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延續美國選後行情、快速朝 10 萬美元整數關卡邁進,人們相信總統當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對加密貨幣、鬆綁法規的支持,將讓加密產業迎來榮景。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主席Gary Gensler決定辭職,加上市場謠傳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前主席Chris Giancarlo有望獲川普選為首位「加密貨幣沙皇」(crypto czar),皆激勵比特幣走強。
MarketWatch、CNBC、Business Insider等外電報導,Gensler 21日宣布,他會在2025年1月20日辭職。川普也會在2025年1月宣誓就職。
Gensler任期到2026年,但根據傳統,聯邦政府機構負責人通常會在新政府上任時離去。川普說過,他會在上任「第一天」開除以質疑加密貨幣著稱的Gensler。
可能代替Gensler擔任SEC主席的的人選包括資深證券律師Teresa Goody Guillén,以及曾在幣安美國分部(Binance.US)擔任執行長、Coinbase擔任律師長的Brian Brooks。
另一方面,市場傳出,川普可能會創造監督、指引加密貨幣市場的新職位。目前不清楚這個職位究竟會以白宮資深官員的形式出現,或由川普直接指派官員擔任加密貨幣沙皇。目前管理加密貨幣產業的責任大多落在SEC及CFTC。
川普團隊正在佛州「海湖莊園」(Mar-a-Lago)面試監督加密產業的候選人。消息顯示,除了Giancarlo,Brooks、Coinbase執行長Brian Armstrong都是可能人選。
比特幣聞訊續漲。CoinDesk報價顯示,截至台北時間22日上午8時32分,比特幣報98,303.87美元,較24小時前上漲3.71%;盤中最高一度跳漲至99,027.64美元、逼近10萬美元大關。
比特幣採礦商MARA Holdings 21日同步勁揚6.85%,收24.18美元。
只需要五種藥物數據,AI 就能預測人體反應,這聽起來像科幻電影,但它正在成為現實!近期生技新創公司推出的革命性 AI 模型 Enchant,能模擬預測出藥物在人體的表現,打破實驗數據與臨床結果的鴻溝,大幅提升成功率,而縮短藥物研發的時間與成本。AI 真的能破解人體內複雜的藥物反應,讓數十億美元的研發流程化繁為簡,甚至改寫生技界遊戲規則?
在生物醫學的浩瀚領域,人體的複雜性一直是一個無法完全破解的謎題。AI是否能在這樣的複雜性中找到規律,甚至預測人體對藥物的反應?AI的核心能力在於模式辨識與數據處理,但這在藥物研發中面臨兩大瓶頸:數據的品質與數量。人體試驗數據稀少且昂貴,因此,AI在訓練過程中常常面對樣本不足的挑戰。然而,像Enchant這樣的AI系統,正在試圖突破這個限制。它將多種數據來源結合,包括細胞實驗、動物實驗與少量的臨床數據,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尋找其中的共同規律。這種整合能力,使AI得以在有限數據的基礎上,預測藥物的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等反應以及藥效。然而,這些模型的預測準確性是否能達到生物醫學界的高標準,仍需進一步驗證。
但是,AI如何應對人體變異性帶來的挑戰?每個人的基因組成、代謝速度、甚至生活習慣,都可能對藥物反應產生巨大影響。AI雖然能藉由大數據分析找出群體性規律,但在個體化醫療的精確性上仍然不足。這需要研究者持續優化AI模型,比如輸入更多的基因數據和行為數據,以提高AI的預測準確度。
臨床試驗是藥物研發的關鍵核心環節,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不可取代的。它通過系統化的實驗設計,驗證藥物的安全性與有效性。然而,AI技術的崛起,其精準預測能力有可能讓臨床試驗成為歷史。然而,這是否過於樂觀?AI是否真能完全取代臨床試驗,還是僅僅是輔助工具?
