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25|閱讀時間 ‧ 約 13 分鐘

【美股企業追蹤】特斯拉季報不佳,但緊握核心技術,使公司仍具巨大優勢?

(圖片取自網路)

(圖片取自網路)

前言

在金融市場中,當一家公司股價下跌時,往往投資人就會顯得異常悲觀,在這過程中,隨著新聞媒體在報導中參雜多空訊息,就會開始把最新獲得的利空資訊加倍放大,同時把先前曾經看好的長線趨勢都忽略掉,邊盯著急速下跌的股價邊主觀地帶入更多悲觀情緒,開始忘記投資初衷……


美股在最近開始進入財報密集發布時期,呈現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現象,而特斯拉就是被歸類在季報發布後出現大跌的那類。由於特斯拉曾經在9月上旬因為大摩發布了一篇看好AI超級電腦Dojo的報告,激勵股價上升10%,但不到兩週就打回原形,並在第三季季報公告後進一步下挫9.3%。


因為股價在一個多月中出現震盪,這一篇的前半部分就來分析市場較關切的財報利空部分,後半段則提到這家公司長期可以關注的核心價值。

 

季報表現不佳

本季營收為233.5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14.54億增長8.8%,遜於市場預期。其實早在本月初,特斯拉就已經先公布了第三季的生產與交車數量,當時市場就已經預料這些數量會有所衰退,一部分原因是來自工廠升級而停工所導致。

雖然特斯拉不再公開汽車毛利率,但仍可以觀察調整後的EBITDA利潤率與淨利率,此兩者分別為16.1%與9.9%,皆出現下滑,反映出特斯拉透過調降電動車售價以衝高市佔率的政策。

Model S與Model X這兩款旗艦款電動車的生產與銷售在第三季分別為13,688與15,985輛,呈現31.3%與14.4%的衰退;而Model 3與Model Y的生產與銷售分別為416,800與419,074輛,呈現20.5%與28.9%的成長。

 

如果要達到整年交付180萬輛的目標,就意味著第四季還需要再交付約48萬輛才,等於要比這個月更多一些,因此如果景氣趨緩導致汽車買氣不振,就有可能需要再度降價求售,市場也擔憂後續的獲利表現。


經調整後每股盈餘為0.66美元,較去年同期的1.05美元大幅衰退37.1%,也是遜於市場預期。

 

再觀察特斯拉的現金流量表,可發現營業現金流由去年同期的51億下降至今年的33.1億;自由現金流也同樣由去年同期的33億大幅下滑至今年的8.5億。這些都顯示基本面出現衰退。

 

本季資本支出為24.6億,較前幾季都高,例如去年同期才18億。文件顯示,公司的支出預計在未來2年內將恢復為70億到90億美元的區間範圍,但是在墨西哥的擴廠計畫則是出現保守猶豫的態度。


(來源:Kelley Blue Book)

以Model S與Model X這兩款旗艦款電動車的銷量來看,在第三季分別出現65.8%與28.3%的衰退,出現如此巨大的衰退,不禁讓人想再多關注一下其他車廠是不是也面臨類似的遭遇?但Kelley Blue Book卻顯示,還是有很多高階車款的銷售大躍進,例如BMW、Mercedes,甚至Lucid等品牌旗下都有車款出現翻倍的銷量,可見得是特斯拉在第三季的經營面臨了較艱鉅的挑戰。表現在財報上,不論是營收、調整後的淨利或每股盈餘都遜於市場預期。

 

在法說會上,馬斯克承認了這點,對接下來的展望較悲觀,並指出Model 3與Model Y的車貸利率正在急速上升,削弱了民眾對電動車的需求,因此需要再度砍價來促銷,而這一番話使市場認為利潤率將被壓縮。

 

說到電動車,話題十足的電動皮卡Cybertruck在本季財報中也特別被提起。

 

這款輕型卡車的外型奇特,材質更是以30X冷軋不鏽鋼(Ultra-Hard 30X Cold-Rolled stainless-steel)打造,這樣的材質有點類似304L不鏽鋼的合金,被人戲稱會移動的大型鍋具!為此,特斯拉還特別申請了專利,當中含有多種元素組成而成,包括碳、錳、矽、鉻、釩等,具有堅固與高度延展性。


(來源:X@teslaownersSV)

在上週六,馬斯克在社群平台X上分享了Cybertruck完成一場暴力測試後的成果。從圖中可以看到,這輛被湯米衝鋒槍掃射後充滿彈痕的景像,但沒有任何一顆子彈穿透車門鋼板,顯示車體的硬度非凡,這也成功吸引市場的目光。

