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打的才學不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知名兒科醫師日前在臉書發文「我打了我的小孩」,文中自述身為單親爸爸的無奈,小兒科醫師貼文下的留言足足有1.6萬則(截至7/1晚上十點),相信他本人應該也刷不完留言吧。從跟醫師「加油」、「辛苦了」,到發現小孩是被打50幾個巴掌,留言風格也徹底改變。(更新:目前已關閉臉書)

雖然我也很想跟大家一樣說:打人不要還包裝。不過已經幾萬人說了,就談點別的吧。

撇開醫師家暴小孩的部分,醫師主要訴求是:小孩 1.生活習慣極差/2. 沒有自理能力/3. 不瞭解自己的興趣。

這三大問題,很可能是現代小孩很容易有的通病。我自己有小孩,我也認同現代孩子跟以前的自己不一樣。

但是生活習慣、自理能力,是要身教出來,不是打出來;所謂的興趣,更是只能發掘、培養吧。

醫師照片裡面很明顯看出,他們的生活習慣應該是真的很不好,而且也會在臥室裡面吃東西。這是成人的怠惰,不能全算小孩的。

父母要身教以外,關於生活習慣、自理能力要怎麼教,我覺得林姓主婦多年前出版的書,還是很可以參考。

由於生活習慣與自理能力,是每天要重複做的,所以如果有系統配合,做起來會輕鬆超多。

如何在家庭中打造這樣的環境,都被歸納在她的書:《通體舒暢的順手感_家收納》,雖然這本書已經絕版,但是電子版還有售。當年我老公看到這本書後默默地說,這真是太有邏輯了。

好的系統,讓小孩方便收拾物品、管理學用品、協助家事、養成良好習慣等。自理能力需在每一天「親子的例行與力行」中,油然而生。

不要再用罵的、再用打的了。如果用罵、用打的就學得會,我們都應該學得會三角函數吧?

至於興趣的培養,我真的力推這本《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裡面光是篇章名,就足以寫成標語貼在自家牆壁上,像是「尊重孩子的個性與興趣」、「別急著出手幫忙」、「 適度給孩子選擇權」等等。

