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存貨制度:徹底了解定期盤存制和永續盤存制的會計差異

一探存貨制度:徹底了解定期盤存制和永續盤存制的會計差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這裡是小新讀book,小弟會不定期分享會計知識、閱讀心得與投資理財相關文章,希望文章內容能夠作為一個「起點」,帶領有緣的朋友們進一步思考與閱讀,讓自己的思維更加地豐富唷!歡迎大家按下「追蹤」按鈕,就不會錯過最新的文章囉。另外喜歡觀看影片的朋友,歡迎訂閱Youtube頻道小新讀book,希望我們在學習的路上可以共同成長。


讓我們仔細剖析定期盤存制與永續盤存制的內容與差異。

讓我們仔細剖析定期盤存制與永續盤存制的內容與差異。

在上篇文章中(存貨:看似簡單的項目,背後卻有著驚人的力量!|探討存貨高低估對報表的影響),我們談到了存貨的定義以及高低估對於財務報表的影響。本文我們將繼續介紹存貨的制度。並以小新家經營的春日雜貨店為例,來了解有哪些存貨制度以及不同存貨制度之間的區別。

廣志對小新說:

昨天我讓你盤點了我們店裡的存貨,因此你應該知道店裡存貨的數量與價值了。現在,我要教你如何處理存貨相關的分錄,以後每個月底都要麻煩你定期盤點唷。這套管理帳務上存貨的方法叫做「定期盤存制」

小新疑惑地說道:

咦?如果我每個月才進行存貨盤點,並在月底時才處理存貨帳戶的記錄,那麼在這個月中,我不就沒辦法得知存貨的狀況了嗎?

廣志感到驚訝,並讚嘆地說道:

哇!想不到小新你竟然會思考,提出這麼有水準的問題!你說得沒錯,在定期盤存制下,我們確實無法知道存貨在盤點前的狀況,這會使我們難以掌握這段期間存貨變化的情況。但是,由於我們只是一家小雜貨店,平時進貨的商品單價通常不高,加上人力有限,只有你幫忙記錄存貨帳,我才想教你這種比較簡單的帳務處理方法。

小新若有所悟地說道:

喔~~原來如此,爸爸你人真好!讓我可以用比較輕鬆簡單的方式來記錄存貨帳。

廣志說:

你知道就好!另外我順便提一下另一種存貨制度,它被稱為「永續盤存制」。這種制度是指只要店裡的存貨有進出情況,你就必須隨時在「帳面上」記錄相關金額。這樣我們就能夠即時掌握存貨「帳面上」的狀況,但是缺點是你的帳務處理工作會大大增加。因此,一般進出數量較少、單價較高的商品才會採用這種方法,才比較有成本效益。

小新好奇地問道:

採用永續盤存制好像很複雜,那如果在平時都有對進銷貨進行帳務上的紀錄,那我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做每月底的存貨盤點了呢!

廣志解釋道:

no,no,no。雖然你平時有對存貨作帳務紀錄,但由於實體存貨可能因為各種原因而出現差異,例如損壞、過期或失竊等原因,這樣就會導致實際存貨金額與帳面金額不同。因此,即使你使用永續盤存制,仍然需要進行定期盤點,以調整帳面上的存貨金額與實際存貨金額相符,在調整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盤盈盤虧的情況。

小新接著說:

阿~這麼麻煩唷,我月底想偷懶一下都不行,好吧!我果然還是適合採用定期盤存制就好。但是我剛剛聽爸爸說了這兩種制度的概念,還是不太懂它們細節上的差異耶。

廣志高興地說道:

難得小新今天這麼有求知精神,關於這兩種制度的作帳方式與差異,讓我繼續跟你解釋。

存貨制度的內涵與分類

存貨制度是指公司處理存貨的方式,包括存貨買進、持有、賣出等各種交易的處理方式。可以分為定期盤存制永續盤存制兩種。盤存則是指盤點帳務上存貨數量與金額的意思。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裡的盤存主要是針對存貨在「帳務上」的處理,注意喔,是帳務上。這兩種制度的差異在於在存貨買進和銷售時對於存貨「帳務上」的處理方式不同

