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常,人心更無常。
我們的生命情節,都是自己創造的,那麼我們所遭遇的無常,是不是也是內在靈魂的創造跟選擇呢?
如果我們處於覺醒的狀態,可以從全觀的角度,窺看到內心的真實樣貌,我們定然會察覺到,在事物發生變化之前,內在早已預先醞釀已久了。
某個人從生命中離去,或某個人悄然走進來,絕對不是偶然發生的機運,而是我們無常(不耐久長)的內心,驅力編排的情節,如同每天吃同樣的食物,有一天也想變換口味,肉體住久了,人生功課完成了,也會想到下一個生命場歷練。
而這些其實都是靈魂的選擇,所以我們總發現在一個巧妙的時機,某人或某事從我們生命軌道上離開了,內在某個部分終於鬆了一口氣,但頭腦的無明與執著,卻迫使我們的情緒緊抓不放,哭天喊地想要極力挽回,因為我們沒有辦法接受,無常的大錘斷然砸向我們的生命。
然而如果我們覺醒了,以全觀的角度看待命運的發生,我們便能理解,所謂無常的劊子手,正是我們自己,每一齣的人生無常,都是我們內在靈魂主動編排的劇碼。
我們會不捨已用煩的舊物,會留戀自己吃膩而不再吃的東西嗎?當我們主動捨棄,我們其實並不會有太多的眷戀與傷感。
所以我們要努力的,是看清自己內心的真實運作,以及整體生命的實相,外在為虛,內心為實,生命的劇本是我們自己寫的,一切都只是要讓我們體驗學習,覺醒了,就能明白要借假修真,而非假戲真做。
無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留言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來自神的療癒之光的沙龍
14會員
85內容數
把自己活成光,便可照亮世界
來自神的療癒之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5
人生,就是一場吸引力法則跟顯化法則的結果,這兩種法則,即是因果法則。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顯化,也無時無刻不在種下因果的種子。
提升振動頻率,即可加速顯化,讓我們在這一世心想事成,其實即使不特別借助高頻能量,我們的願望、所思所想,仍會在機緣熟成時顯化成真,也許不是此生,而是下輩子或下下輩子。
佛經有云
2025/04/05
人生,就是一場吸引力法則跟顯化法則的結果,這兩種法則,即是因果法則。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顯化,也無時無刻不在種下因果的種子。
提升振動頻率,即可加速顯化,讓我們在這一世心想事成,其實即使不特別借助高頻能量,我們的願望、所思所想,仍會在機緣熟成時顯化成真,也許不是此生,而是下輩子或下下輩子。
佛經有云
2025/03/12
我們的意識焦點,即是業力之所在,也就是當下我們聚焦的生命課題。
經常明明生活很平順,內心卻無端萌生焦慮與煩惱,此時我們看見的,便都是生活的坎坷與缺憾,而忽略了我們的人生,其實仍舊擁有一大片美景。
這片美景,我們明明睜眼所見,也有意識到,我們應該轉移關注點,或許一旦焦點轉移,原本的不如意事便會轉化
2025/03/12
我們的意識焦點,即是業力之所在,也就是當下我們聚焦的生命課題。
經常明明生活很平順,內心卻無端萌生焦慮與煩惱,此時我們看見的,便都是生活的坎坷與缺憾,而忽略了我們的人生,其實仍舊擁有一大片美景。
這片美景,我們明明睜眼所見,也有意識到,我們應該轉移關注點,或許一旦焦點轉移,原本的不如意事便會轉化
2025/03/11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二章
如果沒有陰陽,就沒有太極。宇宙不會生成,萬物不會運

2025/03/11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經第二章
如果沒有陰陽,就沒有太極。宇宙不會生成,萬物不會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