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2023 年 8 月 30 日_無意義的放空是警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發生了很多事,如郭台銘宣布參選、午後雷陣雨的威脅遠高於颱風、檢舉新制上路後,路上衝突仍多、四十年房貸等等事情。雖然有些事令人沮喪,但我想說我們的內心不能被沮喪的外事牽著走。在這個混沌 (應該可以這麼說) 的時代,我們必須更堅定自己內心想走的道路。而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發現自己無意義放空的時間變多,滑滑 FB 、 PTT ,甚至是 YT 來當作消遣。在通勤路上也看過許多人一衝上車,就拿出手機看蝦皮、 IG ,如同無頭蒼蠅般一篇滑過一篇。這樣相比之下,看影片的乘客似乎更顯得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我時常在想「為什麼有些人會無意義的放空,有些人會積極做事?」,以下是我推敲自己內心的答案: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奇狐文化的小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avatar-img
13會員
136內容數
個人生活體悟、觀點分享,兼有一些文學與機械創作,歡迎大家來晃晃。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奇狐文化的小沙龍 的其他內容
  近日忙著處理公司的事,諸多事情放置不管,有點難過。   家姐說要找打工,可能去跑熊貓,我是相當不捨的。家姐為了小孩中斷工作生涯,現在又為了小孩不找正職,實實在在地繼承了母親的行為。這時我轉念一想,我也同家姊般,除了工作之外,確實沒有任何謀生的手段,先前努力的那些東西,如繪圖、機構、YT頻道與文
  最近偶然想起朱敬一院士,遂在電子圖書館找了他的書。我找到《牧羊人筆記》這本,內容是關於他在當WHO大使期間的讀書筆記。雖然我才剛開始看,但我很是期待。朱院士獨特見解與恰到好處的筆觸或許可以為我創造不一樣的視野。也因此我又重新思索我為什麼想成為知識份子,難道我是想像他一樣嗎?朱院士讀書是為了充實內
  最近感恩的水一直從我的心裡湧出,之所以覺察到這點,是因為我能一直做一些事而不求回報。   我談論機械與 3D 列印的 Youtube 頻道,最近訂閱人數下滑,一開始我覺得「算了,就不要繼續做好了」,但後來想想,照自己的步調發佈影片就好,不用管什麼收益之類的。這是我覺得有意義的影片,不受大眾歡迎
  兩件事情報告。   一是看到關於如何在職場上與同事、上司相處的請益文。我為這位發問者感到擔憂,很明顯他少與人相處,包括自己。關於怎麼待人這件事,應該能從國小到大學,從家庭到朋友間這許許多多相處的機會中學習到,甚至早已培養出自己的習慣。若此人沒有待人處事的中心思想,那麼就代表他沒有從這些機會中學
  近二日好累好累,我卻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有可能的原因是:外公逝世、不被小狐狸的媽媽認可、看不到台灣社會的改變希望、工作上遇到不想做的事、聆聽朋友們的煩惱等等。也有可能單純是因為肚子餓導致的「精神絕望」,這種狀況最危險,容易大吃特吃而不自知,白白多了一圈額外的卡路里累贅。   以下這一段是1月5日
  我一直認為,要知道一個人值不值得尊重,要看他單獨一個人時的行為,就如同一個社會的法律值不值得尊重,就看沒有執法人員在時,社會公民會不會自動遵守。而我之所以想到這個,是因為我的父親。   最近因故母親不在家數日,我一直很擔心父親大人一人在家會不會發生一些事,例如搞亂家裡或是亂丟東西之類的事。我想
  近日忙著處理公司的事,諸多事情放置不管,有點難過。   家姐說要找打工,可能去跑熊貓,我是相當不捨的。家姐為了小孩中斷工作生涯,現在又為了小孩不找正職,實實在在地繼承了母親的行為。這時我轉念一想,我也同家姊般,除了工作之外,確實沒有任何謀生的手段,先前努力的那些東西,如繪圖、機構、YT頻道與文
