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用電狀況分析
台灣是一個高度工業化的島國,用電量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走勢的變化,台灣的用電狀況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和挑戰。本文將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以及能源局和台電的資料,分析台灣用電的現況和未來展望。
用電量負成長
根據工商時報的報導1,今年前5個月售電度數為892.57億度,比去年同期減少25.55億度、年減2.78%,首次出現負成長。主要原因是產業受國際經濟情勢影響,外銷訂單連九黑,產業用電減少4.5%。而民生用電則維持成長,主要是民眾開始走出疫情陰霾,小商家經營熱絡,用電量增加1.98%。
這個現象反映了台灣用電結構的特色,即工業部門占全台用電量的一半以上。根據能源局的資料2,2020年台灣總用電量2712億度,工業部門就用了1506億度的電,占55.6%。而住宅部門和服務業部門分別占18.5%和17.1%。因此,工業部門的用電變化對全台用電量的影響最大。供電能力提升
面對用電需求的變化,台灣的供電能力也在不斷提升。根據台電的資料3,今年最大供電能力預估為3930萬瓩,比去年增加約200萬瓩。其中台電發電能力約2670萬瓩,民營發電能力約1260萬瓩。而再生能源發電能力也有所增加,今年預估達到600萬瓩,佔全體15.3%。
台灣的供電能力主要依賴火力發電和核能發電。根據能源局的資料4,2020年全國發電量提高至約2909億度,其中火力發電占67.6%,核能發電占16.2%。而再生能源發電則占16.2%,其中以水力、風力和太陽光發電為主。
未來展望
展望未來,台灣的用電量預估將持續增長,但成長速度將放緩。根據經濟部的電力供需報告5,2025年台灣用電量將正式突破3千億度門檻、達3067億度,較2016年成長20%;尖峰負載也會在2026年正式突破4千萬瓩、來到4044萬瓩,較今年的3831萬瓩多4.4%。這些數字反映了台灣經濟的轉型和結構調整,以及節能減碳的努力。
而台灣的供電能力也將隨之提高,但同時面臨一些挑戰。一方面,台灣將在2025年完成非核家園的目標,屆時核能發電將退出供電系統,火力發電和再生能源發電將承擔更大的責任。另一方面,台灣將在2030年達到再生能源發電占比20%的目標,屆時風力和太陽光發電將有大幅增加,但也要克服間歇性和不穩定性的問題。因此,台灣需要加強電力儲存、調度和管理的能力,以確保供電的穩定和安全。
結語
台灣是一個用電大國,用電量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近年來,隨著國際經濟走勢的變化,台灣的用電狀況也出現了一些新的趨勢和挑戰。本文分析了台灣用電的現況和未來展望,希望能提供讀者一些有用的資訊和觀點。
1: 工商時報 20230626 前5月用電量 首見負成長
2: 能源局 2020年全國用電量統計
3: 台電 今日電力資訊
4: 能源局 2020年全國發電量統計
5: 經濟部 2019~2020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
#收入 #存股 #投資理財 #賺錢 #財富自由 #投資 #台股 #股票 #退休 #金融 #財產 #發財 #被動收入 #上班族 #投資新手 #選股 #理財 #etf #00878 #0056 #0050 #stockmarket #stock #finance #2023
🎯我是股市鴿|鴿的方向只有一個
👍追蹤社群:IG每日成交紀錄|股市爆料同學會|Vocus專題|Vocus個人頁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贊助】🥐
📰今天的股市鴿新聞到此,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