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的興起,為金融市場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特別是在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ies)和加密代幣(Crypto Tokens)方面,這些創新不僅改變了我們對資金流動和價值儲存的看法,更擴大了數位資產的應用範疇。
然而,不少人卻分不清甚至誤用加密貨幣和加密代幣這兩個名詞,或者乾脆就籠統的稱兩者為“crypto(就是加密資產的意思)”。希望在各位看完這篇之後,對於加密貨幣和代幣的定義會更清楚。
加密貨幣是一種數位或虛擬貨幣,使用加密技術來保障交易的安全性。加密貨幣通常被描述為區塊鏈網路的原生數位資產,網路需要通過它來運作。從概念上來說,這個類似於各個國家自己的法定貨幣,國家需要法定貨幣來(計價)驅動交易。
由於沒有一個中心機構或伺服器負責管理區塊鏈的運作,因此區塊鏈就需要加密貨幣來激勵個人或組織來運行網路。通常區塊鏈網路的運行依賴多個“節點”達成共識。這些節點、也就是分散式的資料驗證和存儲之處,可以是某公司的伺服器,也可以是你家的電腦。
而運行節點需要金錢,包括硬體和電力的成本。因此,區塊鏈網絡需要一個金融獎勵系統來激勵人們運行節點。為了償還節點運營商的成本,以及處理、驗證和添加新交易的工作,每個區塊鏈就有了相應的加密貨幣。這種加密貨幣僅屬於一個(僅此一個)區塊鏈。當然,最著名的加密貨幣就是比特幣(Bitcoin) ,它也是第一個成功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加密貨幣。
加密貨幣除了可以作為資產儲存之外,它也可以作為支付節點費用(比如支付比特幣礦工),以及使用網路的手續費用(比如以太坊上使用者所支付的Gas Fee)。
相對於加密貨幣,加密代幣是建立在既有的區塊鏈網絡之上的資產或單位。這些代幣通常有特定的用途和功能,而非僅作為貨幣交易的媒介。可以將它們視為依賴於主區塊鏈以運作的附屬資產。
加密代幣通常根據稱為「代幣化標準」的特定規則來建立,這些規則為特定網絡上代幣的設計、行為和運作提供了藍圖。這些標準使得加密代幣更容易在區塊鏈上儲存、使用和交換,就像該鏈的本地加密貨幣一樣。
最常見的加密代幣是以太坊區塊鏈上的 ERC-20 代幣,這個ERC-20標準使代幣能夠輕易地整合到一個以太坊錢包中,並在以太坊生態系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s)中使用。
加密代幣可以用來代表各種事物,比如金融工具(去中心化交易所Uniswap發行的$UNI)、法定貨幣(與美元掛鉤的穩定幣$USDT)、數位資產(NFT)、元宇宙貨幣(比如無聊猿元宇宙裡的$APE)、去中心化治理平台的投票權和公司的所有權等。
所以,雖然加密貨幣和加密代幣都是基於區塊鏈建立的,而且都可以作為交換的媒介,但它們還是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加密貨幣的主要目的是在區塊鏈網絡中促進活動和提供安全性。這不僅讓區塊鏈在經濟上可行,還鼓勵節點維護整個網絡。在這些過程中,代幣並沒有參與。
而加密代幣不僅用於保存和交換價值,它們還有多種用途,包括代表去中心化的投票權,作為NFT的數位收藏品,或者甚至是像美元這樣的實體資產的區塊鏈版本。由於代幣具有多種用途和相對容易開發,它們的數量也遠超過加密貨幣。
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主要是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貨幣系統,而加密代幣則提供了更多功能性和特定用途的應用。了解這兩者的相同與不同之處,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準確地使用這些術語,也能讓我們更明智地參與到這個持續演變的數位金融生態系統中。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你對比特幣和加密貨幣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是分割線)—————
如果喜歡這類的內容,請點贊、訂閱、分享讓我知道。邀稿或合作請私tipsysonia@gmail.com。
每週日的 【元宇宙市場週報】 提供每週關於Web3 時代Metaverse、AI、NFT和鏈遊的最新發展。歡迎關我的 FB 《微醺元宇宙# 9429》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