兩種存貨制度在各個時點下的處理比較

下面我將直接列示存貨從買進、賣出到期末盤點與結帳的各個時點,以及在這兩種制度下應該作的分錄,這樣你就能更清楚地理解它們之間的差異了。

買進商品時的存貨會計處理

兩種存貨制度下對於買進商品時的存貨會計處理。

兩種存貨制度下對於買進商品時的存貨會計處理。

當我們買進商品時,在定期盤存制下,我們不會記錄到存貨帳戶中,反而會記錄到「進貨」這個帳戶中。它的分錄是:

借記:進貨;貸記:現金或應付帳款。

而在永續盤存制下,當買進商品時,因為我們要及時知道存貨帳戶的變化,因此我們會直接記錄到「存貨」這個帳戶中,因此,它的分錄是:

借記:存貨;貸記:現金或應付帳款。

你應該能從這裡很清楚地看出兩者的差別了,一個借記:進貨、一個借記:存貨

賣出商品時的存貨會計處理

兩種存貨制度下對於賣出商品時的存貨會計處理。

兩種存貨制度下對於賣出商品時的存貨會計處理。

接著,在賣出商品時,在定期盤存制下,公司只會記錄銷貨的部分,而不會記錄存貨減少和銷貨成本增加的部分。因此,只會記錄以下的分錄:

借記:現金或應收帳款,貸記:銷貨收入。

而在永續盤存制下,前面有關銷貨收入的分錄,我們一樣會作,然而因為賣出商品時,實際上存貨狀態改變了,為了反映這樣的變動,必須額外記錄存貨減少和銷貨成本增加的交易,所以會多記錄以下的分錄:

借記:銷貨成本,貸記:存貨。

同樣的,在賣出商品的情形下,可以清楚地看出兩者間的差異在於,永續盤存制會額外記錄存貨減少和銷貨成本增加的交易

期末盤點後的存貨會計處理

兩種存貨制度下對於期末盤點後的存貨會計處理。

兩種存貨制度下對於期末盤點後的存貨會計處理。

在兩套存貨制度下,我們都必須進行期末實際盤點的動作,才能夠確定期末存貨的數額。在定期盤存制下,有了關鍵的期末存貨金額後,我們便能使用存貨成本流程的公式計算當期的銷貨成本。

將期初存貨加上本期進貨再減去期末存貨後,就可以得到當期銷貨成本的金額了。

有了上述各項存貨、進貨與銷貨成本數據後,就可以做存貨結轉的分錄,來呈現期末存貨與當期銷貨成本的金額。這項分錄說明如下:

由於存貨是資產科目、銷貨成本是費損科目,其正常餘額都在借方,因此,借記實際期末存貨的金額,並借記當期銷貨成本的金額,才能將兩者的正確金額反映在帳面上。既然期末存貨的金額已經正確反映在帳面上了,那麼原本帳上的期初存貨與期中進貨的金額就必須沖轉掉,因此要貸記期初存貨與期中進貨的金額。

在永續盤存制下,由於每筆存貨進出交易都已經被記錄在帳務中,因此不需要額外進行存貨結轉的分錄。期末存貨金額可以透過期初存貨加減存貨變動的金額計算得到。然而,由於帳上的存貨金額可能會與實際存貨金額不符,因此仍需要進行存貨盤點來確認實際存貨金額,並透過調整分錄來反映差額。

  • 如果實際盤點的存貨金額少於帳列金額,差額就是「存貨盤虧」,必須調降存貨金額。此時,需要貸記存貨科目,並借記存貨盤虧科目。存貨盤虧的性質是成本的加項,在此作為銷貨成本的增加
  • 相反的,如果實際盤點的存貨金額多於帳列金額,差額就是「存貨盤盈」,必須調增存貨金額,在此,需要借記存貨科目,並貸記存貨盤盈科目,存貨盤盈的性質是成本的減項,這個科目在此作為銷貨成本的減少

