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6|閱讀時間 ‧ 約 5 分鐘

敲開覺性之門~八大人覺同修心得分享

    amp-img-attr

    連續八個月的佛學共修,從人自有佛性談起,再藉研讀八大人覺經,將佛法在生活中體悟,逐漸敲開覺性之門。只要有心即不難,佛必不負有心人。

    如下同修心得,連貫數月心得,實難能可貴。引用記錄在此,與有緣人分享。

    ---------------------------------------------

    找到回家的路~八大人覺共修心得

    從2010年4月起,靈性共修夥伴決定除了心靈書寫,還要加上唸經書。

    身心靈的探索上,靈的部份其實就是一種深層的信仰,就是我們的自性、精神能量中心,我們本然的樣子。如何找到自己本然的樣子?要透過什麼經書讓自己得以窺見,得以與那個真如的自性相遇?

    因此這個課程從「人自有佛性,人為什麼要學佛」說起,我們決定共修八大人覺。

    有些言論認為,既然自有佛性,佛就在心中何必還學,何必再尋找?真是傲慢的語言與心態!

    人出生後,甚且歷經累世的迷航之旅,靈性的佛性早已蒙塵結垢深厚,沒有用心一點一點的擦拭,如何能再見其亮光?!

    就這樣,我們從八月起正式開跑,到12月,一次1-2覺,細心的咀嚼、用心感受字裡行間的意涵,然後落實到現實生活,去觀看去體會。

    第一堂課,引導老師問每個人的狀態及期待,我那時只感覺自己的懵懂,以及想一步一腳印腳踏實地學習;這樣的狀態是一個起步,懵懵懂懂的我,竟因此開始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到最初心靈渴望的家。

    這期間,當我在書寫時進入真我狀態,會不斷出現五言偈、七言偈,不斷的提醒我過去世的我曾發生過什麼事,這些發現讓我真心的發出懺悔心,讓我學會全然接受現在自己的狀態,學會承擔責任。

    請參照先前心得:砌一塊磚vs種一畝田

    到了10月份,我再度陷入現實與理想的兩難狀態,現實生活雜七雜八的事讓自己又陷入了一種生存恐懼,忽略了靈性的研習。

    引導老師提點我:當三件事都重要,也等於都不重要!這句話如醍醐灌頂,我當下看見自己又在逃避。就好像要去爬一座山,但山腳下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攤位,我迷惑留連於繁花似錦的攤位間,就是不爬山!我做助人工作啊(滿足別人的需要)!要開多點課啊(擔心沒錢的生存恐懼)!是責任啊!...我找盡各種看似理直氣壯的理由,讓自己可以不必精進自己,但其實都是藉口!

    所以,什麼才是生命裡最重要的?!真我永遠不會棄我們而去,他總是等待、提醒再提醒,像極了嘮叨的老媽子,卻是字字珠璣。

    請參照先前心得:老媽子的酸菜偈

    如果我不想在下一世忘了這一世的努力,那麼,我得怎麼前進?我究竟要去哪兒?因緣際會,從七月起參加佛學營,接觸了淨土宗,直覺就是要去極樂世界上學,即使從小學或幼稚園程度都好,這個感覺帶著,但也一路再觀看其他。

    11月的共修,我寫了四言偈:

    砌一塊磚 實心堅固 心無旁鶩 努力精進 佈施迴向 迎向西方 回入娑婆 共度有緣

    切勿怠惰 從生活修 女性能量 韌性有餘 決心不足 切記切記 生命回顧 重在分享

    不為己利 廣修福德 接往西方 共修菩提 回入有情 轉識成智 我佛慈悲 絕不捨棄

    願汝聞之 深信我語 出爾反爾 延誤己身

    真我不斷提點,我感覺到她的急切心,而我深知自己已走在正確的道路上,此世生命經驗的回顧與分享當可給他人引為借鏡,亦可為自己種下福田;此外,我得專注在這一塊磚,實心堅固的磚。

    一心念佛到西方   佛音深入八識田   耳根圓通吸音板   見山是山不起念

    了悟生死苦無邊   方能斷慢與嗔癡   執著情識為哪樁   心念起於八識田

    唸佛念至潛意識   心心念念皆佛號   清淨妙心本自在   福德兼修戒定慧

    生活修行本不易   堅信堅定之毅力   念茲在茲不忘爾   耳根圓通日常修

    玉屏萬物皆具備 靜待努力精勤修

    啊~~有時機緣到了,我們卻讓他錯失,回觀這一段時間,心裡念著想看哪本書,ㄟ~書或CD就出現在結緣架上;然後莫名奇妙的上了一些佛學課,講淨土、大勢至念佛圓通、觀音法門...發現...ㄟ!這不都是咱家玉屏要我做的...真是給他三條線!

    到12月,玉屏開始碎碎唸,內容大致如前,反覆提點...因為不夠精進,常常因日常生活嫌雜事干擾修行,但也讓自己深刻體會在家眾修行之難,希望下一世可以拋掉俗世牽掛,讓自己更專注在這一塊磚上!

    阿彌陀佛!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