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0/04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再見木柵

在陽光明媚的縣道上,驅車前往好久不見的木柵。

這是我非常熟悉的場景,因為曾經住在木柵近六年的時間,也許是因為反方向進行這條穿行多年的路線,我竟然第一次,或是說重新開始對這裡有了想像。


為什麼是木柵

大學畢業後,我迫不及待想搬至市區,我想住在台北市,在租屋網站設定預算區間,出現了文山區,幾乎完全陌生的地方,只記得以前去木柵總是要搭好遠的捷運或公車,大概就是那裡吧。

住沒住過且不熟悉的地方,不過有陽台和廚房,可以,短暫地滿足了對家的想像,那時候完全沒考慮到山路、倒垃圾、天氣……各種可能不便的原因,反正有機車嘛,想不到這一住,居然習慣了,後來陸陸續續又在文山,兜兜轉轉住了好幾個地方。


對木柵的最後印象

在定居此前,除了動物園及政治大學,對文山最深刻的印象大概是L。

畢業後的某天,我來文山找L,那是我第一次騎興隆路。剛畢業的我們像是被關了太久的動物突然獲得自由,往外飛而不考慮方向,他住在文山,每天通勤至大橋頭。L從大學時就獨居,很習慣自己住,把小套房佈置得非常溫馨,我們窩在房間聊了好多對未來的想像,晚餐到樓下巷子吃廉價牛排,再回頂樓看歌唱節目,蒙面參賽者模仿蕭敬騰唱歌,其中一位是本人假扮,我沒有猜對。

再騎興隆路回家,除了導航路線,我還查了宵夜,在岔路口有一家永和豆漿,但是過去時招牌寫獨特花生湯,而且那天沒有開。

直到多年後我才第一次吃到那家豆漿店的點心,花生湯真的很好喝,不過從來沒有吃過招牌蔥燒餅,只因出爐時間是凌晨一點半。再更後來,我連光顧的機會都沒有了,因為營業時間改為凌晨兩點。


文山不等於木柵

住進文山後才曉得,文山區包含了景美、萬隆(意外發現很多人不曉得萬隆在哪)、政大、以及大名鼎鼎的木柵:其實是其中一塊拼圖。因此,每當有人聽到我住文山,說出或露出「好遠!」的表情,我都會在內心偷偷回應,哪裡遠啊,市區才遠呢!

但其實我也不覺得市區特別遠,捷運能直達大安及復興,公車過了信義快就是信義區,我喜歡木柵,也喜歡這裡自成一格的生活圈,雖然說要到西區(大同、中山等等)確實是需要點時間,還有不見天日的雨天,一出被雨困住的文山區,馬上晴光滿面,但在木柵生活的這幾年,滿足了我對生活的小小想像。

對木柵的熟悉該怎麼說呢,是看到ptt文山版有人推文:「怎麼能忽略我大福興路!」時,會會心一笑的那種。

沿著羅斯福路,是公館、萬隆、景美,興隆路經過靜心中學、市場與醫院,左轉萬芳路會到搭乘流量最少的萬芳社區捷運站,走木柵路過道南橋就是政治大學,指南路繼續是政大一街與貓空。

騎車出文山區,最常走的路線有三條:興隆路接辛亥或羅斯福路、木柵及木新路、很後來才知道的,冷門的和平東路。

我喜歡去辛亥路口的三層樓生活百貨悠哉地逛,再去對街的全聯採購,喜歡吃科大外面的三鼎豆花,並不太相關地想起記憶中的陳三鼎青蛙撞奶,喜歡在貓空或萬美街騎機車兜風,沿著政大幾條街慢慢地散步,去興隆公園旁的雜貨店買菜,再順便點一份蔥烙餅和臭豆腐當點心,去景美夜市排隊買蚵仔煎和炒飯,夜晚有不只一家永和豆漿陪著你。


那些年,我住過的文山房子

文山是真的有山,我住過許多半山腰的房子,頂樓加蓋、老公寓,最接近理想的一次,是山上的電梯社區。

在每間住處總是留下美好與糟糕的回憶:看房時房東說鄰居是單純的住家,住進去後每天早上都被隔壁小孩的哭鬧聲叫醒;隔著一條巷子的獨居老人,總是用演唱會規格的音量播放收音機,分享給整條巷子,我把手機放在窗邊收音,Siri說正在播張露的給我一個吻;每個禮拜日早上九點,樓下會開始彈吉他大聲合唱,彷彿住在禮堂樓上。

下樓就有早餐吃的日子,小白板上的每日特餐,總是解救了選擇困難的我;快餐店的阿姨會偷偷把我的點單往前移,還有離河濱和綠地很近的那些日子,晚上在公園的巨大盪鞦韆上看星星。


為什麼搬離木柵

很簡單,因為在預算內租不到滿意的房子了。

在這幾年的搬家過程中,居住體驗大多一次比一次好,但每次搬家卻是我的夢魘。我的東西有好多,包括租便宜空屋的代價,就是得添購一些家具。我的打包能力在這幾年完全沒有進步,倒是斷捨離和收納技巧頗有起色,以及不再失心瘋的購物,因為認清大多數的東西都是想要而不是需要,至於想要其實也是需要的一種,那又是另一個討論範疇了。

某一天我發現自己的囤物,是來自不安全感,明明有一條浴巾就夠了,我卻有五條來做替換(不是五條悟),或是整理時發現完全不記得有買的東西,當初買的時候想著也許有一天會用到吧,但顯然過於擔心了。安全感買不到,於是我買能製造安全感的物品。

再更後來,我發現我買的所有東西,都是為了構築我對家的想像:餐具、寢具、家電……,花了這麼多年的時間,我才明白,我想要的從來都不是房子,而是一個屬於自己的家。

而就像感情一樣,每個人在不同階段會有不同的視野,成長帶來的改變,也讓人選擇全新的方向。

再見木柵,再見木柵。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