兩種存貨制度在損益表的呈現方式

兩種存貨制度在損益表的呈現方式

兩種存貨制度在損益表的呈現方式

最後,這兩種存貨制度,在損益表的表達也略有不同。

  • 在定期盤存制下,銷貨成本會以我們較熟悉的存貨成本流程來呈現,也就是透過期初存貨加上本期進貨再減掉期末存貨的方式計算;
  • 而在永續盤存制下,由於在商品出售時已做了銷貨成本的相關分錄,因此我們就有了帳列數據,只需調整期末盤點產生的盤盈虧即可得到當期最後的銷貨成本。
  • 雖然兩種制度的呈現方式不同,但由於期末存貨都以實際盤點金額為準,因此最終推算出來的銷貨成本是一致的

好了,上述就是這兩種存貨制度下的內容與差異,為了考考你對剛剛的說明是否理解,下面出一道簡單的選擇題,讓你來解釋這些項目對或錯的理由。

試題演練。

試題演練。

小新說:

爸爸,我知道,在永續盤存制下,因為平時商品的買賣都會即時記錄到存貨帳戶中,因此平時存貨帳戶的餘額能夠反映出當時的存貨狀況,這樣有利於管理與控制,所以A是錯的、而B是對的。
但永續盤存制的缺點就是帳務處理較為複雜,所以適用數量少且單價較高的商品,這樣才具有成本效益,所以D是錯的。
然後不管在哪種存貨制度下,期末存貨都要經過實際盤點,目的是要將原本帳上的存貨數額反映成實際的存貨數額,所以C也是錯的。

廣志說:

哇嗚,今天的小新真的是沒有極限,太厲害了,要對你刮目相看了。

小新說:

沒有啦,爸爸你過獎了。不過,話說,爸爸你讓我用定期盤存制的另一個原因,是不是覺得我很不靠譜、怕我出包呢?

廣志露出尷尬的笑容說道:

哈哈哈,被發現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一點幫助,請幫我點愛心並歡迎追蹤,這將是我繼續分享的動力,如果覺得內容不錯,也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知道,讓我們一起變得更好喔。

參考資料: 《會計學新論》 作者:李宗黎.林蕙真 著

avatar-img
財商有點難,小新幫你變簡單
141會員
121內容數
我喜歡閱讀,也喜歡在閱讀中和自己對話。開設這個沙龍,是希望能把讀書時的一些想法、感受記錄下來。對我來說,寫下來的那一刻,才是真正消化、理解內容的開始。而這些記錄,也許有機會跟大家分享,聊聊彼此的觀點、交換閱讀的樂趣——如果剛好對你也有點幫助,那就更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這裡是小新讀book,我會不定期分享會計知識、閱讀心得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一個「起點」,引領你進一步思考和閱讀,豐富你的思維和知識。歡迎大家按下「追蹤」按鈕,這樣就不會錯過我最新的文章啦!此外,如果你也喜歡看影片,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小新讀book」,讓我們可以一起在
當新合夥人加入合夥企業時,該如何進行資本調整?本文將帶你一次搞懂紅利法與商譽法的邏輯差異與商譽法的會計處理方式,並透過實例講解商譽的計算流程與分錄寫法,幫助你在學習或考試時快速掌握重點!
合夥企業要結束營運,該怎麼正確清算資產與負債?本文將帶你一步步拆解合夥清算的5大步驟,從資產變現、負債清償到剩餘資金分配,全程圖解說明,幫助你快速掌握會計處理重點!📌 趕快觀看,讓合夥清算變簡單!
這裡是小新讀book,我會不定期分享會計知識、閱讀心得和投資理財相關的文章。希望這些內容能成為一個「起點」,引領你進一步思考和閱讀,豐富你的思維和知識。歡迎大家按下「追蹤」按鈕,這樣就不會錯過我最新的文章啦!此外,如果你也喜歡看影片,歡迎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小新讀book」,讓我們可以一起在
當新合夥人加入合夥企業時,該如何進行資本調整?本文將帶你一次搞懂紅利法與商譽法的邏輯差異與商譽法的會計處理方式,並透過實例講解商譽的計算流程與分錄寫法,幫助你在學習或考試時快速掌握重點!
合夥企業要結束營運,該怎麼正確清算資產與負債?本文將帶你一步步拆解合夥清算的5大步驟,從資產變現、負債清償到剩餘資金分配,全程圖解說明,幫助你快速掌握會計處理重點!📌 趕快觀看,讓合夥清算變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