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烏克蘭戰爭一周年前夕,2月19日凌晨,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秘密飛往波蘭,再自波烏邊境搭乘10小時的火車進入烏克蘭,經歷近6小時的閃電訪問後,再於20日當天返回華沙,開始訪問波蘭的行程。
在波期間,拜登先是於21日與波蘭總統杜達(Andrzej Duda)會晤,發表了面向全球的演說,再於22日會見了北約東翼國家布加勒斯特九國的領導人,包括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並與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會晤。
在21日的演講中,拜登有意塑造美國堅定支持烏克蘭打持久戰的氛圍。其首先指出,隨着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接近一年大關,「未來將是艱難而痛苦的日子」,但無論如何美國和盟國「都不會動搖」,在所謂「民主與專制的全球鬥爭」中,美國不會有任何退縮,「世界民主國家將在今天、明天和永遠捍衛自由」。
其二,拜登也強調北約團結,並在演講中多次力陳,儘管普京(Vladimir Putin)期待北約因戰爭而出現分歧,但北約並沒有分裂,「我們必須在歐洲擁有安全」,北約「可能是歷史上最重要的聯盟」,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大」。
從表面上來看,拜登此行是「支持烏克蘭」之旅,訪問波蘭只是要借地利之便前往基輔,其實不然。從美方整體行程安排來看,訪問烏克蘭的重點在於戰爭周年的媒體宣傳效果,加上宣布5億美元的新一波少量軍援,其實對於戰局走向並無顯著影響;但訪問波蘭加上參與布加勒斯特(Bucharest)九國領導人峰會,則突顯美國有意進一步整合北約東翼、甚至布局戰後地緣格局,而波蘭將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波蘭為何積極表現
戰爭爆發以來,波蘭成了接通烏克蘭的地理前線,既是北約各國軍火輸烏的重要通道,也對難民潮等外溢成本首當其衝,2022年11月更發生烏克蘭S-300防空導彈落入波蘭村莊、導致2位波蘭公民喪生的意外,彼時「北約是否宣戰」引發討論,波蘭也迅即成為世界焦點。
然從另一視角來看,波蘭並非只有付出、而無要求。2022年5月22日,杜達前往烏克蘭最高拉達(國家議會)演講,同時帶去了幾大外交事務協商:波烏簽訂「睦鄰友好協議」(Neighborhood Agreement)、創建聯合邊境海關管制(joint border customs control)、烏方授予在烏波蘭公民「特殊法律地位」,後兩者皆有助於提升兩國的人才與貨物流動。
雖說上述舉措引發「併吞西烏克蘭」的輿情,但平心而論,即便波蘭有此野心,要達成這一目標仍有許多現實障礙,故在此說成真前,可先將其視作不切實際的陰謀論。而相較於虛無縹緲的「併吞西烏克蘭」,波蘭其實有更加具體的政治與戰略目標。
首先,波蘭希望一改歐盟「人權窪地」的負面形象,減少外部掣肘空間。2015年10月,立場右翼的法律與公正黨在波蘭大選中勝出,標誌了保守政治勢力的大舉回潮,其政治精英時常口出不符歐盟「政治正確」的爭議發言,例如「政府有責任保護波蘭人免受難民可能帶來的流行病」、「LGBTQ乃是境外勢力滲透波蘭的意識形態,比共產主義對人類的破壞性更大」等,引發了外界不滿。2021年1月,波蘭更是推出全歐最嚴厲的墮胎法案,規定婦女只有在遭到性侵害、生命受威脅等極端情況下才被允許墮胎,歐盟當然嚴厲譴責,稱波蘭「侵害人權」、「民主倒退」。
然而戰爭爆發後,波蘭大舉援助烏克蘭、協助收容烏克蘭難民,成功獲取了國際道德制高點,有「抗俄保烏」正義光環加身,即便杜達與執政黨的右翼保守底色未變,歐盟也只能對仍在發生的「侵害人權」、「民主倒退」幾乎視而不見。從這點來看,杜達成功利用俄烏戰爭的黑天鵝,為自己爭取到了政治迴旋空間。
其二,波蘭有意形塑實質的地緣緩衝帶,獲取安全條件保障。自2004年烏克蘭第一次顏色革命起,波蘭的對烏政策便圍繞一大主旨進行「沒有自由的烏克蘭,便沒有自由的波蘭」,說得更直接,便是烏克蘭一旦「親俄」,波蘭的安全將不復存在。故戰爭爆發後,波蘭雖不幻想烏克蘭能大獲全勝,卻顯然有意抗阻烏克蘭親美政權的垮台,為此其甘願充當援烏樞紐,希望至少延長烏克蘭的抵抗時間,以催生戰場之外其他變數,例如普京政權垮台、俄羅斯經濟崩潰被迫撤軍等。
