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流的美味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身為存股十幾年的人來說,最近幾個月接觸指數投資,讓我學習到很多不同的觀念。
我一開始存股,是想找到比定存更好的投資項目。股票有風險,所以我買民生事業,比如大台北瓦斯(9908)或是中華電信(2412),這類民生需求而且可以穩定配發股息的公司。以當年的大台北來說,20元股價可以分配1元股利,然後大台北瓦斯獨佔台北市的瓦斯服務,根本不會有倒閉或是營收不穩定的問題。所以20元的股價配上一元的股利,殖利率5%,比定存好,這沒問題。
一旦接受這樣的觀念,習慣了股市的漲跌,接下來就會把這種投資想法加以衍伸。比如,大台北瓦斯獨佔市場,那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幾乎都是台灣代工,所以我把前幾大的代工廠都買下,等於我獨佔了筆電代工市場。買下仁寶、緯創、廣達、英業達,這些公司股票都買下,不管代工廠訂單如何移轉,我都是股東。
有了一籃子股票的想法之後,就開始接受一籃子金融股,一籃子電子通路,一籃子電信股...等等,然後就變成高股息ETF。
習慣了股市的漲跌之後,存股的標的變多了,範圍變廣了,唯一不變的是追求股息的進帳。因為股價是虛幻的,漲了會跌,跌了會漲,只有股息是固定會進來的(就算金融股在某些情況下股息會變少,或是甚至沒有股利,但是只要產業夠分散,還是可以拿到一籃子股票的股利)。
而當我有了科學典範的概念之後,我開始接觸指數投資。而指數投資的一些觀念,和存股不同。所以必須拋棄過去存股的思維,依照典範的指導去思考,就能瞭解其道理在什麼地方。不要用存股思維去看待指數投資,因為不同的典範或是理論彼此之間無法比較。
指數投資給我的第一個觀念是,股息就是賣股票,所以配發股息就是左手換右手。這道理在什麼地方呢?看下表就可以了解:
領股息等於股票公司強迫賣股,股價從100變成95,而股數不變。
賣股籌措資金等於自己賣股,股數變少,可是股價不變。
兩者都提領5000元之後,股價上漲了20%,這時候兩者的市值是相同的。
之前存股的時候不喜歡賣股,覺得賣股就像割肉,我身上股數變少,總有一天股數變成零。而領股息就像果樹一直長果子,雞每天生蛋,生生不息領到永遠,感覺美好。所以一旦將感性轉換成理性,把自己的想法轉換成數學,這時候就知道兩者是相同的。
指數投資給我的第二個觀念是,資本回報率以及盈餘再投資比率。我們先瞭解這兩個概念:
一家公司假設一股賺了一元,每股盈餘(EPS)一元,這時候市場給這家公司估值是EPS*20倍,也就是股價20。
股價20公司,每年一股賺一元,然後公司全部盈餘都發給股東,這時候股東分到1元的股利。除息之後股價會掉到19,然後隨著時間在緩步回到20元股價。
看起來是很正常的台灣股市型態對吧?
假設這家公司,把賺來的一元拿去再投資,不發股息。這時候公司把這原本要發給股東的一元拿去投資,賺了0.2元。這時候隔年的EPS就來到1.2元。這時候的市場估值假設還是一樣的20倍,這時候股價就變成1.2*20=24元。
投資人假設還是需要那1元的股利,那就賣出股票。投資人一樣拿到一元,可是股價上漲了4元,所以投資人不但賺到了股息,還賺到了價差。
我們拿上個EXCEL比較表,再來比較公司不發股息,盈餘再投資的差異。
可以看出,投資人一樣拿到5000元,市值從114000變成138000。
所以重點不再於公司是否將獲利拿來配發股息,而是公司是否有能力把盈餘再投資再獲利。
我隨便上網GOOGLE一下,台積電盈餘再投資比率有60%,投入的資金獲利能力是25%(數字可能不正確,只是大略估算),所以意思就是台積電只要投入一元的盈餘,就可以在隔年再創造1*0.60.25=0.15的EPS。EPS增加,股價就會增加。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當台積電宣布增加資本支出的時候,股價就會上漲的原因。因為只要台積電投入多少資本,隔年或是後續幾年就會再增加EPS。EPS增加代表的就是股價上升,所以股市就是上漲。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一家公司不發股息股利,公司股價還是會不斷上升。股價上生不是股利發了多少,殖利率多少,而是公司賺了多少錢,EPS有多少。
