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3/05/19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紅領巾上的軌跡~需要努力的榮耀】 文/黃莉莉園長
【紅領巾上的軌跡~需要努力的榮耀】 文/黃莉莉園長
孩子上台接受頒獎,掛上紅領巾,再送給他一顆胸章,然後一顆一顆累積,讓它愈來愈多,數量是個目標,內容是個可依循的項目,如何做是個過程,然後變成習慣之後,或者就可達成某些目的。但認真來講數量不該是個重點,
因為可量化的東西也容易帶來迷思,所以如何不變成迷思,又能帶來那初衷所賦予的就得依賴大人的智慧了。
比如說孩子可以漸漸的看到人可以主動大聲的說出『早安』之類的。簡單的一句問後,沒什麼了不起!但對這個社會可能愈來愈冷漠的態勢來看, 這〝了不起〞就能在未來社會中,真正的拉出差異性,而這一個小小的被運作就是個可被鍛鍊的功夫。就像『寫回家功課』這件事,幼兒園的功課,就如同學習負責任的態度一樣,『完成一件屬於自己應該負責的事』這功課雖然不是那種反覆練習的簿本作業(培養連接小一的準備)有關,但卻跟態度有關,這屬於個人完成度的選項,一樣在品蒐集冊可以去運作。當孩子在意且主動願意完成老師給予的指令,養成了每天完成的習慣,就像每天得洗澡,協助整理作家事一樣...都得養成習慣的。
而其他的好品格也是這麼來的,維護自身所處的環境可以做、可以不做,但孩子會因大人的在意而去努力,會因為在機制中的驅使,所以願意試試看,試久了,或許習慣會因此而有了那麼一點點不一樣的變化。當養成了習慣,不見得孩子就所向無敵變得厲害,但我們可以確信的是,這個世界、這個地球、這個社會需要這麼一些些的努力再努力,需要這些沒有很厲害的作為,來為自己證明,和宣告我必須努力,我必須朝著目標當一個被領導者,也要讓自己知道在社會團隊中有一些東西『我得在意』,我們幫孩子建立的其實是一種『努力與關心的頻率』。為自己努力,也關心自己與團隊中所建構的連結,我在意、也學習在指令中保持著堅持與持續的動能。其實,未來的幾年直至出社會,這是一種能因應社會的大能力。
日子是這樣過下來的。
孩子是這樣,大人也是這樣。
我們的工作都在循環中日復一日,有時難免會問自己,
我們這樣做有效嗎?孩子喜歡嗎?會在意嗎?
但有時這樣問似乎多餘的。因為機制一旦被建立,那就變成一種可依賴的制度,或者就即將演變成傳統了。除非這傳統有缺失?沒有意義?很麻煩效用又不大、....,那麼這傳統就會被思維的重新改造之後才會得到修正,然後再重新繼續下去。而這些的機制不過也就是從這些歷程裡演變而來,會繼續下去一定經過不斷的反覆驗證,而存留下來,這裡頭有著為什麼而做的初衷、有著先前所驗證中的成效、有著等待中的希望,當然也有確定執行後的成效和力量....。只是這些在過日子當中,會讓日子中的瑣事、雜事、煩事、逐漸消磨進來,而忘了那初衷的的源由、那驗證的成效與希望中的等待...這些忘記是會變得不經意、和不需在意;但有一個東西不會變,就是那單純孩子的心。我站在孩子的背後綁著領巾的同時,我悄悄的發現,這動作變得那麼的例行公式,這反省與檢視顯得真實和自然,這是驚覺吧。事後的一個時間,我問了孩子,你喜歡那天在台上的頒獎嗎(胸章)?一個大聲的說『當然喜歡啊』我這麼努力;一個害羞靦腆的點頭說『喜歡』一個誇張強調的說『當然喜歡,我要全部都得到』,這些回答也很真實、有著熱情,也有著力量、更有著意願想要繼續努力和期待...。這讓我覺得不好意思,我用著缺乏熱度例行公事的態度來回應他們的熱情,而他們一點都沒有查覺,就算有,他們也不疑有它依舊將熱情回應回來...這就是孩子,我們的確是在孩子身上學習與獲得某些大人可能會失去的東西。這就是孩子,孩子永遠都原諒著愛著他們的大人。其實,真正要努力的還是大人。
去年有一個孩子拿齊了胸章,這不簡單,但也不代表未來就一帆風順,但可給了自己一個經驗『完成任務』。有了完成任務的經驗,將能當成一個有力量的著力點在每一個時刻重新開始,或許是一股可注入的記憶能量。但每年仍有著直至畢業還是一條上面都沒有任何紀錄的紅領巾,這也不代表什麼。總之對我而言,就是在提供機會點與可運作之內給出選項來,至於要如何執行,當然就是個人極自由的意志中可決定的。
蒲公英的品格機制,很多種,許多瑣碎,也挺麻煩,但卻讓很多來參觀的學校拍個不停。這也沒什麼不好,有人會偷偷的問我不怕被模仿嗎?我心裡覺得,這對孩子很好,也沒什麼不好,而這程序在工作的過程中必須配合的瑣碎與干擾,也在在考驗著大人的意志力與持續力,就連執行的家長只是畫個勾,對於每天的觀察與發現都不見得容易做到了,更何況是願意這麼做的主辦者,拍一拍回去能怎麼做...都好。
繼續加油吧!從入學到畢業也算是一段不算短的日子 ,好好把握可運用的每一個可調整與可修正的機會,花一點點時間討論,多多觀察孩子,多多發現孩子,然後就實際的鼓勵他們,這是一份小小的又大大的禮物喔!即將畢業的孩子們,還是可以持續的蒐集和累積,上小一之後,孩子一定更需要,因為他們會比學齡前期更能聆聽與思考這是什麼?和知道自己要什麼?
加油吧!家長和小孩們!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
發表回應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