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mbnail
比較的資料來源是"國富統計報告",財富數字是多數人很反感的算術平均值。因為很多人都覺得這數值被高估了,所以這個地方我特別用"平均值"來美化這個財富成長率。平均的年化成長率大約是3.83%,比100%持有債券還差... 你當然可以說自己是因為低薪的關係,所以財富成長比平均值低,但是你不是會主動投資或
Thumbnail
關於"退休提領分析"我是建議找個回測網站跑跑啦,只用一種條件來判斷結果沒多少意義,下圖是跑一萬種不同股市變化的資產提領結果。以下圖為例,有31.35%的機率會在預期時間內資產歸零,反過來說就是你退休計畫有69%的成功率。 如果覺得成功率很低,就要思考是否透過延後退休時間、增加本金、降低提領率或是改
Thumbnail
為什麽有“平庸指數仔”會偏離指數化投資的中位數? 因為在不同的資產配置、股債比、再平衡的條件下,年化報酬率還是會有差異的,不然怎麽會有人想搞因子、小型股、價值股、愛台灣...等指數型ETF來提高報酬率,還有時代紅利也會有很大的落差,壞年份開始投資,好年份剛好退休,年化報酬率自然會高很多。 但是無
Thumbnail
台股應該沒有類似的資料,不過我們能利用存活下來的股市(美股)資料,來探討一下某投資網紅將0050與0056比較時出現的投資偏誤。 此圖中美股的長期報酬來源的比重是Earnings Growth 5% + Dividends 4.5% + P/E Chnage 0.1%= 9.6%。你可以從19
Thumbnail
經常看到有投資網紅會拿"只"回測一個區間的績效(例如過去10年)來作為將來的報酬率,或是用過去一年的績效,推算未來10年的報酬率表現,這樣其實是很奇怪的,因為結論就只有贏或不贏,但是現實發展不是二分法的,應該是是一種機率的分布。 例如:當有人跟你說,有某種策略可以比買進並持有市值型ETF賺更多時,
Thumbnail
自組ETF是個笑話你知道嗎?因為多數人根本沒辦法完整執行! 要決定一種策略指數至少有兩個要素,一個選股條件,二是成份股比重,每個網紅都只會喊“選股”那部份,請問你成份股“比重”呢? 你打算採用市值加權還是平均加權? 前者依市值決定,後者最簡單到方式就是1/N,意思是指如果你打算持有30檔股票作為你的
Thumbnail
本圖出自於:哈佛耶魯教你一輩子的理財規劃 絕版中,不知道有沒有改書名再版了。 The Ivy Portfolio: How to Invest Like the Top Endowments and Avoid Bear Markets,原文作者: Mebane T. Faber、Eric W. R
Thumbnail
前天大叔才在《這篇文章》隨便推算了主動投資人的財富範圍,大叔是這樣描述的: (主動投資)長期間的績效QC直通率有多差呢?以專業共同基金為例,在25年統計期間內能勝出指數型基金的只有小於10%的主動型基金。 經過越多次績效QC失敗的投資人年化報酬率越差,在經過複利效果的作用下,25年後你的總資產價值
Thumbnail
(5)至少每月儲蓄30%的收入,並且開始指數化投資,把節省下來時間用於設法增加自己的主動收入,約五年後可考慮生小孩,因為兩位至少共同生活一段時間了,似乎是可以真的能在一起且長長久久。 最後,大叔跟兩位說:學會放下,會活得比較自在。
Thumbnail
資產配置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策略,從股債比開始到各區塊ETF的標的選擇,最終形成一個投資組合與計畫。 個股投資是一種由下而上的策略,從財報分析或技術線形的一種選股技巧,最終形成一個投資組合與計畫。 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投資策略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
Thumbnail
比較的資料來源是"國富統計報告",財富數字是多數人很反感的算術平均值。因為很多人都覺得這數值被高估了,所以這個地方我特別用"平均值"來美化這個財富成長率。平均的年化成長率大約是3.83%,比100%持有債券還差... 你當然可以說自己是因為低薪的關係,所以財富成長比平均值低,但是你不是會主動投資或
Thumbnail
關於"退休提領分析"我是建議找個回測網站跑跑啦,只用一種條件來判斷結果沒多少意義,下圖是跑一萬種不同股市變化的資產提領結果。以下圖為例,有31.35%的機率會在預期時間內資產歸零,反過來說就是你退休計畫有69%的成功率。 如果覺得成功率很低,就要思考是否透過延後退休時間、增加本金、降低提領率或是改
Thumbnail
為什麽有“平庸指數仔”會偏離指數化投資的中位數? 因為在不同的資產配置、股債比、再平衡的條件下,年化報酬率還是會有差異的,不然怎麽會有人想搞因子、小型股、價值股、愛台灣...等指數型ETF來提高報酬率,還有時代紅利也會有很大的落差,壞年份開始投資,好年份剛好退休,年化報酬率自然會高很多。 但是無
Thumbnail
台股應該沒有類似的資料,不過我們能利用存活下來的股市(美股)資料,來探討一下某投資網紅將0050與0056比較時出現的投資偏誤。 此圖中美股的長期報酬來源的比重是Earnings Growth 5% + Dividends 4.5% + P/E Chnage 0.1%= 9.6%。你可以從19
Thumbnail
經常看到有投資網紅會拿"只"回測一個區間的績效(例如過去10年)來作為將來的報酬率,或是用過去一年的績效,推算未來10年的報酬率表現,這樣其實是很奇怪的,因為結論就只有贏或不贏,但是現實發展不是二分法的,應該是是一種機率的分布。 例如:當有人跟你說,有某種策略可以比買進並持有市值型ETF賺更多時,
Thumbnail
自組ETF是個笑話你知道嗎?因為多數人根本沒辦法完整執行! 要決定一種策略指數至少有兩個要素,一個選股條件,二是成份股比重,每個網紅都只會喊“選股”那部份,請問你成份股“比重”呢? 你打算採用市值加權還是平均加權? 前者依市值決定,後者最簡單到方式就是1/N,意思是指如果你打算持有30檔股票作為你的
Thumbnail
本圖出自於:哈佛耶魯教你一輩子的理財規劃 絕版中,不知道有沒有改書名再版了。 The Ivy Portfolio: How to Invest Like the Top Endowments and Avoid Bear Markets,原文作者: Mebane T. Faber、Eric W. R
Thumbnail
前天大叔才在《這篇文章》隨便推算了主動投資人的財富範圍,大叔是這樣描述的: (主動投資)長期間的績效QC直通率有多差呢?以專業共同基金為例,在25年統計期間內能勝出指數型基金的只有小於10%的主動型基金。 經過越多次績效QC失敗的投資人年化報酬率越差,在經過複利效果的作用下,25年後你的總資產價值
Thumbnail
(5)至少每月儲蓄30%的收入,並且開始指數化投資,把節省下來時間用於設法增加自己的主動收入,約五年後可考慮生小孩,因為兩位至少共同生活一段時間了,似乎是可以真的能在一起且長長久久。 最後,大叔跟兩位說:學會放下,會活得比較自在。
Thumbnail
資產配置是一種由上而下的策略,從股債比開始到各區塊ETF的標的選擇,最終形成一個投資組合與計畫。 個股投資是一種由下而上的策略,從財報分析或技術線形的一種選股技巧,最終形成一個投資組合與計畫。 由上而下與由下而上的投資策略兩者最大的差別在於:
Thumbnail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十頁簡化版(6)專案管理篇 END 本系列的完結篇,大叔要跟各位談談投資理財計畫的“專案管理”了。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專案管理"是運用管理的知識、工具、和技術於專案活動上,來達成解決專案的問題或達成專案的需求。所謂管理包含領導、組織、用人、計劃及控制等五項主要工作。 相信