如果你看得懂這些數字,了解這些運作原理以及數學之後,就應該能夠了解領股息或許領股息比定存好,但是並不是一個很有效率的累積報酬的方法。
或許有人會問,股價並非不動或是穩定上漲,會有漲跌。就算EXCEL算出股價是120,可是可能會跌到領股息情境A的95元。
這問題我也想過。當情境C股價跌到95的時候,其實情境A股價應該跌到83元。回歸到數學,領息之後雖然拿到5000元,但是股價跌得更低,總市值還是相同。自己賣股票還能決定要不要賣或是賣少一點,領息則是一點自己選擇權都沒有,除權息的時候公司強迫賣股。
所以存股的心理問題,再透過數學的理解之後,就能夠知道,投資的重點應該在於公司是否能將盈餘再投資,然後再創造更多的獲利。
以上只是基本對於資本運作的認知,以波克夏為例子,波克夏會將投資公司的股利營收拿來再買入自身波克夏基金,以維持公司股價。或是某些公司會發行公司債來增加公司資金再進行投資。
所以當公司有盈餘再投資推升EPS概念的時候,就會利用很多金融工具,努力的推升自家公司EPS。而沒有盈餘再投資概念的公司,比如中華電,則是努力的讓公司穩定的配發股息,甚至公司營收短少股息變少的時候,還會拿老本"資本公積"拿來配息。
當然,我在上一篇文章有闡述,這兩種策略各有優缺,完全看你是否能夠理解某種理論的運作原理。
如果這篇文章你根本就沒有耐心讀完,或是無法理解這文章中的數字內容,那當然你就無法去比較出兩種投資方法的差異。當你無法理解,那你就維持在原來存股領息的階段,這也沒有問題。
我們不能說買股領息是錯誤的策略,我們可以說存股承擔了股市的風險,然後得到比定存好的收益。而追求EPS成長的股票則會承擔更大的股市波動,因為追求EPS成長的理論很看重市場估值,市場景氣樂觀的時候估值可以到達30倍以上,而悲觀的時候可能估值只有個位數。為了弭平不同產業或是公司的估值差異,所以也就有了指數投資。不研究各股,追求的是整體市場的平均報酬。
以上是我個人最近接觸指數投資的一點心得,寫下文章作為紀錄和個人思緒的整理,如有理解錯誤還請投資先進提出點解。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14會員
428內容數
我喜歡從生活中學習、體驗各種事物並記錄下來我的心得和感想,有點像是寫日記。 隨著年紀的增長、體驗各種人生的歷練之後,我會回去追蹤並更新我當年寫的文章。看著過去的自己,我覺得這樣很有趣。 "喬飛的生活日誌"最早於2007年在網路建立,歷經過多次blog的搬家,最後2019年落腳於VOCU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傻多棒喬飛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各位還記得當初是怎樣克服對於股市的恐懼,開始進入股市開始投資的嗎? 就像小孩子離開家庭,第一次踏進校園,那種擔心害怕的心情,到後來開始習慣並從中學習與找到樂趣。 一開始對於股市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買低賣高,有的人如魚得水樂此不疲,有人遇到挫折而開始存股。我覺得可以把買低賣高當作我們的國小教育,因為容易理
在我們投資的道路上,我們都想要改進以前的缺點,尋求進步。 可是我們真的以正確的方式在進步嗎? 還是我們只是拋棄一個有缺點的方法,然後尋找一個我們"自認為"沒有問題的方法? 譬如這篇文章的作者,從"存金融股"換成"動態平衡策略"。 台大財金系的人,在YT發表各種影片,研究各種財富自由的方法,最後選擇i
以前會想,如果有一天我住在有露台的房子,露台種一株雞蛋花,夏天的傍晚,在雞蛋花下喝著咖啡看著書,吹著風,那感覺應該很好吧? 結果當那天到來,並沒有感覺到什麼。 如果有一天在那個露台上面,可以弄個開心農場,在自己的菜園種些東西,應該感覺會很棒吧? 結果並沒有那麼棒。 如果有一天開了保時捷,就算是等級最
最近AI浪潮來襲,投資人面對NVIDIA股票以及各家配合廠商的股票急速上漲。心中難免會有「想要上車可以卻已經發車」的無奈。 這時候我們應該急著上車以免被落下,還是應該等激情過後再找時機上車呢?會不會一路向上從此不回頭,沒有再上車的時機? 想到這裡,心裡越想越亂,不知道應該怎麼處理AI浪潮所帶來的投資
