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小小孩出門玩最重要的十件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某次參加夏令營,是爸媽樂得輕鬆的戶外行程

這是某次參加夏令營,是爸媽樂得輕鬆的戶外行程


經常揪團一起去邊玩邊學、邊走邊讀,我心裡也有關於一群人一起帶小孩出去玩(旅育)最重要的排序,每次出門前,我可能不至於精心安排旅程的每個細節,甚至吃飯睡覺都不是太重要,反正學齡前、低年級的小孩不太會評比餐廳飯店(笑),但是大人卻需要注意一些小事情,才能讓整個團體都放鬆。

1. 玩伴:精選玩伴比行程更重要!當然大家會覺得小孩不是跟誰都能玩嗎?——真的不見得,有的過度活潑好動、故意搗蛋;有的對於大人、老師的問話處處頂嘴;有的整場只吵著想拿手機(平常習慣)。帶活動的人遇到這種孩子,整場管秩序就飽了,根本就沒空做別的事情,整個行程的意義蕩然無存。如果沒有專業職能可以收服這些孩子,也沒辦法挑戰這種大魔王,不如放棄。

2. 行程:不管在心裡默默思考,或是用什麼工具進行規劃都可以,有一點遊玩的順序,會比腦袋空空就去好,而且有些遊戲會需要帶一點東西,比方說準備一顆球至少能讓小孩玩丟接球,或是請小孩帶一個小花盆才好種樹之類,就是需要事先準備的東西。

3. 老師或主帶者:我個人不太期待每次行程都能在孩子腦裡留下多少知識,但是希望能在孩子心裡「留下很多好印象」。老師或主帶者講解深入或是故事精彩當然很好,更好的是老師&孩子互動很好,讓孩子留下「說不上來的好玩」的印象,只要這樣已經滿分!邊走邊讀或是邊玩邊學在孩子的學習歷程大部分還是很火花,除非真的像傳統中醫藥養成需一趟一趟去採草藥,那就是完全不同的規劃。

4. 飲水:小孩在一起是最好的「胃口」,會需要點心之外,更重要的是「水」,尤其玩起來的時候每個人都汗流得像洗澡,非常需要補充水分。有的小孩能背,但是小孩也有自己的裝備要背,有時候水可能會帶不夠,就需要大人額外準備。

5. 裝備:推薦大家「帽子」、「袖套」、「雨衣」、「防水鞋或雨鞋或輕便拖鞋(依照季節)」的重要性,兒童袖套能夠防曬,還可以避蚊蟲,一次減輕防曬油、防蚊液的重量,非常值得添購。雨衣最低程度可以買輕便雨衣,但是不要帶傳統的厚布雨衣,放在包包太重,穿起來太不透氣,很不舒服。出門在外,其實媽媽們通常都準備到位,爸爸帶來的小孩常常被叮的滿腳包⋯⋯不是性別刻板印象,只是想提醒爸爸要帶。

6. 外傷用藥物:蟲子咬到或是不小心外傷用的藥物一定要帶,我們家會備紫黃膏一類的藥物,以及茶樹乳香一類的滾珠精油瓶。有一次在戶外小孩被蜜蜂叮,馬上掏出來狂揉15分鐘,因為有揉,小孩就沒有感覺痛,且揉完後,被咬的地方也恢復原狀,不再紅腫。每個人家都有常用藥,記得帶自己的。

7. 任務:玩的時候給孩子一點任務,比方說要學會用月桃葉繩綁木柴、需要找一棵自己想要的植物、數出有多少羊、記得有多少動物、說出今天看到的果樹等等。這些任務很小,但是能讓孩子「有事情做」,也有目標。不然小孩會漫無目的,一直喊無聊。