可喜可賀的是,這樣做,通常父母也會很省力。

大家當爸媽都不容易,也都不是天生會,都要學。


通體舒暢的順手感:家收納https://www.kobo.com/tw/zh/ebook/dGevaR_knjqqaqQbdnSxGA

養出內心強大的孩子https://www.kobo.com/tw/zh/ebook/oCmloectSTOejHHC6D77FQ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莉絲通信
17會員
51內容數
浮光掠影,或有啟發?
艾莉絲通信的其他內容
2022/11/13
「魔法阿媽」能夠被重新改編成舞台劇,證明這個劇本的歷久彌新。但既然是改編,也跟過去做了一番變動。除了豆豆的年齡拉大以外,手機網路、城鄉差距、隔代教養,還有單親家庭等問題,可能也都跟過去不太相同。除了對不可知的敬畏以外,這齣戲劇更著重在儀式、情感的流動,也呈現了新時代的意義。
Thumbnail
2022/11/13
「魔法阿媽」能夠被重新改編成舞台劇,證明這個劇本的歷久彌新。但既然是改編,也跟過去做了一番變動。除了豆豆的年齡拉大以外,手機網路、城鄉差距、隔代教養,還有單親家庭等問題,可能也都跟過去不太相同。除了對不可知的敬畏以外,這齣戲劇更著重在儀式、情感的流動,也呈現了新時代的意義。
Thumbnail
2022/09/14
經常揪團一起去邊玩邊學、邊走邊讀,我心裡也有關於一群人一起帶小孩出去玩(旅育)最重要的排序。精選十大重要的行前準備,包含心理建設、小型任務活動,以及必備物品。十項都做到,剩下的就是禱告運氣要好了。
Thumbnail
2022/09/14
經常揪團一起去邊玩邊學、邊走邊讀,我心裡也有關於一群人一起帶小孩出去玩(旅育)最重要的排序。精選十大重要的行前準備,包含心理建設、小型任務活動,以及必備物品。十項都做到,剩下的就是禱告運氣要好了。
Thumbnail
2022/08/30
基隆海科館的「潮境智能生物館」假日能去嗎?門票需不需要提早買?附近會不會很難找車位?這裡整理了購票資訊、票價資訊、停車資訊,請提早做功課再去潮境智能生物館參觀吧!
Thumbnail
2022/08/30
基隆海科館的「潮境智能生物館」假日能去嗎?門票需不需要提早買?附近會不會很難找車位?這裡整理了購票資訊、票價資訊、停車資訊,請提早做功課再去潮境智能生物館參觀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知名兒科醫師日前在臉書發文「我打了我的小孩」,文中自述身為單親爸爸的無奈。醫師主要訴求是:小孩 1.生活習慣極差/2. 沒有自理能力/3. 不瞭解自己的興趣。但是生活習慣、自理能力,是要身教出來,不是打出來;所謂的興趣,更是只能發掘、培養。本文將推薦兩本書,協助爸媽不要用打的,要用系統來教小孩的方法
Thumbnail
知名兒科醫師日前在臉書發文「我打了我的小孩」,文中自述身為單親爸爸的無奈。醫師主要訴求是:小孩 1.生活習慣極差/2. 沒有自理能力/3. 不瞭解自己的興趣。但是生活習慣、自理能力,是要身教出來,不是打出來;所謂的興趣,更是只能發掘、培養。本文將推薦兩本書,協助爸媽不要用打的,要用系統來教小孩的方法
Thumbnail
身為一位作文老師,看過無數學生文章、面對過無數孩子和家長,我可以大膽說一句:「孩子的行為問題,多半是模仿父母的壞榜樣。但當大人在氣頭上,只想藉由言語和肢體暴力來立即解決問題時,通常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有同樣的毛病,最該打的人可能是自己!」以下舉三個案例來說明。
Thumbnail
身為一位作文老師,看過無數學生文章、面對過無數孩子和家長,我可以大膽說一句:「孩子的行為問題,多半是模仿父母的壞榜樣。但當大人在氣頭上,只想藉由言語和肢體暴力來立即解決問題時,通常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有同樣的毛病,最該打的人可能是自己!」以下舉三個案例來說明。
Thumbnail
最近有一名知名的小兒科醫師在臉書自白 因為他的三個小孩生活習慣極其偏差 於是他開始使用體罰的方式管教孩子 甚至耳光伺候,讓孩子活在這樣的情境下... 直到前妻發現,急忙報警,這起事件也因此傳了開來...... 這時候多多少少會有正反兩方的說法 一方可能會說,小孩不打就壞了規矩 一方可能會說,
Thumbnail
最近有一名知名的小兒科醫師在臉書自白 因為他的三個小孩生活習慣極其偏差 於是他開始使用體罰的方式管教孩子 甚至耳光伺候,讓孩子活在這樣的情境下... 直到前妻發現,急忙報警,這起事件也因此傳了開來...... 這時候多多少少會有正反兩方的說法 一方可能會說,小孩不打就壞了規矩 一方可能會說,
Thumbnail
常常聽到有人動不動就說「這樣我怎麼教小孩?」。很好,能夠覺察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確實許多人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他們所直覺採取的方式,根本是在摧殘小孩。好像除了物理及心裡的暴力手段外,沒有其他教育方法。
Thumbnail
常常聽到有人動不動就說「這樣我怎麼教小孩?」。很好,能夠覺察問題,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確實許多人不知道怎麼教小孩,他們所直覺採取的方式,根本是在摧殘小孩。好像除了物理及心裡的暴力手段外,沒有其他教育方法。
Thumbnail
在一個社團看到關於打小孩的管教方式討論,底下一堆爸媽大喊「不打是要我怎麼教小孩?」看得我膽顫心驚。
Thumbnail
在一個社團看到關於打小孩的管教方式討論,底下一堆爸媽大喊「不打是要我怎麼教小孩?」看得我膽顫心驚。
Thumbnail
在醫院工作的時間裡,有時候會聽到家長向我反映,教養書籍上寫的同理心等等的技巧對他來說很難應用在生活裡,所以一直以來都只能先用打罵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因為打罵這麼方式他用的比較順手,而且至少還可以讓小孩短暫聽話。你也有一樣的困惑過嗎?歡迎閱讀本篇文章。
Thumbnail
在醫院工作的時間裡,有時候會聽到家長向我反映,教養書籍上寫的同理心等等的技巧對他來說很難應用在生活裡,所以一直以來都只能先用打罵的方式和孩子互動,因為打罵這麼方式他用的比較順手,而且至少還可以讓小孩短暫聽話。你也有一樣的困惑過嗎?歡迎閱讀本篇文章。
Thumbnail
身為兩個兒子的媽,我必須承認,我真的、真的很想打小孩。 很多人喜歡用打的方式教育小孩,因為「打」是威權,馬上可以看得到效果,立竿見影,然而小孩乖乖就範,是因為明白道理而願意接受教誨?還是害怕棍子打下去的疼痛?!
Thumbnail
身為兩個兒子的媽,我必須承認,我真的、真的很想打小孩。 很多人喜歡用打的方式教育小孩,因為「打」是威權,馬上可以看得到效果,立竿見影,然而小孩乖乖就範,是因為明白道理而願意接受教誨?還是害怕棍子打下去的疼痛?!
Thumbnail
現在很多專家和教養文化,都說不應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某程度會影響到幼兒的大腦發展,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然後影響成長。 於是,不打不罵的風氣持續成長,但是我想說,劍走偏鋒,走向任何一邊的極端,都不會有好結果。
Thumbnail
現在很多專家和教養文化,都說不應打罵孩子,因為這樣某程度會影響到幼兒的大腦發展,對他們造成心理影響,然後影響成長。 於是,不打不罵的風氣持續成長,但是我想說,劍走偏鋒,走向任何一邊的極端,都不會有好結果。
Thumbnail
幼兒會打父母,大多是家長太寵的關係,大人可能會覺得孩子打人又不痛、長大自然就會改善了,因此即便孩子不肯說對不起,也就作罷不處罰,但長期會使孩子養成壞習慣,而且長越大越難改過來,等孩子打人會痛或引發嚴重問題時,才要他修正行為,小孩會覺得很疑惑,小時候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
Thumbnail
幼兒會打父母,大多是家長太寵的關係,大人可能會覺得孩子打人又不痛、長大自然就會改善了,因此即便孩子不肯說對不起,也就作罷不處罰,但長期會使孩子養成壞習慣,而且長越大越難改過來,等孩子打人會痛或引發嚴重問題時,才要他修正行為,小孩會覺得很疑惑,小時候可以,為什麼現在不行?
Thumbnail
不打小孩要怎麽教?管得動嗎?我是怎麽決定不打小孩的,還有一些個人的小方法,分享給大家参考。
Thumbnail
不打小孩要怎麽教?管得動嗎?我是怎麽決定不打小孩的,還有一些個人的小方法,分享給大家参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