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5|閱讀時間 ‧ 約 9 分鐘

台灣陸軍的轉型:陸戰隊化!台灣陸軍的戰略目標

中華民國陸軍,跟隨蔣介石政權來到台灣,前身是國民革命軍,也就是國民黨軍。1950年代以後,蔣介石衰老,也無力利用中國文化大革命進行反攻,於是中華民國陸軍變成一個在小島上的大陸軍。接著蔣經國到李登輝時代,1996台灣總統直選,中華民國陸軍開始一波一波的裁軍轉型,黨軍色彩開始減弱,但是跟著蔣介石來台的反攻中國大陸軍規格,還是掌握軍隊高層的基本想法。2000年政黨輪替,直到今日,陸軍轉型依舊被許多國民黨體系出身的人所埋怨,但中華民國不是中國,中華民國陸軍是台灣陸軍的這個基本概念,已經是台灣的基本軍事常識。 如果你還把中華民國當中國,把陸軍當成要反攻大陸的軍隊,把國軍共軍都是中國軍這種想法當聖旨,基本上什麼陸軍轉型也不用想,可以直接解散中華民國,讓中國軍隊來統治就好。如果你不是這種人,那台灣陸軍該有的樣子,才有討論下去的必要。 ●●●●●●●●●
★台灣陸軍的戰略目標: 以台灣國土的防衛來說,陸軍能夠施展的地方非常有限,在島嶼戰爭中,陸軍只能守勢,不管你的裝甲部隊多強,敵人不上岸、不空降,基本上就是放著好看,一堆人拿烏克蘭來對比台灣,光是地形就天差地遠。台灣中南部還算有廣闊一點點的200公里南北平原,但是東西向約40公里就會碰觸到中央山脈山腳下,例如樂山雷達站就在苗栗新竹交界,標高2600公尺,距離海岸線就是40公里。大部隊無法進入山區,山區也無法提供大部隊聚集反攻,因此對國軍或敵軍來說,山區都不會是攻防重點,誰拿下人口聚集的大都市,基本上就決定戰爭的勝負。 所以台灣陸軍要打的,絕對不是平原戰,不是裝甲箭頭跟砲兵火力跟上,而是每一個登陸點的防衛戰。以台北來說,就是打淡水河口的防衛,桃園就是灘岸登陸戰,從北到南有大屯山、觀音山、林口台地、湖口台地都在海岸邊,是極佳的觀測與火力發射點。新竹苗栗是山區,不會被登陸,但可能被空降滲透偷襲,不是主打重點。 中南部比較適合大部隊登陸,但台灣政經中心在台北,打中部會被從南北的火力夾擊,苗栗南部、大肚山、彰化八卦山都是制高點,而且從台中港到中央山脈腳下也才25公里,火力到處可以放。要打雲嘉南,則要先清空澎湖,不然腹背受敵威脅性太大,因為澎湖到雲林麥寮或嘉義布袋只有約50公里,中短程火力就可覆蓋。打高屏則是離北部太遠,打了之後還要一路北上,增加後勤補給的脆弱性。 東部是海空軍的戰力保存區,海空軍會在菲律賓海大戰,然後靠護國神山保留實力,不時突襲台灣海峽南北的目標,如果要登陸東部則完全是噩夢等級的地點,很難運補、往北往南往西的公路都超容易被斷。如果要北中南多線登陸,你沒搞成二戰的諾曼第規格就不可能,這也是為何中國無法以導彈攻擊就結束台海戰爭的關卡,飛彈打完然後呢?沒人投降中國就頭大了。 換句話說,台灣陸軍最基本要更改的觀念就是,你的敵人從哪裡出現,你就要有打那個地方的能力。敵軍不會一開始就在台灣北中南出現,因為他們還在海上或空中,大陸軍觀念會說那就通通交給空軍跟海軍去處理,但是如果空軍跟海軍打過幾輪,敵軍還是出現在近海,你陸軍要怎樣應戰?現在科技進步,陸軍本身有太多可以制空制海的選擇,比如無人機或精準導引火箭,台灣海空軍會在100公里外就接戰,然後持續消耗,而陸軍一開始的任務是維持國內秩序、保護海空軍能量,然後在海空軍轉移到東部以後,得獨自挑起台灣西岸領海以內的防衛能力。 在確定這個戰略順序之後,你才能對台灣陸軍有一個戰略與戰術的規劃,而不是用大陸軍作戰方式,去想一個根本不會在台灣出現的平原裝甲兵團大戰。中國如果能登陸主力戰車,並且運上源源不絕的油料跟彈藥,這樣才能玩南北向攻擊耶?如果陸軍有能力攻擊海上目標,直接側向就打掉敵軍的海上補給船艦,那麼已登陸部隊在後勤被切斷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能力往北或往南進攻,你怎麼會放掉戰略關鍵,要乖乖等敵軍通通上岸再打呢?M60A3跟CM11還夠用的理論,就是解放軍的主力坦克、油料、彈藥安全上岸之前,台灣裝甲部隊老早就撲上去了。 因此台灣陸軍最優先要強化的,就是中近距離的反艦防空能力,100公里以上的交給海空軍去煩惱,但是50公里內的,就要陸軍自己來。