 

然而,雖然這款皮卡訂單已經超過200萬輛,但早在上一季財報特斯拉就已經宣布依照時程全部交車完畢需要歷時5年,而本季財報則宣布將於今年11月下旬開始量產,但打造過程十分困難,畢竟為了因應特殊的材質車體結構也需要特別設計,馬斯克甚至坦言「我們用Cybertruck挖了自己的墳墓」,必需要等12~18個月才能產生正的現金流,使原本期待這款皮卡可以成為特斯拉金雞母的股東希望落空。

 

特斯拉核心價值的最新進展

雖然特斯拉最新一季的財報確實不是很理想,但由於公司擁有許多獨家技術,因此長期來看並沒有這麼慘。由於篇幅過長,這裡先大略整理出4個可以關注的護城河,包含Dojo超級電腦、北美充電規格(NACS)規格的充電樁、星鏈計畫、太陽能屋頂與儲能系統,至於碳權、推特、一體壓鑄、4680電池與鋰礦資源的掌握等則留待未來再繼續探討,主要的用意是先強調公司短期面臨了營業的逆風,但那些核心價值依然存在。

 

1.      Dojo超級電腦

特斯拉除了是汽車製造商之外,也是晶片設計商,尤其是在2021年所對外公開的D1客製化晶片,採用台積電7奈米製程與先進封裝所生產出來,用於全自動駕駛系統(Full Self-Driving, FSD)的影像處理。

 

特斯拉於日前宣布,明年還要再砸10億美元,對超級電腦Dojo進行擴充。Dojo內建3,000個D1晶片,公司號稱1個D1晶片的效能與輝達推出的AI晶片A100或H100相當。之所以會想積極開發這項黑科技,主要是因為馬斯克認為所有採用光達或雷達的全自動駕駛系統都將會失敗:前者雖然比雷達更精準,但相對地價格更昂貴,且容易受到天氣影響;後者雖然較便宜,也能繞過障礙物發現前方的異物,但在發現異物後卻不能分辨異物的種類。因此,馬斯克認為與其這樣,倒不如使用攝影機,並利用AI訓練神經網路來發展,就好像人類的視覺與大腦神經一樣。

 

「存算一體」是D1晶片的特色,也就是將儲存與運算完全融合在一起,展現強大的算力,具體方法就是以SRAM當成主記憶體。


(來源:Semiconductor Engineering)

在記憶體的分類中,存取速度最快的通常是SRAM,其次依序是DRAM、SSD、HDD,速度越快價格也就越貴,代表特斯拉希望在影像處理的效率上儘量做到最快;而記憶體容量最小的也是SRAM,其次依序是DRAM、SSD、HDD,代表這個影像處理系統並不要求過大的儲存能力。此外,也大幅簡化CPU內部其他的架構,因此雖然使用了SRAM也不會讓成本大幅增加。

 

展望未來,由於特斯拉仍在積極研發更強大的影像處理晶片,未來有助於將FSD的算法移植到Optimus等人形機器人當中,有助於進一步擴展到物流業、外科手術等產業,因此可以觀察其他各行各業與特斯拉在影像辨識系統上合作的可能。

 

2.      北美充電規格(NACS)規格的充電樁

目前各國有越來越多汽車大廠宣布加入NACS陣營,在本月19日最新達成協議的夥伴是豐田(Toyota),決定於2025年起讓旗下特定的純電動車款(BEV)採用,屆時部分Lexus也將會統一,以方便北美地區更多的駕駛人充電,而這是繼日產(Nissan)、本田(Honda)後,第三家參與該陣營的日本車廠了。此外,BMW、Mini與Rolls-Royce的車輛也幾乎在同時宣布加入,最快在2025年時可望開始使用特斯拉的充電站了。

 

圖中顯示,福特(Ford)、通用(GM)、瑞典車廠Volvo與旗下品牌Polestar、韓國現代、電動車新創公司Rivian等也都是NACS陣營的一份子,這都讓特斯拉可望大賺觀光財,這就宛如電器產品逐漸統一成type-C接頭一樣,規模持續擴大。

 

3.      星鏈計畫

馬斯克所經營的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在本週一已經與歐洲航太總署(ESA)簽署了一項協議,將在明年分兩次共發射4顆伽利略(Galileo)衛星,以幫助歐盟透過伽利略系統建立更精準快速的定位與通訊服務。這些衛星預計由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搭載並由美國升空,這將創下伽利略人造衛星第一次從歐盟境外發射的先例。

 