AI在藥物效果預測中的優勢毋庸置疑,像Enchant這樣的AI模型,已經展示出僅需少量數據即可進行準確預測的能力。藉由深度學習模型,AI可以將藥物的化學結構、細胞反應數據、動物試驗結果等多種資訊整合,而預測藥物在人體中的藥效和副作用。這種技術的應用,可以在早期研發階段排除失敗機率高的藥物,降低試驗成本並縮短研發週期。然而,這樣的預測僅能基於已知的數據模式,而非覆蓋所有未知風險,尤其是在人體的複雜性面前,更顯困難重重。
臨床試驗的價值不僅在於數據驗證,更在於發現未知風險。AI的預測基於已知數據訓練模型,而人體反應的多樣性卻難以完全模擬。例如,AI可能會低估罕見副作用的發生機率,或無法充分考量環境因素、生活習慣對藥物效果的影響。這些問題只有通過臨床試驗中的真實人群測試才能發現。因此,即使AI能顯著提升預測準確性,它目前仍難以取代臨床試驗在全面驗證和風險控制中的關鍵作用。
從醫學倫理角度而言,AI雖然可以縮減試驗規模,降低試驗對人類受試者的需求,但這並不意味臨床試驗的完全消失。畢竟,藥物的最終使用對像是人類,其安全性與有效性需要在人類身上獲得直接證明。甚至可以說,AI的預測結果越是精準,其驗證過程就越需要臨床試驗來確認,否則難以贏得醫療界與大眾的信任。
AI的發展為藥物研發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早期篩選與風險預測方面。它可以縮短時間、降低成本,甚至優化臨床試驗的設計。然而,臨床試驗的價值仍然無法完全被取代。未來,AI與臨床試驗或將形成互補關係,共同推動藥物研發。那麼,真正的問題不在於臨床試驗會否消失,而在於我們如何利用AI,使這一研發與試驗過程變得更有效率、更安全。
自駕計程車話題夯,特斯拉 Robotaxi 車隊、百度蘿蔔快跑、Waymo、Cruise、如棋出行等,美國跟中國都想快速佈建,以平均每城市車輛數而言,蘿蔔快跑、Waymo、Cruise 三家同為一線,工研院智慧車輛與系統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李國昶分析表示,四城市營運的 Waymo 商業經濟健康度勝百度,也快速獲利中,關鍵為兩條件:當地車資制度及平均城市車輛數。
汽車產業歷經疫情洗禮,從供應鏈斷鏈到新車大缺貨,需求進入沉潛期,但許多新興應用興起,蘿蔔快跑7月上線,在中國11城市服務,平均車隊量居世界第一;特斯拉Robotaxi車隊10月發表,將來自駕計程車競賽熱鬧開打。李國昶表示,自駕計程車業務不是拚總車輛數,是著重平均每城市佈建車輛數,因車太少,乘客叫不到,就會改叫有人車,單一城市平均車輛數是關鍵,城市計程車費率是收入健康與否指標,羅蔔快跑與Waymo都超過150輛,但後者收入大於支出開始獲利。
自駕計程車收費模式必須貼近有人計程車,李國昶表示,一旦自駕車資過貴,就沒人會使用,故定價有先天條件,中國自駕計程車資比美國低,使蘿蔔快跑即便車輛數海壓Waymo,營收規模卻低於Waymo,後者有優勢支應較高成本,單位經濟較健康與一般常識推論,中國成本比較低故很快獲利正好相反。
李國昶表示,一旦自駕計程車業者開始獲利,汽車安全就成為最重要策略,若持續虧損則擴大規模反而是重點,這也是蘿蔔快跑不斷擴張,而Waymo開始獲利改採不同策略。
美國汽車產業疫情後出現一波強需求,導致新車等待期長達一年,刺激中古車銷售,維修也因零件價格高漲,汽車保險及維修業改大量用AM(售後市場)零件,通膨引發汽車保費上升,間接壓抑新車需求,美國車市需求也牽動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
美國是台灣最大汽車零件出口國,占比高達53.1%,逐年穩定上升,2020年後成長最快,貿易戰則讓中國市場下滑,從第二大國降為第六大,不過隨美國經濟成長趨緩,新車銷售數據不佳,換車年限拉長,將使維修需求提升,牽動台灣汽車零組件產業正向發展,另外在車用電子市場台廠也拿下半壁江山。
不過車用感測器,光達將是自駕車Level3以上規格時,爆發力最高的感測元件,2023年光達車用滲透率不到1%,今年接近5%,還會繼續成長。
車用晶片算力也有兩股力量推升,一是電機電氣化架構帶動ECU算力提升,並集合成一個中央晶片,二是自動駕駛需求,包括輝達、高通、Mobileye、地平線除開發高算力晶片,也努力打造生態系,輝達從晶片SDK到演算法、OS、HPC都包,甚至開模型都有訓練平台提供,高通則以晶片及SDK為主,並跟第三方夥伴合作,Mobileye則走封閉系統打造自駕方案綑綁晶片一起銷售。
AI 時代,最紅的不是 AI,而是輝達(Nvidia)。
對資本市場而言,從華爾街到全球股民都在關注輝達,輝達在晶片業裡是無可置疑的龍頭,老對手被甩到車尾燈都看不見。對AI而言,算力競賽階段,A100晶片比黃金還有價值。
11月輝達市值突破3.6兆美元,登上全球上市公司市值第一名,終結蘋果長達12年第一紀錄。標普道瓊斯指數公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晶片成分股從英特爾換成輝達。
成立30年,輝達如何成就兆美元市值的商業帝國?
