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館兒童專區的教育展示空間

國美館兒童專區的教育展示空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炎熱的暑假,在台中的烈陽下閒晃不是辦法,躲進國美館後,帶著孩子進到樓下的兒童專區(許多美術館、博物館都有這種專區,可以多加利用)。兒童專區通常有獨立的活動,這次進來參觀的「你看!」展覽,據說是國美館兒童專區的第一檔展覽,展期從2022年7月中,直到2023年的4月,官網寫著策展人是:獨立策展人林宇儂與機構策展人王惇蕙一起合作。

展覽是以兒童文化為觀點,任務的設計也是主要希望能邀請兒童,以自己的方法來參與展覽生成的過程。這樣講起來不太容易理解,甚至跑完整個任務單也不見得得能「體會出展覽生成的過程」。

不過這都沒有關係,因為任務主要是讓孩子可以放大感官、放鬆體驗,找到自己跟展覽可以自然互動的方式。如果是夠大的孩子,應該可以獨自參觀、完成「自導式學習」,而且自由詮釋、自由感受藝術的創作。

展覽主要還希望這個過程可以打造與觀眾對話的平臺,鼓勵觀眾感受與親近藝術,認識藝術作為認識世界、表達觀點的一種方法。


如果取得任務單,會發現這裡總共分成六個區域。回來才發現我漏拍了任務5,任務5其實頗重要,是把館內的作品以及一些重要的複製作品輸出在小區域的牆上,搭配有聲Qrcode,給孩子聽導覽。

進行一次任務需要花多久時間?

我們家小孩是小一升小二,還有很多字看不懂,需要一一說明,所以花的時間比較長,大概需要花上40-60分鐘。第一時間是先看一輪,然後才再重來一次開始進行任務。

參觀時間

我們是下午三點半後才等到開放可以下B1,如果想要體驗可以先詢問櫃台。

國美館兒童專區

國美館地址:403414臺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B1

兒童專區的網站:https://www.ntmofa.gov.tw/child/content_1259.html

展覽主強的說明

展覽主強的說明

任務1【你在牆上看到什麼?】

任務1【你在牆上看到什麼?】

任務2:【這幾座山最喜歡哪一座?】照片為其中一座

任務2:【這幾座山最喜歡哪一座?】照片為其中一座

任務三:【繽紛植物魔鏡放大區:畫下你看到的夥伴】

任務三:【繽紛植物魔鏡放大區:畫下你看到的夥伴】

任務四:【萬花筒裡的自己哪裡不一樣?】

任務四:【萬花筒裡的自己哪裡不一樣?】

任務六:【畫下窗外你最喜歡的植物】

任務六:【畫下窗外你最喜歡的植物】

小孩完成的A面任務1-3

小孩完成的A面任務1-3

小孩完成的B面任務4-6

小孩完成的B面任務4-6


avatar-img
艾莉絲通信
17會員
51內容數
浮光掠影,或有啟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莉絲通信 的其他內容
知名兒科醫師日前在臉書發文「我打了我的小孩」,文中自述身為單親爸爸的無奈。醫師主要訴求是:小孩 1.生活習慣極差/2. 沒有自理能力/3. 不瞭解自己的興趣。但是生活習慣、自理能力,是要身教出來,不是打出來;所謂的興趣,更是只能發掘、培養。本文將推薦兩本書,協助爸媽不要用打的,要用系統來教小孩的方法
「魔法阿媽」能夠被重新改編成舞台劇,證明這個劇本的歷久彌新。但既然是改編,也跟過去做了一番變動。除了豆豆的年齡拉大以外,手機網路、城鄉差距、隔代教養,還有單親家庭等問題,可能也都跟過去不太相同。除了對不可知的敬畏以外,這齣戲劇更著重在儀式、情感的流動,也呈現了新時代的意義。
經常揪團一起去邊玩邊學、邊走邊讀,我心裡也有關於一群人一起帶小孩出去玩(旅育)最重要的排序。精選十大重要的行前準備,包含心理建設、小型任務活動,以及必備物品。十項都做到,剩下的就是禱告運氣要好了。
知名兒科醫師日前在臉書發文「我打了我的小孩」,文中自述身為單親爸爸的無奈。醫師主要訴求是:小孩 1.生活習慣極差/2. 沒有自理能力/3. 不瞭解自己的興趣。但是生活習慣、自理能力,是要身教出來,不是打出來;所謂的興趣,更是只能發掘、培養。本文將推薦兩本書,協助爸媽不要用打的,要用系統來教小孩的方法
「魔法阿媽」能夠被重新改編成舞台劇,證明這個劇本的歷久彌新。但既然是改編,也跟過去做了一番變動。除了豆豆的年齡拉大以外,手機網路、城鄉差距、隔代教養,還有單親家庭等問題,可能也都跟過去不太相同。除了對不可知的敬畏以外,這齣戲劇更著重在儀式、情感的流動,也呈現了新時代的意義。
經常揪團一起去邊玩邊學、邊走邊讀,我心裡也有關於一群人一起帶小孩出去玩(旅育)最重要的排序。精選十大重要的行前準備,包含心理建設、小型任務活動,以及必備物品。十項都做到,剩下的就是禱告運氣要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