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天宮位逆行,是因為地球自轉逆行引起的,也與星座相互協調。在固定的黃道十二宮下,後天十二宮的移動是按逆時鐘方向進行的,每日移動速度為每四分鐘一度,形成24小時完成360度的完整循環,遍歷整個黃道十二宮。
在占星學中,後天十二宮可視為固定位置,黃道十二宮則順時針移動。因此,從後天宮位的角度觀察,每隔四分鐘宮頭位置就會有微小之差異,並且可能會位於不同的星座。
古代巴比倫和希臘的天文學家為了表示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將黃道分成十二個區塊,每一個區塊由一個星座代表。從春分點出發,每隔30度便是一個宮位
。以白羊宮為起點,接著依序是金牛宮、雙子宮、巨蟹宮、獅子宮、處女宮、天秤宮、天蠍宮、射手宮、摩羯宮、水瓶宮、雙魚宮。
普遍星相學會將宮位與時間段相對應,市面上常見的星座書,正是依這種對應關係來分析一個人的個性和運程。
古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認為兩千五百多年前,宇宙中所有天體都應當是球體,運行規律應為勻速圓周運動。後來同是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觀察到的行星運動更為複雜,即提出天體在不同高度的球面上作變速圓周運動。為解釋其亮度與變化,而提出本輪|均輪模型,其中天體在本輪上勻速運動,而本輪的圓心繞以地球為圓心的均輪做勻速圓周運動。
歲差是指冬至點在恆星間西移的現象。這一現象最早由南北朝時期的虞喜發現,但將歲差納入曆法考量的第一人是《大明曆》的編著者祖沖之。希臘天文學家伊巴谷斯則在西元前第二世紀首次觀察到歲差。《大明曆》皆未算入歲差,為以維持曆法的正確性,需要不斷更新改曆。
在占星學中,這一天文現象被視為影響星座的位置,進而影響占星學的解釋。歲差讓星座與太陽的實際位置略有不同,影響了占星學對星座的詮釋及分析。
隨後,為解釋歲差現象,人們漸漸引入「均輪是偏心輪」的模型。後期的天文學家托勒密|Ptolemy,總結以上前人的觀點,重新整理過亞里斯多德的宇宙觀後,隨即提出了經典的地心說理論。
在西洋占星學中,托勒密主張白羊座的起始點應與春分點相交,不調整星座的每年歲差然而,以便其甫合春季來臨的重要意義。然而,歲差問題的存在導致實際恆星位置偏離了這個交點,也因此引發許多爭議。
白羊座本身是由恆星組成的一個星座|constellations。現代西洋占星學強調著重於星座的意義,而不在於實際在天體上的存在。
十二星座特別是白羊座、巨蟹座、天秤座和摩羯座的起始點,必須與每年的春分點、夏至點、秋分點和冬至點相交,以符合它們相互間的節奏性連接。
或許在思想上的務實性,德國占星學家艾伯亭|Reinhold Ebertin正視這個問題的存在,放棄了星盤上十二宮|12 Houses的用法。星盤的研究價值,最重要的是行星和行星之間的角距,才是艾伯亭對星盤分析與研究星盤的核心所在。
後天宮位的劃分主軸基於四個基本點,這四個基本點確定了宮位的劃分和行星的位置。這四個基本點中,每兩個對立的基本點形成一組,例如上升/命|Ascendant與下降|Descendant組成一組,在180度的相對位置上;而天頂|Midheavan與天底|Medium Coeli也組成一組,同樣位於180度的相對位置。
後天十二宮的生活領域與排列次序,由象徵第一宮生命的初始開始。第二宮則主宰物質與生存價值,第三宮涉及短距離的溝通、初中級的基本知識教育。以此類推,由逆時鐘方向發展至最終,最後的第十二宮主宰著隱退、秘密與慈善。
補充小知識
因為歲差現象,現代占星學細分成了以下二個派別
中系統
|回歸時星座系統
西方占星學將傳統占星術中星座的象徵運用到回歸至時系統中,此系統是以地球和太陽的相對關係,決定十二宮位順序
大系統
|恆星時星座系統
印度與中國的古占學,則使用的恆星時系統十二星座。
在天文觀測裡,星星都ㄧ樣,只是分辨其位置的不同,在西方人眼中的天空是十二星座,在東方則是二十八星宿
「ㄧ樣在方格子創作者的你妳追蹤我,我會回追
因爲我們都需要動力繼續往前行。」 芃瑞