1980年代除了IBM,很少有公司能獨立設計晶片。任職昇陽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工程師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和克里斯‧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接到一項任務,負責設計半客製晶片。
這是與半導體供應商LSI Logic合作,對方委派協助工程師正是黃仁勳,三人因此結緣。1990年代多數公司仍專注開發CPU,普里姆、馬拉科夫斯基和黃仁勳被要求開發更有挑戰性的產品,即繪圖處理器GPU。深入無人區的他們,結合彼此長處,最終完成工作,也奠定深厚的信任關係。
黃仁勳說:「我們合作非常愉快,普里姆和馬拉科夫斯基是我認識最優秀的工程師,我非常享受和他們一起工作。」但計劃趕不上變化,昇陽計算機架構和圖形架構變動太多,兩人專案不再受青睞,普里姆和馬拉科夫斯基決定離開公司創業。
毫無疑問,選擇創業合夥人時,兩人腦海浮現的第一人就是黃仁勳,他們邀請黃仁勳,但他卻回答「祝你們成功」。因黃仁勳覺得他的工作很不錯,能做自己喜歡的事,非常滿意現狀,如果創業,三人甚至連要做什麼都還沒想到。
但擋不住兩位老夥伴的極力邀請,黃仁勳最後還是同意約出去聊聊。
黃仁勳把聊天地點定在他職涯起點的丹尼餐廳,他在這當過洗碗工和服務生。因丹尼餐廳能咖啡無限續杯,三人聊了四小時,直到大腦沒有新靈感蹦出來,最終目標鎖定個人電腦市場。
1993年個人電腦革命剛開始,三人意識到這將是重要的時代機遇。他們推斷個人電腦價格會低到一定程度,且操作難度也會下降,使個人電腦更普及,人手一台的時代就要來臨。所以使用者會用電腦做什麼,或做最多是什麼?答案就是玩遊戲。
遊戲體驗好壞很大程度取決於視覺效果,要有好視覺就要靠GPU如何處理3D圖形。故問題來到為什麼要押注3D繪圖晶片:
強大的吸金力。1993年經典遊戲〈毀滅戰士〉(DOOM)發售,引發空前轟動,遊戲媒體評為年度最佳遊戲,能試玩的伺服器幾乎全擠爆。發售前兩年超過1,500萬人玩過這款遊戲,在1990年代是個天文數字,讓黃仁勳更篤定選遊戲市場準沒錯。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11/20121856/673c1869e9e10.png
且遊戲市場還有兩個特性:用戶依賴度高及使用者停留時間長。拿下遊戲市場,就能贏家通吃。當時個人電腦繪圖處理能力、多媒體處理能力幾乎不存在,若沒有聲音、麥克風、揚聲器、影片及圖像,電腦就只是文字處理器。但只要做出能玩遊戲、能跑3D圖形的晶片,以上功能也都能執行。
黃仁勳多次演講都提到「0億美元市場」,即有計劃投資佈局未驗證市場,就是輝達成功的關鍵。3D繪圖晶片當時就符合「0億美元市場」理論,那時隨便找家市調公司問「1993年PC的3D繪圖市場規模多少?」回答都會是0。
1980年代出現許多晶片公司如賽靈思和阿爾特拉,此時PC的2D繪圖市場非常擁擠,為何輝達還敢跳進來?黃仁勳等選擇了3D繪圖晶片市場以差異化,走一條困難但人少的路,不成功便成仁。如果相信3D繪圖晶片徹底改變計算機業,有什麼理由不邁出這一步?