Thumbnail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十頁簡化版(5)知易行難篇 大叔又要傷腦筋了,因為本週的主題是“知易行難”,可是大叔知道你早就忘記上週的五個建議。如果你連“建議”都能忘了,那麼能“行”到那去?鑑古知今,溫故知新,投資理財除了“看”也要“行”,別說你連“定期定額0050”,開戶啊這種小事都還沒開始。 這就是“
Thumbnail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十頁簡化版(4)五個建議篇 首先,大叔要感謝約翰.柏格,透過學習指數化投資的過程,讓大叔不僅僅只是在投資理財方面有所成長,在價值觀的養成也貢獻良多。正因為有柏格的存在,才讓大叔有繼續"F.C的碎碎念"的動力。要謝,就謝謝他吧。 約翰·克里夫頓·「傑克」·柏格 約翰·克里夫頓·
Thumbnail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十頁簡化版(3)模擬人生篇 唉呀呀~大叔拖稿演出了~正被粉絲追殺"無碼"的指數化投資心得(3) 。 話說上星期六,大叔一早就去參加帶頭大哥的兄弟會場子,應該說是"兄弟姐妹會"聯誼活動啦。搞到晚上11點才到家,剛看到家門口,就看到太座在客廳等大叔,大叔心想該不會要演: “天這黑
Thumbnail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十頁簡化版(2)指數化長存篇 這幾天好冷啊,大叔想起去年在東京散步的感覺了,希望這次的疫情最終有個完美的結局,不然大叔就不能去秋葉原亂逛,在超市等搶打折美食了。 上次說到那邊了?大叔你怎麼都沒提到價差呢?達人不是常講這種獲利方法啊?你又有什麼看法呢?對對對~我們開始來看下一
Thumbnail
終於阿,大叔我還是不情願地坐到電腦前開始打字了。如果使用的圖片有版權問題請通知大叔,我會立即下架的~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大家好~我是一個普通的中年大叔,碰巧有了幾年的指數化投資經驗,平常都很低調的努力生活,今天會出現在這邊主要也是 Jet Lee的投資隨筆 的關係。 與Jet認識也幾年了,這次J
Thumbnail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十頁簡化版(6)專案管理篇 END 本系列的完結篇,大叔要跟各位談談投資理財計畫的“專案管理”了。 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專案管理"是運用管理的知識、工具、和技術於專案活動上,來達成解決專案的問題或達成專案的需求。所謂管理包含領導、組織、用人、計劃及控制等五項主要工作。 相信
Thumbnail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十頁簡化版(5)知易行難篇 大叔又要傷腦筋了,因為本週的主題是“知易行難”,可是大叔知道你早就忘記上週的五個建議。如果你連“建議”都能忘了,那麼能“行”到那去?鑑古知今,溫故知新,投資理財除了“看”也要“行”,別說你連“定期定額0050”,開戶啊這種小事都還沒開始。 這就是“
Thumbnail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十頁簡化版(4)五個建議篇 首先,大叔要感謝約翰.柏格,透過學習指數化投資的過程,讓大叔不僅僅只是在投資理財方面有所成長,在價值觀的養成也貢獻良多。正因為有柏格的存在,才讓大叔有繼續"F.C的碎碎念"的動力。要謝,就謝謝他吧。 約翰·克里夫頓·「傑克」·柏格 約翰·克里夫頓·
Thumbnail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十頁簡化版(3)模擬人生篇 唉呀呀~大叔拖稿演出了~正被粉絲追殺"無碼"的指數化投資心得(3) 。 話說上星期六,大叔一早就去參加帶頭大哥的兄弟會場子,應該說是"兄弟姐妹會"聯誼活動啦。搞到晚上11點才到家,剛看到家門口,就看到太座在客廳等大叔,大叔心想該不會要演: “天這黑
Thumbnail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十頁簡化版(2)指數化長存篇 這幾天好冷啊,大叔想起去年在東京散步的感覺了,希望這次的疫情最終有個完美的結局,不然大叔就不能去秋葉原亂逛,在超市等搶打折美食了。 上次說到那邊了?大叔你怎麼都沒提到價差呢?達人不是常講這種獲利方法啊?你又有什麼看法呢?對對對~我們開始來看下一
Thumbnail
終於阿,大叔我還是不情願地坐到電腦前開始打字了。如果使用的圖片有版權問題請通知大叔,我會立即下架的~ 大叔的指數化投資心得 大家好~我是一個普通的中年大叔,碰巧有了幾年的指數化投資經驗,平常都很低調的努力生活,今天會出現在這邊主要也是 Jet Lee的投資隨筆 的關係。 與Jet認識也幾年了,這次J
Thumbnail
投資網紅寫投資績效年報文章已經爛大街了,所以我決定不寫了。 只簡單紀錄2024年的幾個數據。 儲蓄部份: 儲蓄率:43% 。 淨儲蓄率:32% 。(不含被動收入) 投資部份: 總資產年增率:24.63%。 (含儲蓄與被動收入) 大略分析總資產年增率的比重,可以分成以下3個來源:
Thumbnail
一、前言 一九五九年,英國廣播公司訪問了英國數學家兼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有沒有什麼建議要給未來世代。他回答說: 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會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Thumbnail
狹義的商業即單純的「買進賣出」過程,專指買賣業之固有商業。廣義的商業指凡是以營利為目的,直接或間接地供給商品、服務或勞務,以滿足他人需求並賺取報酬的活動都可以稱作商業。 當年我在定義我自己的商業企劃書時,將自家的獲利方案劃分出了“商品”、“服務或勞務”..等可以用於營利的幾種項目。 我規畫的第一
Thumbnail
一、精準的科學 一九〇〇年一位年輕的法國數學家巴契里耶(Louis Bachelier)在巴黎索邦大學完成的博士論文。這篇名爲「投機理論」(The Theory of Speculation)的特殊論文開場白是這麼寫的: 市場價格同時反映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各種事件,但是這些事件通常和價格變動並不存在
Thumbnail
2015年起始: 記得小時後領到的過年紅包嗎? 當年在爸媽一句『幫你存下來』的強力建議下,這筆錢又再次回到父母的手中,有些父母可能會直接拿來貼補家用,有些父母則老實的幫小孩開個銀行帳戶,並且設定成定期存款,作為將來小孩的教育基金,而在我們家呢? 大包子的紅包袋是在3歲時加入。 2016年補充:
Thumbnail
