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故事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想起了一些故事。
  • 故事一
大叔一直很清楚的記著退伍後的第一份工作,那是一份月薪24K以及沒有固定年終的資訊服務業工作,在工作不到三個月大叔就辭職了。那時候還很單純的認為,如果工作內容可以符合自己的興趣那該多好。
想了想自己在學校時不是對某些課程特別感興趣,而且實作課程表現得也不錯,後來找了一些職業訓練的課程,重新把在學期間的對該科目的感覺給找了回來,同時填補了一些在校、服役、產業三者之類的空白,結業後也順利找到自己有興趣的工作。
後來大叔就從事這份自己有興趣的工作內容直到現在,轉眼也過二十多年了,直到目前為止也沒有感到厭倦過。
  • 故事二
任職時間久了,於是開始需要替公司招募面試新人,在面試對方的過程中,大叔也開始學習觀察面試者的一些轉職的想法與行為,特別是『離職原因』與『對新工作有什麼期許』這兩個問題。
大叔發現一件事,有些面試者離職的原因大多會寫下『對原工作內容厭煩』、『想要學習新的工作內容』..等等想要追求自我成長的答案,有一次大叔終於反問其中一位面試者:
『你來面試的職缺與你目前的職務是一樣的啊,你目前就職的公司還是我們公司的競爭對手,你覺得這個職缺在你任職久了之後,就能讓你對工作內容感到不厭煩嗎?』
  • 故事三
最近看到有些網友在討論如果在中年時被公司以調整職務為由,當薪資被大幅減少40%,短期內沒辦法投入新資金,怎麼渡過經濟不景氣或減薪?以上這樣問題似乎沒有什麼指數化投資人在討論。
請問萬一中年大叔出現轉職不易、無法適應、薪資不同等情況,該如何適應這樣的問題?
然後大叔就看到有網友說,許多指數大師能持續增加本業收入,其實這樣的特質與一些主動投資達人一樣。
大叔感覺或許他們覺得指數化投資者不會遇到中年失業的問題,所以很少看到有指數化投資推廣者在分享,萬一中年失業時該怎麼處理,這就是昨天大叔為什麼會寫下這段話的原因。
『很多散戶在還沒聽過指數化投資之前,天不怕地不怕,根本沒在想靠工作收入炒股票會遇到什麽風險。但是在接觸到指數化投資後,許多原本沒注意過的風險就忽然在乎,收入、年紀、提領、通膨、失業..好像只有指數化投資才會遇到這些問題,這些是任何投資理財都該思考的題目不是嗎?』
以上三個故事大叔都沒有任何個人結論要分享,只不過大叔也曾經在類似的問題打轉過,年輕時的大叔也沒有特別去尋找什麼靈方解藥,只不過在遇到問題時就根據自身當下能夠應對的方式去處理它。
唯一值得自誇的大概是大叔對於有些問題處理的比較早,譬如尋找自己喜歡的工作、早些日子使用指數化投資...等等。不開玩笑的跟大家說,現在大叔最常跟太座討論的職場問題就是中年失業。
大叔也會擔心嗎?當然會,因為我喜歡我的工作內容,可是大叔現在會看看記帳多年的開銷資料、算算每月的資產負載表,一切都有在準備,萬一發生問題那就相信自己的準備吧,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
這些問題會發生在任何一個普通人的身上,如果你沒有任何的準備或是提前思考某些人生難關,當你真的遇到時會可能就會手足無措,但是這些問題與使用什麼投資策略無關,它是一種你對自己的期許與規劃,從職涯、投資、置產、婚姻、育兒..等等都會面臨到類似的問題。
怎麼處理這類問題呢?大叔沒有宗教信仰,但是大叔很認同這句話,分享給需要思考這類問題的朋友們。
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avatar-img
    585會員
    283內容數
    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加上資產配置骨的中年職場打工蟻,大叔只賣笑不賣身,大叔不彎腰撿肥皂$,大叔沒有財務自由,大叔只有言論自由!大叔不是裝瘋賣傻,大叔這是幽默好嗎?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C的碎碎念 的其他內容
    靠著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PT)拿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哈利‧馬可維茲,最後有利用該理論找出一個多樣化且風險與報酬是最佳化的投資組合嗎? 並沒有。 他只用了非常簡單的1/N資產配置法則:把資金平均分配在N種投資標的上。 為什麼呢? 這是何苦呢? 重點是,你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管理,還能輕鬆的駕馭它。
    「如果成功的人都是因為倖存者偏差,那大家以後都不要再努力或冒險了?」 不是這樣解釋好嗎? 而是如果我們總是以成功者為取樣,就會忽略那些失敗者的型態,例如:取樣100位成功者,發現他們大多具有敢於冒險與努力的人格特質,所以想成功的條件就是要冒險。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可是豬站在風口也會飛。
    剛剛看到一位財經女網紅說:「她之所以分享這麽多投資梗圖與新聞,是為了讓大家有更多資訊可以分析、思考、判斷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大叔腦中想到就是這個圖。 每個人的投資起點是在鬼腳圖的上方,遇到每一條橫線就是投資決策點,有些人的路上會作出少少的決策,有些人則是會頻繁的作出決策。 可是你發現一件事了嗎?
