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與感恩。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她說 她想帶著孩子去死。
他說 他和太太整天被兒子折磨威脅,他們想生命是不是就是在折磨他們的情感。
我聽了好吃驚,他們的孩子是那樣的棒,在外朋友成群,願意負責、傾聽、分享、體貼甚至願意解決問題,包含對老師;是許多人喜愛的對象。
今天聽到父母膽怯的說出實情,感到好吃驚!
我聽了 孩子如何在家折磨他們,他們又如何看待這件事。
當她感覺到 孩子不尊重她、甚至侵犯過頭的時候,她會感覺不舒服,但當她要跟孩子訴求 尊重時,話還沒說出口,她退卻,想著如果是別人的父母,是不是會再對孩子再寬大一點,她開始懊悔是不是她不夠愛孩子,怎麼不能接受孩子的行徑?
她開始自責自己,沒有扮演好母親、父親的角色,自卑著外面千千萬萬的父母可以和孩子和樂和心寬,但她和先生卻做不到。
週而復始。
她不敢告訴我,外面誇獎孩子的人好多,使他更不敢說,深怕害了孩子,深怕造成孩子的陰影,他們努力反省自己。
當年對生孩子許下的願望是讓孩子快樂長大,孩子的確越活越快樂,把自己的生活掌握的很好,無論是能力、權利、資源都是,所以看起來他們應該閉嘴、知足,即便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天都感受到孩子千方百計的要脅、不尊重、索討、侵犯、控制、要求,他們的真實感覺並不應該感到真實,他們成了被噤聲的父母。
也因為這樣,他們始終 沒和孩子吵架、歇斯底里、或理性的要回他們身為「人」應得的尊重和立場。
始終沒有,始終沒有。
———————
我在想,是什麼原因 讓原本 位階比孩子高的父母,會成為被孩子家暴的成人?
我想起了,許多成人的童年。
因為愛自己的父母,所以當感覺對父母憤怒、反彈、難受時,因為某些外力,可能是道德、可能是信仰的領導者、可能是父母,讓許多成人為了不破壞親子關係、害怕失去母愛或父愛、害怕變成不美滿的家庭,於是反求諸己。
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對的反求諸己,反求諸己,反求諸己的長大;千錯萬錯皆不是父母的錯,千頭萬緒最終的結論都是天下無不是的父母,擁有這樣的父母已經應該值得珍惜,不該再對父母有所求,只應該感恩、珍惜、感謝主。
這些小孩,終究會長大,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孩⋯
——————-
有了孩子後,他們突然意識到過去家庭給自己的壓抑和沉痛,於是⋯
他們更致力於 讓孩子擁有自己小時候沒有的主權、脾性和反抗的膽識和能力;希望孩子不要重道覆轍當年家庭給他的創傷、情感勒索和養成過度反省的壞習慣。
他們,多數都成功了,孩子沒有承襲他們當年的痛和無知。
但也因為這樣,他們的孩子,成為了當年他們的父母。
於是⋯他們也成為了 被原生家庭和自己孩子,噤聲的成人。
看著父母的滿足自足,看著孩子的歡愉自負,那些反求諸己的孩子在成為父母後,繼續反求諸己,感恩,珍惜,感謝主。
但是⋯沒有快樂的父母,沒有快樂的孩子啊!
當枝枒把樹根掐死,整個樹就是一起廢了,怎麼可能會有其他的可能?
於是,我摟著那對家長說,你們也是人,別再自己快痛死時一直換立場檢視自己的角色,千刀萬剮。
關係是兩個人的,要獲得別人的尊重、愛和照顧,必定是先尊重自己,為自己發聲,甚至表達受傷難過,才能逐漸建立 彼此尊重、相互關照的關係,這不是只是親子關係,更是情感教育。
你的父母或許可以選擇不愛你,但孩子不會。
你當孩子的臂膀,尊重你的孩子;孩子長大了有能力,也該成為你的臂膀,尊重你、理解你的感受和合理的需求,才是。
avatar-img
1會員
5內容數
週末的我聽了很多故事,是親子、家庭、夫妻、自己,每個故事都進了我的肚裡、我的心裡。於是為了健康,我將他吐露在這裡,他們來自於這個社會的每個小角落,於是我把他安放在這個角落,供在不同角落的人細細感受,別人角落的滋味,共存共榮。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
Thumbnail
現在開始,是媽媽也要活出自己的時代。這一篇收錄了《女兒是吸收媽媽情緒長大的》書中的摘錄。
Thumbnail
父母的不易從來是他們自己的選擇,而非你出世的過失。
孩子約三歲開始 我和先生開始面臨到孩子各式各樣的情緒爆走 我逐漸懷疑人生 心想著這不是我要的親子關係 自以為教養方式"不打孩子" 選擇用罰站、斥喝、講道理、冷處理、鼓勵是對的 殊不知過了一年多 已經耗掉我家親子間不知多少的親密關係
Thumbnail
家庭系統出現狀況,以理解尊重支持取代嘮叨控制,資深校園心理師給父母、老師的實戰書。書中提出解方,贏回尊重需要大人需要表現出努力和真誠,從而重新建立青少年對大人的信任。
Thumbnail
生養孩子花的心力財力勞力苦力是算不清的,只要看到孩子一步一步平安長大,一切都值得了,也是對父母最好的回饋。 然而,教養孩子不容易,難免掉入自己習性的窠臼,不自覺以我執教導孩子,孩子心性不同,有的孩子能接受,有的則會反抗到底。如果我們能用智慧善解和包容的方式面對諸多親子問題,用愛和耐心消弭衝突,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將談到對父母親的情感,特別是對父母親的恨和憤怒。然這些負面情緒,其實並不會摧毀你對父母的愛。
Thumbnail
家人二字並沒有帶給父母莫大的權利,在把人傷的體無完膚之後,還要求小孩無怨無悔的愛著自己。
Thumbnail
前幾天搭乘計程車的時候,司機跟我抱怨以前總是打罵孩子希望他們要好好讀書,否則以後長大就只能去當工人,結果現在小孩學有所成,全部都在美國定居生活,無法陪伴在自己身邊。我感受到一位母親既驕傲但又後悔的矛盾心情,也安慰她說小孩能有好的發展及安穩的家庭應該值得寬慰。 其實,很多父母總是沒有認知到養育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性別身分不認同的心理創傷,以及自我療癒的過程。作者分享了在家庭中被母親忽視,以及傷害自我價值的經歷,並強調了療癒與自我接納的重要性,鼓勵讀者面對並接納自己的內在小孩。
Thumbnail
「我都是為你好」這句話看似表達關懷,實則會傷人,最常出現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若時常在叮嚀孩子或給孩子建議後,加上一句:「我是為你好」時,往往令孩子感到窒息。 「我是為你好」這句話背後傳遞的訊息常是:「你不懂, 我比你懂有經驗,你要聽我的」,這會讓一個準備獨立的孩子,感覺到被否定。然而,這句話背後,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