持續上漲的股市指數總是讓你感到不安嗎?那過去三年來你應該過得挺不舒服才是。回顧2018年加權報酬指數下跌了4.83%,當時大盤收在9727.41點,多數人都說股市高點已到,現金為王才是未來的投資之道。 只要十年左右你就可以跨越一條線,這就跟我們在這篇【賺回時間比什麼都重要】所說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討論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根據衛服部統計顯示,102年國人總死亡人數達15萬4374人,其中因為事故傷害死亡人數達6,619人,佔國人死因第6名,追究傷害事故原因,主要以交通意外、火災、跌倒、溺水等情況為主。 交通部統計資料指出,102年平均每天有將近800件交通意外,造成近2000人死亡
Thumbnail
從2010年9月28開始第一筆投資,目前累計了1576筆交易紀錄,養老500計畫完成第三年度了。 檢討第三年度 "現金+配股的達成率",只有計畫的91.31%,主要原因是:我還是受不了資本利得的誘惑,賣了部份高漲的個股。估算這些賣出持股今年的股利收入正好就是10%左右。 然後有幸拜讀了綠角財經筆記、
Thumbnail
2013年在投資理財上,算是豐收的一年了,包子企業的資產成長了30%。 去年養老500的投資計畫有了成長性的觀念改變,吸收了相當多的好想法,規劃2014年將一步一步穩定的進行。堅持理念,加油。 2014年包子企業目標: 1、完成【包子養老500_延續計畫】 保險經過自行規劃後,一年總保費支出只剩76
Thumbnail
2014年即將結束,風平浪靜的一年。 今年讀到一本好書,內容提到一個很好的觀念,"要把自己當成一間公司來經營"。所以薪水、獎金、股利...就是公司營收,交通費、吃喝、房貸就是費用,而健康的身體與和樂的家庭也是經營的一部分,不然 "個人公司"也是沒辦法正常運轉的,用心經營自己的"個人公司"才能有成功的
Thumbnail
投資網紅寫投資績效年報文章已經爛大街了,所以我決定不寫了。 只簡單紀錄2024年的幾個數據。 儲蓄部份: 儲蓄率:43% 。 淨儲蓄率:32% 。(不含被動收入) 投資部份: 總資產年增率:24.63%。 (含儲蓄與被動收入) 大略分析總資產年增率的比重,可以分成以下3個來源:
Thumbnail
一、前言 一九五九年,英國廣播公司訪問了英國數學家兼哲學家伯特蘭.羅素有沒有什麼建議要給未來世代。他回答說: 當你學習任何東西或者思考任何哲學問題時,只該問自己事實有哪些,那些事實證明什麼是真實。永遠別被自己希望相信的事、或者自以為如果別人信了就會對社會有益的事所分心,只要專心一意去看事實是什麼
Thumbnail
狹義的商業即單純的「買進賣出」過程,專指買賣業之固有商業。廣義的商業指凡是以營利為目的,直接或間接地供給商品、服務或勞務,以滿足他人需求並賺取報酬的活動都可以稱作商業。 當年我在定義我自己的商業企劃書時,將自家的獲利方案劃分出了“商品”、“服務或勞務”..等可以用於營利的幾種項目。 我規畫的第一
Thumbnail
一、精準的科學 一九〇〇年一位年輕的法國數學家巴契里耶(Louis Bachelier)在巴黎索邦大學完成的博士論文。這篇名爲「投機理論」(The Theory of Speculation)的特殊論文開場白是這麼寫的: 市場價格同時反映過去、現在和未來的各種事件,但是這些事件通常和價格變動並不存在
Thumbnail
2015年起始: 記得小時後領到的過年紅包嗎? 當年在爸媽一句『幫你存下來』的強力建議下,這筆錢又再次回到父母的手中,有些父母可能會直接拿來貼補家用,有些父母則老實的幫小孩開個銀行帳戶,並且設定成定期存款,作為將來小孩的教育基金,而在我們家呢? 大包子的紅包袋是在3歲時加入。 2016年補充:
Thumbnail
持續上漲的股市指數總是讓你感到不安嗎?那過去三年來你應該過得挺不舒服才是。回顧2018年加權報酬指數下跌了4.83%,當時大盤收在9727.41點,多數人都說股市高點已到,現金為王才是未來的投資之道。 只要十年左右你就可以跨越一條線,這就跟我們在這篇【賺回時間比什麼都重要】所說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想討論的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根據衛服部統計顯示,102年國人總死亡人數達15萬4374人,其中因為事故傷害死亡人數達6,619人,佔國人死因第6名,追究傷害事故原因,主要以交通意外、火災、跌倒、溺水等情況為主。 交通部統計資料指出,102年平均每天有將近800件交通意外,造成近2000人死亡
Thumbnail
從2010年9月28開始第一筆投資,目前累計了1576筆交易紀錄,養老500計畫完成第三年度了。 檢討第三年度 "現金+配股的達成率",只有計畫的91.31%,主要原因是:我還是受不了資本利得的誘惑,賣了部份高漲的個股。估算這些賣出持股今年的股利收入正好就是10%左右。 然後有幸拜讀了綠角財經筆記、
Thumbnail
2013年在投資理財上,算是豐收的一年了,包子企業的資產成長了30%。 去年養老500的投資計畫有了成長性的觀念改變,吸收了相當多的好想法,規劃2014年將一步一步穩定的進行。堅持理念,加油。 2014年包子企業目標: 1、完成【包子養老500_延續計畫】 保險經過自行規劃後,一年總保費支出只剩76
Thumbnail
2014年即將結束,風平浪靜的一年。 今年讀到一本好書,內容提到一個很好的觀念,"要把自己當成一間公司來經營"。所以薪水、獎金、股利...就是公司營收,交通費、吃喝、房貸就是費用,而健康的身體與和樂的家庭也是經營的一部分,不然 "個人公司"也是沒辦法正常運轉的,用心經營自己的"個人公司"才能有成功的
梗圖迷因
0
Thumbnail
假設“投資沒有對錯之分”,那“反對主動投資”與“贊成主動投資”應該都要是“投資沒有對錯”集合中的一個成員,這樣所謂的“沒有對錯”才會成立,如果你說該集合不包含“反對”時,那你集合的歸類就有問題了。 例如你手邊的投資解決方案有兩種,分別是“使用主動投資”與“不使用主動投資”,因為假設“投資沒有對錯”
Thumbnail
很多推廣指數型ETF的投資網紅經常捍衛的是"自己的投資",而不是柏格的指數化投資。 譬如你批評到他們關於VT、AOA、英股、因子、0056、0050、正二....之間的分析比較文章,他們絕對會跟你辯論到底。 但是他們不會多花時間去跟主動投資方辯論低費用、廣泛且分散、買進並持有...等指數化投資該
Thumbnail
同事問大叔「有需要現在就教小孩怎麽投資理財嗎?」 大叔很老實的跟他說「連你自己都搞的不清不楚的事,你是要怎麽引導小孩子走到正確的投資理財道路?」。 拋開投資策略先不談,你必需要先讓孩子懂得什麽是「貨幣」,也就是「金錢」的價值與存在意義,以及金錢的取得方法與作用有多大。 讓小孩在務實的條件設定下(普通
Thumbnail
弱勢小資族群真是好可憐。 已經很有錢的房東說聲他也要抗通膨就能隨意漲房租,不高興你就搬家,就算他有好多房間在出租,但是他還想要靠這些租金收入買下更多的房產來出租。 於是省吃儉用的你想買房,可是看了看也只能屈就於郊區,美其名是好山好水好清幽,但是就算這樣你也要當房奴30年才夠買下它。 每天就是算不塞車
Thumbnail
自組ETF是個笑話你知道嗎?因為多數人根本沒辦法完整執行! 要決定一種策略指數至少有兩個要素,一個選股條件,二是成份股比重,每個網紅都只會喊“選股”那部份,請問你成份股“比重”呢? 你打算採用市值加權還是平均加權? 前者依市值決定,後者最簡單到方式就是1/N,意思是指如果你打算持有30檔股票作為你的
Thumbnail
1、太久了,指數化投資投資的時間太久了。 如果你從25歲開始指數化投資,最快也要20年後,也就是45歲才能達標,沒有人願意在45歲左右就開始思考第二人生該怎麼過才好。 2、太普通了,指數化投資投資的過程太普通了。 你永遠都不會獲得像是「大祕寶航海王」、「天國一輝聖鬥士」、「億元交易額操盤手」、「銀色
Thumbnail
