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Istanbul)座落於土耳其西北部的博斯普魯斯海峽之濱,位於馬爾馬拉海和黑海之間,是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兩大洲的城市,也是土耳其的經濟、文化和歷史中心。
伊斯坦堡在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西元前660年左右,先以「拜占庭」之名建立於薩拉基里奧角。西元330年該市重建後改名為君士坦丁堡;
此後的近16個世紀內先後成為羅馬帝國(330年–1204年及1261年–1453年)、拉丁帝國(1204年–1261年)和鄂圖曼帝國(1453年–1922年)的首都。
在羅馬和拜占庭帝國時代,伊斯坦堡受到基督教的發展影響,1453年鄂圖曼帝國征服該城之後,則成為伊斯蘭教的中心。
在伊斯坦堡不僅可以緬懷基督教發展的脈絡,也可以了解伊斯蘭教。
※※※※※※※※※※※※※※※※※※※※※※※※
托普卡匹皇宮(Topkapı Sarayı):
托普卡匹皇宮是在1459年由征服拜占庭帝國君士坦丁堡的蘇丹穆罕默德二世所下令動工興建的。
皇宮由四個庭院及其他矮小的建築物組成,大約可供4000人居住,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奧斯曼帝國蘇丹在城內的官邸及主要居所。
奧斯曼帝國在1921年滅亡後。新政府在1924年4月3日將托普卡匹皇宮變成帝國時代的博物館,並由文化旅遊部管理。
托普卡匹皇宮除了是奧圖曼建築的代表作外,也展示大量的瓷器、官服、武器、盾牌、盔甲、奧圖曼細密畫、伊斯蘭的書法原稿、壁畫以及奧斯曼的珠寶寶物等等。
托普卡比皇宮與鄰近的歷史遺產在1985年成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世界遺產,托普卡匹皇宮被描述為「奧斯曼帝國時期皇宮的表率」。
地下水宮殿(Yerebatan Sarayı、沉沒的宮殿):
位於聖索菲亞大教堂南邊,由拜占庭查士丁尼大帝於西元527-565年統治時期所建,作為當時伊斯坦堡市民日常飲用水的來源之一。
地下水宮殿長140公尺、寬70公尺,總面積是9800平方公尺,可容納100000噸的水,水被抽到地面後透過約20公里長的引水道送往各處。
地下宮殿屋頂由高9公尺的石柱排成12行336根圓柱所支撐,每行28個石柱以4.8公尺間隔,屋頂是由石柱透過拱門來分散力量所支撐。
重要的石柱各有不同特色的雕刻:其中98根是科林斯( Corinthian )風格,其他的則是多立克柱式式( Doric )風格。
地下宮殿西北方有兩座石柱底座是用刻有梅杜莎面貌的石柱來支撐。
這兩座底座曾被認為是從古羅馬時期建築拆除後所移置於此,但沒有證據可以考證。
另外,梅杜莎頭像被放置倒向,民間說法是倒著放避免人們看到她會變成石頭;而考古學界則認為純粹只是大小適合剛好支持石柱。
多爾瑪巴赫切宮(Dolmabahçe Sarayı):
多爾瑪巴赫切宮,位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歐洲海岸邊。
是鄂圖曼帝國從1856年至1889年,以及1909年至1922年的主要行政中心。
多爾瑪巴赫切宮由蘇丹阿卜杜勒-邁吉德一世下令興建,1843年開始施工,1856年完成。
建築工程耗費500萬鄂圖曼金磅,相當於35噸黃金。
1924年3月3日將宮殿的所有權轉讓給新成立的土耳其共和國,作為國家資產。
土耳其國父暨首任總統凱末爾將宮殿作為夏日官邸,並於此頒布重要政令。
(皇宮裡面不能拍照、攝影,所以只有皇宮庭園照片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