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9/18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上合組織峰會後,中俄何以「出現分歧」?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美歐俄關係受到重創,俄羅斯開始正視與中國的戰略互動與協作;2022年2月24日俄烏戰爭爆發,淪為西方公敵的俄羅斯愈發「向東看」,中俄關係可謂達到近20年來最高水平。
然而9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峰會登場後,「中俄分歧」成了西媒熱議話題。究其關鍵,還是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又譯作普丁、蒲亭或蒲廷)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後,兩人圍繞俄烏衝突的一系列談話與聲明,讓西媒有了解讀空間。
其中,《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刊出《峰會後中國對普京戰爭的支持看來變得更加不穩定》(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Chinese Support for Putin's War Looks More Shaky After Summit)一文,稱「北京在俄烏戰爭中對俄方的支持或已有所動搖」,證據便是普京曾於15日表示,「我們讚賞我們中國朋友對烏克蘭危機的平衡立場。我們理解你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疑問和關切,在今天的會議上,我們當然也會詳細闡明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儘管我們之前已經談過了。」
《紐約時報》認為,普京此言可能是在隱晦承認,北京或不完全贊成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此外,《紐約時報》也注意到,中方未在會後新聞稿中提及烏克蘭,並指出此舉同樣是雙方出現分歧的表徵。
無獨有偶,《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也於15日引述了美國智庫「捍衛民主基金會」(Foundation for Defense of Democracies)高級中國研究員、美國前外交官辛格爾頓(Craig Singleton)的分析,稱習近平與普京會面後,中方未在新聞稿中提及烏克蘭,顯示中國無意增加對俄支持,「中國也有理由關切,俄羅斯持續對烏侵略已嚴重損害中歐關係以及中國與整個中亞的關係,大多數國家都反對普京(對烏克蘭)的入侵」;其餘西媒甚至得出「中國對俄政策正在生變」的結論。
簡言之,多數西媒對「中俄分歧」的主張,源於普京所謂「理解中方在這個問題上的疑問和關切」,以及中方聲明稿未提烏克蘭等「證據」。然細究其報道語境與前提假設,其實不論中俄元首會晤如何發展,都無法阻止西媒的炒作與渲染。

預設「中國援俄」的戰略用意
首先,所謂「中俄分歧」之所以成為新聞,是因2月24日戰爭爆發以來,多數西媒便持續營造「中國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輿論氛圍,以至上合組織峰會後,「中俄分歧」成了令人拍案的「驚天轉折」,所謂「中國對俄政策生變」也有了傳播舞台。
但平心而論,不論是「中國支持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或「中俄分歧」、「中國對俄政策生變」,其本質皆是西方出於自身政治議程,對中國與俄羅斯進行的輿論調動與狙擊。其中,所謂「中國援俄」的輿論塑造,便是藉着放大北京立場的「特殊性」,使中國成為眾矢之的。
綜觀全球輿論場,不支持西方一面倒「挺烏抗俄」的國家數量其實相當可觀。少數如朝鮮、敘利亞等親俄中型國家,明確支持俄羅斯「正義的偉業」、「對歷史的糾正」,並公開承認烏東兩「共和國」;多數從南亞、中亞、中東、拉美到非洲的非西方國家,對俄烏衝突的取態採行中間路線:不參與實質對俄制裁、不對俄關閉領空,但也不承認烏東兩「共和國」政權,並呼籲俄烏雙方進行談判,印度如此、中國亦然,但兩國受到的國際傳播與輿論待遇可謂天差地別。
面對中國,西方屢屢抨擊北京「不願參與對俄制裁」,甚至威脅若中國不加入,「也會付出慘痛的經濟代價」,並用大量報道攻擊中國與俄羅斯的油氣貿易,將中國形塑為俄羅斯的唯一「救命索」,罪大惡極;然而面對同樣不參與對俄制裁、在聯合國大會緊急特別會議上投下棄權票、大舉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印度,西媒的攻擊火力便宛如「彈藥不足」般,不僅雷聲大雨點小,還多有迴避,更遑論是面對嘴上強硬反俄、轉頭便以盧布帳戶支付俄氣的部分歐洲國家。