在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有一群無聊的民眾在某個公開場所發表自己的看法... 發言的民眾: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散戶多數沒辦法掌握主動投資而導績效輸給大盤。 正義人士:我不喜歡你們這樣,我希望你們要尊重多元觀點。 民眾:我們的意見不算其中一種觀點嗎? 正義人士:你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能反對主
Thumbnail
#大叔自己在碎碎念而已 會追蹤大叔的人就是想看酸文梗圖短笑話。 而想追蹤你的人則是為了有人會報股票明牌。 如果你跟著大叔們發酸文只是失去貴粉專的主題方向。 沒人想看一個報明牌的粉專整天發酸文罵人的。 他們想看的是"你會報明牌"。 . 你的粉專經營重點應該也不是守護"主動投資"吧? 你看看投資大網紅撈
Thumbnail
正方:「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多數散戶會輸給大盤。」 反方:「我反對這些指數化投資推廣者的論點,因為他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 正方:「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交易費用會導致散戶平均報酬低於大盤1.5%~2%。」 反方:「我反對這些指數化投資推廣者的論點,因為他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
梗圖迷因
0
Thumbnail
假設“投資沒有對錯之分”,那“反對主動投資”與“贊成主動投資”應該都要是“投資沒有對錯”集合中的一個成員,這樣所謂的“沒有對錯”才會成立,如果你說該集合不包含“反對”時,那你集合的歸類就有問題了。 例如你手邊的投資解決方案有兩種,分別是“使用主動投資”與“不使用主動投資”,因為假設“投資沒有對錯”
Thumbnail
很多推廣指數型ETF的投資網紅經常捍衛的是"自己的投資",而不是柏格的指數化投資。 譬如你批評到他們關於VT、AOA、英股、因子、0056、0050、正二....之間的分析比較文章,他們絕對會跟你辯論到底。 但是他們不會多花時間去跟主動投資方辯論低費用、廣泛且分散、買進並持有...等指數化投資該
Thumbnail
同事問大叔「有需要現在就教小孩怎麽投資理財嗎?」 大叔很老實的跟他說「連你自己都搞的不清不楚的事,你是要怎麽引導小孩子走到正確的投資理財道路?」。 拋開投資策略先不談,你必需要先讓孩子懂得什麽是「貨幣」,也就是「金錢」的價值與存在意義,以及金錢的取得方法與作用有多大。 讓小孩在務實的條件設定下(普通
Thumbnail
弱勢小資族群真是好可憐。 已經很有錢的房東說聲他也要抗通膨就能隨意漲房租,不高興你就搬家,就算他有好多房間在出租,但是他還想要靠這些租金收入買下更多的房產來出租。 於是省吃儉用的你想買房,可是看了看也只能屈就於郊區,美其名是好山好水好清幽,但是就算這樣你也要當房奴30年才夠買下它。 每天就是算不塞車
Thumbnail
自組ETF是個笑話你知道嗎?因為多數人根本沒辦法完整執行! 要決定一種策略指數至少有兩個要素,一個選股條件,二是成份股比重,每個網紅都只會喊“選股”那部份,請問你成份股“比重”呢? 你打算採用市值加權還是平均加權? 前者依市值決定,後者最簡單到方式就是1/N,意思是指如果你打算持有30檔股票作為你的
Thumbnail
1、太久了,指數化投資投資的時間太久了。 如果你從25歲開始指數化投資,最快也要20年後,也就是45歲才能達標,沒有人願意在45歲左右就開始思考第二人生該怎麼過才好。 2、太普通了,指數化投資投資的過程太普通了。 你永遠都不會獲得像是「大祕寶航海王」、「天國一輝聖鬥士」、「億元交易額操盤手」、「銀色
Thumbnail
在一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有一群無聊的民眾在某個公開場所發表自己的看法... 發言的民眾: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散戶多數沒辦法掌握主動投資而導績效輸給大盤。 正義人士:我不喜歡你們這樣,我希望你們要尊重多元觀點。 民眾:我們的意見不算其中一種觀點嗎? 正義人士:你們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能反對主
Thumbnail
#大叔自己在碎碎念而已 會追蹤大叔的人就是想看酸文梗圖短笑話。 而想追蹤你的人則是為了有人會報股票明牌。 如果你跟著大叔們發酸文只是失去貴粉專的主題方向。 沒人想看一個報明牌的粉專整天發酸文罵人的。 他們想看的是"你會報明牌"。 . 你的粉專經營重點應該也不是守護"主動投資"吧? 你看看投資大網紅撈
Thumbnail
正方:「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多數散戶會輸給大盤。」 反方:「我反對這些指數化投資推廣者的論點,因為他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 正方:「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因為交易費用會導致散戶平均報酬低於大盤1.5%~2%。」 反方:「我反對這些指數化投資推廣者的論點,因為他們反對散戶使用主動投資。」
Thumbnail
剛剛在PTT看到這篇"[請益]從0050開始到現在還在裡面的公司?"的文章,作者表示:台灣50成份股自2003年(92年)第3季開始至今沒被刪除計20檔,分別是以下這些公司。 可是主動投資人會把目光焦點放在那些存活下來的公司,然後企圖從這些存活得好公司之間找出一個選股聖杯。
Thumbnail
最近恒生指數跌很慘啊,不過...原來香港恒生指數也有恒生指數(總股息累計指數),就像台灣的加權指數與加權報酬指數的一樣。 真實股市呢?1994年6月7日 恒生指數收盤在:9,383.00 恒生指數(總股息累計指數) 收在:11,190 肯定有的,28的投資期間也差不多夠進入停領期了吧。
Thumbnail
有社團成員分享了霍華.馬克斯出版的【投資最重要的事】裡一段話,今天大叔再補上一些數據分享給大家吧。 下圖是0050股東人數分級圖,統計時間從2020年初到2021年底,為什麼選這段時間呢?因為這期間剛好遇到連巴菲特都沒見到的大場面:四次熔斷。 如果你看不懂,大叔也沒辦法了。
Thumbnail
昨天大叔在找些資料時再次看到這篇文章,這幾來年ETF當道,所以很多投資網紅與達人講到ETF時,特別喜歡把約翰.柏格的話,拿來自行解釋使用。 ETF之父離世前最後示警:今年賣股 https://reurl.cc/X4e4y0 你知道柏格當時幾歲嗎?接近80歲了。
Thumbnail
很久以前在主動社團隨緣渡化散戶成為指數人時就注意到這位施主的許願文。看了看她列出的七大罪,指數化無疑是最適合他的方式,當時大家也花了不少時間試圖說服她。 不過,始終感覺不到他有任何興趣,然後每過不久她的虧損懺悔文又會出現,久了大家也就放棄她了。有個笑話的結局是這樣的: 沒有其他,只有唯一。
Thumbnail
【定存股】領股息有幾的風險存在: 一、定存股本身的成長性較低,你的資產成長幅度會落後於市場平均。 二、退休後的股息如果無法持續成長,未來的股息價值將慢慢降低。 三、定存股本身可能出現衰退問題,畢竟從投資到退休老死長達40年。 關於第一個問題:成長性不夠怎麼辦? 目前檯面上很多存股達人都是用暴力法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Google挺好用的,可以指定搜尋的時間範圍,像大叔就翻了翻,就在2015年2月初找到這套投資方法,堪稱神一般的操作方法。 Re: [請益] 存款70萬 該怎麼投資呢https://www.ptt.cc/bbs/MenTalk/M