    『行動與存在勝過擁有 最後,想靠賺更多錢得到快樂,會讓你忽略一些簡單卻意義深遠的事情。基本上,快樂之路有三條:擁有、行動與存在。 擁有以購買和持有為主,是賽里格曼所說的「愉快的生活」。但是就像新休旅車經常顯示的一樣,你不能靠買東西得到長久的快樂。 ─ 投資進化論』
    靠著現代投資組合理論(MPT)拿下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哈利‧馬可維茲,最後有利用該理論找出一個多樣化且風險與報酬是最佳化的投資組合嗎? 並沒有。 他只用了非常簡單的1/N資產配置法則:把資金平均分配在N種投資標的上。 為什麼呢? 這是何苦呢? 重點是,你不需要花太多時間管理,還能輕鬆的駕馭它。
    「如果成功的人都是因為倖存者偏差,那大家以後都不要再努力或冒險了?」 不是這樣解釋好嗎? 而是如果我們總是以成功者為取樣,就會忽略那些失敗者的型態,例如:取樣100位成功者,發現他們大多具有敢於冒險與努力的人格特質,所以想成功的條件就是要冒險。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可是豬站在風口也會飛。
    剛剛看到一位財經女網紅說:「她之所以分享這麽多投資梗圖與新聞,是為了讓大家有更多資訊可以分析、思考、判斷出正確的投資決策。」 大叔腦中想到就是這個圖。 每個人的投資起點是在鬼腳圖的上方,遇到每一條橫線就是投資決策點,有些人的路上會作出少少的決策,有些人則是會頻繁的作出決策。 可是你發現一件事了嗎?
    『行動與存在勝過擁有 最後,想靠賺更多錢得到快樂,會讓你忽略一些簡單卻意義深遠的事情。基本上,快樂之路有三條:擁有、行動與存在。 擁有以購買和持有為主,是賽里格曼所說的「愉快的生活」。但是就像新休旅車經常顯示的一樣,你不能靠買東西得到長久的快樂。 ─ 投資進化論』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年輕人對於職涯發展充滿困惑,在南下出差途中與老司機討論專案、工作機會和有意義的人生。他分享了放棄臺積電工作的原因,以及對於轉換工作的疑惑。老司機開玩笑地給予了建議,最後鼓舞年輕人專注於解決問題、提出有效策略和做好未來準備是重要的目標。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四十幾歲的大叔,無業的第一天,決定紀錄一下自己離職以後做了甚麼。 總之,我現在用Gmail申請了方格子的帳號,這版面看起來是挺簡潔的好介面,大部分的人好像打算在這裡寫文章賺錢,但看了一些分享文章,還真的賺不到多少錢。會這樣寫文章起因是不想繼續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應該是時候要對自己的人生有些覺知,畢竟
    Thumbnail
    有一些人覺得自己的職場生涯總是懷才不遇,明明擁有很好的技術和口才,卻遇不到欣賞自己的伯樂。這些人因為忙著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沒有時間反思問題出在哪裡,所以一直懷才不遇一直失去人生的鬥志。也有一些人,身邊都是伯樂,走到哪裡都能揮棒出擊,這樣子的人也沒有時間去擔擾逆境來了怎麼辦,總是「逆」來順「受」,清淨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
    Thumbnail
    這是一篇現在進行式的中年轉職分享文章,諮詢師從心理系畢業至ESG永續專業轉職的心得和策略。文中包含動機確認、瞭解目標領域和職務、整合現有技能、擴大人際網絡、梳理履歷和求職信等轉職策略。
    有人.....領了年終後,要轉職或離職的嗎? 還是有人...在過年後,想要多做一份工作的嗎? 我這不是在招募,也不是在徵人,而是....又有感而發。 有位長輩,雖說是長輩,但卻是與我同一輪的年紀,他們一家人都很愛賺錢(我這個語法...好像有點不太對,有誰不愛錢的?)。 賺錢,每個人的理由都不
    「退休」對我來說還有二十五到三十年才摸到的議題,然而我工作的場所,曾經是一個平均年齡五十五歲(我進公司的那一年),而我又正不巧遇到老廠,裡面的同事等同你父親的年齡,只是受到無限的壓榨而已,你試想你五十五歲遇到二十五歲新進的小毛頭你會如何?好的輪不到你,而且又是全男性的場所,為了「考績」可說是...