1993年2月17日是輝達創立日、也是黃仁勳生日。黃仁勳很快把創業隊伍拉起來,在購物中心租了一間小辦公室,雇用約20名員工。經過兩年努力,1995年第一款產品NV1出爐。
這款產品充滿「先見之明」,集3D繪圖處理、影像處理、音訊波形表處理、I/O埠、遊戲埠、加速功能及UDA程式設計模型等多種功能於一體。輝達董事會成員馬克‧史蒂芬斯(Mark Stevens)說:「我一直覺得,我們做出一把功能齊全的瑞士刀。」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11/20121857/673c3116848fa.png
團隊滿懷信心將產品交給合作夥伴帝盟多媒體(Diamond Multimedia)銷售,但市場回饋相當慘澹。長期無訂單讓帝盟多媒體恐慌,把收到的25萬顆晶片的24.9萬顆都退貨,讓輝達幾乎破產。
NV1失敗原因有兩點:一是雖然NV1支援很多功能,但沒有可用的應用程式;二是市場只要3D繪圖晶片,僅此而已,客戶想要晶片便宜好用,不必增加其他功能還賣很貴。
但NV1失敗讓團隊學到很多。
黃仁勳說:「這是了不起的技術成就,卻是糟糕的產品。NV1沒辦法跟市場其他產品比較,這方面不如這個,那方面不如那個, 沒人會買瑞士刀當聖誕禮物。」史蒂芬斯說:「我學到的教訓是,進入3D繪圖領域太早了。多數風投支持的科技公司,失敗原因往往是進入市場太早,而不是太晚。我們好像站在太平洋的衝浪板上,等著大浪到來。如果浪遲遲不來,就無法到達岸邊,最終在茫茫大海凍死。」
為了讓公司穩定經營下去,三人努力找尋投資者。黃仁勳拜訪前老闆LSI Logic創辦人兼CEO威爾弗‧科雷根(Wilf Corrigan)。科雷根是仙童半導體總裁兼CEO,聽到黃仁勳求助,科雷根很快想到仙童半導體的老同事,紅杉資本創辦人唐‧瓦倫泰(Donald Thomas Valentine)。
他當著黃仁勳的面拿起電話打給瓦倫泰:「嘿唐,我要送個孩子給你,他是我最好員工之一。我不知道他要做什麼,但給他錢。」瓦倫泰是矽谷投資界傳奇,一手投出蘋果、甲骨文、思科和雅虎等公司,投資理念極具個性,投資專注大市場並解決難題的企業,現在看來,輝達與此理念高度吻合。
所以黃仁勳在科雷根引薦下,頂著一臉青春痘去紅杉找瓦倫泰。黃仁勳回憶:「瓦倫泰給人不怒自威感。那時我29快30歲,面對這些人,說話都在結巴,我感覺簡報表現非常糟糕,但幸運的是,瓦倫泰收到指示,一定要投資我。」
瓦倫泰聽完黃仁勳「路演」後只說一句話:「如果你讓我賠錢,我就殺了你。」後面故事就是,瓦倫泰與另一家投行Sutter Hill Ventures各投資100萬美元,輝達估值達600萬美元。
雖然NV1晶片慘遭滑鐵盧,但幸運的是,遊戲廠商SEGA向輝達拋出橄欖枝,邀請輝達合作開發NV2晶片。當時SEGA風光無限,接連發表〈VR快打〉、〈Daytona USA〉及〈VR戰警〉等經典3D街機遊戲,幾乎重塑遊戲業。
SEGA青睞為雙方提供機會,既讓輝達幫助世嘉開發下代遊戲主機,也鼓勵SEGA將遊戲移植到PC。從工程角度看,NV1和NV2是為支援四邊形繪圖架構開發的。 輝達首次推出產品時,是市場唯一為PC生產3D繪圖晶片的公司,沒有其他案例可參考,故基於他們自己的判斷,選擇這架構非常明智。
但很快,危機來臨。
其他3D繪圖晶片公司開始湧現,支援另一種架構,微軟Windows 95搭載的API DirectX,是除輝達外所有人都在用的架構,即三角形繪圖架構。黃仁勳說:「我們從未做過DirectX這種圖形架構,整個行業約50多家公司都與輝達相反。」
問題又來了,輝達該怎麼辦?
如果繼續照合約執行,與SEGA合作遊戲主機,輝達就會無可避免在錯誤路上浪費兩年時間,同時競爭對手卻快速前進。如果未完成合約,輝達就沒有足夠資金支撐公司及產品研發,還可能面臨賠償,輝達根本沒能力承擔後果。
要麼完成專案然後死去,要麼無法完成專案立刻死去。
激烈討論後,團隊有了共識。無論如何不能走錯路,所以答案就是輝達必須支援新架構。但違背合約,沒錢怎麼辦?
