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要聞|惠托托雨林空難劫後省思・波蘭攝影師留影瀕危原住民族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為大家讀報,同時向秋分倒數:距離秋天還有47天。

・惠托托雨林空難劫後省思

・波蘭攝影師留影瀕危原住民族

Source: Juan Paulo Vargas

Source: Juan Paulo Vargas

惠托托雨林空難劫後省思

你可能還記得六月那起轟動全球的新聞:一艘輕型飛機於 5 月 1 日凌晨墜毀在亞馬遜雨林深處,機上成人死了,四個稚齡孩童分別是 13 歲、9 歲、4 歲、1 歲,都是哥倫比亞惠托托原住民(Huitoto)。最年長的孩子靠著回憶祖母和母親的教導,帶著弟妹在雨林裡度過四十天,直到救援隊伍到來。

有些人將這則新聞當作原住民文化應受重視的例證,亦即將原住民的「求生技能」當作一種有價值的「知識」來理解。例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克(Volker Turk)講到世界各地原住民被剝奪土地和權利的狀況時,就以惠托托人的這起空難為例,呼籲必須停止侵奪佔領原住民祖傳土地。

不過這類故事曝露出來的,或許更多是高科技現代社會應有(卻沒有)的反省:

現代人能夠從超市等各種管道獲取食物及用物,不再仰賴周遭環境獲取所需,當然就不會去認識周遭環境。但現在隨著自然與人為造成的種種挑戰(氣候變遷、戰爭等),大家都意識到現代生活環境其實非常脆弱,大量人口聚集的都市尤其如此。圖克談及氣候變遷影響,提到「別讓離土地最近的人(原住民族)受到最大影響」,但或許將受最大影響的不是原住民,而是先進但脆弱的「文明社會」也未可知。

惠托托人主要居住在今天哥倫比亞、秘魯兩國境內。據計載,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初期時,惠托托人口約有五萬,但二十世紀興起的橡膠業剝奪土地以外,也帶來新的疫病,導致惠托托人口大減,目前估計的全球總人口不足一萬人。下圖為 1913 年惠托托人老照片。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Source: Wikimedia Commons




