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誰是怪物?
我想這是許多人觀影前後都會出現的疑問。亂砸東西的湊、縱火的依里、不可理喻的媽媽、體罰兒子的爸爸、管教不當的老師、機械式回應的校長,以要角來說,大家確實在部份視角裡都當過怪物,但其實,怪物的人選還有更多,幫忙頂替罪名的校長老公、霸凌依里的班上同學。包括前去採訪老師的記者,讓老師身敗名裂差點跳樓,這樣的人,何嘗不能被稱為怪物。就連坐在湊旁邊的女同學,在遞出抹布時,似乎也成了怪物的候選人。
是人?是怪物?
而隨著電影進展,其他的視角出現,似乎有意讓角色被賦予人性,以此來洗刷身為怪物的嫌疑。
湊有著對媽媽和依里的內心掙扎、依里的溫柔和總是選擇原諒、媽媽對兒子的愛、爸爸的寂寞、老師的認真、校長的無可奈何。當角色變得立體,我們似乎很難再將他們打入怪物的範疇,但人跟怪物的身分,是衝突的嗎?
其實,大家都是怪物。
就如同猜怪物的遊戲一樣,在電影裡,大家輪流扮演著怪物,映照在現實生活,我們在某種時刻的某種視角,也可能成為某人眼中的怪物。因為怪物的認定並不像猜怪物遊戲裡的其他動物有明確的外在特徵,被認定為是怪物的行為也因人而異。因此,我們似乎很難從被認定是怪物的框架中逃脫。如果我們將討論停在這裡,即我們活在一個互相指認對方是怪物的社會,似乎枉費了將這齣悲劇以唯美方式收場的基調。那這部電影想傳達給我們的究竟是什麼呢?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另一個問題下手。
如何消滅怪物?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想想怪物到底從何而來。以觀眾的視角來看,我們在電影前期只接收到單一視角的資訊時可以很輕易的將角色當作怪物對待。而以角色來說,互相的不了解成為了他們變成怪物的契機。父母跟兒子、校長與老師之間,不論關係親近與否,在事件發生時總是聽信一方的說詞,並依照自身經驗進行詮釋。總歸一句就是「互相不理解」,並且「放棄去理解」。不理解他人不僅讓別人變成了怪物,也給予了別人將自己變成怪物的契機。到此,消滅怪物的方法便清晰可見,只要去「理解」就好,重點並不在理解後的結果,而在於「試圖去理解」的行動和過程,唯有如此,我們才有辦法跳脫怪物的範疇,回到人的世界生活。正如到了電影尾聲,觀眾們發現比起怪物,角色們更像是人。媽媽與老師透過依里的作文也理解了孩子們行為背後的含義,也促成了結尾時兩個孩子的對話,
「我們轉世了沒有。」
「我想沒有,我們還是原來的樣子。」
因為變的不是他們,而是原本不理解他們的社會,出現了兩個理解他們的人,讓他們得以從風暴中轉生,到一個風和日麗的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