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世界報】社論:發動烏克蘭戰爭,普丁增強北約功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影像來源:Reuters

發動軍隊攻擊烏克蘭,普丁已然讓其戰略目標背道而馳,開啟了政局重新洗牌:芬蘭與瑞典將因此申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簡介】

法國人最多讀的報紙-《世界報》(Le Monde),於五月 14 日發表社論,於俄國發動侵略戰爭的背景下,提出芬蘭加入北約「具有正當性」,世界政治版圖將「重新洗牌」,強國以「武力威嚇將更難得逞」。試將全文翻譯,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全文翻譯】

每個人都可以預感,普丁發動烏克蘭戰爭,將重整地緣政治平衡,並造成重大政治選擇。芬蘭於五月 12 日,正式表達其放棄中立國地位,宣布加入北約(OTAN),正是暮鼓晨鐘,讓瑞典加速跟進。兩國的加入案將可能於一年內通過。
到底誰能相信,一個與俄國接壤 1300 公里邊界的主權國家,當今能靠自己的軍隊,保證其國家安全?烏克蘭的悲劇,再加上喬治亞的悲劇,只能不斷加強赫爾辛基擔憂的合理性,趕緊作下這個攸關北歐發展的重大抉擇。
這兩個斯堪地那維亞國家,於 2022 年決定邁向關鍵這一步,雖其人民於冷戰以來,過去長期表達對加入北約之懷疑,然局勢劇變,當今俄羅斯的政治制度,已將大權全部集中在一人之手,而冷戰時的蘇聯相反,為權力分擔共享。
芬蘭與瑞典加入的合法性與合理性,將不容置疑。唯一的例外,可能在於土耳其,已表達其不滿,然而主要問題在於其國內擔憂,而非地緣政治重整問題,大多數北約成員已立即表達,支持北約的擴張。
北約擴張,當然會引發許多政治與軍事議題,然烏克蘭戰爭的急切性與嚴重性,卻將這些問題成為次要考慮。支持芬蘭加入,北約將納入與俄國接壤超長邊界的防禦佈署。尤其瑞典的加入,北約也需重新佈署波羅的海。俄國飛地-加里寧格勒(Kaliningrad)之戰略位置,更讓波蘭與立陶宛需要更新佈署需求。
北約一直強調其防衛性質,如其規章核心在於任何成員遭受攻擊,視同所有成員遭受攻擊,但其武力增強將使俄羅斯普丁備感威脅,尤其新加入的成員,其軍力不容小覷。莫斯科果然馬上作出「戰略技術」報復-於五月 14 日中斷供給芬蘭的電力。
俄羅斯總統只能怪自己。於侵略烏克蘭之前,西方的領袖,如法國總統馬克隆和美國總統拜登,都不斷試圖與普丁建立後者所稱的,「穩定與可預期」之關係,不斷追尋歐洲安全架構的協商。
發動軍隊攻擊烏克蘭,普丁已然讓其戰略目標背道而馳,開啟了政局重新洗牌。普丁自己成為西方聯盟最想削弱的對象,自己踏入死胡同-戰火不知如何收拾。

【延伸閱讀】

於烏克蘭戰爭爆發兩個月以來,個人有幸於第一時間,主動整理、分析、翻譯 36 篇重要媒體報導,將繼續為大家服務,敬請支持,歡迎分享。四大主題如下:

1.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根本問題:

2. 專制國家「中俄軸心」:

3. 菁英階層語言操縱:

4. 如何以文學對抗侵略:


【原文連結】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23會員
226內容數
近三千年發展的菁英美學主義論述,如何成為問題本身?本計畫企圖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的精神,以「反抗」《詩學》千年演變思潮,一個當代自發工作之開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潔曜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烏克蘭愛戀字典》不僅有悲劇歷史,更有烏克蘭民族的靈魂,如文學、詩詞、音樂、繪畫、飲食等文化傳承,四千兩百萬的烏克蘭人,不僅向東與俄羅斯文化,相互交流影響,更向西與歐洲自由價值,不斷歷練成為二十一世紀民主國家。 【延伸閱讀】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問題: 紀念安娜,被暗殺身亡的俄羅斯記者,著作翻譯
「俄羅斯教育系統,成為思想灌輸之場域。」-法國《世界報》 【論述簡介】 【觀察解讀】 小學場景-「天使甜美」戰爭教材 中學場景-Z 字快閃行動 大學場景-反戰人士遭「退學、法辦」 菁英以虛實交錯敘事,製造真實 【延伸閱讀】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問題: 紀念安娜,被暗殺身亡的俄羅斯記者,著作翻譯
「我不喜歡普丁,因為他不喜歡人類。他無法忍受我們,他藐視我們,我們只是他爬上高位的工具… 他是我們的沙皇,我們的上帝。我們必須崇拜他,敬畏他。」-俄國殉職記者,安娜 【翻譯緣起】 國際公認因為她撰寫反對普丁第二次車臣戰爭的報導,慘招親普丁勢力計畫殺害。 特此翻譯此文,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我血統上是俄羅斯人,政治上是烏克蘭人。」-作家克考夫 烏克蘭當代作家,安德烈‧克考夫(Andreï Kourkov),作品已暢銷國際,翻譯成37國語言,於65個國家發行,其最著名作品-《企鵝的憂鬱》(Le Pingouin),更於2015年由愛米粒在台灣出版,並於2018年受邀來台演講。
「給烏克蘭和平。給俄羅斯自由。給普丁審判。」-位於巴黎之俄羅斯專門書店大門標語 【簡介】 今天(五月7日)刊登於法國主流媒體《世界報》,出版界記者 Zineb Dryef 發表專文,調查因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法國國內產生的出版策略與書店重點變化。特解讀此文,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解讀全文】
「普丁導演荒誕大文宣,將烏克蘭比做德國納粹,顯示他完全不想放棄其好戰造成的瘋狂。」-法《解放報》
《烏克蘭愛戀字典》不僅有悲劇歷史,更有烏克蘭民族的靈魂,如文學、詩詞、音樂、繪畫、飲食等文化傳承,四千兩百萬的烏克蘭人,不僅向東與俄羅斯文化,相互交流影響,更向西與歐洲自由價值,不斷歷練成為二十一世紀民主國家。 【延伸閱讀】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問題: 紀念安娜,被暗殺身亡的俄羅斯記者,著作翻譯
「俄羅斯教育系統,成為思想灌輸之場域。」-法國《世界報》 【論述簡介】 【觀察解讀】 小學場景-「天使甜美」戰爭教材 中學場景-Z 字快閃行動 大學場景-反戰人士遭「退學、法辦」 菁英以虛實交錯敘事,製造真實 【延伸閱讀】 -俄羅斯民主自由,作為問題: 紀念安娜,被暗殺身亡的俄羅斯記者,著作翻譯
「我不喜歡普丁,因為他不喜歡人類。他無法忍受我們,他藐視我們,我們只是他爬上高位的工具… 他是我們的沙皇,我們的上帝。我們必須崇拜他,敬畏他。」-俄國殉職記者,安娜 【翻譯緣起】 國際公認因為她撰寫反對普丁第二次車臣戰爭的報導,慘招親普丁勢力計畫殺害。 特此翻譯此文,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我血統上是俄羅斯人,政治上是烏克蘭人。」-作家克考夫 烏克蘭當代作家,安德烈‧克考夫(Andreï Kourkov),作品已暢銷國際,翻譯成37國語言,於65個國家發行,其最著名作品-《企鵝的憂鬱》(Le Pingouin),更於2015年由愛米粒在台灣出版,並於2018年受邀來台演講。
「給烏克蘭和平。給俄羅斯自由。給普丁審判。」-位於巴黎之俄羅斯專門書店大門標語 【簡介】 今天(五月7日)刊登於法國主流媒體《世界報》,出版界記者 Zineb Dryef 發表專文,調查因俄羅斯侵略烏克蘭戰爭,法國國內產生的出版策略與書店重點變化。特解讀此文,敬請指教,歡迎分享! 【解讀全文】
「普丁導演荒誕大文宣,將烏克蘭比做德國納粹,顯示他完全不想放棄其好戰造成的瘋狂。」-法《解放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在想到歷史上的波蘭,可能會想到的是被普魯士、奧地利和俄羅斯三次瓜分的弱小國家。實際上,在十四世紀末到十七世紀中葉,波蘭與立陶宛組成了共主邦聯(不同的國家,但君主為同一人),是東歐不得了的超級強權。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實力有多可怕?在領土最廣袤之時,今日的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都是它們的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挪威、愛爾蘭、西班牙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布林肯於國會聽證會遭批戰犯、舉血手抗議。 俄羅斯於烏克蘭周遭戰術核武演習。烏克蘭擊毀俄黑海艦隊最後一艘飛彈艦。 BJ:天佑人類。 外交是目的是和平解決衝突,要是發生戰爭,就是外交失敗。美國國務卿是外交官,他有沒將工作做好?世人一目瞭然。 至於國會聽證會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丁針對北約東擴說出重話,對歐洲有了敵對態度,並漸漸地以自己的方式帶領俄國對抗西方。 2017年,普丁受訪提到,北約東擴整件事是個背叛,是西方國家對俄國的背叛。字句簡單卻道出這位帶領俄國走出不同道路的強人背後的傷痛。 到此我心頭一捏,才明白這位強人總統所受的傷痛,已將