Thumbnail
錯誤的知識比無知更可怕,更可怕的是.. 一早就看到傷眼睛的達人文章,唉,錯誤的知識比無知更可怕,更可怕的是,達人還會散播他的錯誤病!這要抓去隔離的啊,以為他在幫忙人,實際上害死投資人。 你想要投資時能夠安心這是合理的選擇,但是0056並非能讓人安心的投資工具。另一個大叔總是愛說: 「如果投資人追求
Thumbnail
今天與同事聚餐,飯後閒聊時哈拉到投資時,我提出了一個投資問題,常常聽到投資人的一個想法,我要等股市重挫大崩盤時,再進場押寶,財產重新分配 。我很好奇,於是問這些投資人: 如果真的出現了 "大崩盤",你的投資計畫是怎樣計畫? 因為這次的【好機會】可能是你人生最後一次了,你等了一輩子了,你要怎麼作?多
Thumbnail
【愈老越不樂活了?】  每次看存股族在算每年領多少股利就可以退休時,大叔總覺得他們的時空似乎會凍結,因為他們的物價好像永遠不會上漲似的。 對於一個有毅力又運氣夠好的存股族,下表中的方案一應該算是多數小資存股族的財務自由目標吧。 假設殖利率真的等於年化報酬率好了,一位存股族如果每月投資20000元,在
Thumbnail
剛剛在PTT看到這篇"[請益]從0050開始到現在還在裡面的公司?"的文章,作者表示:台灣50成份股自2003年(92年)第3季開始至今沒被刪除計20檔,分別是以下這些公司。 可是主動投資人會把目光焦點放在那些存活下來的公司,然後企圖從這些存活得好公司之間找出一個選股聖杯。
Thumbnail
最近恒生指數跌很慘啊,不過...原來香港恒生指數也有恒生指數(總股息累計指數),就像台灣的加權指數與加權報酬指數的一樣。 真實股市呢?1994年6月7日 恒生指數收盤在:9,383.00 恒生指數(總股息累計指數) 收在:11,190 肯定有的,28的投資期間也差不多夠進入停領期了吧。
Thumbnail
有社團成員分享了霍華.馬克斯出版的【投資最重要的事】裡一段話,今天大叔再補上一些數據分享給大家吧。 下圖是0050股東人數分級圖,統計時間從2020年初到2021年底,為什麼選這段時間呢?因為這期間剛好遇到連巴菲特都沒見到的大場面:四次熔斷。 如果你看不懂,大叔也沒辦法了。
Thumbnail
昨天大叔在找些資料時再次看到這篇文章,這幾來年ETF當道,所以很多投資網紅與達人講到ETF時,特別喜歡把約翰.柏格的話,拿來自行解釋使用。 ETF之父離世前最後示警:今年賣股 https://reurl.cc/X4e4y0 你知道柏格當時幾歲嗎?接近80歲了。
Thumbnail
很久以前在主動社團隨緣渡化散戶成為指數人時就注意到這位施主的許願文。看了看她列出的七大罪,指數化無疑是最適合他的方式,當時大家也花了不少時間試圖說服她。 不過,始終感覺不到他有任何興趣,然後每過不久她的虧損懺悔文又會出現,久了大家也就放棄她了。有個笑話的結局是這樣的: 沒有其他,只有唯一。
Thumbnail
【定存股】領股息有幾的風險存在: 一、定存股本身的成長性較低,你的資產成長幅度會落後於市場平均。 二、退休後的股息如果無法持續成長,未來的股息價值將慢慢降低。 三、定存股本身可能出現衰退問題,畢竟從投資到退休老死長達40年。 關於第一個問題:成長性不夠怎麼辦? 目前檯面上很多存股達人都是用暴力法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Google挺好用的,可以指定搜尋的時間範圍,像大叔就翻了翻,就在2015年2月初找到這套投資方法,堪稱神一般的操作方法。 Re: [請益] 存款70萬 該怎麼投資呢https://www.ptt.cc/bbs/MenTalk/M
Thumbnail
錯誤的知識比無知更可怕,更可怕的是.. 一早就看到傷眼睛的達人文章,唉,錯誤的知識比無知更可怕,更可怕的是,達人還會散播他的錯誤病!這要抓去隔離的啊,以為他在幫忙人,實際上害死投資人。 你想要投資時能夠安心這是合理的選擇,但是0056並非能讓人安心的投資工具。另一個大叔總是愛說: 「如果投資人追求
Thumbnail
今天與同事聚餐,飯後閒聊時哈拉到投資時,我提出了一個投資問題,常常聽到投資人的一個想法,我要等股市重挫大崩盤時,再進場押寶,財產重新分配 。我很好奇,於是問這些投資人: 如果真的出現了 "大崩盤",你的投資計畫是怎樣計畫? 因為這次的【好機會】可能是你人生最後一次了,你等了一輩子了,你要怎麼作?多
Thumbnail
【愈老越不樂活了?】  每次看存股族在算每年領多少股利就可以退休時,大叔總覺得他們的時空似乎會凍結,因為他們的物價好像永遠不會上漲似的。 對於一個有毅力又運氣夠好的存股族,下表中的方案一應該算是多數小資存股族的財務自由目標吧。 假設殖利率真的等於年化報酬率好了,一位存股族如果每月投資20000元,在
Thumbnail
你不用急著反駁這些話,其實這題我稱它為“財務現況心理測驗”,我猜你想說的其實大多是你現在遇到的困境,當你覺得多出“月配息5萬”,然後不用“上班就會過的很好,因為....”,你說的一切也正好是你的煩惱。 可是你知道的,辯論工作賺5萬或是月配息5萬是不能解決你現在問題的,所以問題還是你要怎麽達成這個財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者經常提醒大家要「被動指數投資、主動經營人生」,特別是提醒那些本業發展前景比較受限的族群,使用指數化投資後要努力精進本職學能。 可是很奇怪的是,有一些人竟然在帶風向說「指數仔亂推薦小資族只要願意指數化投資,就可以財務自由了」。指數仔的圈子裡根本沒有這樣的說法,你們不要再瞎掰了。 真
Thumbnail
昨天代領紀念品的大姐問我「幾年前就聽你在進行指數化投資,現在是不是財富自由了?」我就很好奇的問她,你覺得什麽是財務自由?有錢後不用上班然後整天遊山玩水曬美照與自拍嗎?或是有錢後不用上班跑去當義工?還是有錢後不用工作勇敢去追夢?總之,財務自由好像就是: 1、有錢後不用上班, 2、去作自己喜歡的事, 3
Thumbnail
有個笑話是這樣的,兩個朋友去森林裡露營,在森林裡走啊走的遇到了一頭熊,甲嚇得趕緊找武器想保護自己,乙卻好整以暇地在穿鞋子,甲問:跑都來不及了,穿鞋就能跑得比熊快嗎?乙答:我不必跑得比熊快,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如果大家有搞懂這個故事的笑點,那接下來就好解釋我想要分享的投資心得了。在我想要說的故事
Thumbnail
統一回答那些想問卦的網友。 不管你只想持有VT、VTI、VOO、QQQ、或是台灣50正二、0050、0056、00878、006208、006204,或是到底要不要持有債券,或是股債比要多少。 這都是一種下注。 你賭正二,未來十年台灣經濟大爆發,你就會獲得比回測還高的報酬,萬一台灣真的鬼島化了,那你
Thumbnail
我已經準備緊急備用金了,還有需要配置債券嗎? 如果說備用金是第一道護城河,那債券可以是第二道護城河,如果你的第一道護城河很寬、長期都能高於債券報酬、又有機會與股票出現負相關利用,那沒有債券又何妨呢? 可是如果你的第一道護城河報酬低於債券長期的表現,或是你不想要配置債券只是因為你預測債券的報酬會低於備
Thumbnail
有人或許會覺的得說,推廣指數化投資時有必要評論其他投資方法嗎? 大叔問你一件事,當你作某些決策時,有用過SWOT分析?像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外部競爭上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的比較? 不需用分析本身與競爭對手的劣勢嗎?