    10年前我發現自己的工作壽命平均四年就陣亡, 細究原因, 是因為第一年主管對我還不熟悉。 第二年, 已經知道此人很好用, 而且簡直驚為天人, 如獲至寶。 第三年, 則是工作量呈現飽和狀態。 第四年, 就是爆發期, 忍無可忍之下, 就只能打包走人。 當時的我, 已經40好幾, 想想再這樣下去, 我到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年輕人對於職涯發展充滿困惑,在南下出差途中與老司機討論專案、工作機會和有意義的人生。他分享了放棄臺積電工作的原因,以及對於轉換工作的疑惑。老司機開玩笑地給予了建議,最後鼓舞年輕人專注於解決問題、提出有效策略和做好未來準備是重要的目標。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四十幾歲的大叔,無業的第一天,決定紀錄一下自己離職以後做了甚麼。 總之,我現在用Gmail申請了方格子的帳號,這版面看起來是挺簡潔的好介面,大部分的人好像打算在這裡寫文章賺錢,但看了一些分享文章,還真的賺不到多少錢。會這樣寫文章起因是不想繼續渾渾噩噩的過日子,應該是時候要對自己的人生有些覺知,畢竟
    Thumbnail
    有一些人覺得自己的職場生涯總是懷才不遇,明明擁有很好的技術和口才,卻遇不到欣賞自己的伯樂。這些人因為忙著自我感覺良好,所以沒有時間反思問題出在哪裡,所以一直懷才不遇一直失去人生的鬥志。也有一些人,身邊都是伯樂,走到哪裡都能揮棒出擊,這樣子的人也沒有時間去擔擾逆境來了怎麼辦,總是「逆」來順「受」,清淨
    Thumbnail
    轉職過程中 難免會猶豫 徬徨 對與錯? 職涯就像重大決策 有認識一位老前輩約50歲 他總是很準的能跟上科技浪頭的轉換 當然他身價不斐 這個世道 已經不適有一家公司能養你安穩到老的舊思維 你需要不斷前進 充實自我 我自己當然也會想很多 後來我會告訴自己 想3天就去做 但要有
    Thumbnail
    這是一篇現在進行式的中年轉職分享文章,諮詢師從心理系畢業至ESG永續專業轉職的心得和策略。文中包含動機確認、瞭解目標領域和職務、整合現有技能、擴大人際網絡、梳理履歷和求職信等轉職策略。
    有人.....領了年終後,要轉職或離職的嗎? 還是有人...在過年後,想要多做一份工作的嗎? 我這不是在招募,也不是在徵人,而是....又有感而發。 有位長輩,雖說是長輩,但卻是與我同一輪的年紀,他們一家人都很愛賺錢(我這個語法...好像有點不太對,有誰不愛錢的?)。 賺錢,每個人的理由都不
    「退休」對我來說還有二十五到三十年才摸到的議題,然而我工作的場所,曾經是一個平均年齡五十五歲(我進公司的那一年),而我又正不巧遇到老廠,裡面的同事等同你父親的年齡,只是受到無限的壓榨而已,你試想你五十五歲遇到二十五歲新進的小毛頭你會如何?好的輪不到你,而且又是全男性的場所,為了「考績」可說是...
    10年前我發現自己的工作壽命平均四年就陣亡, 細究原因, 是因為第一年主管對我還不熟悉。 第二年, 已經知道此人很好用, 而且簡直驚為天人, 如獲至寶。 第三年, 則是工作量呈現飽和狀態。 第四年, 就是爆發期, 忍無可忍之下, 就只能打包走人。 當時的我, 已經40好幾, 想想再這樣下去, 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