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漫畫殺人狂》│變異版Jekyll and Hyde

【電影】《漫畫殺人狂》│變異版Jekyll and Hyd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漫畫殺人狂》早在去年的香港亞洲電影節放映,但因為疫情問題拖完又拖,結果今年6月才上正場

總括而言是值得一看!由於這套是懸疑電影,所以盡量不劇透……最核心的結局XDD


立志要成為漫畫家的山城(菅田將暉 飾),一直找不到邪惡主角的靈感,只能當漫畫家助理過活。一日外出素描時,誤打誤撞闖進一個美滿家庭的公寓,意外目睹兇徒兩角(Fukase 飾)屠殺一家四口的過程。回家後,他決定把魔鬼殺人犯化身成自創漫畫《34》的男主角,更因此一炮而紅!但他漸漸發現《34》中的情節竟與現實中多宗冷血命案離奇同步,智勇雙全的刑警清田俊介(小栗旬 飾)亦被捲入「二次元」兇案現場,誓要將連環殺人犯緝拿歸案。 到底漫畫情節是殺人預告,還是危險育成計劃?山城及兩角看似平行又交纏的命運,最後又會否以血告終?

1.
以日式懸疑電影而言,《漫畫殺人狂》的節奏已相當明快,血腥場面毫不留情,致力為觀眾帶來視覺衝擊 故事以追尋兇手真正的身份為主線,而高潮的twist位由於之前的劇情已埋下處處伏筆,所以未算驚喜

不過,電影的角色設定頗為巧妙,以下內容盡量不描寫劇情,希望不會太影響有興趣觀看此套電影的讀者


2.
「Character」是電影的原名,亦點題整套電影以角色/身份為主旨;相比香港商業取向的譯名,台灣譯名《魔仿犯》再稍為貼近電影主旨(不過個人認為強調「模仿」還是有點偏差)

在片中,主角漫畫家山城和殺人犯兩角互為表裡:山城以兩角為漫畫角色的創作藍本,兩角依據山城筆下的角色去建構缺失的自我形象及自我認同

當虛構故事角色來自真人、真人依據虛構故事去行動,虛擬和現實的界限開始陷入模糊;同時間,兩人依賴對方才能實現自我價值,這種「變異版Jekyll and Hyde」是整個故事中最有趣的部分


3.


我是誰?

人誕生於世,從模仿開始摸索自己的身份和人格,及後因應社會環境、別人和自己的期待,自主或不由自主地塑造各式的身份和表現人格,或多或少都依據某個理想的character或model ,去實現「理想的自己」或是「理想的人生」,故此我們會崇拜偶像、角色和故事,將自己的欲望和理想投射於此,最終邁向社會心理學家所言的「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不切實際」的期望最終影響現實

回到電影,兩角喪失自我人生的指南針(或水泡),而山城經此一役後,會否沉溺於內心暗藏的黑暗面加上那幾秒如恐怖片收尾的it's not the end結局……

至此,如何擇善而從似乎才是真正人生的課題,希望自稱山城粉絲的清田警官會繼續守望他

4.
角色方面,樂隊SEKAI NO OWARI主音Fukase初次在大銀幕演出,已經飾演精神異於常人的殺人犯,的確是一大挑戰;但他演活了孩童般的天真和異質的瘋狂,給予觀眾深刻的印象

Suda則正常發揮,我入場前還猜想他飾演的漫畫家會否為了追求漫畫的真實而陷入瘋狂,結果還是挺理智嘛 (不過以自己的家人作餌真是小癲)

然後小栗旬……很帥!(喂)


5.
懸疑故事很容易放大劇情的bug,而個人認為這套最大的bug是……連載一年就收入高到可以住超高級公寓的漫畫家真的存在嗎!!!


P.S. 電影的原案長崎尚志曾擔任多年漫畫編輯,早年同樣以漫畫 + 懸疑為題材的 《闇之伴走者》及《主編的條件》的改篇電視劇亦非常好看,誠意推薦給大家!尤其喜愛日本漫畫的讀者會非常enjoy~

P.S. 2 除了主線故事,觀眾在片中更可以欣賞古屋兔丸老師和江野スミ老師代筆的速寫畫作及精緻漫畫,一石二鳥(?)

江野スミ以「溺英恵」為筆名在pixiv連載的《人氣漫畫家×抑鬱症漫畫家》(売れっ子漫画家×うつ病漫画家)同樣以漫畫家作主角,細膩地描繪兩人陰翳扭曲又糾纏不清的心理狀態,推薦給喜歡致鬱向,咳,掏心挖肺直搗創作者/高敏感族心靈的作品的讀者!
(雖然標註了BL但更多上是心靈上的交流(?))

話說……這篇好像變成了其他作品的推薦文wwwwww

avatar-img
film murmur_iwi的沙龍
22會員
236內容數
🇭🇰閒來無事,偶爾留下自我流的電影小嘮蘇 歡迎DM聊電影或其他合作~ 📧filmiwi@outlook.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film murmur_iw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兩套電影都有我很感興趣的哲學思辯主題,但一套過於娛樂化,一套虎頭蛇尾,有點可惜呢…… (下有劇透)
《粗獷派建築師》的片長看來非常驚悚,但上半場實測(笑)節奏明快且易入口,儘管戰後移民/異鄉人的故事在影史上皆有,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穩定的鏡頭、仰目的攝影角度、尖銳的配樂構成了不安的張力,彷如體驗主角生活於異鄉的戰戰兢兢;至於下半場……便要出動畫馬meme圖了(喂) (下有劇透)
兩套電影都有我很感興趣的哲學思辯主題,但一套過於娛樂化,一套虎頭蛇尾,有點可惜呢…… (下有劇透)
《粗獷派建築師》的片長看來非常驚悚,但上半場實測(笑)節奏明快且易入口,儘管戰後移民/異鄉人的故事在影史上皆有,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不穩定的鏡頭、仰目的攝影角度、尖銳的配樂構成了不安的張力,彷如體驗主角生活於異鄉的戰戰兢兢;至於下半場……便要出動畫馬meme圖了(喂) (下有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