黃仁勳選擇開誠布公,跑去SEGA找CEO入交昭一郎,告訴他輝達為SEGA設計的架構走錯方向,因主流是朝「逆向渲染」和「逆向紋理映射」發展。如果SEGA堅持要輝達做下去,SEGA會得到違背主流的產品,輝達也會因這錯誤死亡。
入交昭一郎問黃仁勳:「那你要我怎麼做?」答案令人出乎意料,黃仁勳說:「雖然你沒理由這樣做,不過我希望你能解除合約,我們不必履約,但還是要付我們費用,甚至SEGA可能一無所獲。」
這是非常違背商業常識的要求。
考慮幾天後,入交昭一郎告訴黃仁勳,他願意幫助輝達。故SEGA支付約500萬美金給輝達,讓輝達在存亡之際活了下來。這件事情讓黃仁勳明白,創業時最重要卻最容易忽略的東西就是人們的善意。
現在只有一次機會了,耗盡所有資源後,輝達如何押最後一注?
黃仁勳想,如果只有一次機會,反向推導晶片研發流程,確保做出完美的產品,就需提前做好所有準備。他們找上模擬器公司Icos,模擬器主要功能是類比和重現真實系統,廣泛用於工程設計和科學研究等。
黃仁勳打電話給Icos,對方稱:「感謝來電,但我們已經倒閉了。如果你們真的需要我們的產品,倉庫還有一些庫存。」就這樣,輝達從一家倒閉公司買了一些待廢棄的產品。以仿製晶片手法,輝達推出世界首款仿製PC晶片RIVA 128 NV3,是當時最佳逆向紋理映射引擎,改變業界對現代計算機繪圖認知及晶片設計封裝。
!https://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24/11/20121930/673c315d04601.jpg
每秒100M圖元填充率(圖形處理單元每秒渲染畫素量)使NV3迅速贏得市場青睞,1997年底Dell及Gateway等廠商相繼採購NV3。NV3讓輝達鹹魚翻身,上市四個月就銷售百萬顆。更重要的是,NV3快速開發和測試讓輝達比競爭對手快兩倍多節奏推出下代晶片。
馬太效應開始顯現。
1999年1月,輝達掛牌那斯達克,相繼推出RIVA TNT2和NVIDIA Vanta兩大處理器產品。同年8月,發表全球首款GPU GeForce 256,是世界第一款可編程加速器。2000年與微軟合作,一直想邊緣化輝達的微軟選擇GeForce為新計畫Xbox的GPU。
但PC市場局限性及一直與英特爾競爭,讓輝達倍感壓力,團隊認為必須開發全新市場才能真正站穩腳跟。
2006年輝達推出CUDA,適用GPU的通用程式設計介面,使用者可用輝達GPU進行繪圖處理以外運算,為GPU應用開闢新天地,遠超過遊戲領域。黃仁勳說:「很多大學研究員意識到,只要買GeForce系列顯卡裝進計算機,就等於有一台個人超級計算機。」
DeepLearning.AI創辦人吳恩達回憶:「在史丹佛大學時,我的本科生伊恩·古德費洛(Ian Goodfellow)在宿舍搭建GPU伺服器,最後變成我們深度學習實驗、訓練神經網路的工具。我們用GPU以十倍甚至百倍速度訓練神經網路,因能同時執行千或萬個步驟,不用依序執行,對神經網路是徹底的改變。」
同時人工智慧知名學者辛頓及楊立昆實驗室也在做同樣的事。那時人工智慧還是小眾市場,2012~2015年人工智慧晶片市場規模幾乎為0,但黃仁勳喜歡說:「我們正在投資0億美元市場。」那時投資人工智慧,幾乎等於把錢丟到水裡。
對市值十億美元的上市公司來說,成功會讓人避開風險,不讓公司脫軌更重要,且20年來,輝達一直與PC遊戲晶片緊密相關,是繼續堅守領域,還是押注尚未證明的市場?