為什麼我們國小畢業之後,必須要接下來唸國中高中,無法國小畢業之後就開始研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呢? 大家都應該知道答案吧?因為我們國小畢業那時候年紀還小,無法一下就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們必須循系漸進的學習,吸收各種知識,慢慢的隨著我們成長之後,才有可能理解相對論。 可是有人儘管大學畢業,還是無法理解
我今天在臉書看到一篇貼文是這樣寫的: 讓我想到我的第一本書"傻多存股法",當中的一段文字。 我在書中以一個存股投資者的角度,對於作價差的投資人的投資行為進行了一種個人見解,並對該族群未來的預測做出了解說。我認為在資產較少的時候,作價差的投資人可以拿出一部分資產進行買低賣高的類似賭博的投資行為。例如,
各位還記得當初是怎樣克服對於股市的恐懼,開始進入股市開始投資的嗎? 就像小孩子離開家庭,第一次踏進校園,那種擔心害怕的心情,到後來開始習慣並從中學習與找到樂趣。 一開始對於股市最簡單的理解就是買低賣高,有的人如魚得水樂此不疲,有人遇到挫折而開始存股。我覺得可以把買低賣高當作我們的國小教育,因為容易理
在我們投資的道路上,我們都想要改進以前的缺點,尋求進步。 可是我們真的以正確的方式在進步嗎? 還是我們只是拋棄一個有缺點的方法,然後尋找一個我們"自認為"沒有問題的方法? 譬如這篇文章的作者,從"存金融股"換成"動態平衡策略"。 台大財金系的人,在YT發表各種影片,研究各種財富自由的方法,最後選擇i
以前會想,如果有一天我住在有露台的房子,露台種一株雞蛋花,夏天的傍晚,在雞蛋花下喝著咖啡看著書,吹著風,那感覺應該很好吧? 結果當那天到來,並沒有感覺到什麼。 如果有一天在那個露台上面,可以弄個開心農場,在自己的菜園種些東西,應該感覺會很棒吧? 結果並沒有那麼棒。 如果有一天開了保時捷,就算是等級最
最近AI浪潮來襲,投資人面對NVIDIA股票以及各家配合廠商的股票急速上漲。心中難免會有「想要上車可以卻已經發車」的無奈。 這時候我們應該急著上車以免被落下,還是應該等激情過後再找時機上車呢?會不會一路向上從此不回頭,沒有再上車的時機? 想到這裡,心裡越想越亂,不知道應該怎麼處理AI浪潮所帶來的投資
為什麼我們國小畢業之後,必須要接下來唸國中高中,無法國小畢業之後就開始研究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呢? 大家都應該知道答案吧?因為我們國小畢業那時候年紀還小,無法一下就理解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我們必須循系漸進的學習,吸收各種知識,慢慢的隨著我們成長之後,才有可能理解相對論。 可是有人儘管大學畢業,還是無法理解
我今天在臉書看到一篇貼文是這樣寫的: 讓我想到我的第一本書"傻多存股法",當中的一段文字。 我在書中以一個存股投資者的角度,對於作價差的投資人的投資行為進行了一種個人見解,並對該族群未來的預測做出了解說。我認為在資產較少的時候,作價差的投資人可以拿出一部分資產進行買低賣高的類似賭博的投資行為。例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台灣部分投資人喜愛配息型投資標的,最好能配得高又穩,滿足「高股息」的特性。 通常可以配出高息的公司,本業相對比較沒有成長性,沒有每股盈餘(EPS)再投資擴張業務需求,才會配較多的股息吸引投資人。 回到投資選股的根本,最主要的關鍵是公司的獲利狀況。 每年穩定而且高水準的每股盈餘(EPS)
既然現金股利(只討論會填息且會成長的)相比於買賣價差會有稅務上的劣勢,那麼現金股利到底有甚麼好處?我覺得現金股利的好處主要有兩點,(1)現金流量與(2)對長期投資投資人心態上的幫助。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經過了四月的雲霄飛車的上沖下洗之後,在五月的三個交易日雖然都下跌,但是回到了相對的高點 20300。最近大家的煩惱又回到了「高點存股」的問題上了。今天我們可以來看看所謂的高點存股的問題。