8. 相機:大人手上有相機很好,小孩就不必了。拿著相機的孩子很容易分心,不如用眼睛看,家長幫忙拍就好,不太需要為了讓小孩拍照就給手機。

9. 預備動作:我習慣跟孩子事前溝通,星期六要去哪裡玩、要做什麼、有哪些人去⋯⋯讓孩子有心理準備,也比較不會有那種「都是大人害我來、強迫我來」的感覺(這點可能我想太多)。另外也會幫孩子準備相關的故事書、閱讀內容,讓孩子去的時候,跟自己的閱讀體驗互相呼應,增強這次的玩樂氣氛&下一次的閱讀動機。

10. 爸爸或其他幫手:家庭旅遊超需要爸爸!爸爸可以幫忙背東西、可以幫忙壓隊避免小孩落隊,有的高功能爸爸還可以幫忙野炊之類,那就太強了。再不然幫忙出錢也很好,總之爸爸請來現場幫忙,並且把手機放下。爸爸不克參加者,就讓我們找其他幫手吧!不管未婚親友或是阿公阿罵,他們其實不見得會拒絕參加,只是你沒揪。

還有一件事情很重要,那就是「運氣」,問題是運氣不是操之在手,只能靠禱告,內容包括小孩健康、天氣良好、沒有塞車⋯⋯這些每一樣都很重要,但如果真的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成行,也只好期待下次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莉絲通信
17會員
51內容數
浮光掠影,或有啟發?
艾莉絲通信的其他內容
2022/08/30
基隆海科館的「潮境智能生物館」假日能去嗎?門票需不需要提早買?附近會不會很難找車位?這裡整理了購票資訊、票價資訊、停車資訊,請提早做功課再去潮境智能生物館參觀吧!
Thumbnail
2022/08/30
基隆海科館的「潮境智能生物館」假日能去嗎?門票需不需要提早買?附近會不會很難找車位?這裡整理了購票資訊、票價資訊、停車資訊,請提早做功課再去潮境智能生物館參觀吧!
Thumbnail
2022/08/27
「波隆那插畫展」2022年第一次與「國際無字繪本大獎」在台灣聯展,是台灣歷來大規模插畫藝術展。入選創作者透過 5 幅一組的插畫表現故事,邀請讀者一起參與訴說故事。2022的策展有著許多精緻巧思,我會分享我和孩子最愛的作品,也有著我們的反思&勸敗的說帖!
Thumbnail
2022/08/27
「波隆那插畫展」2022年第一次與「國際無字繪本大獎」在台灣聯展,是台灣歷來大規模插畫藝術展。入選創作者透過 5 幅一組的插畫表現故事,邀請讀者一起參與訴說故事。2022的策展有著許多精緻巧思,我會分享我和孩子最愛的作品,也有著我們的反思&勸敗的說帖!
Thumbnail
2022/08/15
星期天的早上跟女兒兩人來了一趟小小的鐵道小旅行,搭乘區間車去貓村看貓咪!本以為這裡應該是很熱門的觀光景點,但其實安靜到我問了當地的人們才知道,這裡可是一個提款機、一間便利商店都沒有的地方!哪裡的貓咪最多呢?
Thumbnail
2022/08/15
星期天的早上跟女兒兩人來了一趟小小的鐵道小旅行,搭乘區間車去貓村看貓咪!本以為這裡應該是很熱門的觀光景點,但其實安靜到我問了當地的人們才知道,這裡可是一個提款機、一間便利商店都沒有的地方!哪裡的貓咪最多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帶孩子旅遊,往往令家長又愛又怕,本書提到的10年是指孩子5-15歲的這段期間,希望能在孩子有點獨立、又還是黏媽媽的年齡一起旅行,體會相依為命的幸福,也留下些親子間的回憶。 但想到旅途中要應付那情緒不穩定的孩童,還是不免替自己捏一把冷汗,而本書正是在幫助家長們堅定自己的信心,提醒我們為人父母記得用旅
Thumbnail
