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錯覺到現實

從錯覺到現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引言

無論是管中窺豹還是盲人摸象,說的都是人只看到了事物的一部分。但如果人不知道自己的局限,錯以為自己看到是事物的全部,那他對該事物的認知就會是扭曲的、錯誤的。同時,如果人已經對某件事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成見,那成見就會影響他對該事物的看法,使他無法看到事物的真相。

很多基督徒信主之後生命缺乏深刻的改變,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導致這一現象的因素很多,通過觀察和思考,筆者認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他們對基督信仰的認知既不全面也不準確:大部分信徒只關心「罪得赦免、能上天堂」這個非常實際的問題,卻忽略了在日常生活中活出全新的生命,導致信仰與生活的割裂。

有的基督徒僅僅從如何得救上天堂這個角度看待自己的信仰。當然,這與他們最初是如何接觸教會、聽到的是怎樣的信息有直接的關係。當他們作了決志禱告,並被告知已經有了得救的確據,就認為自己的罪已經被赦免、將來不會下地獄了。這會使他們的內心有一種安全感,但同時也會削弱他們對生命更新的追求。

       也有的基督徒錯誤地理解聖經中「分別為聖」的教導,將自己的生活劃分為「聖」和「俗」兩部分,這使得他們認為在教會裏的「屬靈生活」與他們的家庭和職場沒有任何關係。為了幫助他們糾正這種想法,有的神學院推出了「職場神學」或「職場宣教」的課程,幫助基督徒從周一到周五活出信仰。

       儘管有些基督徒已經意識到自己的生命需要改變,也積極參與各種屬靈操練,而且在家庭和職場中刻意地活出信仰,但他們對信仰的理解仍然停留在「信仰」或「屬靈」的層面,沒有真正地將信仰的對象或內容與現實生活完全融合在一起。而這樣的認知和態度也會妨礙他們融會貫通地理解聖經的真理,並阻礙他們像基督那樣「道成肉身」。

       其實,我們可以換一個角度來讀聖經。

       當亞當和夏娃聽信了蛇的謊言之後,他們對現實的感知陷入了錯覺,不僅他們在理性上對上帝、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被扭曲,導致思想的虛妄和虛假自我的產生,而且陷入了羞恥、恐懼和憤怒這些前所未有的情緒之中。他們開始掩飾自己、推卸責任,雖然這能讓自己獲得暫時的平安,但隨着各種防禦機制對現實的進一步扭曲,他們更深地陷入自欺而不自知。這一切使得他們不可能活出最初被上帝創造時的榮耀。

       但因着憐憫,上帝藉着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向心地昏昧、思想虛妄的人類顯明自己的信實與慈愛,也讓人看清上帝國度這一現實,呼召人改變想法、進入這現實。同時,隨着認識到自己在上帝家中新的身份和地位,人對上帝、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有了清醒的認識,滿是創傷的心靈也會被醫治、得平安,虛假自我和伴隨的防禦機制逐漸瓦解,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會得以重建。

       從這個角度讀聖經,能幫助基督徒更深刻地理解人犯罪的根源,更清晰地看出撒但謊言的工作機制及屬靈爭戰的本質,更全面地明白人的理性、情緒和欲望如何墮落並被上帝拯救與更新,也更嚴肅地對待自己在靈命塑造和屬靈操練中的責任。這個進路強調上帝和祂所說的話是終極的現實,促使基督徒從根本上改變自己對信仰的認知和態度,從而在自己生活的各個層面都要竭力擺脫過去在錯覺中形成的各種習慣,活在上帝的國度這一現實中。

       本書分為九章。作者首先提出「始祖落入錯覺、福音顯明現實」這一讀經進路,然後從上帝和人這兩個不同的角度,看現實與錯覺、真我與假我;接着,作者用兩章的篇幅介紹各種心理防禦機制及其在聖經中的表現,再分別從舊約和新約中舉例說明生活在錯覺中的人思想虛妄的現象,並簡單卻深入地剖析撒但黑暗權勢的運作方式。最後,作者從福音指向上帝國度這個角度出發,介紹上帝對人類拯救的諸多方面,以及基督徒應該如何竭力活出真實的自我。

avatar-img
James Yu的沙龍
4會員
14內容數
當亞當和夏娃聽信了蛇的謊言之後,他們對現實的感知陷入了錯覺,不僅他們在理性上對上帝、自己、他人和世界的看法被扭曲,導致思想的虛妄和虛假自我的產生,而且陷入了羞恥、恐懼和憤怒這些前所未有的情緒之中。他們陷入自欺而不自知。但上帝向人顯明自己的信實與慈愛,也讓人看清上帝國度這一現實,呼召人改變想法、進入這現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ames Y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帝看出該隱內心的憤怒和錯誤的想法,明明白白地指出:這是“你”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創4:6-7)。如果你改正錯誤,必然會蒙悅納,那時你就會揚眉吐氣了。然而,你如果不想改正錯誤,繼續沿著你的錯誤思路走下去,罪就離你很近了。上帝的這番話表明:該隱不僅有責任而且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緒、制伏那想要犯罪的衝動
《呂氏春秋》中有些寓言指出了人陷入錯覺的三個原因:偏信他人的意見、懷疑他人的動機和隨從自己的欲求,而夏娃被騙、違背上帝的命令也是受這三個因素影響。
如果有人到你家裡做客,問你的孩子:“你爸爸是不是從來不讓你看電視(或者玩電子遊戲)?”你會不會覺得他別有用心?又或者你在一家公司任職,你的朋友問你:“你的老闆是不是給你很多限制?”你會想到什麼:老闆對你的種種好處,還是種種壞處?
上帝看出該隱內心的憤怒和錯誤的想法,明明白白地指出:這是“你”的問題,不是別人的(創4:6-7)。如果你改正錯誤,必然會蒙悅納,那時你就會揚眉吐氣了。然而,你如果不想改正錯誤,繼續沿著你的錯誤思路走下去,罪就離你很近了。上帝的這番話表明:該隱不僅有責任而且有能力管理自己的情緒、制伏那想要犯罪的衝動
《呂氏春秋》中有些寓言指出了人陷入錯覺的三個原因:偏信他人的意見、懷疑他人的動機和隨從自己的欲求,而夏娃被騙、違背上帝的命令也是受這三個因素影響。
如果有人到你家裡做客,問你的孩子:“你爸爸是不是從來不讓你看電視(或者玩電子遊戲)?”你會不會覺得他別有用心?又或者你在一家公司任職,你的朋友問你:“你的老闆是不是給你很多限制?”你會想到什麼:老闆對你的種種好處,還是種種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