  最近偶然想起朱敬一院士,遂在電子圖書館找了他的書。我找到《牧羊人筆記》這本,內容是關於他在當WHO大使期間的讀書筆記。雖然我才剛開始看,但我很是期待。朱院士獨特見解與恰到好處的筆觸或許可以為我創造不一樣的視野。也因此我又重新思索我為什麼想成為知識份子,難道我是想像他一樣嗎?朱院士讀書是為了充實內
  最近感恩的水一直從我的心裡湧出,之所以覺察到這點,是因為我能一直做一些事而不求回報。   我談論機械與 3D 列印的 Youtube 頻道,最近訂閱人數下滑,一開始我覺得「算了,就不要繼續做好了」,但後來想想,照自己的步調發佈影片就好,不用管什麼收益之類的。這是我覺得有意義的影片,不受大眾歡迎
  兩件事情報告。   一是看到關於如何在職場上與同事、上司相處的請益文。我為這位發問者感到擔憂,很明顯他少與人相處,包括自己。關於怎麼待人這件事,應該能從國小到大學,從家庭到朋友間這許許多多相處的機會中學習到,甚至早已培養出自己的習慣。若此人沒有待人處事的中心思想,那麼就代表他沒有從這些機會中學
  近二日好累好累,我卻完全不知道為什麼。有可能的原因是:外公逝世、不被小狐狸的媽媽認可、看不到台灣社會的改變希望、工作上遇到不想做的事、聆聽朋友們的煩惱等等。也有可能單純是因為肚子餓導致的「精神絕望」,這種狀況最危險,容易大吃特吃而不自知,白白多了一圈額外的卡路里累贅。   以下這一段是1月5日
  我一直認為,要知道一個人值不值得尊重,要看他單獨一個人時的行為,就如同一個社會的法律值不值得尊重,就看沒有執法人員在時,社會公民會不會自動遵守。而我之所以想到這個,是因為我的父親。   最近因故母親不在家數日,我一直很擔心父親大人一人在家會不會發生一些事,例如搞亂家裡或是亂丟東西之類的事。我想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脫離情緒焦躁的六月,剛進入七月時想做點什麼,到了七月底有了新的想法,為什麼總是急著要做點什麼?急著建立新生活秩序?為什麼不能接納自己短暫的無秩序、無目標地活著? 仔細想想,現在的無目標生活,也許是近年累積的張力反彈,因此我極盡所能地耍廢。上班時想做什麼都是被限制的,一進到辦公室該做什麼、被催辦什麼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從 2021離開6年的公司到現在, 經歷了悲傷的事實, 家人罹癌,情人分手,和同事不合, 失業,被炒魷魚,職缺卡到爛缺,進到快倒閉的公司,找到不適合的公司和職位,人際關係的變差……每一次感覺都很有窒息然後被推下懸崕的感覺, 常常會有自我了結的意念, 覺得這年紀已經没救,一切都為時已晚,這世間已經没有
Thumbnail
玩樂不代表虛度光陰,吃苦耐勞也不等於意義非凡。意義是自己賜予的,所以簡單說:只要當下自己是享受的就是有意義!如果生活太計較代價和小心翼翼,那真的會錯過很多認識自己和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爸媽退休了,原本把上班與責任當作人生做重要的事的他們,找不到人生方向與重心,除了每天打開股市去看今日漲幅,或看著時下新聞隨口回應幾句,大部分的重心就放在生活小事裡,念著小事的規矩,希望小孩聽他們的話行事。 問他們說:『人生還有什麼其他想做的事嗎?』爸便會回答:『把房子一個一個處理掉,減輕負擔
Thumbnail
去年底讓自己的生活多點嚐試,接觸了新的行業「直銷」。後來發現和自己的性格及價值觀有些衝突。思考後決定放下,往更適合自己的方向出發。 在身邊的人看來,這段時間的自己完全變了個樣,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又是為了什麼。結束了與外界世界的碰撞,之前加入的朋友群也無預警的解散了。原本忙碌卻充實的生活,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三十歲失業後的困境,以及對自我的探索和反省。作者發現自己一直在取悅別人,卻沒有真正做對自己有價值的事情。文章中提到了對商業類書籍、時事和日劇的喜好,並對網飛和迪士尼➕的觀點。作者期望與同樣面臨困境的人分享他的經歷。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 Doing nothing 養成計畫,在2019年之前,當時我很熱衷於理財,直到投資陸續翻船後,我又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了。焦慮的腦袋總覺得自己應該得做些什麼,腦袋就是無法安靜下來。這讓我更焦慮了,我發現小我似乎想藉由不讓自己安靜下來,這樣就能避免自己去向內在探索"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Thumbnail