Thumbnail
大叔應該是在1999年出社會開始工作,前十年都是用定期定額共同基金的方式在理財。你知道的,在分紅費用化以前,電子業是不用靠投資賺錢的。 只要進入對的公司,一年的分紅比年薪還要高,基本上只要能守住這筆錢,買房買車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不過可惜大叔只撈到幾年,不然現在應該是應該只要歐印金融股領股息就夠了,
Thumbnail
很多主動投資網紅都反應說,有些不客觀的純指數投資人總是針對主動投資做批評。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各位有想過一般投資人之所以長期間後投資績效不佳,導致無法有效累績資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 傳統的主動投資理論派大概會這樣跟你說,例如:投資人績效不佳的原因是市場環境不佳、自身的因素如恐懼和貪婪、風險承擔能
Thumbnail
你們有去過電子廠產線或類似的流水綫嗎?大叔在2002-2006年間斷斷續續跑了幾趟寶安的工廠,當時大叔是在一家電子產品的ODM廠打工,我們設計的產品在台灣試產過後就會轉移到寶安的組裝廠進行量產組裝。 通常在台灣組裝的試驗機大約會有30-50套,在轉移到大陸的產線就會以百台(產線試Run),然後是千台
Thumbnail
你不用急著反駁這些話,其實這題我稱它為“財務現況心理測驗”,我猜你想說的其實大多是你現在遇到的困境,當你覺得多出“月配息5萬”,然後不用“上班就會過的很好,因為....”,你說的一切也正好是你的煩惱。 可是你知道的,辯論工作賺5萬或是月配息5萬是不能解決你現在問題的,所以問題還是你要怎麽達成這個財
Thumbnail
指數化投資者經常提醒大家要「被動指數投資、主動經營人生」,特別是提醒那些本業發展前景比較受限的族群,使用指數化投資後要努力精進本職學能。 可是很奇怪的是,有一些人竟然在帶風向說「指數仔亂推薦小資族只要願意指數化投資,就可以財務自由了」。指數仔的圈子裡根本沒有這樣的說法,你們不要再瞎掰了。 真
Thumbnail
昨天代領紀念品的大姐問我「幾年前就聽你在進行指數化投資,現在是不是財富自由了?」我就很好奇的問她,你覺得什麽是財務自由?有錢後不用上班然後整天遊山玩水曬美照與自拍嗎?或是有錢後不用上班跑去當義工?還是有錢後不用工作勇敢去追夢?總之,財務自由好像就是: 1、有錢後不用上班, 2、去作自己喜歡的事, 3
Thumbnail
有個笑話是這樣的,兩個朋友去森林裡露營,在森林裡走啊走的遇到了一頭熊,甲嚇得趕緊找武器想保護自己,乙卻好整以暇地在穿鞋子,甲問:跑都來不及了,穿鞋就能跑得比熊快嗎?乙答:我不必跑得比熊快,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了。 如果大家有搞懂這個故事的笑點,那接下來就好解釋我想要分享的投資心得了。在我想要說的故事
Thumbnail
統一回答那些想問卦的網友。 不管你只想持有VT、VTI、VOO、QQQ、或是台灣50正二、0050、0056、00878、006208、006204,或是到底要不要持有債券,或是股債比要多少。 這都是一種下注。 你賭正二,未來十年台灣經濟大爆發,你就會獲得比回測還高的報酬,萬一台灣真的鬼島化了,那你
Thumbnail
我已經準備緊急備用金了,還有需要配置債券嗎? 如果說備用金是第一道護城河,那債券可以是第二道護城河,如果你的第一道護城河很寬、長期都能高於債券報酬、又有機會與股票出現負相關利用,那沒有債券又何妨呢? 可是如果你的第一道護城河報酬低於債券長期的表現,或是你不想要配置債券只是因為你預測債券的報酬會低於備
Thumbnail
有人或許會覺的得說,推廣指數化投資時有必要評論其他投資方法嗎? 大叔問你一件事,當你作某些決策時,有用過SWOT分析?像是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外部競爭上的機會(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的比較? 不需用分析本身與競爭對手的劣勢嗎?
Thumbnail
大叔應該是在1999年出社會開始工作,前十年都是用定期定額共同基金的方式在理財。你知道的,在分紅費用化以前,電子業是不用靠投資賺錢的。 只要進入對的公司,一年的分紅比年薪還要高,基本上只要能守住這筆錢,買房買車都不是太大的問題,不過可惜大叔只撈到幾年,不然現在應該是應該只要歐印金融股領股息就夠了,
Thumbnail
很多主動投資網紅都反應說,有些不客觀的純指數投資人總是針對主動投資做批評。 在討論這個問題前,各位有想過一般投資人之所以長期間後投資績效不佳,導致無法有效累績資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嗎? 傳統的主動投資理論派大概會這樣跟你說,例如:投資人績效不佳的原因是市場環境不佳、自身的因素如恐懼和貪婪、風險承擔能
Thumbnail
你們有去過電子廠產線或類似的流水綫嗎?大叔在2002-2006年間斷斷續續跑了幾趟寶安的工廠,當時大叔是在一家電子產品的ODM廠打工,我們設計的產品在台灣試產過後就會轉移到寶安的組裝廠進行量產組裝。 通常在台灣組裝的試驗機大約會有30-50套,在轉移到大陸的產線就會以百台(產線試Run),然後是千台
Thumbnail
還記得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提問了一個問題,大意是說「為什麼你們總是相信,指數能均值回歸並成長?」 因為多數人只是單純看了過去的指數報酬後,就覺得未來也是如此,然而這難免有看後照鏡開車的偏誤存在,所以有些人批評那些跟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散戶,只是樂觀的大多頭,或是他們只是因為FOMO病(錯失恐
Thumbnail
西方有句諺語是這樣描述的,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據,那在投資圈裡利用統計數據來說謊的現象是不是也存在呢? 一、精挑細選的平均值?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這樣的新聞,類似"2023台股大豐收!平均每位股民賺近OO萬元"的新聞標題,在這樣文章中,新聞記者通常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計算: 根據
Thumbnail
如果是十年前的我應該會覺得這種書都在鬼扯吧! [禮物]這本書的簡介是這麼寫的:   《這是一個追尋『禮物』的故事,也是一個年輕人成長的旅程。當他還是小男孩的時候,有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對他說,世上有一個特別的『禮物』,這個禮物會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快樂、更成功!可是這個禮物,只有他自己才找得到。
Thumbnail
你覺得閱讀一本投資類的書籍會有什麼功用?尤其這還是一本討論投資歷史的書。很久以前我對於讀歷史書的目的也不是很明白,直到有一天看到這段TED的演講,我對於工具書之外的書籍的閱讀心態開始有了一些轉變。 什麼叫做工具書? 就是你在高等教育時經常使用的那些課本,這些工具書都有一個相同的目的,就是要把你培
Thumbnail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指數化投資的領航者,先鋒集團的誕生其實是從一場職場內鬥開始的... 1951 年 7 月 9 日,約翰.柏格加入惠靈頓資產管理公司。 1966 年 6 月 6 日,惠靈頓資產管理公司和路易斯管理公司合併案確定。 1972 年 12 月,與路易斯管理公司合併案的成員彼此理念
Thumbnail
之所以想讀這本書,其實我是想看約翰.柏格替這本書寫的專文導讀內容,然後還有為什麼這本書會同時出現巴菲特、約翰.柏格與亞當.斯密的名字啊? 看完後我稍微懂了,先來說說什麼是『超級貨幣吧』。 用台灣人熟悉的口語來描述,超級貨幣應該叫『印股票換鈔票』吧? 譬如一家稅後淨利5000萬的私人企業,如果有辦
Thumbnail
想不到自己能有這個機會掛名推薦比爾.蘇西斯的新書。 從我開始追隨約翰.柏格與柏格頭前輩的腳步之後,就一直把比爾.蘇西斯的「不看盤,我才賺到大錢」設定成我的推薦書單上的入門理財書,同時我還多買了幾本收藏著,準備送給有興趣學習指數化投資的新朋友。 (我的推薦書單==>大叔的建議書單) 我自己是透
Thumbnail
相信每一個理性投資人都會追求這件事,那就是能透過投資理財早日財務自由,國外還出現一種名為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運動,參考維基百科的說明,FIRE運動是一種以經濟獨立和提前退休為目標,以及重視幸福感多於對物質的滿足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台灣或
Thumbnail
【耶魯大學的費雪(Irving Fisher)以利率理論和在統計學上的創新而聞名於世,雖然他在學術界享有名符其實的聲譽,但是他對股票市場的錯誤預測,卻讓他聲名掃地。一九二九年十月十五日,即大崩盤前幾天,費雪做了一項預測,後來被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稱爲「不朽的估計」(