馬拉科夫斯基說:「你必須相信自己相信的,然後大力投資。如果我們判斷這可能是重要市場,我們就會這樣做。」輝達選擇了人工智慧,命運齒輪開始轉動。 這不僅改變輝達的軌跡,還改變了科技業的軌跡。
黃仁勳說:「身為CEO或任何試圖把船開往新方向的人,必須不斷尋找積極回饋、不斷宣傳自己的想法。每當有好事發生,都讓自己更堅定。我們必須清楚認識這是什麼?為什麼它很重要?如何幫我們達到下個層次?」
人工智慧晶片層、系統層、演算法層和人工智慧層都在進步,系統性進步造成指數級增長。如果回顧從ImageNet及AlexNet以來發展,計算力已提高約百萬倍,而不是千倍,計算技術以每十年百萬倍快速發展,稱之為「黃氏定律」。
得益於人工智慧的快速「出圈」,馬拉科夫斯基說:「突然每個人都想知道我們是從哪冒出來的,但現在一夕成名其實花了我們30年才達成。」輝達成立30年,多數人不會以30年眼光看待問題,但數十年願景付諸實踐,如今輝達能更短時間創造更多不可能。
黃仁勳說:「每位CEO的工作都是瞻前顧後,還必須大膽決定哪些機會和問題值得解決,即使沒人相信我們真能做到。要實現目標必須與一群了不起的人共事,曾在輝達創造奇蹟的人,大部分都還留在這裡,真的很令人感慨。」
輝達仍然值得期待。
儘管受美國制裁,華為仍努力生產足夠的晶片,知情人士透露,華為計劃明年第一季量產最先進 AI 晶片「昇騰 910C」(Ascend 910C)。路透社報導,華為已經向部分科技公司發送樣品,並接受訂單。
在美國制裁下,華為無法委託台積電代工,使其先進晶片良率難以達到商業化等級(超過 70%)。據報導,昇騰 910C 由中芯國際製造,採用 N+2 製程,但因缺乏先進曝光設備,晶片良率僅 20%。
消息人士表示,即使是華為目前最先進的昇騰 910B,同樣由中芯國際製造,良率也只有 50%,迫使華為降低生產目標,並延後完成該晶片的訂單。
字節跳動(ByteDance)今年訂購超過 10 萬顆昇騰 910B 晶片,但截至 7 月收到的貨還不到 3 萬顆,無法滿足該公司需求,其他向華為訂貨的中國公司也抱怨過類似問題。
由於缺乏 EUV 設備,華為深知短期無法解決問題,因此優先處理政府與企業的策略性訂單。此外,中芯國際製的先進製程晶片有高達 50% 的溢價,不如台積電製造,而且是使用增強型 ASML DUV 設備。據分析師和消息人士透露,華為已用台積電晶片補充中芯國際製造的晶片中。
台積電幾週前通知美國商務部,在華為昇騰 910B 製程中發現其一顆晶片。美國已將華為列入貿易清單,要求供應商取得許可證才能出貨任何商品或技術給該公司。此後,華盛頓進一步打壓,命令台積電停止向中國客戶運送先進 AI 晶片,以免晶片流向華為。
華為量產最新 AI 晶片困難重重,路透社揭「良率僅 20%」
憑藉龐大的國內市場和政府補貼,中國正撼動長期由韓國、台灣和美國主導的半導體市場。
韓媒 Pulse 報導,中國晶片製造商正取得顯著進步,在先進半導體也是如此。其中,中芯國際今年第三季季度獲利創歷史新高,營收較去年同期成長 34% 至 21.7 億美元,營業利潤則飆升 94% 至 1.699 億美元。
至於長鑫存儲、福建晉華等 DRAM 大廠正積極降低 DDR4 價格,提供比三星、SK 海力士便宜 50% 價格的記憶體晶片。
中國企業也拚命挖角韓國和台灣頂尖人才。成均館大學教授 Kwon Seok-joon 指出,台積電現在將中芯國際視為主要競爭對手,因為許多主要研發和製程人員後來都被挖角到中芯國際。
在美國制裁下,中芯國際仍成功推進至 7 奈米製程,雖然良率問題仍存在,先進製程進度也落後韓國和台灣,但對於一間 2000 年成立的公司來說,技術差距已經顯著縮小。
Kwon Seok-joon 預期未來 10 年內,以中芯國際為首的中國晶圓代工產業,10 奈米以上製程和中階製程市占率將成長 1~2 倍。另隨著政府持續補貼,中芯國際可能在 2030 年代中期與台積電相抗衡。
中芯國際 2018 年成立記憶體子公司 Semiconductor Global Solutions(SGS),並從三星電子和 SK 海力士招攬許多工程師,目前正在浦東和寧波加速 DRAM 開發。
研調機構 TrendForce 數據顯示,在全球晶圓代工市場中,台積電市占率高達 62.3%,其次是三星 11.5%,以及中芯國際 5.7%。