帶孩子旅遊,往往令家長又愛又怕,本書提到的10年是指孩子5-15歲的這段期間,希望能在孩子有點獨立、又還是黏媽媽的年齡一起旅行,體會相依為命的幸福,也留下些親子間的回憶。 但想到旅途中要應付那情緒不穩定的孩童,還是不免替自己捏一把冷汗,而本書正是在幫助家長們堅定自己的信心,提醒我們為人父母記得用旅
Thumbnail
爬樹 每個星期,我們都會安排一次到戶外健走,或是社區踏查,這天,是開學後的第一次到戶外健走。(昨天學期最後一天,帶著小朋友去戶外走走) 山區沒有紅綠燈,沒有斑馬線,但是,我們的孩子在戶外走動扔然必須遵守交通規則,一則安全,另一則規範。 在山區的道路上,總會有兩條的白色當作界線,孩子們將白線當成斑馬線
Thumbnail
爬樹 每個星期,我們都會安排一次到戶外健走,或是社區踏查,這天,是開學後的第一次到戶外健走。(昨天學期最後一天,帶著小朋友去戶外走走) 山區沒有紅綠燈,沒有斑馬線,但是,我們的孩子在戶外走動扔然必須遵守交通規則,一則安全,另一則規範。 在山區的道路上,總會有兩條的白色當作界線,孩子們將白線當成斑馬線
Thumbnail
不要小看小孩對父母的控制力,我家不到5歲的小孩,就很會指使我做很多事,例如:收玩具、陪玩、出門搭公車..等。 愛是建立在雙方身體、心理都健康,還有體力都充沛下進行,最常發生的狀態是有一方累了而硬撐,然後稍稍不如意時,小孩情緒就爆發大哭大鬧,而我早已經疲倦不已。 小茹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就三個方面,來談
Thumbnail
不要小看小孩對父母的控制力,我家不到5歲的小孩,就很會指使我做很多事,例如:收玩具、陪玩、出門搭公車..等。 愛是建立在雙方身體、心理都健康,還有體力都充沛下進行,最常發生的狀態是有一方累了而硬撐,然後稍稍不如意時,小孩情緒就爆發大哭大鬧,而我早已經疲倦不已。 小茹以自己的親身經驗,就三個方面,來談
Thumbnail
📷 今年(2021)五月因疫情的爆發,雙北(台北、新北)率先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再來不到一週,換全國進入警戒,孩子停課在家,當時雙薪爸媽最大的難題是:「小孩可以找誰顧?」,好在後來政府推出「防疫照顧假」讓家長可以公開的請假,為的是在家照顧孩子。畢竟請假不能成為常態,過沒多久,隨著本土疫情擴大,公司
Thumbnail
📷 今年(2021)五月因疫情的爆發,雙北(台北、新北)率先進入第三級防疫警戒,再來不到一週,換全國進入警戒,孩子停課在家,當時雙薪爸媽最大的難題是:「小孩可以找誰顧?」,好在後來政府推出「防疫照顧假」讓家長可以公開的請假,為的是在家照顧孩子。畢竟請假不能成為常態,過沒多久,隨著本土疫情擴大,公司
Thumbnail
結論: 第一章 : 學習如何教育小孩 1. 務必、絕對要花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所以想換不用出差、加班的工作) 2. 要督促孩子完成無趣但重要的事情(ex: 練習)   (可以的話,要能讓孩子在過程中感到有趣的部分) 3. 孩子(學生)時期,最重要的本分是"玩樂
Thumbnail
結論: 第一章 : 學習如何教育小孩 1. 務必、絕對要花大量的時間陪伴孩子(所以想換不用出差、加班的工作) 2. 要督促孩子完成無趣但重要的事情(ex: 練習)   (可以的話,要能讓孩子在過程中感到有趣的部分) 3. 孩子(學生)時期,最重要的本分是"玩樂
Thumbnail
在校園中我們常有機會跟家長聊聊,每到放寒暑假時,他們都會戲稱要「鬼門開」了,因為孩子的生活重心將從學校轉移回到家庭,而家長也勢必要花比平常多的時間、心力照顧孩子。不知道面對需要長時間與孩子相處,或是因為上班需要長時間讓孩子待在家裡而不放心的你,準備好面對這個挑戰了嗎?
