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要有警惕心,「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就算現狀對自己再有利,都要保持「挑戰者的心態」來面對競爭。
「本業要紮根」,別看到甚麼好賺,心就跟著飛走了。這一兩年資產炒作的很兇猛,不管是股市房市的價格都急遽膨脹,也產生了很多少年股神跟房神。
先前在網路上看到很多人都覺得自己可以當全職的投資客,但當熱錢開始退場,我想這些人可能就乖乖回去上班,這兩年當作夢一場吧!
投資自己穩賺不賠,但不是說只專注自己本業就好,還是要思考怎樣「理財投資」對自己是最有利的,在不同的領域多學習不會吃虧。
作者這個章節開始從歷史的角度及國家的層面探討一系列問題,我想台灣近期應該是要盡量避免「高等收入陷阱」,雖說政府有做金融管制,炒作的空間有限,但跟人民生活切身相關的房地產還是要避免泡沫化,同時也得想辦法降低人民生活痛苦指數,才能讓老百姓安居樂業。
企業方面,因為有像台積電這種世界級的公司持續投入前端技術研發,作為典範,也引領其他公司如聯發科、台達電等持續投入在研發上,擴大領先優勢或追趕歐美先進,目前看起來是良性循環。
只要企業有耐心持續精進,而不是轉頭去賺快錢,那台灣的產業轉型就能持續下去,對於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才,也就有更多發揮的舞台。
本章節的重點摘要如下:
- 已開發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有兩個步驟:第一步是拓展海外貿易,第二步就是擴大國內市場;這就是所謂的「雙循環」。
- 縮小貧富差距的最大好處,就是能擴大內需市場,民眾有錢才會消費。
- 國家發展進化會有三個陷阱:低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及「高等收入陷阱」。
- 即使成為已開發國家,仍會面臨高等收入陷阱,因為企業和國家慢慢會迷戀上賺取暴利,把不太賺錢和「賺錢慢」的企業搬到海外。
- 最大的麻煩是把賺錢慢的企業轉移掉,類似「科研產業和需要技術研發的產業」,都屬於賺錢慢的。
- 大多數的已開發國家都要面臨本國「核心業務外流」、「經濟金融化」等問題。
- 一個好的社會必須讓菁英能發揮優勢,只要獎勵足夠,人才就能發揮出優勢。
- 大部分成功的團隊都是在殘酷的競爭中成長,將經歷變成經驗,經驗再變成策略和心智,反覆疊代。
- 最高端的人才去了穩定的環境,做大公司裡的一顆螺絲釘,很快就「螺絲釘化」了。
- 「強人」本身是流動的,如果大學時的高手,畢業後多年從事低挑戰、低強度的工作,「大腦皮層」便慢慢固化,人漸漸變得保守,不再冒險,不再嘗試任何可能性,否定認知範圍之外的一切事物。
- 在公司穩定的狀態下,會比較容易找到自己的位置,盡量少冒險,但這個過程會消磨人的熱情,鎖住人的進取心,最終使人變得只在乎自己的分內事。
全世界的教育體系概分為「德國模式」和「英國模式」。
- 德國模式強調的是每個人「均等的受教育權」,把所有人都強制送進學校,大家用同一套教材。
- 德國模式不太關注學生的個性,強調的是訓練和選拔,並認為人生是場馬拉松,跑得快、耐力強就可以脫穎而出,沒耐力至少也可以跟著跑幾圈,比不跑強。
美國也是採取德國模式。
- 英國模式強調的是「釋放」;你如果是天才,很快就會脫穎而出,如果是一般人那就專注做自己,強調的是個性和自由。
- 情懷和理想無法推動科技進步,對利潤和戰爭勝利的需求是科技進步的關鍵。
- 研發技術本身很痛苦,要承受艱辛的研究過程、巨大的不確定性,以及投資泡湯的可能性,如果沒有足夠的獎勵,沒人會去做。
- 唯有研發科技能讓人和組織獲益,才會有人願意投入資源去做。
- 所有技術皆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而設置的,最終目的無一例外是利潤,所有人都希望藉由改進技術、提高效率,來獲取利益。
- 技術進步的本質就是源於對利潤的渴望。
- 技術本身具有擴散效應,做系統軟體的人都知道:面對一個難題,很多時候困難的不是研究過程,而是「確認方向」。
只要知道哪個方向是對的,問題可能已經解決了 30%。
- 企業知道市場最需要甚麼,由企業帶頭研發,將來產品在市場上才賣得出去,這也才能回收資金,開啟下一輪研發,完成一個「正向循環」。
- 國家則需要在基礎科學,或一些非常複雜卻不太盈利的地方上投資。
從企業到國家主導的科研方式,就是所謂的自下而上,也就是產學研一體的概念。
- 資本家不關心社會價值,只在意能否快速取得收益;資本家研發技術的目的也是為了增值,如果有更好更快的賺錢管道,他們才不會去研發技術。
- 技術研發的週期太長,風險高收益也不穩定,哪有放高利貸或是資本互炒賺暴利來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