自俄烏戰爭後,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位強人領袖因入侵烏克蘭多投以譴責的評論。而德國第二公共電視台2022年所出的紀錄片,卻展示許多受眾者看不到的一面。 2001年甫上任一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受邀至德國國會發表演講。 跟施洛德前總理超麻吉的他,國會殿堂以流利的德文發表演說驚豔全座,且內容令當時德國政壇耳目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4 年 3 月 17 日,普丁成功連任俄羅斯聯邦第 8 任總統,然而隨著烏俄戰爭的持續,普丁要面對不少挑戰及危機。文章深入分析普丁連任的可能性及未來發展。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現在想到歷史上的波蘭,可能會想到的是被普魯士、奧地利和俄羅斯三次瓜分的弱小國家。實際上,在十四世紀末到十七世紀中葉,波蘭與立陶宛組成了共主邦聯(不同的國家,但君主為同一人),是東歐不得了的超級強權。 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實力有多可怕?在領土最廣袤之時,今日的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都是它們的
美烏雙邊安全協議 今天早上看到一則新聞... 美國總統拜登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於6月13日在義大利簽署雙邊安全協議,拜登表示,目標是強化烏國長期且可恃的防衛及嚇阻能力,主要是提供武器和彈藥、情報共享、代訓烏軍,以及強化烏克蘭軍隊和北約軍隊之間的軍事互操作性,而不是派遣美軍到烏克蘭作戰。;澤倫斯
Thumbnail
挪威、愛爾蘭、西班牙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布林肯於國會聽證會遭批戰犯、舉血手抗議。 俄羅斯於烏克蘭周遭戰術核武演習。烏克蘭擊毀俄黑海艦隊最後一艘飛彈艦。 BJ:天佑人類。 外交是目的是和平解決衝突,要是發生戰爭,就是外交失敗。美國國務卿是外交官,他有沒將工作做好?世人一目瞭然。 至於國會聽證會
Thumbnail
一方面猜測普丁想成為彼得大帝,征服、開始攻擊北約大國的宏偉計劃,另一方面,則譏笑地說普丁的軍事力量如此微弱,甚至無法攻克距離邊境幾英里的城鎮。這是完全沒有道理的。 ... 西方正在對烏克蘭的命運進行一場非同尋常的賭博。
2007年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普丁針對北約東擴說出重話,對歐洲有了敵對態度,並漸漸地以自己的方式帶領俄國對抗西方。 2017年,普丁受訪提到,北約東擴整件事是個背叛,是西方國家對俄國的背叛。字句簡單卻道出這位帶領俄國走出不同道路的強人背後的傷痛。 到此我心頭一捏,才明白這位強人總統所受的傷痛,已將
自俄烏戰爭後,西方主流媒體對這位強人領袖因入侵烏克蘭多投以譴責的評論。而德國第二公共電視台2022年所出的紀錄片,卻展示許多受眾者看不到的一面。 2001年甫上任一年的俄羅斯總統普丁受邀至德國國會發表演講。 跟施洛德前總理超麻吉的他,國會殿堂以流利的德文發表演說驚豔全座,且內容令當時德國政壇耳目
Thumbnail
俄羅斯總統普丁宣布對烏克蘭採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同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宣布與俄羅斯斷交。烏克蘭多座城市遇襲,釀嚴重死傷。烏克蘭全境進入戰時狀態。
Thumbnail
法國提出向烏克蘭派遣地面部隊的建議,受到俄羅斯的強烈反對。 烏克蘭與俄羅斯及北約之間的衝突加劇,引起歐洲盟友及國際社會的關注。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議上的評論可能引發地區局勢進一步惡化。
Thumbnail
2024 年 3 月 17 日,普丁成功連任俄羅斯聯邦第 8 任總統,然而隨著烏俄戰爭的持續,普丁要面對不少挑戰及危機。文章深入分析普丁連任的可能性及未來發展。
Thumbnail
2024/1/18 柯林頓、雷克等東擴派天真以為推進民主是善意,但乘弱勢的俄國葉爾欽之危的結果,卻是累積莫斯科的反感。2014年烏克蘭「廣場事件」的政變後,莫斯科不得不與發起「一帶一路」旗艦型地緣戰略的中國更加靠近。以米氏的角度回頭看蘇利文提倡的「戰略決策」,當年華府持續壓縮俄國,是重大的決策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