Thumbnail
在校園中我們常有機會跟家長聊聊,每到放寒暑假時,他們都會戲稱要「鬼門開」了,因為孩子的生活重心將從學校轉移回到家庭,而家長也勢必要花比平常多的時間、心力照顧孩子。不知道面對需要長時間與孩子相處,或是因為上班需要長時間讓孩子待在家裡而不放心的你,準備好面對這個挑戰了嗎?
Thumbnail
當學校開學,孩子進入新學習階段,家長們在打點孩子們的開學用品或者孩子生日時,大家有沒有想過要送什麼禮物給他們,能在他們人生旅途中陪伴著他們呢?   從孩子準備上學,我就想著這個問題,並且選定了三樣禮物,認為是身為父母親所能給予的最好禮物。   第一樣是生活常規的養成。   我們希望孩子有規律的作息,
Thumbnail
當學校開學,孩子進入新學習階段,家長們在打點孩子們的開學用品或者孩子生日時,大家有沒有想過要送什麼禮物給他們,能在他們人生旅途中陪伴著他們呢?   從孩子準備上學,我就想著這個問題,並且選定了三樣禮物,認為是身為父母親所能給予的最好禮物。   第一樣是生活常規的養成。   我們希望孩子有規律的作息,
Thumbnail
父母常常被要求要陪伴小小孩。先說說這是真的有助於孩子的發展 不論是在社交、語言、動作、建立關係上都有很多好處! 但是,很多父母說:有阿!我一天可是花了不少時間在陪伴小孩。 不過跟很多事一樣,「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那如何有高質量的陪伴呢?不用擔心,不用讀一堆教養書! 有多久沒有單單純純的陪伴了?
Thumbnail
父母常常被要求要陪伴小小孩。先說說這是真的有助於孩子的發展 不論是在社交、語言、動作、建立關係上都有很多好處! 但是,很多父母說:有阿!我一天可是花了不少時間在陪伴小孩。 不過跟很多事一樣,「質量」是非常重要的! 那如何有高質量的陪伴呢?不用擔心,不用讀一堆教養書! 有多久沒有單單純純的陪伴了?
Thumbnail
我們希望孩子有規律的作息,每天分担做家事,不吃垃圾飲料食品,養成衛生與運動習慣。因為這些常規一定要從小培養,也將變成終生難以改變的習慣,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孩子將來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是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長逃避不了的責任。  當學校開學,孩子進入新學習階段,家長們在打點孩子們的開學用品或者孩子
Thumbnail
我們希望孩子有規律的作息,每天分担做家事,不吃垃圾飲料食品,養成衛生與運動習慣。因為這些常規一定要從小培養,也將變成終生難以改變的習慣,因此我們甚至可以說,孩子將來的生活習慣與生活態度,是每天和孩子一起生活的家長逃避不了的責任。  當學校開學,孩子進入新學習階段,家長們在打點孩子們的開學用品或者孩子
Thumbnail
也是可以啦!如果你有自信能陪小孩克服巨大的挫折感, 或是你享受每一個吼小孩寫作業跟早起的時刻 ; 或是你有絕對的信心,認為你的孩子不會霸凌人或被人霸凌、不會遇到變態,那就不用做什麼幼小什麼銜接的啦! 
Thumbnail
也是可以啦!如果你有自信能陪小孩克服巨大的挫折感, 或是你享受每一個吼小孩寫作業跟早起的時刻 ; 或是你有絕對的信心,認為你的孩子不會霸凌人或被人霸凌、不會遇到變態,那就不用做什麼幼小什麼銜接的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