波蘭攝影師留影瀕危原住民族

波蘭攝影師 Adam Koziol 在世界各地捕捉原住民影像,其中包括許多瀕危民族。他的原住民攝影作品意象濃烈,後製痕跡很重,帶有相當的獵奇色彩。

Adam Koziol 作品集

Source: Adam Koziol

Source: Adam Koziol

avatar-img
114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為了爭取傳統權利,阿伊努人在 2020 年展開訴訟,要求回復傳統的漁撈權利,然而這訴訟又和當前氣候變遷影響魚類生態的問題糾纏不清。氣候變遷導致鄂霍次克海和北太平洋海水變暖,目前鮭魚數量可能只有二十年前的一半,阿伊努人要求的權利很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而受阻。
台灣人可能樂聽此類消息,因為這意味著攸關台灣的西太平洋安全,但從現代國家之外的角度來看,大國的區域博弈只是讓原本處於生存緊張狀態下的查莫洛原住民更加緊張。
羅瑞托省的國會議員提出草案,要剝奪對原住民的保護,並且獲得地方政府和財團的支持。該項草案要將原住民保護區的權責由中央轉移到地方,由地方政府來重新評估是否要維持現有的原住民保護區。
提出憲法修正案的國會議員認為,薩米人作為挪威原住民族的地位無可爭議,並以芬蘭憲法承認薩米人為原住民族為補充論據。他們並且指出,「原住民族」一詞並不會改變薩米人的法律地位。
向綠色能源轉型是世界各地的共識,也是各地原住民的災難,因為電池、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所需的礦物需求不斷增長,而這類關鍵礦物約有 54% 位於原住民土地,或者接近原住民土地。
這兩個面具原由柏林民族學博物館收藏,是該博物館前身王家民族學博物館館長普魯斯於 1915 年在哥倫比亞購入。當時普魯斯在哥倫比亞從事研究,同時購物的物件多達七百多件。根據德方的說明,普魯斯當時並不知道這些文物是被無權利者售出。
為了爭取傳統權利,阿伊努人在 2020 年展開訴訟,要求回復傳統的漁撈權利,然而這訴訟又和當前氣候變遷影響魚類生態的問題糾纏不清。氣候變遷導致鄂霍次克海和北太平洋海水變暖,目前鮭魚數量可能只有二十年前的一半,阿伊努人要求的權利很可能因為這個原因而受阻。
台灣人可能樂聽此類消息,因為這意味著攸關台灣的西太平洋安全,但從現代國家之外的角度來看,大國的區域博弈只是讓原本處於生存緊張狀態下的查莫洛原住民更加緊張。
羅瑞托省的國會議員提出草案,要剝奪對原住民的保護,並且獲得地方政府和財團的支持。該項草案要將原住民保護區的權責由中央轉移到地方,由地方政府來重新評估是否要維持現有的原住民保護區。
提出憲法修正案的國會議員認為,薩米人作為挪威原住民族的地位無可爭議,並以芬蘭憲法承認薩米人為原住民族為補充論據。他們並且指出,「原住民族」一詞並不會改變薩米人的法律地位。
向綠色能源轉型是世界各地的共識,也是各地原住民的災難,因為電池、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術所需的礦物需求不斷增長,而這類關鍵礦物約有 54% 位於原住民土地,或者接近原住民土地。
這兩個面具原由柏林民族學博物館收藏,是該博物館前身王家民族學博物館館長普魯斯於 1915 年在哥倫比亞購入。當時普魯斯在哥倫比亞從事研究,同時購物的物件多達七百多件。根據德方的說明,普魯斯當時並不知道這些文物是被無權利者售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卡努托的傳說,是阿根廷與巴西邊際原住民的故事。導演和主角,藉由和村民們重新拍攝這個故事,回看姆比亞—瓜拉尼原住民部落的現在位置。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夢想之鄒就是夢想的船 我求學過程利用課後時間去中部的縣市協助遭到莫拉克風災受到重創的部落兒童,他們遷移到城市去求學,住在嘉義的私立高中宿舍。我每一天都騎我的破車去當他們的老師,這些兒童的想法很平凡,就是回到部落生活。但是颱風造成的損失,讓原住民族的傳統部落已經蕭條,只剩下老人,壯丁都往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關於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的故事,講述了災區原住民的故事、生存智慧和教育問題。
Thumbnail
人,存乎這個世界不過也是一名過客;當人身這個臭皮囊一旦在軀體抽離之時,還有什麼事物能一併帶走?財富?名譽?靈魂?掌聲…?前些日我到竹東拜訪了一位「阿廖」先生,他以一位客家人的身分畢生鑽研於原住民文化,最近他正著手撰寫泰雅族的族史。因為他的執著,幾十年來投入山區奉獻,曾經連續十天埋沒於山林,背包裡只準
Thumbnail
隨著干羅將雲鏡掛在頭上,整個天空出現不一樣的藍色彩霞,伴隨著綿密的雨綾,五個人像是在磐石那樣的開心,畢竟有睡的世界,才有生命。 原住民開始慢慢被雨水沖刷掉表面的膚彩,各種沙泥的潰崩在那些原住民的身上出現。 干羅看著那些都用沙做成的原住民,在這樣的雨曉風亂之下,全都被毀成一堆堆的小沙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只要有一、兩個人因為這趟旅程,眼睛像小燈籠般被點亮,那麼這樣的大費周章就不算白費。
Thumbnail
每個原住民都有族名。 高山原住民有族名,平地原住民也有族名。 這些族名是怎麼來的呢? 很多年前,我在台北聽人類學家陳奇祿演講。 演講內容,我幾乎都忘光了,只記住一件事。 當時,陳奇祿說,原住民的族名是來自“人”字。 在日據時代,替原住民取族名,就看原住民語“人”字怎麼唸。
Thumbnail
卡努托的傳說,是阿根廷與巴西邊際原住民的故事。導演和主角,藉由和村民們重新拍攝這個故事,回看姆比亞—瓜拉尼原住民部落的現在位置。
Thumbnail
依依東望的時候,卻已經看不到記憶裡的家鄉。 前一陣子接觸到一個議題,在探討原住民的文化保存。在台灣有一種土地類型,叫做原住民保留地,他規定土地擁有者必須是原住民,就算你賣地也必須賣給原住民。 之所以需要有原保地,是希望有土地能夠持續發展原住民文化。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夢想之鄒就是夢想的船 我求學過程利用課後時間去中部的縣市協助遭到莫拉克風災受到重創的部落兒童,他們遷移到城市去求學,住在嘉義的私立高中宿舍。我每一天都騎我的破車去當他們的老師,這些兒童的想法很平凡,就是回到部落生活。但是颱風造成的損失,讓原住民族的傳統部落已經蕭條,只剩下老人,壯丁都往
Thumbnail
原住民傳統祭儀、漢人文化、人類生活都包含著對世界的尊敬與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感動,雖然與自己關係依然淺薄,但在閱讀後情感能激起感謝與尊敬。 祖靈的女兒,那些成功背後的付出,傳統與現代社會的衝撞又該如何被解決?
Thumbnail
台灣原住民各族群都有很多關於起源的故事,關於我們從哪裡來,同一個故事在不同部落的版本也可能不太一樣。例如鄒族有天神撒種子長出人的故事、泰雅族有巨石生人的故事、阿美族有大洪水的故事。
Thumbnail
這是關於莫拉克風災十週年的故事,講述了災區原住民的故事、生存智慧和教育問題。
Thumbnail
人,存乎這個世界不過也是一名過客;當人身這個臭皮囊一旦在軀體抽離之時,還有什麼事物能一併帶走?財富?名譽?靈魂?掌聲…?前些日我到竹東拜訪了一位「阿廖」先生,他以一位客家人的身分畢生鑽研於原住民文化,最近他正著手撰寫泰雅族的族史。因為他的執著,幾十年來投入山區奉獻,曾經連續十天埋沒於山林,背包裡只準
Thumbnail
隨著干羅將雲鏡掛在頭上,整個天空出現不一樣的藍色彩霞,伴隨著綿密的雨綾,五個人像是在磐石那樣的開心,畢竟有睡的世界,才有生命。 原住民開始慢慢被雨水沖刷掉表面的膚彩,各種沙泥的潰崩在那些原住民的身上出現。 干羅看著那些都用沙做成的原住民,在這樣的雨曉風亂之下,全都被毀成一堆堆的小沙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