前言:不重要的原因 因為一些原因,我離開職場,離開了大多同齡人正在全力奔跑的跑道。 因為一些原因,我嘗試過寫作,但又因為一些原因,我很快就放棄了。 我過著一段不知道每天要做什麼、混吃等死的日子(或許現在也仍然持續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脫離情緒焦躁的六月,剛進入七月時想做點什麼,到了七月底有了新的想法,為什麼總是急著要做點什麼?急著建立新生活秩序?為什麼不能接納自己短暫的無秩序、無目標地活著? 仔細想想,現在的無目標生活,也許是近年累積的張力反彈,因此我極盡所能地耍廢。上班時想做什麼都是被限制的,一進到辦公室該做什麼、被催辦什麼
Thumbnail
寫給人生按部就班,以及不按部就班的人。按部就班的人,事業成功、或者退休,該想一想:「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不按部就班的人,也可能是財富自由,但總會有人來問:「那妳這麼年輕不上班要幹嘛?」
從 2021離開6年的公司到現在, 經歷了悲傷的事實, 家人罹癌,情人分手,和同事不合, 失業,被炒魷魚,職缺卡到爛缺,進到快倒閉的公司,找到不適合的公司和職位,人際關係的變差……每一次感覺都很有窒息然後被推下懸崕的感覺, 常常會有自我了結的意念, 覺得這年紀已經没救,一切都為時已晚,這世間已經没有
Thumbnail
玩樂不代表虛度光陰,吃苦耐勞也不等於意義非凡。意義是自己賜予的,所以簡單說:只要當下自己是享受的就是有意義!如果生活太計較代價和小心翼翼,那真的會錯過很多認識自己和學習的機會。
Thumbnail
爸媽退休了,原本把上班與責任當作人生做重要的事的他們,找不到人生方向與重心,除了每天打開股市去看今日漲幅,或看著時下新聞隨口回應幾句,大部分的重心就放在生活小事裡,念著小事的規矩,希望小孩聽他們的話行事。 問他們說:『人生還有什麼其他想做的事嗎?』爸便會回答:『把房子一個一個處理掉,減輕負擔
Thumbnail
去年底讓自己的生活多點嚐試,接觸了新的行業「直銷」。後來發現和自己的性格及價值觀有些衝突。思考後決定放下,往更適合自己的方向出發。 在身邊的人看來,這段時間的自己完全變了個樣,只有自己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又是為了什麼。結束了與外界世界的碰撞,之前加入的朋友群也無預警的解散了。原本忙碌卻充實的生活,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三十歲失業後的困境,以及對自我的探索和反省。作者發現自己一直在取悅別人,卻沒有真正做對自己有價值的事情。文章中提到了對商業類書籍、時事和日劇的喜好,並對網飛和迪士尼➕的觀點。作者期望與同樣面臨困境的人分享他的經歷。
Thumbnail
今天來分享 Doing nothing 養成計畫,在2019年之前,當時我很熱衷於理財,直到投資陸續翻船後,我又不知道該做些什麼了。焦慮的腦袋總覺得自己應該得做些什麼,腦袋就是無法安靜下來。這讓我更焦慮了,我發現小我似乎想藉由不讓自己安靜下來,這樣就能避免自己去向內在探索"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Thumbnail
前言:不重要的原因 因為一些原因,我離開職場,離開了大多同齡人正在全力奔跑的跑道。 因為一些原因,我嘗試過寫作,但又因為一些原因,我很快就放棄了。 我過著一段不知道每天要做什麼、混吃等死的日子(或許現在也仍然持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