺;
    1營造尺=31.96CM
    1門光尺=46CM(1.44營造尺X31.96CM)
    1門光尺=8門光寸
    1門光寸=5.75CM(46CM/8)
    如是,我們很確切地知道,真正的魯班尺一尺的長度是46公分。為了證明46公分是正確的,北京故宮博物院現收藏的一把清代建造故宮時所使用過的魯班尺正是46CM長,與古籍記載的魯班尺長度完全一致。
    如上所述,步法借用的是十二建黑黃道的吉凶,壓白尺借用的是九星吉凶,門光尺借用的又是哪一個吉凶標準呢?
    與營造尺的十進位、步法的十二進位、壓白尺的九進位不同,門光尺採用了八進位,即一門光尺分為八等份作門光寸的單位,其寸下不再細分。其八門光寸分別以「財」「病」「離」「義」「官」「劫」「害」「本」(有的把本作為「吉」或「福」)。從字面上我們就很容易辨別,這八門光寸裡面,量到財、義、官、本四字的都是吉數;病、離、劫、害四字為凶。
    門光尺的主要作用就是用於定門、窗、床、器物等洞口尺寸。用門光尺有「抓內不抓外」的說法,意思是此尺用於度量器物內空距離,以門框尺寸內層為主,不涉邊寬。具體使用方法有二種,一是先用門光尺定出門窗等寬高吉數,量身定做門窗。二是對已有的門窗等器物尺寸進行換算考量是否為吉數。
    在已知固定長度(CM)X上驗證是否為門光尺吉利數的方法:
    X除以5.75,然後把所得數除去8的整倍數,餘下的門光寸在財、義、官、吉四字上為吉,余者為凶。
    例如,前段時間一家親戚建房,問我他訂製了一幅寬2.8米的大門是否吉利?我們試算如下:
    280÷5.75=48.7(門光寸)
    48.7÷8=6(整尺個數)
    48.7門光寸裡面有6個整尺,去掉這6個整尺,餘下的0.7寸處在「財」星位置,由此斷定此門寬為吉。
    再算一下門高2.49米是否為吉?
    249÷5.75=43.3(門光寸)
    43.3÷8=5(整尺個數)
    43.3門光寸里除去5個整尺(40門光寸),還余3.3門光寸。讓我們看看3.3門光寸是在哪個階段?
    1寸是財,2寸是病,3寸是離,3寸後邊也就是3.3寸的位置就是「義」的寸段,屬于吉數,可以用!

    四、 和生老

    用于衡量吉凶尺寸的除了有門光尺、丁蘭尺、壓白法、步法、建除法,還有和「生老」法。和生老法就是用於墓葬字數的生、老、病、死、苦。
    建造房屋涉及的土木工程,無論桁梁、台階、房間的數目,龍廳、正廳、天井的尺寸等等,統統都要「合生老」;還有諸如神主牌和墓碑上的字數、衣服的鈕扣、床上的床板的數量等等,也要「合生老」。所謂「合生老」,就是要合乎「生老病死苦」循環環數中的「生老」,只有這樣,才能趨吉避凶、財丁兩旺。譬如數字2,就是「生老」;數字6,就是「生老病死苦生」;數字12,就是「生老病死苦生老病死苦生老」,這些數字都算「合生老」。反之,3、4、5、8、9、10則於主家不利。
    「和生老」與「十二長生」(長生、沐浴、冠帶、臨官、帝旺、衰、病、死、墓、絕、胎、養)還經常被用到楹聯、店招等字數吉凶判斷方面。

    古代的寸、尺、丈分別是多長?

    總之 各時代 一尺長度不同,故1尺= 10寸,1寸= 10分,就不同了。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裁尺,明代34.1cm,清代35cm
    1尺= 10寸(1尺=24.9厘米
    1尺= 10寸,1寸= 10分1尺=31.1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後漢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西晉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東晉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十六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後期:1尺=23.5厘米)
    唐;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營造尺:1尺=31.1厘米)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營造尺:1尺=32厘米)
    現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
    一公頃等於15畝,一畝等於六十平方丈,十五畝等於一公畝,一畝約等於667平方米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作者的相關文章

    陳昱勳的天星奇門風水 的其他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