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世界的認識時常是第二手的,先是讀了關於海的描寫,接著想像海洋,最後看到海洋,婚紗對我而言亦是如此。
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一種美好想望,捨不得丟掉禮物的外包裝,花束的緞帶,一些難以言喻的美麗蕾絲,它們拼湊出一種精緻細膩的美感,堆疊系綁變成一件洋裝,在我的心裡萌芽成長,說不上來那是什麼,但知道自己沉浸在那世界裡。
成長到三十歲,因為結婚才開始認識各種嫁紗,硬挺柔軟緞面、或纖細或立體的蕾絲、卡肩削肩的設計、典雅復古的排扣,布料的千變萬化地服貼在新娘身上,嫁紗對女孩而言我想與婚姻沒有太大關係,可能與老公的關係也不大,而是一種對於美的極致追求,是愛美的天性使然,長在基因裡的與生俱來,大概每個女孩都想像過披著婚紗走在紅毯上,在參加他人婚禮時投射自我在其中,多少帶著有些羨慕或忌妒的心情看待其他新娘,心想著自己是否有那麼一天,想像中就算沒有男主角似乎也沒關係,關鍵是自己必須閃閃發亮、萬眾矚目。
在試穿各種婚紗前,找了許多資料,像個勤奮的孩子,認識自己的身形,比較不同的材質,預約了許多間婚紗店,這種越是需要靠感覺的事情,對我而言彷彿越困難,潛意識裡總覺得感覺不可輕信,無法量化與分析,怕感覺會有出錯的可能,慢慢從中摸索出自己喜歡的模樣,希望既能做自己又同時得體大方,有很多想像卻始終難有一個清晰的輪廓,一切在遇到 Jo 似乎得到了解答,沒有浮誇的設計,過分的暴露,或許有人將其定義為輕婚紗,我卻覺得一點也不,看似簡單的事物越考驗剪裁的功夫,布料的每一寸,該如何在尺度中拿捏,形成剛好的品味與美感,成為一套雋永經典的婚紗,完全是設計者敏銳的視覺把握,她對於婚紗的理解也正如同我想要的感覺,感情世界中的兩人不是轟轟烈烈,不需要很多的道具,複雜多彩的背景,兩人同在一處就是全部,散步在晴朗開闊的草原,窩在沙發上聊天看電影,宛如飛鳥或游魚,舒服自在地做自己,感情純粹而深刻,不被普羅大眾的口味淹沒味蕾,千篇一律的婚紗樣式複製貼上,知道自己追求什麼,清楚該行進的方向,因為與眾不同,所以恆久不衰。
我想再過了很多年以後,對於世界和自我的認識又會有所不同,但還是想好好記錄這間店,致敬那些清楚自己所求的匠人們,願他們欣喜地走在平坦順遂的路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