記憶體產業部分,中國廠商透過量產 DDR4 來主導市場,同時推動 DDR5 量產。長鑫存儲主要專注於低階記憶體,例如以 17-18 奈米的 DDR 及低功耗 LPDDR4X,並且快速擴大生產規模。
根據美系外資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資料,長鑫存儲晶圓月產能已從 2020年 4 萬片增加到 2024 年 20 萬片,預計今年全球 DRAM 市占將突破 10%。
業界人士預期,長鑫存儲與三星電子目前技術差距為 1.5 年或更短,長江存儲和其他 NAND 公司也將與業界領導者的差距縮小到 1 年以下;另一位業界人士則透露長鑫存儲明年產能確實能跟美光相當。
TrendForce 預期,由於中國產能擴張,明年 DRAM 產量將較今年增加 25%。延世大學教授 Kim Hyun-jae 表示,中國擴大 DRAM 產能是韓國半導體公司最大的風險因素。
業界擔心中國大量補貼的低成本晶片,恐造成市場中斷,尤其是用於消費性電子產品、汽車和工業設備的傳統半導體,這些產品占全球半導體需求 75%。業內人士指出,為降低成本,對中國晶片的需求越來越大,這種趨勢可能會改變整個市場結構。
「中國芯」大躍進!記憶體緊追三星、美光,技術差距不到 1.5 年
反對減肥藥的小甘迺迪(RFK Jr.)將出任衛生部長,引發減肥藥雙雄禮來(Eli Lily)、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和正在開發減肥藥的安進(Amgen)近來大跌,但有分析師指出,市場反應過度,可趁機逢低布局減肥概念股。
財經網站霸榮報導,BMO Capital Markets分析師賽格曼(Evan Seigerman)在最新報告中重申對禮來、諾和諾德和安進「優於大盤」的評等,認為減肥藥概念股近來遭拋售反映市場恐慌情緒,但並非實際面臨基本面下行風險。
川普提名小甘迺迪出任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部長後,減肥藥概念股走跌,因投資人擔憂小甘迺迪將推動減少減肥藥納入保險的範圍、或施壓要求降價。
小甘迺迪為美國已故前總統甘迺迪的姪子,不僅是知名反疫苗活躍人士,也堅定反對減肥藥,認為時下風行、可抑制食慾的「GLP-1」藥物並非解決肥胖危機之道,而認為政府應提倡健康飲食。
不過,分析師認為,對減肥藥前景的擔憂實屬過度反應,衛生部也沒有改變藥品納保範圍和定價的單方面權力。分析師也認為,全球約10億人受肥胖所苦,減肥藥市場仍有極大成長空間。此外,許多患者近期才開始接受療程,藥商未來幾年可望迎接巨大獲利成長。
諾和諾德生產的Wegovy和禮來生產的Zepbound近年因減重效果顯著而紅透半邊天;安進則正在研發備受期待的減肥新藥MariTide。
業者現也致力證明GLP-1藥物的更廣泛用途,如用於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預防阿茲海默症等。
美國準總統川普向來擁護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還堅稱氣候變遷是「大騙局」。自川普勝選以來,美國綠能股上演大怒神,不過瑞銀(UBS)分析師認為,投資人過度悲觀,綠能族群股價已超跌,應把握拉回買點靜待後續行情。
Markets Insider報導,瑞銀分析師21日出具研究報告寫道,因市場預期川普上任後將打壓再生能源,近來美國和歐洲綠能股集體暴跌,反而創造最佳買點,成為投資人加碼布局的絕佳時機。
瑞銀依舊看好綠能股後市,理由是AI運算促使用電量激增,勢必需要再生能源才能應付龐大需求,加上各大科技巨頭宣告「淨零碳排」目標,爭搶乾淨能源,也將帶動綠能需求穩定成長,亦有利相關廠商長遠的營運布局。
瑞銀分析師認為,由於拜登政府快馬加鞭,綠能業者補貼資金已到手,川普上任後仍可繼續擴大經營,即使川普廢止補貼,也不至於受到重創。川普上屆任期期間,美國太陽能裝機量在四年內大幅成長50%。
自2024美國總統大選以來,氫燃料公司Plug Power和太陽能設備供應商Enphase Energy股價大跌逾24%,而SolarEdge Technologies則暴跌42%。
