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4|閱讀時間 ‧ 約 7 分鐘

【時間管理】(53)那些低迴呢喃的心內話

在家族互動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什麼東西對你來日的卓越追求造成陰影、像水底爛泥一樣拖慢你的腳步呢?在前面「照單全收的建材」和「誰允許你那麼成功了」的段落中已經從比較巨觀的社會文化脈絡角度稍微提了一些,以下再試著從家庭中的人際互動裡去擷取一些可能性。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內言」,也就是自己對自己說的話、覺得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這些話當然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你的照顧者還有那些在你生命的早期和你互動的人(家族其他成員、同儕、師長……)在你的心靈蠟版上一字一句刻上去的,在你還沒有能力去反思或是反思能力不足的時候就已經刻上去了,你被催眠之後以為那就是你本來的一部份。

有些人的自信心比較容易低落,時常認為自己註定不會成功、一輩子和成功無緣、做不好任何事情(批評自己倒是做得蠻好的)、沒有吸引力……在面對挑戰時乾脆放棄嘗試好了,反正終究會失敗,不如一開始就不要浪費時間。如果是完全真心這麼想,那還真的是非常省時間的做法;但其實大部分會這樣說的人,心中還是帶著一股想要追求成就的動力,但就是不知為什麼被負面的自我內言給拖住,搞得沒辦法全力以赴,又不能真的乾脆放棄,反而造成雙重的時間浪費。

或許回頭去問問小時候的自己,關於成功,想到什麼小時候聽過的話呢?除了文化傳統對於謙虛的鼓吹之外,你在求勝競爭的過程中,對於你的父母或兄弟姊妹帶來什麼影響?會不會有可能是因為你表現得太好,就害你的手足被爸媽打罵,要他們跟你一樣好?如果他們就是沒辦法跟你一樣好,甚至因為這樣討厭你,你是不是就有可能讓自己不要再表現得那麼好?因為比起表現好,你更重視和手足之間的感情,或是怕被針對、怕大家不再跟你玩?這樣的場景如果換成是學校、職場、社會,你的同學、同事、同儕就好像是小時候手足競爭過程中的變形再現,就算你沒有手足,你也還是會跟其他小小孩有過互動;早期的友伴競爭經驗對於日後的相似場景帶來了什麼影響嗎?會讓你在追求卓越的時候產生遲疑嗎?

又或者你的成就從來就不被看重呢?即便是現代社會,我還是會聽到就讀大學或研究所的女生說她們被長輩質疑:「女生書讀那麼高要幹嘛?」過去的社會環境和現在不同了,長輩們不瞭解(或者不想瞭解)女生書讀那麼高要幹嘛,但是妳自己要知道啊,妳又不是活在60年前,妳活在現代社會、活過妳自己的生命歷程,妳當然要知道書讀那麼高是要幹嘛啊。不管男生女生,如果在生命歷程中經常體驗到成就被忽略的狀況(常見的是比較沒「錢」途的興趣或是和性別氣質不符的表現),可能就會對這個人未來的成就追求產生影響。

這麼說起來,追求卓越看似理所當然,但如果成功的代價是讓你的人際連結受到削弱,那可能就會使得你日後在追求成就的道路上有所遲疑;畢竟對於人類這種群聚式動物來說,連結互助是演化生存的一大條件,這讓我們的老祖宗能夠克服嚴峻的大自然,透過繁衍將基因傳遞至今。

因此,生命歷程中關於追求成就的人際負面經驗可能就在暗處做動著、提醒著,為了避免自討苦吃,成功這種事,能拖就拖吧;不要成為沒有朋友的工作狂、不要讓別人覺得我自以為是而迴避我、不要因為成功而離開現在的交友圈……難道一個人的成長必定會連帶使得人際疏離嗎?這很可能也是過去歲月所遺留下來不斷在糾纏你的鬼影,你還是得清醒過來、把腦袋晃一晃想清楚,為自己的人生決定負責。

事實上,你把自己活得更好,會更有機會讓你身邊的人也一起變好,如果不是的話,那只是代表你們的緣分結束了,你們曾經在人生中同行過一段路,未來會走向不同的路,再和不同的人相遇同行,這樣而已。這樣的情況在求學過程中很常見,曾經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升學的階段,因為各自的考量和選擇不同,然後就往不同的道路前進了,真的很要好的,一定會用各種方式保持聯繫,證明你們的交情確實經得起考驗;那些漸漸不再聯繫的,只是說明了彼此的交情其實沒有當初要分開時以為的那麼深厚而已,在新的環境中和新的人相遇同行,人際連結感自然會再次被滿足。

追求成就或個人成長所隱含的人際風險多半是來自小時候被種下的感覺,對於兒時的我們來說,我們所認知到的世界並不大,不管是在家庭中、家族裡、社區或學校互動的對象,我們可能會覺得那少少的人好像就是全世界的人口了,那麼如果在這裡面的人際關係沒搞好的話,可能真的是攸關生死存亡的大事。即使日後知覺到世界其實很大,但過去的枷鎖可能還是存在,如果是比較不善於人際互動的人,還得擔心萬一脫離了現在的人際圈,不知道以後還有沒有辦法融入新的圈圈。這種人際連結帶來的保守,就可能使得個人不願意去尋求更好的突破,因為那意味著人際層面的冒險,包含了現有關係的可能消失與未來關係的不可預測。

話說回來,從「和成功綁定的鬼影」一路討論下來,立基點是關於在追求個人成長時如果有各種形式的拖延,背後可能潛藏著什麼因素,因此難免會帶著要讓「追求成長」這件事擺脫各種糾纏的味道,而這些糾纏又似乎涵蓋了許多的人際因素,或許多少會帶給讀者一種無情的感覺。但是作者並不是要鼓吹一種「為了個人成就就不管他人死活」的態度,而是希望把一些因素突顯出來,讓讀者去想想自己的生活與感受,最後要怎麼選擇、怎麼過活,還是自己的事,選擇清楚、不要浪費太多時間抱怨後悔。

作者曾和一對母女晤談,女兒是大姊,底下有三個弟妹,弟妹都已經成家立業,母親對於已經四十多歲仍未成家的大女兒擔心得要命。女兒本身是公務人員,收入穩定,有過幾段感情,但一直都沒有論及婚嫁;過去的升遷機會如果得外派到其他城市,她都一律推辭。母親的立場是希望女兒當然要結婚成家,不然以後要怎麼辦,孤單到老嗎?女兒的立場簡單而且堅定,就是要陪伴、照顧媽媽一輩子,因為爸爸很早就過世了,根本沒辦法陪媽媽到老,唯一的一個弟弟從年輕的時候就相當不可靠,好在她和兩個妹妹的感情很好,就算未來媽媽走了,她也不會是一個人孤老無依。在事業、感情、家人的權衡選擇上,年輕時候的她也常會左右為難,在事業成就和感情發展上搖擺不定的態度搞得旁人和自己都覺得困擾;隨著時間過去,她漸漸釐清了自己心中的想法,不再遲疑地將家人放在第一位,事業和感情的重要性自然往後退。她不是不再追求成就了,而是在將自己定位清楚之後,發現對她而言最大的成就其實就是家人,尤其是媽媽的幸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演化的強大本能出發,探討時間管理的困難何在,何以難如逆天抗神?如何在接納本能而非徒勞對抗的前提之下,使用一些具體的時間管理技巧來減少拖延、使時間的運用有效率。 接著,探討一些讓我們在時間使用上沒有效率的心魔,並探討思維轉換的途徑,讓自己擺脫糾結束縛,不使光陰虛度。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