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壽宮惇德殿(돈덕전/ Dondeokjeon)時隔百年,歷經6年修復,於2023年9月26日9時起正式重新對外開放。並在韓國中秋節假期間(9月28日至10月3日)開放免費參觀。
惇德殿是位於德壽宮最深處,石造殿左後方的兩層西式建築,紅磚牆上有象徵朝鮮王室的李花裝飾。是大韓帝國時期,高宗為了慶祝登基四十周年,於1902年新建的建築,用於接見外國使節、舉行西式宴會及提供外國貴賓住宿的場所。
高宗計劃將這個周年紀念儀式作為國際活動舉行,藉以提高大韓帝國對抗西方列強的地位,並尋求被承認為中立國。然而,由於霍亂的爆發和日俄戰爭的開戰,使得高宗的這個計畫未能如願。
1905年,日本帝國強行簽署乙巳勒約後,高宗為了向國際社會宣告這個條約是無效的,派出了密使赴海牙的萬國和平會議。由於海牙特使事件,日本帝國強制高宗退位,讓王世子代理聽政,於是純宗在高宗沒有出席的情況下,在惇德殿舉行了大韓帝國第二代皇帝登基儀式。
惇德殿除了舉行純宗的登基儀式外,也辦理過高宗的生日午餐會。據載,美國總統羅斯福的女兒愛麗絲和日本皇族伏見宮博恭王都曾下榻於此。惇德殿在高宗死後被棄置荒廢。隨著德壽宮的面積縮小,惇德殿變成公園,原來的大廳被日本帝國強拆。
惇德殿於2017年著手重新建造,經過6年的整建,重新對外開放。
韓國文化財廳於2023年6月26日舉辦提前觀賞惇德殿活動。邀請1876年至1902年,與大韓帝國建交的日本、美國、德國、英國、義大利、俄羅斯、法國、奧匈帝國、中國、比利時、丹麥等國家外交官共襄盛舉。
當天,有比利時駐韓大使佛杭思瓦·邦宕(François Bontemps)、德國駐韓大使麥克·雷芬斯圖(Michael Reiffenstuel)、奧地利駐韓大使沃夫岡·安格霍澤(Wolfgang Angerholzer)與英國、義大利、法國、匈牙利、丹麥等8國外交官及來自12個國家網紅等30位貴賓參加活動。
惇德殿一樓有展示室和文化藝術活動空間,可以布置多項展覽或舉辦國際藝文活動,二樓設有回顧惇德殿歷史意義的「大韓帝國的外交」常設展覽展廳和收藏各種書籍和影片資料的圖書資料室。
「大韓帝國的外交」展分為五個部分,介紹1876年與日本簽訂國際條約之後,韓國與美國、丹麥等多個國家建立外交關係的過程,同時介紹日本、美國、英國、德國、俄國、法國、中國、比利時及義大利等9國使領館的設立時間、地點與珍貴的舊觀照片,日本是最早在朝鮮設立公使館的國家,義大利是最後一個;還介紹了朝鮮王朝時代首任駐美全權公使樸定陽、大韓帝國最後一位駐英外交官李漢應等處於動盪時代的外交官生涯。
惇德殿內收藏的文物,包括在日本太陽旗上用黑色墨汁塗上太極的青色部分和四卦並被評價為表現出強烈的抗日獨立意志和愛國心的寶物《首爾津寬寺太極旗》,以及首任駐美公使館隨行人員兼書畫家姜珍熙的作品,以首幅描繪美國風景而聞名的-《火車分別圖》,均值得前往觀賞。
參觀完惇德殿,從它右手邊的側門出去,對面就是美國大使官邸,再往前走就是高宗之路,高宗之路直達俄羅斯公使館舊址。若沿著美國大使官邸向下走,右轉,可以看到貞洞第一教堂、貞洞劇場、梨花學堂、重明殿、孫鐸飯店舊址等。
若走回德壽宮的正門-大漢門,出去右轉,就是有名的德壽宮石牆路,秋天的銀杏黃、楓葉紅,隨風飄散的落葉美景,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
德壽宮石牆路是貞洞街的起點,貞洞街保留著100多年前到韓國傳播西式教育、宗教和醫療設施等的痕跡,是韓國現代化風潮湧入的歷史現場。街上有舊俄羅斯公使館、美國大使官邸、德國大使館、英國大使館等外國駐韓使館,還有貞洞教堂和1885年在貞洞創辦的培材學堂、1886年創辦的梨花女高等建於近代早期的宗教與教育設施。還有1902年,俄羅斯人在此建造了韓國最早的西方式賓館(孫鐸飯店),貞洞街在1999年被選為首爾市「適合散步的街道」。
與此同時,景福宮繼照堂也於於2023年9月20日重新面世,對外開放。光化門廣場,也在2023年10月15日的舉行了一場月臺復原和牌匾紀念儀式。如果未來,您到韓國旅遊的話,千萬別忘了到這些耗時多年,整建一新的首爾新景點朝聖喔!
朝鮮高宗於1897年10月在首爾圓丘壇祭天稱帝,宣布改國號為「大韓帝國」,然而,高宗在位期間,先後由其生父興宣大院君和妻子閔妃(明成皇后)掌權,自己並無實權,又生逢亂世,外侮頻頻,一生經歷坎坷,曾經避難至俄羅斯公使館一年(俄館播遷)。德壽宮惇德殿躬逢其盛,身歷其境,見證了大韓帝國的外交滄桑史。
謝謝您的閱讀,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
❤️按愛心表示喜歡
💬留言表示意見
✅追踪表示關注
🔗轉發表示認同💰贊助表示支持👉贊助
或到以下幾個地方找我聊天👉方格子|臉書|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