Thumbnail
接續前一篇,既已知道「高股息ETF」是個「殼」,又如何?這些高股息ETF,當初主要發行的對象是一般大眾。簡言之,就是把民間老百姓的錢,藉由一個管道通往股市。
Thumbnail
近年來,所謂的指數型投資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畢竟歷史已經證明,就連華爾街的精英,都很難長期大敗大盤指數。不過講到指數型投資,大家可能都只想到ETF,不過當出社會一段時間,可能也會想開始尋求一些合法節稅的方式!這時候期貨存指數,對於高所得族群來說,可以說是好處多多,就用這篇文章來介紹期貨存指數的好處吧
Thumbnail
2月開始,各公司陸續公佈股利,注意股票股利的複利效果,是隨股價變動的動態殖利率,不是股票股利越多越好,必須是公司獲利持續成長,股票股利才具價值,否則變成公司沒錢,印股票換鈔票的負面結果,股票越多越不值錢。像鈊象1股配1股,獲利不是從80元降到40元,而是60元,即獲利成長>股本膨脹,這種股票股利才有
1.著眼於看得見的股息,對於投資人的心性較容易維持長期投資。 當對於未來的公司股價漲幅不敢把握有持續的漲幅時,擁有穩健配息與填息紀錄的公司較令人安心,即使股市短期系統性的下跌,但由於股息配發的紀錄穩健,且今年度是配發上一年度的股息,因此股息的配發率與金額可以推估,較不影響投資人的心情。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長達快一年半的漲勢,在最近有一點消退。隱約之間有嗅到熊市來臨的味道。也因此最近比較少聽到某某某買了什麼飆股賺了 XXX 萬的傳言。在街頭巷尾對於股票熱絡的討論也開始減少。但離降溫還真的有一段的時間,若真的要等到降溫的話,台股的成交量應該要下到3000 億以下,而股市得先降溫,才會升溫。
Thumbnail
股息只是左手換右手的操作,在台灣真的是這樣子嗎?
Thumbnail
台灣部分投資人喜愛配息型投資標的,最好能配得高又穩,滿足「高股息」的特性。 通常可以配出高息的公司,本業相對比較沒有成長性,沒有每股盈餘(EPS)再投資擴張業務需求,才會配較多的股息吸引投資人。 回到投資選股的根本,最主要的關鍵是公司的獲利狀況。 每年穩定而且高水準的每股盈餘(EPS)
既然現金股利(只討論會填息且會成長的)相比於買賣價差會有稅務上的劣勢,那麼現金股利到底有甚麼好處?我覺得現金股利的好處主要有兩點,(1)現金流量與(2)對長期投資投資人心態上的幫助。
Thumbnail
最近的台股經過了四月的雲霄飛車的上沖下洗之後,在五月的三個交易日雖然都下跌,但是回到了相對的高點 20300。最近大家的煩惱又回到了「高點存股」的問題上了。今天我們可以來看看所謂的高點存股的問題。
Thumbnail
接續前一篇,既已知道「高股息ETF」是個「殼」,又如何?這些高股息ETF,當初主要發行的對象是一般大眾。簡言之,就是把民間老百姓的錢,藉由一個管道通往股市。
Thumbnail
近年來,所謂的指數型投資越來越受到大眾歡迎,畢竟歷史已經證明,就連華爾街的精英,都很難長期大敗大盤指數。不過講到指數型投資,大家可能都只想到ETF,不過當出社會一段時間,可能也會想開始尋求一些合法節稅的方式!這時候期貨存指數,對於高所得族群來說,可以說是好處多多,就用這篇文章來介紹期貨存指數的好處吧
Thumbnail
2月開始,各公司陸續公佈股利,注意股票股利的複利效果,是隨股價變動的動態殖利率,不是股票股利越多越好,必須是公司獲利持續成長,股票股利才具價值,否則變成公司沒錢,印股票換鈔票的負面結果,股票越多越不值錢。像鈊象1股配1股,獲利不是從80元降到40元,而是60元,即獲利成長>股本膨脹,這種股票股利才有
1.著眼於看得見的股息,對於投資人的心性較容易維持長期投資。 當對於未來的公司股價漲幅不敢把握有持續的漲幅時,擁有穩健配息與填息紀錄的公司較令人安心,即使股市短期系統性的下跌,但由於股息配發的紀錄穩健,且今年度是配發上一年度的股息,因此股息的配發率與金額可以推估,較不影響投資人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