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4|閱讀時間 ‧ 約 22 分鐘

「崑崙」在評書的用法,與其對早期武俠小說的影響

raw-image

單田芳評書《童林傳》中的四方俠,終於在第二十回交代清楚。當時有三十三俠之稱,其中四人又是威鎮四方、獨當一面,又稱為四方崑崙俠。

所謂「崑崙」,應是出自道教用法,相傳道教在崑崙山發源,因此有祖宗、首領的意思,亦把頭部稱為崑崙。崑崙山只有一座,所謂「崑崙俠」不是指四方八面都有崑崙山,而是雄踞一方、最了不起的大俠。

王度廬《鶴驚崑崙》有可能沿用了這種江湖觀念,安排了鮑振飛號稱「鮑崑崙」,其所使的稱為「崑崙刀」、門派稱為「崑崙派」。葉洪生在批語之中批評王沒有交代清楚「崑崙刀」和「崑崙派」的關係。

葉的批評是不恰當的,每個作家的江湖觀念既有與外界(其他武俠作品)相通之處,亦有其封閉和獨立的特點。王度廬「鶴鐵五部曲」只有出現以鮑崑崙為首的崑崙派,這個稱號可能是受評書影響,並沒有與其他作家的崑崙派混為一談。


2023.11.10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讀書、逛書店、遊走圖書館時的一些腳註。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