當然從結果來看,在北約援助下,烏軍確實成功抗阻俄軍的前線攻勢,雙方進入消耗戰階段,只是普京政權雖有裂隙,卻遠不至於垮台,甚至通過推動赫爾松等地「入俄公投」,展現了支解烏克蘭的決心。時至今日,烏克蘭要完全逐出俄軍已是非常困難,但俄軍同樣無法拿下烏克蘭全境,不論戰爭結果如何,分裂的烏克蘭基本上已成定局。
面對如此複雜局面,波蘭更要確保自己的安全緩衝空間,若東烏克蘭已成棋盤棄子,其所能做的便是加強自己與剩餘烏克蘭地區的聯繫,同時強化自身武裝,以及確保國際不會坐視俄羅斯威脅波蘭。而這一考量,恰好與美國眼下的布局規劃一拍即合:強化北約東翼的軍事存在。
美國的布局考量
回顧過往,如此規劃並非毫無先例,而是鑲嵌在北約東擴議程下,伴隨美俄摩擦而力道漸顯。
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後,東歐各國普遍瀰漫恐俄情緒,北約的軍事部署也有了東移計劃。2016年華沙峰會上,各成員國同意在集團的東北部、東南部建立前沿存在,此規劃於2017年首次落地,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由此建立起4個營級規模的多國戰鬥群,分別由英國、加拿大、德國和美國領導,但其總指揮權歸屬位於波蘭的北約東北司令部,後者自2018年12月起全面投入運營。
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北約於3月擴編上述戰鬥群,並同意在保加利亞、匈牙利、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再建4個多國戰鬥群。如此安排,將使北約東翼出現多達8個多國戰鬥群,地面部隊人數直接倍增。2022年6月,北約馬德里峰會通過新決議,「在需要的時間和地點」將東翼的多國戰鬥群從營級擴大到旅級規模,並同意成立新的北約打擊部隊。
對美國來說,烏克蘭不過是對俄博弈的棋子之一,其既有價值未必要待至加入北約才能體現,以其與俄羅斯的接壤程度來看,光是展現親美反俄姿態,便足以對莫斯科形成戰略牽制與挑釁。然而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的分裂將有極大可能成為定局,在此情況下,未被佔領的烏克蘭即便加入北約,以其被戰火蹂躪的程度來看,也註定是相對脆弱的前線;且就算俄烏能仿朝鮮模式停火,摩擦不斷的小型對峙也恐成常態。
在此情況下,北約東翼必然要有另一軍事重心,足以鞏固烏克蘭之外的前翼,同時充當烏克蘭的軍事後盾,考量到既有軍事體量、與美國的雙邊互信,波蘭顯然是最佳選擇。
一來,自1999年加入北約以來,波蘭便是東翼的重要軍事大國,原因既有戰略位置所需的部署力道,也與其經濟成長有關,後者將有助於波蘭武裝部隊的快速現代化和擴編。據知名軍事網站「全球火力」(GlobalFirepower,簡稱GFP)公布的2023年全球軍事實力排行榜,波蘭軍隊戰力排名世界第20,在小國中算是名列前茅。
二來,波蘭的政治立場頗受美國信任。早在俄烏戰爭爆發前,西方輿論便曾嘲諷波蘭罹患「俄羅斯恐懼症」、「雅爾塔綜合症」(擔憂西方為與俄羅斯達成共識而犧牲波蘭),足見其反俄傾向渾然天成;此外根據皮尤研究中心2022年民調,高達91%的波蘭人對美國表示好感,高於前幾年的65%-75%區間,此外有82%的波蘭人表示相信拜登在世界事務上做正確的事。簡言之,親美立場同樣無庸置疑。
2022年戰爭爆發以來,美國便向波蘭派遣大量駐軍,目前約有1.1萬名美軍在波蘭輪換,打破過往紀錄。據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所述,拜登此次訪問將與波蘭重點探討軍事部署規劃,波方也希望增加美軍的部署人數與時程,並承諾將國防開支佔比從3%提升至4%,來到北約成員國第一高位。
俄烏戰爭終有一日會結束,但伴隨瑞典、芬蘭相繼申請入約,波蘭的軍事角色上升,北約的對俄包圍依舊存在,且持續加強。歸根結柢,美國的終極目標仍是對俄形成戰略壓迫,故其並不吝惜烏克蘭的煙硝與血淚,而是要趁勢打造新的東翼格局。俄羅斯或許能藉此戰支解烏克蘭,卻恐在戰後迎來更加複雜詭譎的安全格局。
原文發表網址:
20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