歸根結柢,中國之所以被形塑為俄羅斯的「唯一血盟」、經濟命脈,與其並未參與對俄制裁關聯不大,而是「中國」這一身分標籤,導致了西媒普遍的先射箭再畫靶。說的更直白,在西方盤算內,渲染中國於俄烏戰爭中的「援俄」色彩,可以滿足以下兩大戰略目標。
第一,在制衡中國的戰略框架下,強化對華輿論包圍。綜觀半年來的中美俄互動,即便俄烏戰爭的爆發重挫美俄關係,美國的戰略重心依舊聚焦中國,在美國認知中,俄羅斯或許是主要核威脅,中國卻是能對自己構成系統性挑戰的大國,故即便俄烏衝突吸引了美國的戰略目光,其仍不會因此停下對華圍堵。
第二,強化對中俄的「打包式」宣傳,藉着「中俄威脅論」動員並鞏固「自由民主陣營」。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前,美國便已長期渲染中國、俄羅斯、朝鮮與伊朗等「反西方軸心」,並在不同場合的演講與報告中,暗示其為「民主世界」的敵人。俄烏衝突爆發後,中國不願參與對俄制裁的表現,無疑又讓此宣傳增加不少市場。
簡言之,在西方安排的輿論戰線下,俄烏戰爭不過是助推敘事的情境背景,為的是替「中國威脅論」、「中俄威脅論」添柴加火。

「中俄分歧」意在狙擊俄羅斯
至於所謂上合組織峰會後的「中俄分歧」,其本質正如「中國援俄」,是西方出於自身政治議程,刻意誇大中國立場後的宣傳攻勢。
從政治現實來說,中國與俄羅斯皆是主權國家,其國家利益本就無法完全契合,之所以在近年愈發靠近,關鍵還是美國在台海與烏克蘭的戰略壓迫,讓本無結盟傳統的兩國有了「共抗壓力」的趨勢;再加上美國進出中東與中亞,導致當地的舊秩序崩塌,遂讓身處歐亞兩側的中俄有了協調空間。
但即便如此,中俄仍是兩個各自獨立的國家實體,俄烏戰爭確實迫使俄羅斯更加「向東看」;中國也願意在此氛圍下深化雙方經貿往來、推動中俄交好,同時希望實現「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EEU)對接。但面對烏克蘭戰場,中國的立場從一開始就與全球多數國家相同:不參與實質對俄制裁、不對俄關閉領空,但也不承認烏東兩「共和國」政權,同時呼籲俄烏雙方進行談判。
如果這是西方所謂「中俄分歧」,那麼此一「分歧」也不是上合組織峰會後才出現、甚至與俄軍近期挫敗無關,而是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便持續存在。但西方之所以要在上合組織峰會後刻意放大「中俄分歧」,其邏輯便與前期誇大「中國援俄」如出一轍:要形塑國際宣傳戰線,只是此次宣傳的狙擊對象並非中國,而是俄羅斯。
9月10日起,俄烏戰場出現衝突以降最大一次「烏進俄退」:面對烏軍猛烈進攻,俄軍不得已撤出了哈爾科夫(Kharkiv)、進行戰線收縮,據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13日表示,烏軍自9月起已收復約8,000平方公里領土。雖說此一變化與「戰略轉折」仍有距離,烏克蘭與西方卻藉此掌握了宣傳優勢,欲在國際輿論場形塑俄軍「兵敗如山倒」的風向,目的不僅是要挫傷俄軍士氣,更是意在動搖普京政權,對如今的俄羅斯精英集團釜底抽薪。
在此氛圍下,本被西方描繪為俄羅斯「救命索」的中國,開始了角色轉換,從為俄羅斯「兩肋插刀」的邪惡軸心,轉瞬成為「背盟敗約」的狡詐自利者,以滿足西方所謂「俄羅斯眾叛親離」、「連中國也不支持」的宣傳敘事,渲染普京政權的孤立無援與無助。
此外平心而論,俄羅斯在上合組織峰會前夕祭出的種種輿論操作,同樣強化了前期的「中國援俄」風向,並與「中俄分歧」形成反差,包括於中方尚未透露習近平出訪行程時,便迫不及待公布上合「習普會」、宣佈兩人會晤時將談及烏克蘭和台灣議題等,手法與西方的「綁定中俄」可謂如出一轍,只是西方意在狙擊中國,俄羅斯更多是想借此「壯大聲勢」,以蓋過在烏克蘭戰場的狼狽挫敗,同時不排除爭取中國支持的用意。
然由結果來看,中國依然維持戰爭爆發後的初始立場,願意深化與俄羅斯的戰略協作與交流,但對烏克蘭議題依舊是「有所為有所不為」。而放眼當下的國際格局,中國的烏克蘭立場尚不至於導致中俄交好的趨勢發生「逆流」。如前所述,驅動中俄靠近的關鍵結構,是來自西方的宏觀戰略壓迫,只要美國與北約持續借着俄烏戰爭「放血」俄羅斯,除非後者鮮血流盡、斷氣身亡,否則其對中國的好感都將維持在穩定高位。
換言之,俄烏戰爭折射的「中俄分歧」,其實不在近期可見的國際變局中扮演顯著角色,正如被西方誇大的「中國援俄」,其實也只是全球多數國家的立場縮影,而西方對此亦是心知肚明,只是其目的本就不是闡述事實,而是要形塑宣傳戰線。短期之內,只要俄烏戰場上未再傳出烏軍捷報,則「中國援俄」還是主基調;如若俄軍再傳敗績,「中俄分歧」便會暫成主流敘事。
歸根結柢,不論是「中國援俄」或「中俄分歧」,西方宣傳的種種莫名其妙,意在自圓其說、替政治服務;各式精神分裂、前後不一,在狙擊中俄的戰略目的下,也有了相互貫通的內生邏輯。
原文發表網址:
2022.9.19
上合組織峰會後 中俄何以「出現分歧」?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sns/article/816411?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