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4|閱讀時間 ‧ 約 3 分鐘

【時間管理】(50)照單全收的建材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認為「人性如蠟板,並無所謂的先天概念」。意思是說,人類的記憶和思想並不是天生就有,而是透過往後人生中的感覺和經驗逐漸形塑而成。因此,一個人身處的成長環境或是整體的社會文化脈絡,都在人性的形成上參了一腳。

幼時的我們還沒有發展出後設認知的能力,也就是沒有辦法隔開一層距離、使用另一個暫時性的自我來「思考自己是如何思考的」,所以對於外界所輸入的訊息幾乎是照單全收。如果心靈像是一座城堡,那在護城河和城牆(後設認知)好好地構築起來的過程中,城外的任何訊息都相對容易成為城堡建設的素材。這座城堡在人的一生中都在持續地建設及運作,最大的差別在於護城河和城牆的完整度;在生命前期,不管好的壞的東西都容易被當作構築城堡的素材,而人在心理逐漸成熟、防衛設施完成度提高之後,不管是好的或壞的東西,也就變得沒那麼容易進到城堡裡面來,做為改造的素材了。

我們選擇接受什麼素材來做為心靈城堡的一部分,概念上和催眠是相似的。催眠看似神秘,但廣義來說,其實它運作的背後所牽涉到的概念都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上演。如果要給催眠下一個最簡單的定義,那大概就是「一連串注意力引導的過程」,以白話文來說就是「說服的過程」,說服你做出某種改變、做出某種說服方想要你做出的行為。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廣告就是用力地在幹這種事,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也是如此;你不一定會吃廣告那一套,也不見得會被別人說服(更多時候是在用力說服別人),所謂的人際溝通、廣告行銷、催眠現象,背後都是在人性的共同基礎上運作著。

在人性發展的初期,也就是嬰幼兒的時期,心靈城堡還只是一片平地,你生活的環境會接觸到的所有刺激,諸如和照顧者、父母、師長、同儕互動所得到的資訊,或是在潛移默化中吸收了更廣大的族群、社會、文化脈絡中所內涵的訊息,全都在不知不覺間「說服」你應該變成一個什麼樣的人。兒時的你不懂防衛,可能就照單全收了;長大之後,你可能會下意識地覺得那樣的生活方式是理所當然的,即使接觸到了更廣大的世界、不一樣的觀念,自己也確實想要改變,卻發現內在似乎有一股說不清楚的力量在做動,把你拉回更原始的地方去。

每個人都因為自己所重視的價值觀,會有一些想要在生活或工作中達成的目標,為什麼在這過程中會被一些說不清楚的自我限制給拖緩腳步?甚至覺得自己就是個不會成功、終究一事無成的人?回顧生命歷程,有沒有可能是在成長的道路上被植入了一些負面的催眠暗示?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演化的強大本能出發,探討時間管理的困難何在,何以難如逆天抗神?如何在接納本能而非徒勞對抗的前提之下,使用一些具體的時間管理技巧來減少拖延、使時間的運用有效率。 接著,探討一些讓我們在時間使用上沒有效率的心魔,並探討思維轉換的途徑,讓自己擺脫糾結束縛,不使光陰虛度。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