Thumbnail
出版日期:2001-12-25 【很多人在股市裡賺到錢。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會賺到錢。不論是根據飛鏢、猩猩或專家的建議,自二次大戰後,股市投資人每年平均約有一二%的投資報酬率。EMH的測試目的在於,想得知投資人的績效是否可以持續優於大盤。當然,有些人可能幸運一陣子,就像亞特蘭大市的賭徒,有候可能手氣好
Thumbnail
還記得不久前看到有人在社交平台提問了一個問題,大意是說「為什麼你們總是相信,指數能均值回歸並成長?」 因為多數人只是單純看了過去的指數報酬後,就覺得未來也是如此,然而這難免有看後照鏡開車的偏誤存在,所以有些人批評那些跟風進行指數化投資的散戶,只是樂觀的大多頭,或是他們只是因為FOMO病(錯失恐
Thumbnail
西方有句諺語是這樣描述的,謊言有三種:謊言、該死的謊言和統計數據,那在投資圈裡利用統計數據來說謊的現象是不是也存在呢? 一、精挑細選的平均值? 不知道你是否看過這樣的新聞,類似"2023台股大豐收!平均每位股民賺近OO萬元"的新聞標題,在這樣文章中,新聞記者通常會用這樣的方法來計算: 根據
Thumbnail
如果是十年前的我應該會覺得這種書都在鬼扯吧! [禮物]這本書的簡介是這麼寫的:   《這是一個追尋『禮物』的故事,也是一個年輕人成長的旅程。當他還是小男孩的時候,有一位充滿智慧的老人對他說,世上有一個特別的『禮物』,這個禮物會讓他的人生變得更快樂、更成功!可是這個禮物,只有他自己才找得到。
Thumbnail
你覺得閱讀一本投資類的書籍會有什麼功用?尤其這還是一本討論投資歷史的書。很久以前我對於讀歷史書的目的也不是很明白,直到有一天看到這段TED的演講,我對於工具書之外的書籍的閱讀心態開始有了一些轉變。 什麼叫做工具書? 就是你在高等教育時經常使用的那些課本,這些工具書都有一個相同的目的,就是要把你培
Thumbnail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指數化投資的領航者,先鋒集團的誕生其實是從一場職場內鬥開始的... 1951 年 7 月 9 日,約翰.柏格加入惠靈頓資產管理公司。 1966 年 6 月 6 日,惠靈頓資產管理公司和路易斯管理公司合併案確定。 1972 年 12 月,與路易斯管理公司合併案的成員彼此理念
Thumbnail
之所以想讀這本書,其實我是想看約翰.柏格替這本書寫的專文導讀內容,然後還有為什麼這本書會同時出現巴菲特、約翰.柏格與亞當.斯密的名字啊? 看完後我稍微懂了,先來說說什麼是『超級貨幣吧』。 用台灣人熟悉的口語來描述,超級貨幣應該叫『印股票換鈔票』吧? 譬如一家稅後淨利5000萬的私人企業,如果有辦
Thumbnail
想不到自己能有這個機會掛名推薦比爾.蘇西斯的新書。 從我開始追隨約翰.柏格與柏格頭前輩的腳步之後,就一直把比爾.蘇西斯的「不看盤,我才賺到大錢」設定成我的推薦書單上的入門理財書,同時我還多買了幾本收藏著,準備送給有興趣學習指數化投資的新朋友。 (我的推薦書單==>大叔的建議書單) 我自己是透
Thumbnail
相信每一個理性投資人都會追求這件事,那就是能透過投資理財早日財務自由,國外還出現一種名為FIRE(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運動,參考維基百科的說明,FIRE運動是一種以經濟獨立和提前退休為目標,以及重視幸福感多於對物質的滿足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台灣或
Thumbnail
【耶魯大學的費雪(Irving Fisher)以利率理論和在統計學上的創新而聞名於世,雖然他在學術界享有名符其實的聲譽,但是他對股票市場的錯誤預測,卻讓他聲名掃地。一九二九年十月十五日,即大崩盤前幾天,費雪做了一項預測,後來被高伯瑞(John Kenneth Galbraith)稱爲「不朽的估計」(
Thumbnail
出版日期:2001-12-25 【很多人在股市裡賺到錢。事實上,大多數人都會賺到錢。不論是根據飛鏢、猩猩或專家的建議,自二次大戰後,股市投資人每年平均約有一二%的投資報酬率。EMH的測試目的在於,想得知投資人的績效是否可以持續優於大盤。當然,有些人可能幸運一陣子,就像亞特蘭大市的賭徒,有候可能手氣好
Thumbnail
經常看到散戶投資人提出這樣的問題:萬一指數化投資二十年、三十年後還虧損該怎麽辦?要回答這道問題之前,首先我們必須先把這個問題拆分出兩個比較項目,首先是: 一、能指數化投資三十年,另一個則是 二、萬一發生虧損該怎麽辦。 首先是項目一、能指數化投資三十年的出現機率有多高? 大於99% vs 遠小於1%
Thumbnail
這應該是作者自行編撰的一本書籍,但是這十種溝通之間的可能性卻讓大叔領悟很多。 你要如何界定模糊呢?或者是簡單的投資策略、稍為簡單、或是複雜的呢? 來看看下圖。 以全體投資人做為一個整體來看,最終這些策略的分布自然會呈現這樣的分佈。 那是否有更機會讓風險溢酬或特定因子溢酬永遠存續在投組當中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首先大叔先分享一段在『資本的世界史』看到一段話。 金融危機的特徵在於它會影響到所有的人,因為「償付能力」(英語:solvency)與「變現力」(Liquidity)再也無法區別。 但是,萬一你被資遣失去工作收入?
Thumbnail
序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大叔經常看到投資小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萬一指數化投資三十年後還虧損該怎麽辦? 在回答這道問題之前,我們必需先把問題拆分出兩個比較項目,首先是: 一、指數化投資三十年,另一個是 二、萬一虧損該怎麽辦? 楔子 什麼是命運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2020年三月期間,股市出現在歷史上留名的一刻。2020年3月9日,標普500指數開盤後跌7%,觸發第一次熔斷機制。 2020年3月12日,標普500指數開盤後短時間內跌幅超過7%,再次觸發熔斷機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大叔再重談另一個跟工作賺錢有關的思考,塔雷伯在隨機致富的陷阱(或譯:隨機騙局)裡舉了一個類似這樣的例子,大叔改編一下: 一個普通上班族月薪5萬,投資股票20年讓其資產成長到1500萬的人,與從事牙醫工作讓資產成長1500萬的人,這
Thumbnail
如果有機會給年齡低於30歲的朋友一個投資理財建議,大叔想跟你說: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還年輕,所以投資就算失敗個幾次也沒關係。隨著年齡的增加,每一次的身份轉換都會讓你的理財成功的機會降低,而唯有提前做好準備你才能順利通關。 當你初踏入社會時,你的初始【人力資本】數値高或低,多數決定在於你求學期間所累積下
Thumbnail
看過【回到未來】這部電影嗎?看過是吧?那麼今天的故事就容易講了! 下面是2015年初的一則新聞: 2015年世界會是怎樣?1989年電影《回到未來》預言成真,在電影中男主角透過時間穿梭來到2015年後,他看到大白鯊系列電影已經演到第19集,而且電影預告還以虛擬影像的形式張開血盆大口,但時至今日,3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到底買房先還是投資好,這是大家都很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大叔好歹也買了房子,指數化投資也研究一些日子,如果你已經清楚指數化投資的優點,那麼下文的分享會比較有幫助。 很多人對於買房自住都有強烈的心理需求。但是心理需求無法量化評估,這點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首先這篇文章有點長,大約需要6-8分鐘才能讀完,大叔希望你能靜下心來慢慢讀,對於思考長期投資、股市新高、崩盤之間的關係應該有些幫助。 指數化投資人所面對的投資情緒不亞於主動投資人,「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 在憧憬中
Thumbnail
經常看到散戶投資人提出這樣的問題:萬一指數化投資二十年、三十年後還虧損該怎麽辦?要回答這道問題之前,首先我們必須先把這個問題拆分出兩個比較項目,首先是: 一、能指數化投資三十年,另一個則是 二、萬一發生虧損該怎麽辦。 首先是項目一、能指數化投資三十年的出現機率有多高? 大於99% vs 遠小於1%
Thumbnail
這應該是作者自行編撰的一本書籍,但是這十種溝通之間的可能性卻讓大叔領悟很多。 你要如何界定模糊呢?或者是簡單的投資策略、稍為簡單、或是複雜的呢? 來看看下圖。 以全體投資人做為一個整體來看,最終這些策略的分布自然會呈現這樣的分佈。 那是否有更機會讓風險溢酬或特定因子溢酬永遠存續在投組當中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首先大叔先分享一段在『資本的世界史』看到一段話。 金融危機的特徵在於它會影響到所有的人,因為「償付能力」(英語:solvency)與「變現力」(Liquidity)再也無法區別。 但是,萬一你被資遣失去工作收入?
