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3|閱讀時間 ‧ 約 28 分鐘

週喝一次酒,下咽癌加速找上您


2019年11月25日,國家衛生研究院在記者會上分享一篇研究「酒精對於頭頸癌風險及存活之影響(Investig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lcohol and Risk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in Taiwan)」,有以下2個重要結論:

(1) 每週至少喝一次酒、不論飲酒量多少,罹患頭頸癌風險都會比不飲酒者高出1.6倍。

(2) 飲酒者好發的頭頸癌類型:下咽癌最多(高出19倍),其次是口咽癌(3.8倍)、喉癌(1.5倍)、口腔癌(1.15倍)。

這份研究報告也同時登上國際權威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以及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期刊(Cancer Epidemiology, Biomarkers & Prevention)。

本篇文章將於頭頸癌與飲酒相關問題分成4個部份,來做深入介紹:

一、頭頸癌與飲酒的關係?

二、目前台灣酒精消耗量趨勢?

三、酒精代謝與頭頸癌關係?

四、結論



一、頭頸癌與飲酒的關係?


(一) 在討論頭頸癌與飲酒關係前,我們先來認識什麼是頭頸癌。

頭頸部若依功能,可分為上呼吸道和上消化道。

  • 上呼吸道:鼻腔、鼻竇、鼻咽、口咽、喉和氣管。
  • 上消化道:口腔、口咽、下咽和頸部食道。

而頭頸癌可說是一個綜合的名詞。依好發機率排序依序可為:口腔癌、鼻咽癌、甲狀腺癌、喉癌、下咽癌、口咽癌、唾液腺癌和鼻竇及鼻腔癌。


(二) 認識頭頸癌後,接著來看頭頸癌在國人癌症死亡率排名:

依據衛福部 2018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

  • 在十大癌症死亡率中,頭頸癌排名第5

十大癌症死亡率排名: (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女性乳癌、(5)口腔癌、(6)攝護腺癌、(7)胃癌、(8)胰臟癌、(9)食道癌、(10)子宮頸及部位未明示子宮癌。

  • 在男性十大癌症死因中,頭頸癌排名第4

男性十大癌症排名:(1)氣管、支氣管和肺癌、(2)肝和肝內膽管癌、(3)結腸、直腸和肛門癌、(4)口腔癌、(5)食道癌、(6)胃癌、(7)攝護腺癌、(8)胰臟癌、(9)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0)膀胱癌


(三) 對頭頸癌有基本認識後,再來就來討論頭頸癌與飲酒的關係

研究顯示:

  1. 飲酒頻率及飲酒量越高者,將會增加罹患頭頸癌的可能風險。
  2. 酒精不但會引起頭頸癌的形成,也可能會促進頭頸癌的生長及轉移。(有飲酒的患者被診斷出頭頸癌時,多半屬於末期,不僅腫瘤面積較大,也比較容易發生轉移,進而造成較低的存活率。)
  3. 有飲酒的頭頸癌患者死亡率比沒有飲酒的患者高1.5倍。



二、目前台灣酒精消耗量趨勢?

大多數頭頸癌的致癌主因為吸菸、嚼檳榔與飲酒,即所謂的「A(Alcohol,酒精)、B(Betel nut,檳榔)、C(Cigarette,香菸)」三大危險因子。

台灣自1997年實行菸害防制法後,

  • 男性吸菸盛行率從1996年的55.1%降至2017年的26.4%。
  • 男性嚼檳榔盛行率也從2007年17.2%降至2017年6.1%。
  • 而飲酒量卻是從1970年後,都是持續攀升的。


三、酒精代謝與頭頸癌關係?


(一) 在了解與頭頸癌關係前,先來認識酒精是如何代謝的呢?

酒精在人體體內代謝,有2個重要步驟:

  1. 乙醇(酒精)變成乙醛
  • ADH1B基因:決定乙醇去氫酶(ADH)的解酒力高低,也就是酒量好壞。

若乙醇去氫酶(ADH)功能差者喝酒,則容易感覺飄飄然,也就是許多人在享受的喝酒快感;但也容易語言失控、運動失調,甚至記憶空白,酒精上癮。

2. 乙醛變成乙酸

  • ALDH2基因:與乙醛去氫酶(ALDH2)有關,決定乙醇是否易堆積,並造成器官細胞受損。

若乙醛去氫酶(ALDH2)功能差者喝酒,會因為乙醛代謝不了而造成堆積,且血管舒張造成臉紅,頭暈、噁心、嘔吐、心跳加速等現象。


(二) 接著來了解,酒精代謝與頭頸癌關係?

酒精之所以會增加罹癌風險,關鍵在於致癌物「乙醛」,是國際癌症研究中心認定的一級致癌物。

研究顯示:

  1. 乙醛去氫酶(ALDH2)出現變異,導致無法有效代謝乙醛,而讓乙醛易在體內累積,罹患頭頸癌風險增3倍,
  2. 乙醇去氫酶(ADH)、乙醛去氫酶(ALDH2)基因同時出現變異,代表此人酒精代謝較慢,罹患頭頸癌風險恐增加4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根據美國史丹佛大學的研究顯示:
台灣人有高達45~47%的比例,缺乏「乙醛去氫酶 (ALDH2)」,也就是有「酒精不耐症」,比例是全世界最高。(Taiwan ranks the highest in the world with 45–47% of its population being ALDH2 deficient subjects.)

進一步關於更詳細的內容介紹,可以參考我們另一篇文章:「不要再喝了,台灣人不適合喝酒!


四、結論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副所長劉柯俊:「飲酒增加的癌症風險以下咽癌最多,可能和台灣人乾杯、牛飲習慣有關。因為這種飲酒習慣會使酒精在口腔暴露時間短,但卻會拉長在下咽部的暴露時間,增加病變機會」。

而多數人認為,只要戒酒就能降低罹癌風險。但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口腔癌研究團隊張書銘副研究員表示:「飲酒者必須戒酒超過10年,罹患頭頸癌風險才會降到和沒有飲酒者一樣」。

此外,台灣目前飲酒量從1970年後,都是持續攀升的來判斷,可預期未來因酒精導致的下咽癌患者可能愈來愈多。




參考資料
  1. 每週至少喝酒一次 罹下咽癌風險增19倍
  2. 每週習慣飲酒一次 研究:下咽癌風險暴增19倍
  3. 酒精對於頭頸癌風險及存活之影響
  4. Investig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lcohol and Risk of Head and Neck Cancer in Taiwan
  5. 酒量好壞「解酒酵素基因」來決定


清飲人生

我們相信,不喝酒可以讓身體和心靈更健康,也能提高生活品質。希望透過提倡無酒生活,讓個人更健康,讓家庭能提高生活品質。邀請各位讀者加入我們的社群平台(請點:粉絲專頁連結)與社團(請點:社團連結),一起關注健康、品味、和諧的生活。分享彼此的故事和心得,並結識志同道合的朋友。快來按讚、追蹤我們,開啟你的清飲人生之旅吧!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