這也凸顯了SpaceX的核心價值。由於許多國家的偏鄉距離大都會區較遠,用戶也稀少,對於電信公司來說如果要服務這些人就必需牽很長的網路線,成本實在過高,但透過SpaceX的星鏈(Starlink)計畫,就能用低軌衛星將通訊服務涵蓋到這些偏鄉。因此也就不難理解,許多國家電信業者都積極與SpaceX合作,例如日本的KDDI、加拿大的Rogers,以及美國的T-Mobile等,讓4G與5G的服務範圍不受地理或地形限制。

 

4.      太陽能屋頂與儲能系統


(來源:Tesla)

再生能源領域這一方面,特斯拉一直是一個開拓者。

 

在一般家庭方面,2021年特斯拉推出了Tesla Inverter,這個裝置是利用太陽光幫助一般家庭儲備電能,除了可以為電動車充電外,也可以供家中的其他電器設備使用。當中的逆變器採用集中式的架構,也就是將很多個位於屋頂上的太陽能板與一個逆變器串接在一起,當每一個太陽能板照射到陽光時,會將光能轉換成電能,並以直流電輸送到逆變器當中,再透過逆變器轉換成交流電供家庭使用。這樣的裝置優點是設備維修與安裝費用較低,但特斯拉在這部分落後於競爭對手Enphase所推出的解決方案,太陽能屋頂(Tesla Solar Roof)這項藉由嵌入太陽能電池的玻璃磚塊所創新的技術似乎並不熱銷。

 

此外,特斯拉還出了Powerwall,這個裝置是以直流電來運作的,用途是直接結合太陽能板傳輸與儲存直流電,而無需在直流電與交流電之間進行轉換,以減少轉換時所消耗的功耗。而Powerwall內部也有偵測器和逆變器,因此可以在家裡電力中斷時偵測出來並將儲存的電力轉換成交流電,再透過牆壁給其他電器產品使用,形同建立了微型的電網。

 

Powerwall在國際上也積極拓展業務,在9月時曾有消息傳出,特斯拉與印度政府合作,計畫將Powerwall引進到當地以拓展電動車與家庭客戶。雖然要推行成功並普及還需要等,但印度的龐大市場也讓外界備受期待。

 

在工業方面,特斯拉的業務多到不勝枚舉,例如2019年3月進軍日本,只花了2天就在大阪替近畿日本鐵道(近鐵)安裝了相當於7,000度電儲備量的緊急備援電力系統,成無亞洲最大的能源儲存裝置。目前也瞄準印度等更多國家,積極進軍工業客戶。

 

第三季度的季報顯示,儲能設備的裝機容量成長90%至3980兆瓦時,但太陽能設備的裝機容量卻節節敗退,萎縮48%至49兆瓦。太陽能設備會出現腰斬很大一部分與高利率環境導致美國太陽能用戶融資安裝成本上升有關,此外歐洲經銷商也因為庫存過多且安裝率進展緩慢而大幅砍單,因此不光是特斯拉在這方面衰退,連其他太陽能股如Sunrun (RUN)、Sunnova (NOVA)、Enphase Energy (ENPH)、SolarEdge (SEDG)等股價都相當弱勢,但特斯在這部分的佔比很小,因此對整體營運衝擊也很輕微。

 

結論

(來源:XQ全球贏家)

從短線上來看,特斯拉股價受到基本面不佳與Cybertruck展望悲觀而呈現下滑,在季報開出前季線就已經呈現下彎趨勢,並於季報公布後急跌。觀察10月24日最新的收盤價暫時站上8月18日的低點上方,維持弱勢反彈格局,而整體市場也出現了車貸利率攀高導致需求疲弱的跡象,此外投資人擔憂未來馬斯克會進一步祭出壓低汽車價格以對抗日益強大的比亞迪等汽車大廠,顯示出電動車產業進入了競爭白熱化的階段,對特斯拉的銷售構成了威脅。


但考量特斯拉擁有許多創新的核心價值,因此能獲得市場給予的技術溢價,因此或許話題十足的馬斯克能再為公司尋找更多中長期的成長動力。


註: 本篇論點為純心得分享,並不涉及任何推薦與買賣建議。任何相關標的部位的建立都需要再參考眾多資訊並審慎獨立思考,並隨時留意風險才能持盈保泰喔!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Hi~大家好ʕ◉ᴥ◉ʔ,我們是 macrodata.picture(總經圖鑑),我們主要是撰寫經濟相關的文章,並以自己繪製的圖表和大家分享經濟趨勢,期望能多多與大家相互討論、分享看法,讓我們一起探討全球財經世界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