為挑戰 Google,OpenAI 有意開發瀏覽器,納入產品版圖中。
外媒 The Information 報導,OpenAI 考慮開發一款瀏覽器,以擴大產品影響力。瀏覽器將與聊天機器人 ChatGPT 緊密結合,並在搜尋功能攜手合作夥伴,可能包括電子商務網站和應用程式等業者,如此一來可望改善 ChatGPT 回答目標市場的問題。
The Information 點出,OpenAI 開發瀏覽器將能推動 ChatGPT 發展。對此傳聞,OpenAI 則不願發表任何評論。
AI 正在改變人們網路搜尋和線上購物的方式,使用體驗更加直觀且個人化。透過運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及用戶資料,AI 搜尋引擎可深入理解複雜的查詢並提供個人化建議。
OpenAI 日前推出升級版 ChatGPT search,不只聊天機器人既有功能,更整合網路搜尋功能,透過為用戶提供具有引用來源的直接答案挑戰 Google 等傳統搜尋引擎。「在網路上獲得有用的答案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OpenAI 宣布推出 ChatGPT search 時表示,「它通常需要多次搜尋並挖掘連結,才能找到優質來源和正確訊息」。
不只如此,OpenAI 針對內容,去年起即與多家新聞出版集團和媒體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包括斯普林格(Axel Springer)、新聞集團(News Corp)、康泰納仕(Condé Nast)、赫斯特(Hearst)以及《金融時報》、《時代》等,為 ChatGPT search 和 OpenAI 其他產品計畫鋪路,也避免日後衍生侵犯版權等問題。
OpenAI 財務長傅萊爾(Sarah Friar)受訪曾表示,ChatGPT 每週已有 2.5 億活躍用戶,其中 5%~6% 免費用戶進一步註冊付費訂閱方案。與此同時,OpenAI 正在努力爭取更多企業客戶,她對商用市場潛力感到興奮。
從 ChatGPT 切入消費大眾市場,OpenAI 讓 AI 更貼近人們的工作、學習及生活,並陸續引進語音、搜尋等功能試圖完善 ChatGPT 服務,已威脅到搜尋龍頭 Google 長久以來的地位,該公司以 Gemini 及相關服務回應 ChatGPT 的挑戰。
OpenAI 考慮開發瀏覽器推動 ChatGPT 應用,挑戰 Google 龍頭地位
台灣虎航將在 11 月 29 日轉板上市,已在 11 月 19 日至 21 日辦理公開申購,預計 11 月 25 日公開抽籤,每股承銷價 40 元,若以今日盤中最高點 74.9 元來看,中簽一張有望入袋 3.49 萬元,因此掀起申購熱潮。
台灣虎航競拍得標加權平均價 62.38 元,超額認購率達 28.3 倍,是競拍新制實施起至今,倍數最高的一檔,最高得標價 73 元,得標總金額超過 4.46 億元,而公開申購股數 1,790 張,每人限申購 1 張,申購截止後,統計三天共有 89 萬 2,580 人參與申購,中籤率僅 0.2%。
台灣虎航 2023 年每股稅後純益(EPS)達 4.27 元創新高,前三季每股純益(EPS)5.52 元,創歷史新高,已超越去年全年,今年前 10 月累積營收為 139.39 億元,年增 35.7%,承銷券商台新證券表示,虎航股東權益報酬率(ROE)逾 6 成,比台積電還高。
目前虎航有 15 架客機,飛航 28 個航點,經營 41 條航線,包括疫後至今新增 14 條航線,待首航桃園-宮崎後,累計日本、韓國航點分別達 20 個、4 個,為飛航日、韓最多的國籍航空公司。法人估,第四季飛日、韓客運買氣不減。
台灣虎航率先同業發放 2024 年年中績效獎金予員工,不少員工也直接將獎金直接拿去認股。對此,法人表示,透過員工認股,讓員工不僅能分享公司的盈利,並能實際參與公司的成長,朝企業永續經營目標邁進,間接激勵員工與公司一齊發展,有助於提升公司的整體表現。
抽中一張有望賺 3.49 萬元!全台 89 萬人瘋搶台灣虎航 1,790 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