陸軍自己要有四線攻擊的戰法,第一線裝甲部隊針對已登陸灘岸的反擊,這是傳統陸軍,登陸點的北線、南線、山線則要以反艦能力切斷中國補給船艦,同時提供防空掩護,讓裝甲部隊能機動作戰,只要敵人沒油沒彈,解放軍上來就是死路一條。這就是陸軍的陸戰隊化,只是把從海打陸反過來,練習從陸打海。第五線是更遠的海空軍,會在東部百公里外的射程,持續攻擊中國補給船艦。 沒有切斷中國登陸部隊補給路線的能力,陸軍就會跟二戰的日軍一樣,被美國封鎖到底。所以陸軍想打贏,反艦跟防空就是陸軍自己要強化的重中之重。陸軍必須顧得了這些任務,所以美國寧願台灣買更多海馬斯,而不用買M109A6,要魚叉而不用先買MH-60R。無人機、無人艇就是陸軍的中近程海上偵蒐反艦利器,更別說海馬斯跟雷霆2000的精準導引反艦火箭,都能讓陸軍應對海上目標,重演古寧頭戰役。 陸軍如果顧錯任務,你拿到兵棋推演上一看,馬上就會被敵軍突破。俄烏戰爭已經完全驗證,在現代戰爭中,一樣是沒有充足後勤補給的一方,絕對會戰敗。大陸軍還可以打打游擊戰,用一點點的兵力去拖延對方,以空間換取時間,但是在登陸戰、海島戰的規模,就是絕對的集中兵力,不然很難從海上打出缺口,就像俄軍想登陸敖德薩的幻夢破滅一樣。 ■■■■■■■■■■■■■■■■■■■■■■ ★台灣陸軍的陸戰隊化:反艦防空與裝甲的比例 目前台灣陸軍在反艦防空與裝甲部隊的配置: ●反艦:雷霆2000/43輛、阿帕契/29架、超級眼鏡蛇/61架、OH-58D/37架、(海馬斯/29輛) ●防空:復仇者/74套、刺針飛彈、欉樹飛彈/45套、阿帕契、超級眼鏡蛇、(陸劍二/29輛) ●裝甲:M60A3/460輛、CM11/450輛、CM34雲豹30砲車/284輛、M41D/50輛、(M1A2T/108輛、雲豹105砲車/222輛) 雲豹甲車/683輛、CM21系列/1000輛以上、拖式飛彈悍馬車 M109A2+A5/225輛、M110A2/75輛、拖曳式105/155/203榴砲、雷霆2000/43輛、(海馬斯/29輛) 阿帕契、超級眼鏡蛇、OH-58D ●●●●●●●●● 陸航的阿帕契、超級眼鏡蛇跟OH-58D可以兼用反艦、防空、反裝甲,可獨立出來看。剩下的陸軍反艦部分就只剩雷霆2000,而且沒有精準打擊能力,只能面打擊,成效不佳。至於標槍、托式飛彈、戰車、火砲的反艦效用不是太短,就是根本不準,無法在海岸邊持續作戰,因此都劃分在裝甲武力那邊。即將購入的海馬斯,反艦能力可以期待,會大幅強化陸軍對中國沿岸、台灣海峽中的打擊能力,能跨海支援澎湖作戰。 防空部分,復仇者、刺針飛彈只能10公里內的防衛,無法延伸到海上。才剛開始生產的陸劍二可以延伸到15公里外,會取代欉樹飛彈,跟復仇者形成中近距離的搭配。如果陸劍二系統能使用海劍二,可以把防空圈提升到30公里以上,發揮突襲的效果。 裝甲部分就是現有台灣陸軍的主力,M60A3、CM11、雲豹30砲車、雲豹甲車是主力,新購的M1A2T更是強手,對於反撲登陸點都是足夠的火力,欠缺的是反艦跟防空火力的支援。後續還有雲豹105砲車跟M60A3的升級,這部分就不用太擔心,後備部隊的大部分也會分配在此。火力支援上,拖曳式105/155/203榴砲生存性不高,不是主力,M109A2/5跟M110A2稍微好一點,但一樣無法快速轉移。雷霆2000跟未來的海馬斯會是主力,機動打擊支援裝甲部隊前進。 無人機部分,騰雲、銳鳶、劍翔都是空軍遠距離偵蒐打擊用,陸軍就是紅雀、巡飛彈2,巡飛彈1因為威力太小、距離太近,重要性就降低很多。其中巡飛彈2如果量產,大量悍馬車一車3彈,北中南東、澎湖都可以配合陸劍二、復仇者,形成野戰防空跟反艦的打擊群,可以支援海空軍作戰、防衛,也能回頭支援灘岸作戰。 最後就是無人艇,用在近海防衛也是一個奇兵。台灣海峽海象激烈,自然沒有烏克蘭在黑海的平穩,這部分就必須海軍、海陸跟陸軍合作,一部分可以形成無人艦隊,在澎湖周邊作戰,一部分由陸軍在各灘岸、河口,甚至內陸河流放出,偷襲想進犯台灣的中國船隻。 ●●●●●●●●● ■■■■■■■■■■■■■■■■■■■■■■ 未完待續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