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修行的目標初步是為了調伏:貪嗔痴。
因為貪嗔痴影響心性程度降低了,所以更容易察覺到自己的煩惱:從何而起、因何而滅。
進而發現:心的作用。
然後,真正的從『源頭』,來面對『煩惱』。
心的作用,簡單說,就是:依他起性、遍計所執。
因為這兩種作用,成了貪嗔痴的堅強後盾。
所以我們很難察覺到心的另一面,本自具足的:圓成實性。
所以修行,首重:調伏貪嗔痴。
修行的入門,都是在對治:貪嗔痴。
所以,如果你學習了一個法門,並不是為了調伏「貪嗔痴」,那您要小心,這不是會引領您,達到「煩惱解脫」 路徑。
它可能會讓您有部分、暫時的滿足,但是,您終究擺脫不了:煩惱的糾纏。
甚至有可能,揚起您更炙盛的貪嗔痴,把原先修行的目的,完全燃燒殆盡。
這是風險。
務必要注意的絕對風險。
您知道嗎?
密教存在著顯教,唯恐避之不及的諸多法門。
顯教認為:
「財神法」會增長慾望。
「雙身法」會增長慾望。
「金剛法」會增長慾望。
而密教殊勝的地方在於:
先以欲勾之,而後令入佛智。
注意喔!
重點有兩個!
『以欲勾』是誘餌,真正的目的是『令入佛智』!
如果道場或神職人員,一直丟『誘餌』,卻不引入『佛智』,那可就出問題了!
有一次,我到了一個道場,正在舉行財神法的傳授。
弘法的高僧,講授的內容是:七聖財。
祂說:修行,就是要接七種財:
一、法財;
二、戒財;
三、信財;
四、懺悔財;
五、聞財;
六、思財;
七、慧財。
人間的財富,要靠行善佈施。
要種善因、才會有善果。
開示內容就是依著:『先以欲勾之,而後令入佛智』的模式進行。
現場信眾,打呼的打呼,聊天的聊天,睡覺的睡覺,對於開示內容(佛智),意興闌珊。
進行到財神加持程序時,信徒們精神都上來了!
道場主持人鼓吹著情緒說:喊得越大聲!財神越喜歡你!可以接到更多財神!
這裡就要小心了!
當『欲望』被引發,卻沒有『導入佛智』,這只會增長:貪嗔痴。
反而帶著您,離:清淨解脫,越來越遠。
你的短暫快樂,是慢性服毒。
最終不止無益身心,更是將自己推向深淵。
既然要修行、要學法,就要好好選擇老師、選擇道場、選擇學習的對象、和學習的法門。
文中的高僧,就是我的老師 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
祂明明白白的說:修行,要追求的是:七聖財。這才是真正的財富。(佛智)
人間的財富,夠用就好。(佛智)
不要聚財。(佛智)
要佈施行善。(佛智)
種善因,得善果。(佛智)
這才會減少我們的:貪嗔痴。
趨向:清淨解脫。
這才是正解。
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