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4|閱讀時間 ‧ 約 2 分鐘

讀報心得

    自由時報時論廣場,潘華生專欄:以巴迦薩衝突誰獲利?

    本月初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突襲以色列以來,以色列立即且強硬的大規模反擊,使得戰火連日來持續升溫.然而力量對比懸殊的哈瑪斯為何選擇這個時間發動攻擊以色列?這場攻擊獲利的人是誰,輸家又是誰?


    哈瑪斯:贏家

    近期中國完成中東遜尼派與什葉派的大和解、美國牽線沙烏地阿拉伯與以色列進行建交談判、美國解凍伊朗資金60億美元完成換囚。以上穆斯林世界的和解導致以色列的壓力升高、以阿的和解使哈瑪斯有被拋棄的風險,因此哈瑪斯軍事攻擊以色列,打壓巴勒斯坦的溫和派、迫使阿拉伯國家沒有選擇必需支持哈瑪斯。這也阻止了伊朗和沙烏地阿拉伯正在與美國進行的和解談判。

    俄羅斯:贏家

    戰爭油價上漲將使全球第三大產油國俄羅斯更有經濟餘裕來支持與烏克蘭的長期作戰。歐美關係轉移援助至以色列之際,也提供俄羅斯可以在烏東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機會。

    烏克蘭:輸家

    以色列是美國真正不可動搖的核心利益,支持以色列不但是美國的國策,也是美國不容挑戰的核心利益與政治正確。以巴戰爭一開始,烏克蘭明顯被排到歐美關切的優先次序之後。能源價格上漲也更加加重歐洲的經濟疲軟、將動搖歐洲支持烏克蘭長期與俄羅斯對抗的決心。

    以色列:似勝實敗

    以色列的不敗神話在這次攻擊中破滅。以色列更在媒體披露之下向世界顯露出蠻橫與血腥的一面。以色列的強悍報復像是攻擊難民、教堂、醫院都引起西方輿論的強烈反應。英國及歐美大城市都爆出大規模遊行支持巴勒斯坦,在猶太資本高度控制的好萊塢也有55名演員敢於發表公開聯名信敦促以色列立即停火以免造成更多人到損失。這都是非比尋常的訊號。


    中東局勢的緊張將使原油價格升高,可能會使聯準會控制通膨的努力功虧一簣,迫使美國近一步升息,將拉高美國與全球其他國家的利差,導致中小企業倒閉、全球資金繼續外移美國,迫使更多貨幣貶值,這對全球已經萎靡不振的經濟局勢產生了更不利的影響。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發表回應

    成為會員 後即可發表留言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