Thumbnail
序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大叔經常看到投資小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 萬一指數化投資三十年後還虧損該怎麽辦? 在回答這道問題之前,我們必需先把問題拆分出兩個比較項目,首先是: 一、指數化投資三十年,另一個是 二、萬一虧損該怎麽辦? 楔子 什麼是命運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2020年三月期間,股市出現在歷史上留名的一刻。2020年3月9日,標普500指數開盤後跌7%,觸發第一次熔斷機制。 2020年3月12日,標普500指數開盤後短時間內跌幅超過7%,再次觸發熔斷機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大叔再重談另一個跟工作賺錢有關的思考,塔雷伯在隨機致富的陷阱(或譯:隨機騙局)裡舉了一個類似這樣的例子,大叔改編一下: 一個普通上班族月薪5萬,投資股票20年讓其資產成長到1500萬的人,與從事牙醫工作讓資產成長1500萬的人,這
Thumbnail
如果有機會給年齡低於30歲的朋友一個投資理財建議,大叔想跟你說: 千萬不要覺得自己還年輕,所以投資就算失敗個幾次也沒關係。隨著年齡的增加,每一次的身份轉換都會讓你的理財成功的機會降低,而唯有提前做好準備你才能順利通關。 當你初踏入社會時,你的初始【人力資本】數値高或低,多數決定在於你求學期間所累積下
Thumbnail
看過【回到未來】這部電影嗎?看過是吧?那麼今天的故事就容易講了! 下面是2015年初的一則新聞: 2015年世界會是怎樣?1989年電影《回到未來》預言成真,在電影中男主角透過時間穿梭來到2015年後,他看到大白鯊系列電影已經演到第19集,而且電影預告還以虛擬影像的形式張開血盆大口,但時至今日,3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到底買房先還是投資好,這是大家都很感興趣的一個話題,大叔好歹也買了房子,指數化投資也研究一些日子,如果你已經清楚指數化投資的優點,那麼下文的分享會比較有幫助。 很多人對於買房自住都有強烈的心理需求。但是心理需求無法量化評估,這點也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FC大叔,一個滿滿指數化投資魂+資產配置骨的職場打工蟻。 首先這篇文章有點長,大約需要6-8分鐘才能讀完,大叔希望你能靜下心來慢慢讀,對於思考長期投資、股市新高、崩盤之間的關係應該有些幫助。 指數化投資人所面對的投資情緒不亞於主動投資人,「行情總在絕望中誕生,在半信半疑中成長, 在憧憬中
Thumbnail
昨天分享的一篇心得中,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不靠回測無法了解資產配置,但是單靠回測同樣無法了解資產配置。』 這句話其實是大叔改編自『真確』這本書,全文是這樣的... 【數據不是唯一解方】 明智的總理會看數據,但不會只看數據。 不靠數據無法了解世界,但單靠數據同樣無法了解世界。
Thumbnail
市場,是一種十分複雜的現象,它取決於眾多個人的行為, 對決定著一個過程之結果的所有情況,幾乎永遠不可能進行充分的了解或計算。 我得承認,我更喜歡“雖不完美但正確”的知識,即便它留下許多無法確定和預測的事情, 而不是那種“貌似精確但很可能錯誤”的知識。——哈耶克
Thumbnail
大叔心得: 大叔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一個指數化投資人,如果沒有這個可能,大叔也不會花時間搞這些事了。 但是大叔辦法保證持續二十年後,能給你帶來多大的資產,但是大叔很確知道,一定你100%信服於指數化投資後,你的人生價值觀會有很大的轉變。
Thumbnail
書名:大債時代:第一本看懂全球債務危機的書 作者:約翰.蘭徹斯特 大叔的心得: 中午跟一位老爸爸聊買房的事,不是老爸爸要買房,而是老爸爸的兒子要買房。 關老爸爸什麼事呢?兒子要用老爸爸的舊宅去貸款,準備拿這筆貸款去當頭期款,貸款多少?三百萬,預計二十年還款。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則新聞,某官員答詢中提及停電事故是因「乳酪效應」才引發重大疏失。於是大叔趕緊查了一下什麼是「乳酪效應」。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解釋:瑞士奶酪理論。 一起空難事件絕對不會是因為一個飛安問題就會立即導致失事發生,更多時候是因為連鎖反應才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發生。
Thumbnail
經看影片來精進球技,自己以爲學到新本領了,對網球場上的表現卻沒有幫助。此外,在職醫學教育若採取線上互動方式,實在難以模擬醫生和護士在日常工作中會遇到的複雜狀況。 書名: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作者: 安德斯‧艾瑞克森, 羅伯特‧普爾
Thumbnail
昨天分享的一篇心得中,有一句話是這樣寫的:『不靠回測無法了解資產配置,但是單靠回測同樣無法了解資產配置。』 這句話其實是大叔改編自『真確』這本書,全文是這樣的... 【數據不是唯一解方】 明智的總理會看數據,但不會只看數據。 不靠數據無法了解世界,但單靠數據同樣無法了解世界。
Thumbnail
市場,是一種十分複雜的現象,它取決於眾多個人的行為, 對決定著一個過程之結果的所有情況,幾乎永遠不可能進行充分的了解或計算。 我得承認,我更喜歡“雖不完美但正確”的知識,即便它留下許多無法確定和預測的事情, 而不是那種“貌似精確但很可能錯誤”的知識。——哈耶克
Thumbnail
大叔心得: 大叔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成為一個指數化投資人,如果沒有這個可能,大叔也不會花時間搞這些事了。 但是大叔辦法保證持續二十年後,能給你帶來多大的資產,但是大叔很確知道,一定你100%信服於指數化投資後,你的人生價值觀會有很大的轉變。
Thumbnail
書名:大債時代:第一本看懂全球債務危機的書 作者:約翰.蘭徹斯特 大叔的心得: 中午跟一位老爸爸聊買房的事,不是老爸爸要買房,而是老爸爸的兒子要買房。 關老爸爸什麼事呢?兒子要用老爸爸的舊宅去貸款,準備拿這筆貸款去當頭期款,貸款多少?三百萬,預計二十年還款。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則新聞,某官員答詢中提及停電事故是因「乳酪效應」才引發重大疏失。於是大叔趕緊查了一下什麼是「乳酪效應」。 根據維基百科上的解釋:瑞士奶酪理論。 一起空難事件絕對不會是因為一個飛安問題就會立即導致失事發生,更多時候是因為連鎖反應才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發生。
Thumbnail
經看影片來精進球技,自己以爲學到新本領了,對網球場上的表現卻沒有幫助。此外,在職醫學教育若採取線上互動方式,實在難以模擬醫生和護士在日常工作中會遇到的複雜狀況。 書名:刻意練習:原創者全面解析,比天賦更關鍵的學習法 作者: 安德斯‧艾瑞克森, 羅伯特‧普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