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養性不必轟轟烈烈上山下海、呼朋引伴,每天生活上所遇到的點點滴滴,都是反恭自省的好材料。三省吾身,足夠了!
2006年夏秋之際,正當陳總統被質疑貪瀆,正當紅衫軍排山倒海,正當媒體一面倒的佔據你我的心靈之際,所有綠營的政治人物甚至於支持者無不陷於抉擇苦痛深淵:倒底該不該相信陳總統?但是他從不講清楚;倒底該不該與總統切割清楚,但是並無司法上的確切判決;可能部份人還有倒底要不要琵琶別抱的籌畫?
這些抉擇相信在所有關心的人的心中徘徊不止一次,特別是對需要是當算計得失的政治人物來說更是如此。然而,是否有一個簡單的方式來抉擇立場,判斷行止?
答案是有的。不必看流傳的宮廷逸聞,那些逸聞並無確切證據,以致於留下各說各話的空間。做為支持者的我們,判斷的根據只在公開場合的行止。
先說呂秀蓮:不管文脈如何她的一句I am ready,放在那個風雨飄搖的時間點上,已經不是恰當與否的問題,而是缺乏信念的展現。但是她說了。
再說蘇貞昌,做為行政院長的,不能評斷自己長官的是非,特別是在立法院的公式場合,因為這會影響到行政體系與政黨體系的安定。但是他說了。
再說謝長廷,他當時承擔重任挑戰台北市長選舉,從而上天放他長假,給一個空檔讓他避開抉擇的困境。他從未對此發言,我們也無法由此看出其抉擇,但是算是一報(承擔)還一報(抉擇)。事實上,投身沒有人要選的台北長,本身就是支持所屬團體的行為。
最後說游錫,他始終是個支持陳總統的政黨領袖。也許他錯了,他正在支持一個貪心的總統?
無論如何,這僅僅是說而已。真正的考驗是台灣社舉辦的「挺台灣大遊行」,這個場合,只有游錫從頭到尾在場,呂秀蓮缺席、蘇貞昌缺席,謝長廷在忙。
回到最前的問題:在板蕩飄搖之際,立場要如何抉擇?
其實,你的職務就是你的立場。你因為職務原因選擇了立場,這個制度上的立場就是保障你免於算計痛苦的大傘。
呂、蘇兩人,無一不是陳總統的下屬。作下屬的,除非辭職,除非陳總統官司訂讞,否則下屬需必毫無保留的支持上司,特別是在公開場合。謝、游雖然不是總統直接下屬,但是同一政黨團體的重要成員,依據此一組織立場,有義務採取避免組織崩解的立場。謝的參選北市長,其實已經消極的證明了這點,而游從頭到尾支持這遊行,更是積極的鞏固這點。
所以,在那飄搖之際,兩個人的表現非常令人傷心,兩個人的表現是合格的。
你的職務就是你的立場:那麼簡單的道理,腦筋太好的人反而不懂,真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